刘衍却不以为意,继续说道:“扩编所需的兵力,除了楚主事带来的七十多盐丁之外,还要从堡内的军户之中抽调,在半月之内补齐,然后立即开始训练。”
“另外,大盘堡墩军的军饷标准也要提高,普通墩军每人每月三两军饷,队长每月三两五,旗总每月四两五,小旗官每月六两。夜不收将士的标准比同级的墩军高一级,每人每月三两五,夜不收队长每月四两五。”
陈勋微微皱眉,说道:“甲长,如此咱们大盘堡就要抽出四分之一的人力组建兵马,堡内的青壮男丁几乎全都要抽调出来,这样一来明年的春耕人手肯定不足了。”
赵民也担忧的说道:“如果按照甲长提出的新军饷标准,那咱们每个月光是军饷的开支就需要三千五百多两,这开支太大了!”
旁边谭晓大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甲长的雄心壮志我等都明白,只是突然间扩编这么多人,要配备的兵备也是问题。现在咱们大盘堡内的长枪、刀盾和鸟铳差不多能够凑齐,可是铠甲的缺额却有很多,恐怕短时间内装备不齐。”
小旗官许铭也跟着说道:“另外战马也是一样,要再增加几十匹战马,花费也是不小。”
现在一匹战马每个月的支出基本相当于三名墩军的军饷还要等,需要十两多,一哨一百八十七匹战马,加上各哨内的传令兵也要骑马,加在一起就是三百多匹,先不说采购的费用,就光是每月养马的开支便又是三千多两银子!
如此浩大的开支,即便大盘堡如今收入不菲,也是难以为继的,毕竟军屯和各处都要开支,盘子铺的太大了。
于是刘衍思考了一下,说道:“军饷的事情就这么定了,必须要涨,没什么可讨论的。”
“不过谭主事说的铠甲却是是问题,我看不如这样:优先给刀盾手和长枪手装备铠甲,鸟铳手延后,我也会想办法招募铁匠等人手的,如何?”
谭晓大说道:“如此,那我火器督造处便没有意见了。”
“至于战马的问题,各部的传令兵可以暂时不配备战马,先找一些善于奔跑者充当传令兵。等到咱们战马慢慢多了之后再给传令兵配备战马好了,这样一来只要给骑兵哨和各部夜不收装备战马就好了。”
可是众人算了算,即便如此也至少需要两百六十匹战马,刘衍只好让小旗官许铭负责此事,这段时间不管多少钱,也要尽快将战马买齐。
好在现在各处的卫所兵为了生存赚钱,很多人暗地里通过黑市出售战马,朝廷也是屡禁不止,刘衍才能搞到这么多的战马。
当然也有很多“战马”其实只是驮马而已,不过刘衍也顾不得许多了,有就比没有好。
最后刘衍说到了人力的问题。
“六哨人马之中,除了骑兵哨必须脱产训练之外,其余的五哨人马可以轮流训练,每个月必须要保证两个哨是训练状态,具体如何轮换,你们几个小旗官自己商议。”
陈勋想了想,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再动员些堡内的壮妇和上了年纪的男丁,应该可以凑出明年春耕的人手。”
至于赵民提出的钱粮耗费巨大的问题,刘衍也没有办法,幸好现在大盘堡的各项生意都有很大的赚头,就先这样好了,短时间内刘衍还不用为银子发愁。
刘衍这才长出了一口气,然后对谭晓大说道:“今日的会议就这样了,明日一早,我去火器督造处看看,人的事情谈完了,咱们要看一看装备的情况。”
第八十五章 兵备
次日,大盘堡内,火器督造处。
这天早上大风骤起,寒冷的北风在大盘堡四周呼啸着,堡内各处也是滴水成冰,军户们大多躲在家中猫冬,只有在肥皂工坊、酒坊和火器督造处有活计的军户,才顶着严寒早早的出来,前往各处忙碌。
刘衍也裹了厚厚的棉衣,头上戴了一顶毡帽,大步来到火器督造处的门口,小旗官苗绍也是差不多的打扮,跟在刘衍的身旁,说道:“甲长,昨日会议的时候不是已经吩咐下去了吗,这大冷天的,又来火器督造处做什么?”
刘衍自然有自己的打算,现在各哨的编制已经颁布下去了,几个小旗官今天也要开始挑选各旗旗总、各队队长的人选,两天之内便要报给自己审批,然后就是从堡内军户中挑选青壮入编,将七十多个盐丁选拔入编等等。
这些事情按部就班就好,刘衍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现在唯一一个问题,便是兵备。
“现在铠甲的产量提不上来,我还是要过来看看才安心。”
刘衍虽然这么说着,不过心中还是有另一个打算,那就是将铠甲、长枪等冷兵器的打造事宜,从火器督造处分离出来。
也就是说,刘衍计划着在堡内筹建一个专门的兵甲督造处,具体的人员分配等等,刘衍还需要听一听谭晓大的意见,并且要实地看一看火器督造处这边的情况才行。
二人进门,迎面就遇到了主事谭晓大,后面还跟着已经被任命为火药坊管事的赵昚。
“见过甲长!”
刘衍笑着对二人说道:“二位是要出去迎接我吗?”
谭晓大笑着说道:“我正跟谭管事说着,甲长应该快过来了,便准备去门口等候,却不想甲长和苗小旗先到一步了。”
刘衍挥了挥手,说道:“这鬼天气太冷了,咱们进去说吧。”
“甲长请!”
刘衍、苗绍在谭晓大、赵昚二人的陪同下,开始在火器督造处各处巡视。
四人先是在火药坊查看,此时火药坊已经有两百三十人在这里劳作,具体分为研磨、筛选、配比、分装、质检、储备几个环节。
前面几个环节还好说,分装环节便是将配比好的火药用秤分出定量来,制作制作定装纸壳弹。
质检和储备也是针对与做好的定装纸壳弹,在检验合格没有质量问题之后,全部用放置了干稻草的木箱子装好储存。
刘衍看了一圈之后,便开始发问:“现在火药坊每个月的产量如何?”
管事赵昚说道:“启禀甲长,现在火药坊这两百三十人分属于各个环节,研磨、筛选、配备和分装这四个环节平均有五十人劳作,质检有十人,储备有二十人。每个月生产出的火药有三千五百斤以上,可以制作定装纸壳弹三万七千余颗。”
刘衍心中计算了一下:现在大明一斤等于十六两,按照一斤五百克来计算,现在的一两就相当于31.25克。火药坊制造的定装纸壳弹每一颗装药一两五,也就是四十七克左右,在如今算是装药量很大了,远比各处明军装备的鸟铳承受量大的多。
“那现在库房内储存了多少纸壳弹?”
赵昚说道:“已经检验入库的纸壳弹属下已经清点过,有十一万两千三百八十六颗。”
刘衍点了点头,如今扩编之后,除了骑兵哨全部装备冷兵器之外,其余各哨下辖的鸟铳手加在一起有三百六十人,每人能分摊到三百多颗定装弹。
随后刘衍说道:“现在定装弹的储备数量已经不少了,接下来分出一部分人手来,专门生产火药,定装弹的生产与火药生产同时进行。多出来的这部分火药也要储存好,将来会有大用处的。”
赵昚抱拳领命。
随后几人又来到火器坊,刘衍看了一遍鸟铳的打造情况。
一旁,谭晓大虽然主管整个火器督造处,可是也同时分管火器坊,跟在刘衍的身旁开始介绍起来。
“甲长,现在咱们火器坊这里有工匠一百二十四人。因为鸟铳的打造最难在于铳管,所以属下分出了熟练工匠八十人专门打造铳管,有多少合格的铳管,便可以打造出多少合格的鸟铳。现在这八十名工匠每人平均两个月可以制造铳管三根,分摊下来一个月就是一百二十根铳管。”
刘衍说道:“也就是说,现在火器坊这里一个月可以打造出一百二十杆鸟铳。”
“正是。”
对于鸟铳的产量,刘衍还是满意的,毕竟现在大盘堡一共就只有三百六十名鸟铳手的名额,再加上库房内的储量,鸟铳的装备不成问题。
“那燧发鸟铳的研发进展如何?”
谭晓大说道:“此事是属下亲自主抓的,并且找了另外三名技术最好的工匠一起参详,已经有了不小的进展。燧发鸟铳说白了,就是用火石取代火绳,火石打火的设计是最为精妙的。属下等人已经弄清楚了火石龙头的具体构造,只是现在要打造出这些合格的构件,还有些困难。”
“不能仿制一下吗?”
谭晓大说道:“属下也打造了一些,只不过属下等人能力有限,打造出来的构件不太合格,组装起来安装在鸟铳上,火石基本上打不着火,现在属下正带人加以改进,相信很快就能取得突破。”
刘衍笑着说道:“这就是进展嘛,不错,你们要再接再厉。”
谭晓大抱拳说道:“甲长放心,属下一定尽心竭力。”
随后几人又来到制作铠甲和兵刃的地方。
制作长枪、腰刀和盾牌这些兵器的工匠有二十多人,而制作铠甲的工匠则有八十五人,而且都是手艺最好的工匠。
长枪、腰刀等冷兵器的打造没有什么可看的,刘衍直接来到制作铠甲的地方。
谭晓大知道刘衍放心不下铠甲的产量问题,于是便在一旁介绍说道:“甲长请看,现在这八十五名工匠大体分为两部分,其中五十五人负责铠甲铁片的打造,每一片铁片都要经过淬炼、打磨、定型等将近十个环节。另外有十人负责铠甲内衬的制作,剩下的二十人负责铠甲的组装,也就是将铁片和内衬等各部分连接在一起。头盔的制作也大体如此。”
“由于铠甲的制作过于繁琐,即便咱们大盘堡将士装备的铠甲只是半身甲,说白了就是一个铁甲坎肩而已,与营兵装备的那些山文甲、棉甲、直身甲等繁复铠甲相比,其实已经非常寒酸了。可是即便如此,一副铠甲制作出来也需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刘衍听着不住点头,铠甲的制作难度甚至要比鸟铳还要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以现在大盘堡的底蕴,想要大批量的生产铠甲,还是不太现实的。
“那现在铠甲的产量如何?”
“现在这边一个月可以打造出六十到七十副铠甲,这已经是极限了。”
刘衍心中计算了一下,现在大盘堡原先的两百多墩军都已经披甲了,库房内也有三百多副铠甲,也就是说现在按照扩编之后的人数来装备的话,铠甲的缺额数量在五百多副,工坊这边即便按照最大的产量来打造,也需要七、八个月才能凑齐,时间太长了!
于是刘衍打定了心中的想法,几人看完这边之后,刘衍等人便来到谭晓大办公的署房内,几人落座之后,刘衍便直奔主题,说道:“现在各项产量都很不错,铠甲的产量在咱们夏河寨前千户所内也是首屈一指的,可是现在咱们大盘堡的需求数量就摆在这里,铠甲的产量还是要继续提高。”
谭晓大顿时苦了脸,想要说话,却被刘衍拦住,只见刘衍说道:“我明白谭主事的难处,今天过来视察火器督造处,我就是过来为谭主事分忧的。”
谭晓大喜上眉梢,说道:“不知甲长有何高招?”
刘衍说道:“这段时间以来,谭主事日夜操劳,我都看在眼里,如果不是有谭主事在,大盘堡的兵备不会如此精良。可以说,大盘堡墩军战力强悍,谭主事是要记首功的!”
此话一出,谭晓大也顾不上询问了,只觉得心中一暖,双眼差一点就流出眼泪来,抱拳许久也没说出话来,仿佛喉咙被什么东西给堵住了。
谭晓大以前一直遭到上官和同僚的排挤,自己的本事没有机会施展,更没有人重视,没有上官赏识,日子过得非常憋屈。
可是现在,刘衍却对自己如此看重,谭晓大顿时明白了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
“甲长放心,属下一定想尽办法提高铠甲的产量!”
刘衍笑着说道:“谭主事的心情我理解。我说了,我是来解决问题的。”
随后刘衍便提出了将冷兵器和铠甲的制作工坊分出来,成立一个兵甲督造处的想法。
“谭主事擅长火器的打造,说实话,兼顾铠甲和兵刃的打造确实是给谭主事太大的压力了。所以我准备向管队大人再要些人手,为谭主事分忧。”
谭晓大急忙说道:“甲长是不是因为我办事不利,所以……”
刘衍眼见谭晓大误会了,便说道:“谭主事不要误会,我说了,火器和兵甲本就是两类的兵备,分开研制、打造最合适不过。而且燧发鸟铳的研发还有指望谭主事这边,我自然要将一些次要的事务拿出来,以免干扰了谭主事的研制进度。”
谭晓大闻言这才放下心来,再度抱拳说道:“属下明白了,既然如此,那属下便将制作铠甲和兵刃的工匠名册等物准备好,随时听候甲长的调遣。”
刘衍看着干劲十足的谭晓大,点头说道:“如此就好!”
第八十六章 铁匠
十二月末,王家庄百户官厅内。
刘衍站在正堂内,随手掸了掸身上的积雪,身旁的小旗官苗绍也正抖着身体,二人一大早上就冒着风雪赶来,待到了百户官厅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两个雪人,即便穿了厚厚的棉衣和大氅,此时也懂得瑟瑟发抖。
“这该死的鬼天气!”
小旗官苗绍搓着手低声骂了一句,然后便说道:“甲长,管队大人怎么还不来啊?”
刘衍也微微皱眉,二人一到百户官厅就遇到了总旗官贾洪雨,并且跟着仆人一路进来,贾洪雨则是自告奋勇去请管队官王炆镇。按说贾洪雨前去已经有一会儿了,怎么还不见管队官王炆镇过来?
“再等等吧,也许管队大人有要务在身。”
说着,刘衍和苗绍坐了下来,喝了一口热茶,这才感觉到一丝暖意。
“哈哈,刘总旗就等了!”
就在这时,王炆镇的声音传来,刘衍看向门口,只见王炆镇笑着走了进来,贾洪雨也跟在身后。
只不过王炆镇的脸色有些憔悴,双眼也有了不少的血丝,刘衍不禁微微皱眉。
“见过管队大人。”
“呵呵,咱们就别客气了,都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