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小旗官王越、汪博、许铭三人都是喜笑颜开,许铭说道:“甲长,一个贼寇营寨就能抄出一、两万两银子,咱们夏河寨前千户所境内应该还有不少贼寇,这些大大小小的贼寇该有多少财宝啊!”
  刘衍也点了点头,剿匪生财的确是一个办法,而且还可以练兵、可以安民,可谓是一举三得。
  不过现在刘衍让众人稍稍休息了一下,便集结人马返回大盘堡,那一万多两金银也一并带走。


第六十八章 酒坊(一)
  剿匪的事情结束之后,王炆镇兴高采烈的写了一份捷报,派总旗官贾洪雨送往夏河寨前千户所。
  很快防守官章海林便给出了回复:大盘堡甲长刘衍为首功,赏赐一百二十两银子,冬装一套,黄山墩甲长沈拓为次功,赏赐八十两银子。
  另外王炆镇指挥有方,除了赏赐一百两银子之外,章海林还给了一个向灵山卫举荐报备的承诺。
  刘衍得知消息后不禁摇头叹息,一战歼灭几百贼寇,这样的战功竟然只给了一些银子了事。虽然说此时大明军功的赏格以建奴首级为重,其次是蒙古兵的首级,再次是流贼首级,铁撅山的贼寇只是毛贼罢了,但毕竟是几百颗首级,上面竟然如此敷衍,也难怪明军士兵普遍战意不高。
  刘衍回到大盘堡之后便不再纠结这些,那赏赐的一百二十两银子也分给了出征的三旗将士,自己一两也没留。
  话说从刘衍率部出发剿匪到现在,已经过了六、七天了,小旗官苗绍早就招募了几十个工匠,在大盘堡内西南角划了一处地方,开始修建酒坊。
  几天下来,酒坊的围墙和酒窖已经建好,那些工匠正在修建各处房屋。
  刘衍这几天时间便全都盯在这边,酿酒的事情是接下来大盘堡的大事,马虎不得。
  “甲长你看,这几处房屋已经封顶,只差门窗就好了。那边的几间房屋再有七、八天也能竣工了。”
  苗绍自请监工,带着几名墩军一直在这边督促工匠建造,对于酒坊的进展很是清楚,跟在刘衍的身旁不停介绍着。
  刘衍四处看了看,这处酒坊的确是按照自己的要求修建的,没有半点投机取巧,便满意的说道:“好,告诉工匠们,加班加点给我抓紧干,五天之内全部竣工的话,所有人的工钱翻一倍。当然,质量必须要保证,如果被我发现为了赶时间而土工减料,别怪我不客气!”
  苗绍笑着说道:“甲长放心,这些工匠不敢的。不过有一倍的工钱拿,这些工匠可要乐开花了,肯定玩命的干!”
  “那就好。”
  刘衍又说道:“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比较急,你今天就带人去办。”
  “请甲长吩咐。”
  “你带人去古镇巡检司和夏河寨前千户所去,高价给我雇佣酿酒的师傅回来,人数不限,多多益善,只要是酿酒的技术好,给多高的工钱都可以,你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做主就好,回来我都会追认。”
  苗绍闻言微微一愣,心中暗道:“看来甲长开办酒坊的决心还真大啊,这么迫不及待的。”
  “甲长放心,我交代一下这边的事情,立即就带人出发。”
  转眼到了第四天,小旗官苗绍赶来禀报:“甲长,酒坊竣工了,请甲长过去看看。”
  刘衍笑着说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果然如此,四天就完工了。我可是要检查施工质量的。”
  苗绍说道:“甲长放心,属下已经看过了,质量过关。”
  刘衍问道:“对了,酿酒的师傅雇佣到了吗?”
  “属下已经雇佣到了七个酿酒师傅,另外还带来了十五个学徒,不知道这些人数够不够用。”
  刘衍点头说道:“暂时是够用了,不过将来还是不够,不管了,将来慢慢传帮带吧。”
  说完,刘衍便起身收拾了一下,准备跟着苗绍去酒坊那边看一看,同时想起了什么,又说道:“对了,你明天带人去一趟王家庄,将万福油坊的王掌柜和王姑娘给我请来,就说我有大生意要跟他们谈。”
  “是。”
  刘衍和苗绍在酒坊看了看,这酒坊是一处一进的宅院,不过正房后面有一排后厢房,算是储藏之用。
  二人进入院子,两侧各有一排厢房,左边是库房,存放的都是储存的高粱,右边是工匠们的住所,以及厨房、存放各种杂物、器具的地方。
  正房那边分为四间房子,左边的两间房子便是酒窖的所在,酒糟和酒曲发酵的地方就在这里。右边的两间房子便是酿酒、出酒的地方。
  刘衍和苗绍看了一番,心中非常满意,当即命令七名酿酒师傅和十五名学徒立即开始酿酒。
  酒坊中的酒糟和酒曲,以及半成品的酒粮都是高价购买来,全都是发酵好的,这些东西着实花了不少银子,花去的银子比建造这处酒坊都要多。不过这些银子花的非常值得,这些酿酒师傅见了都说好,直接就能上手开始干。
  于是刘衍下令开始酿酒:“先尽快出酒,不用太过仔细,只要快,我明天就要看到出酒。”
  几个酿酒师傅非常诧异,几人之中以一个名叫钱皂的酿酒师傅为首,此人乃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精干汉子,据说当年在济南府的有名酒坊干了十几年,酿酒的技艺非常好。
  此时钱皂犹豫了一下,还是抱拳说道:“总旗大人,这酿酒就如同是做人,万事都要四平八稳的,不可急躁,否则酿出来的酒就会变得辛辣、苦涩。”
  刘衍笑着说道:“钱师傅说的很对,不过我明天有事要办,必须要用到新出的酒,所以钱师傅还是带着大家辛苦一下,等到明日诸位就知道我的用意了。”
  随后刘衍便任命钱皂为酒坊的管事,暂时主持酿酒的事情。
  到了第二天的上午时分,苗绍带着两名墩军赶着牛车回来了,王靖和王芸禾坐在牛车上,一同来到了大盘堡。
  王芸禾上一次来大盘堡已经是几个月之前了,如今大盘堡已经完全修建完成,堡内一片欣欣向荣,各处军户百姓面色红润、生活富足,与别处的军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王芸禾赞叹不已,同时心中对刘衍更是仰慕。
  很快牛车来到了总旗官厅门口,刘衍得到消息笑着出来相迎:“呵呵,王掌柜、王姑娘,许久不见,近来可好?”
  王靖抱拳说道:“有劳刘总旗相邀,老夫正好可以观摩一下大盘堡的风貌。”
  王芸禾笑着说道:“刘总旗可好?这大盘堡可真是繁华,我看都快赶上古镇巡检司了。”
  刘衍大笑起来,说道:“古镇巡检司可是远近闻名的繁华所在,我这里可是比不了的。不过既然王姑娘喜欢这里,不如就跟王掌柜多住几日,我正好有一桩大生意也好跟王掌柜商量。”
  “哦?”
  王靖一听到有生意,顿时双眼冒光,而王芸禾则是略显娇羞。
  刘衍说道:“咱们边走边说吧,先去我新建的酒坊去看看。”
  王靖说道:“看来刘总旗所说的生意就是酿酒了,不知刘总旗可有好酒窖?”
  “哈哈。”
  刘衍笑着说道:“那边的酿酒师傅已经开始干了,今日便可以出酒,咱们过去看看如何。”
  王靖笑着答应着,王芸禾也笑着说道:“刘总旗还真是有本事,不但会带兵、会屯田,能修建这么好的屯堡,而且还会酿酒,真是大才!”
  很快几人便来到了酒坊,管事钱皂闻讯急忙出来迎接,恭敬的站在一边。
  刘衍问道:“钱管事,今日出酒了吗?”
  钱皂抱拳说道:“今日肯定可以出酒,请甲长前去指导。”
  众人簇拥着刘衍来到了正房内,此时虽然外面很是寒冷,但是正房内却非常炎热,正在里面忙碌的几个酿酒师傅和学徒,早就赤膊上身、挥汗如雨了。
  酒坊里的酒粮都已经老熟,周边的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酒香,钱皂和几个酿酒师傅笑容满面的跟在刘衍身后,详细介绍酒坊内的各种情况。
  钱皂对酒坊的运作很熟悉,他不觉得这新建的酒坊能做多久,但刘衍的事迹也天天听到,他觉得凭着刘衍的威风,莫说是酒,就算是水也能在王家庄一带卖出价钱,所以又觉得这新建的酒坊还是可以做几年的。
  “甲长请看,咱们酒坊的曲子好,酒窖好,高粱也好,所以将来发出来的酒粮肯定也好。现在这些酒粮虽然是买的现成的,不过质量很好,看这样子直接压出来都可以当酒卖了。”钱皂笑着说道。
  边上苗绍笑着接口说道:“听说那些好汉一次喝一坛、喝十几碗,喝的就是那样的浑酒。如果是现在咱们酒坊出的烧酒,能喝一斤都算好汉了。”
  王靖和王芸禾没有说话,在一旁都听得很仔细,酿酒的生意对他们来说很新鲜。
  酒坊的学徒工们正拿着木锨把酒粮铲进木桶,然后向屋内运过去,钱皂躬身说道:“甲长,前面就是蒸酒的地方了,虽然外面寒冷,可是里面却很热,进去没多久浑身上下都被水浸湿了,几位是不是在外面等下?”
  原来这里还不是最热的,里面蒸酒的地方更热,不过刘衍却摆了摆手说道:“都是男人,热了就光着,我就是要看你们怎么出酒的,今日我还要给你们露一手呢!”
  随后刘衍又笑着对王芸禾说道:“要是王姑娘嫌弃的话,不妨到茶房稍后。”
  王芸禾则是扬着头,不服气的说道:“这酿酒的工序很有趣,不就是热一些吗,我也要进去看看。”
  “哈哈,那好,咱们一起进去看看。”
  听到刘衍这么说,大家也都无话,跟进去就是了,才走到门口,刘衍额头就见汗了,里面的热气蒸汽扑面而来,甚至让刘衍有了一些轻微的窒息感。
  “跟你说了多少次,拉风箱不是拉锯,要压住慢慢来。”刚进门,钱皂就吆喝起来,蒸酒大灶边上,正在拉风箱的学徒工连忙放慢速度。
  刘衍来的时候曾经嘱咐过,说酒坊里的很多东西自己不懂,要详细解说,看到这一幕,边上的钱皂便顺带着说道:“甲长,蒸酒要慢火细蒸,才能把酒气全蒸出来,火一大,发的太快,反而没有酒出来。”
  刘衍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此时刘衍看到一口直径七尺的大锅放在灶上,但在外面仅仅能看到锅沿,因为锅上还套着一个五尺出头的大木桶,完全将锅套在里面,这木桶严丝合缝的,木板拼接的地方还用材料抹平,外面又围着几层厚布。
  在这大木桶上半部分的开着几个小口,有几根铜管伸出来,而这大木桶的正上方则放着一口浅底大锅,边上还竖着个木架梯子。


第六十九章 酒坊(二)
  “下面这个大锅叫做地锅,中间这个叫做蒸桶,上面那个就是天锅,等下在地锅上铺满酒粮酒母,然后慢火细蒸,酒气上升,那天锅里放着冷水,酒气在天锅上凝成酒水,掉在天锅下面的露台上,然后顺着铜管流出来,这就做出酒了。”
  钱皂跟在刘衍的身后,解释的很详细。
  刘衍听得十分专注,身后的王靖、苗绍、王芸禾也顾不上擦汗,都是一副大开眼界的表情。
  钱皂看着众人的样子,脸上虽然恭敬,心里却很别扭,心想:“用高粱做酒能卖出什么价钱,真是胡闹,现在米酒才是正途啊!”
  不过钱皂早就想明白了,谁给钱谁是大爷,现在有多少人连饭都吃不上,全家都被活活饿死的,现在自己找到了这么一个活计,老实伺候着就行了。
  随后钱皂用手在蒸桶上一摸,低头看看灶里的火,抬头说道:“甲长,可以蒸酒了。”
  钱皂看着刘衍点头,连忙吆喝说道:“起蒸桶,下酒粮,盯着外面香头,等那香燃尽,去外面井里打水去。”
  那蒸桶上有木杠,几名学徒过去,吆喝了声,齐齐发力,把那蒸桶抬起,地锅边上早就有人准备好了,一个酿酒师傅就在那边盯着,指挥学徒把一桶一桶的酒母酒粮倒入地锅的大蒸屉中,等倒的差不多,又用木耙将酒粮铺平。
  此时刘衍看到放在干燥避风处的一个香炉,那里面并不是常见的一炷香,差不多比自家香炉的线香长度短三分之一。
  那些学徒喊着号子,将蒸桶放下,把早就预备好的湿布仔细的围在蒸桶和地锅的结合部,防止蒸汽露出,那炷香很快燃尽,学徒们急忙挑着扁担去担水。
  “甲长,如今天气严寒,水来的太早就降温太过了,也就出不了酒,只能等火候差不多的时候朝着天锅加水,这样才有效果。”钱皂解释说道。
  说完这句,钱皂发现刘衍正在入神的盯着天锅那边,钱皂心想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新鲜劲就过去了。
  有人一直看着蒸桶,第五个人挑水进来之后,蒸桶上半部分开始有蒸汽冒出,钱皂见状急忙大声喊道:“加水”
  立刻有学学徒踩着木架梯子上去,人手传递,把一桶桶冰凉的井水倒入天锅。
  “水满了!”
  那名学徒吆喝了一声之后,下面不再传递酒桶,但又有人给木架梯子上那人递了一根木棍。
  “下面热气烘着,凉水很快就热了,要不断的搅和才用的长久些。”
  钱皂又解释说道,外面还有人将柴禾搬进来,一名酿酒师傅站在灶边上盯着火,不时的安排添柴或者让风箱速度变化些。
  蒸桶上半部分共有四根探出的铜管,每个铜管下面都已经放上了酒坛子。
  酒坊尽管通风不错,不断有外面的凉气吹进来,但是热气依旧逼人,酒坊里的人都精赤着上身在忙活,刘衍这一干人里面,除了王芸禾之外,也都光着膀子。就连王靖都顾不上许多,将上衣脱了下来。
  刘衍看到王芸禾脸颊绯红,也不知道是看见这么多男丁赤膊上身羞的,还是被这里面的热气给熏得。
  此时王芸禾的脸上豆大的汗珠如同下雨一般不断滴下来,刘衍关心道:“王姑娘,这里太热了,你一个姑娘家撑不住的,先去外面透透气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