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631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阿晓穆更是惊讶。
  朱允炆当然知道猛哥帖木儿,这个人又名爱新觉罗·孟特穆,被称之为清王朝的开山肇祖,他的第六代世孙就是努尔哈赤。
  当然,朱允炆惦记猛哥帖木儿并不是因为他的子子孙孙,而是因为这个家伙实在是太不给自己面子了。
  建文四年,大明派遣使臣深入辽东,招抚女真各部落,这才有了建文五年初朱允炆在北平会见野人女真买里的事,此番建州女真阿哈出进京朝贡,就是买里回去游说的结果。
  虽然有些女真部落婉拒了大明招抚,好歹还是给足了面子的。唯有建州女真的猛哥帖木儿,不仅不愿意接受大明的招抚,还怒斥大明使臣,直言:“我等顺事朝-鲜二十年矣,朝-鲜向大明,交亲如兄弟,我等何必别事大明!”
  猛哥帖木儿的意思很明确,他侍奉的君主是朝-鲜国王,之前投靠的是高丽国王,后来是李成桂,如今是李芳远。朝-鲜臣服大明,他臣服朝-鲜,不就相当于臣服大明了,至于让自己该换门庭吗?
  这话再直接点,就是在骂朱允炆:滚粗,别挖朝-鲜的墙角了!
  这话传入京师,朝臣中不乏愤怒之辈,尤其是徐辉祖,铁铉,恨不得发兵辽东,将猛哥帖木儿抓过来狠狠揍一顿。
  朱允炆好脾气也有些生气,很想干掉这个家伙,但不能,至少现在还不能。
  辽东女真部落分散,势力虽然算不得大,可一旦乱起来也足够大明难受的。加上大明初期确实缺乏辽东的远见,洪武时期虽然招抚了一些人,并没有深入其中。
  而一些女真部落,特别是建州附近的女真(即建州女真)与高丽距离很近,投靠他们,不仅可以取得政治保护,还可以取得经济利益,高丽方面也确实很重视女真部落,给予万户、千户等封官,还让女真朝贡高丽,回赐女真大量财物。
  高丽与女真部落之间在庆源开设了互市,双方关系紧密。虽然辽东局势一再改变,高丽也称了朝-鲜,李成桂也换成了李芳远,但依旧有不少女真部落处在朝-鲜的控制之下,而在这些女真部落里,最重要的一股力量是女真斡朵里部,而其头领,恰恰就是猛哥帖木儿。
  朱允炆现在没有精力去牢固控制辽东,西北的局势正在变化之中,谁都不清楚战争会在哪一天打起来,而筹建新都,西北建设,又占用了大明众多的民力,即便是发动辽东攻势,也很难调动更多力量来保障后勤。
  最主要的是,朱允炆想要的结果不是杀掉猛哥帖木儿,也不是消灭斡朵里部,而是彻彻底底地控制辽东,控制大东北!
  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大明就必须学会与女真人打交道,招抚一切能招抚的力量,收拢一起臣服的力量,不可能一上来就大开杀戒,将所有女真部落与人口赶尽杀绝,或全部赶到西伯利亚去。
  所以,朱允炆隐忍下来,如同一张弓,施加了一点力,弓弦微微张开,当一次次隐忍让这张弓如满月时,箭就会射出去!
  阿晓穆知道猛哥帖木儿,甚至可以说是熟悉的,虽然她和她的父亲阿哈出是胡里改部,但其与猛哥帖木儿的斡朵里部,同为建州女真!


第七百六十八章 渤泥国,黄森屏(一更)
  阿晓穆多少有些天真无邪,见朱允炆知晓猛哥帖木儿,便侃侃而谈:“猛哥帖木儿很是厉害,二三十人都不是他的对手,是斡朵里部最厉害的人。”
  朱允炆微抬眉头:“你见过他?”
  阿晓穆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在朱允炆的疑惑中说:“我见过他的妹妹尼堪婆,尼堪婆告诉了我许多猛哥帖木儿的事,还留了画像。”
  朱允炆示意阿晓穆吃点菜,然后问:“你应该是使臣吧?为何没有跟着队伍一起来,反而单独到了京师?”
  阿晓穆有些警惕地看着朱允炆:“你知道得太多了。”
  朱允炆有些错愕,这么经典的台词竟然是对自己说的……
  “不过告诉你也无妨,我是来找姐姐和姐夫的。”
  阿晓穆眉眼一弯,俏皮动人。
  朱允炆眯着眼,看向汤不平。
  汤不平俯至耳边,低声说了两个字:“燕王。”
  朱允炆紧锁眉头,燕王朱棣是阿晓穆的姐夫,自己怎么没半点印象?
  不过朱棣确实有两个王妃,除了徐达长女徐仪华外,还有一女,只不过女没有为朱棣诞下儿女,始终都隐在后宅中,并没有露个面,即便是马恩慧宴请时,她也托故没入过宫。
  一个隐形人吗?
  朱允炆竟然不知道,朱棣与胡里改部女真还有着姻亲关系,是其头目阿哈出的女婿。怪不得阿哈出来京师的速度有些快。
  “你知道你姐姐和姐夫住在哪里吗?”
  “自然。”
  “那你知道路吗?”
  “你带路?”
  “想得美。”
  朱允炆拒绝了阿晓穆,握着那一柄腰刀,在桌子上磕碰了两下,看着怒视的阿晓穆,道:“谢谢你的刀,以后劈柴也轻松点,你慢慢吃,我们先走了。”
  “劈,劈柴?”
  阿晓穆差点暴走,那可是自己的宝刀啊。
  朱允炆见状:“怎么,你想反悔?”
  阿晓穆嘴硬:“没,没有。”
  “走了。”
  朱允炆笑着离开。
  阿晓穆看着朱允炆离开,然后拿起了筷子,肚子饿了,总要对付一顿饭。
  汤不平看着和掌柜笑谈地朱允炆有些头疼,酒楼的掌柜很是开心,躬身送朱允炆出门。
  大生意啊,大买卖啊,五百坛酒,好,一定送货上门。
  汤不平见朱允炆心情不错,低声提醒了句:“皇上,我们没付账……”
  朱允炆点了点头,然后冲着楼上看过来的阿晓穆挥了挥手,低声对汤不平说:“无妨,燕王府的人会付的。”
  “这……”
  汤不平无语。
  朱允炆哼着小曲走了。
  还没等阿晓穆吃完饭,在附近闲逛的朱高炽就收到了消息,带人到了酒楼,对于这个“小长辈”也不敢怠慢,再三确认身份后,朱高炽准备将阿晓穆带回燕王府。
  阿晓穆也没想到这么快就遇到了大外甥,朱高炽也没想到突然多出来个小姨妈,更想不到小姨妈一顿饭吃了一千两银子。
  “你是吃银盘子了,还是吃金盘子了?”
  朱高炽平日里都不怎么带钱,即便带点,也不可能带一千两这么多……
  阿晓穆还以为朱允炆临走的时候付过账了,不成想不仅没付钱,还带走了一大堆货,咬牙切齿,用朱高炽听不懂的话咒骂着。
  掌柜地笑呵呵地给朱高炽解释,饭钱可以免了,但小店五百坛最上等的好酒可是免不了的,一千两银子。
  朱高炽没看到酒,自然不打算付钱,掌柜也不介意,只说了句:“若燕王府不打算付钱,那这酒就不送去后湖了。”
  “等等,后湖?”
  朱高炽打了个哆嗦,瞪大双眼。
  掌柜认真地点了点头,肯定道:“后湖。”
  朱高炽脸色阴晴不定,后湖是京师的禁忌之地,是黄库与二炮局所在地,整个京师中,除了皇宫,那里的守备最是森严。
  “后湖是什么地方,好玩吗?”
  阿晓穆天真地问道。
  朱高炽仔细看着阿晓穆:“拿走你腰刀,和你吃饭的年轻人,是什么样子,仔细说……”
  阿晓穆想起自己的腰刀就心疼,添油加醋,将朱允炆丑化了一番,末了还恶狠狠地说:“见了姐夫,一让让他找出来那个坏人,把我的腰刀讨回来。”
  朱高炽脸上的肉抖动着,虽然阿晓穆说了一大堆没用的形容词,但很明显,人家不怕你姐夫啊,你也真够倒霉的,偷偷入京都能遇到皇上……
  武英殿。
  刘长阁入殿奏报:“侦察兵千户索靖,百户杜渐、房崇已至殿外。”
  朱允炆笑着点头:“让他们入殿吧。”
  索靖等人入殿行礼。
  朱允炆拿起一份文书,晃了晃:“张紞、韩观为你们请功的奏折已经到了,以三百人剿杀二百三百人,仅付出十八人轻伤的代价,你们是好样的。”
  “不敢负皇上栽培与重托。”
  索靖肃然回道。
  朱允炆将奏折放在一旁,那里面记录了侦察兵惊天一战。
  莱岭山高,易守难攻,人数众多,侦察兵却能从无路中开路,从不可能之处杀出,只一个月夜,就灭杀一千六百余人,之后连续三日没有任何休息,追击溃逃之人,先后斩杀七百余,彻底解决了交趾流寇主力。
  自此之后,流寇闻风丧胆,一批人出来投降,沦为囚犯,一些人翻过高山跑到了沧澜王国、暹罗,又被这两国军士抓住,转头就送给了韩观。
  没办法,大明占据交趾,又设有爱州港,周围诸国不敢轻易得罪大明,收留交趾流寇这种事也不敢做,万一大明以此为借口发兵,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啊……
  韩观对侦察兵推崇备至,临别时亲自将索靖等人送到爱州港,还在文书中请求朱允炆在交趾留下一百侦察兵,朱允炆自然是不会同意,这批精锐的本领远不止丛林作战,人就这么点,谁要也不给。
  朱允炆欣赏地看着索靖等人:“去暖阁吧,朕设宴招待,好好把莱岭一战讲讲。”
  索靖等人谢恩,在酒宴上讲述着丛林与高山中的战斗,时是惊险,生死一线,时是蛰伏,不动如山,时是伪装,真假难辨。
  莱岭战斗远比文书中要描述的惊险太多,若不是敌人没有防备,若不是从险中攀登,侦察兵也很难做到全胜,即是如此,为了赢得大胜,他们也动用了最犀利的武器:
  手雷。
  当几百手雷落入人群时,莱岭如同遭遇了天雷轰击,流寇更是惊恐至极,以为天神降下惩罚……
  朱允炆很高兴,历史上的大明打下安南,改为交趾之后,叛乱不时出现,以至于拖累到最后,大明竟舍弃了交趾,让其重新成为安南。
  但现在,大明不会再重蹈覆辙。
  驻精锐,开海港,革吏治,改文教,训新兵,剿流寇,大明一定会牢牢控制住交趾。
  “旧港那边如何?”
  朱允炆问。
  索靖不由笑了起来:“很不错,施进卿招揽了更多商人进驻旧港,在商人的帮助下,旧港正在兴建高大的土城,城郭已初步可见。”
  旧港那地方除了之前的王宫有点防御能力之外,其他地方和安南的清化差不多,都是栅栏,并没有城。可大明人喜欢城郭,有安全感,既然汉人过去的越来越多,自然就需要弄下城郭。
  “南洋诸国可有异动?”
  朱允炆对旧港还是放心的,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周边诸国的动态。虽说大明不畏战,不畏敌,可南洋一旦乱起来,对于海外贸易来说是一场灾难。
  “没有异动,不过有件事,房崇有些在意。”
  索靖看向房崇。
  朱允炆将目光投了过去,平和地问:“你们都是朕最信任的人,有什么事就直接说,错了也无妨。”
  房崇一脸认真,刚想起身说,又被朱允炆示意坐下,只好端坐姿态,开口道:“皇上,臣在交趾平寇后,整理了南洋诸多情报,其中有一条或是我们的机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6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1/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