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171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苏泽摇头说道:“世叔,还是以您自己的名义上奏吧,此等军国重事,又怎么是我妄言的。”
  看到苏泽态度坚决,方知府没有再推辞。
  接着方知府又问了钞关法的几个细节,如何管理钞关,核对钞关税,如何防止钞关胥吏讹诈客商。
  等到问完,天已经黑了,方知府意犹未尽,更是觉得苏泽是佳婿。
  若是《靖海七策》真的被皇帝看中,十之八九自己就会被拔擢到江浙,去执行钞关法。
  方知府已经有心等苏泽考完举人,就将他调到身边。
  什么考中进士才结婚,妇人之见!苏泽这样的才能就要紧紧的拴住,日后他真的能入阁拜相,那自家反而要他帮衬了!
  当然,方知府可不知道苏泽造反的心思。
  李夫人派人来催促用晚饭,方知府这才恋恋不舍的带着苏泽到后宅吃饭。
  这顿晚宴是李夫人和方若兰一起做的,方若兰是未出阁的女眷自然不能出席,席上就是方知府夫妇二人和他们十一岁的儿子。
  席间自然有事宾主尽欢,等吃完之后方知府将苏泽送到门口,又叮嘱他好好读书准备乡试。
  “爹,那是我姐夫吗?”
  方若泰突然问道。
  方知府正准备训斥儿子,就听到儿子说道:“爹,您终于要把姐嫁出去了!太好了!”
  李夫人经常在外打马吊,无论是弟弟的学习还是日常生活,都是方若兰在操心。
  长姐如母,方若泰最惧怕的就是自己这个姐姐了。
  听到姐姐要嫁人,自然是高兴要跳起来。
  李夫人听到后站起来说道:“从今天开始,为娘亲自督促你进学,看看你书读的什么样子!”
  一想到苏泽的优秀,再想到自家儿子这幅样子,李夫人又是心头火起。
  “你爹是进士,你舅父是举人,我家怎么出了你这个东西!”
  方若泰想到日后被逼着读书的日子,差点晕了过去。
  【府试案首,科举经验+2000,科举Lv7,2078/3000】
  府试结束,县试最后一场院试也在南平城内举行,只不过题目是福建学道衙门出。
  院试的通过率就要高不少了,以前积累下来的考生也不多,所以没有之前府试前热闹的赶集场景。
  院试的日子是四月初,原本在院试前福建学政还要巡视各府县,考较学生的功课的。
  但是因为今年紧张的局势,学政大人也不愿意出福建城了,这过程就略过了,院试日期也比往年提前了些许日子。
  方知府的策论汇同福建省正印官们的奏章,在府试结束后就送往了京师,这是朝廷的大事,奏章都是走的紧急军情的快道,皇帝应该很快就能看到。
  方知府焦急等待上奏的结果,苏泽则在南平县城内读书,转眼就到了院试的日子。
  延平府参加院试的读书人也有五百多人,一次院试最后取中三十人到五十人不等。
  院试考试也是残酷的,不过对于府试案首苏泽来说,除非他在卷子上写反诗,那按照潜规则是肯定能取中的。
  已经考了两场,最后一场自然也难不倒苏泽。
  院试的内容更简单,就是四书义和五经义的考试,然后再进行一场覆试,两次通过就可以获得生员资格。
  唯一不同的就是院试的卷子是交给隔壁府的府学训导批改的,各府再从好的卷子中推举五份到学政使那边,由学政点出院试的第一名。
  对于科举技能已经快要Lv8的苏泽才说,这最后一道考试自然也不在话下。
  迅速考完交卷,苏泽终于轻松了。
  院试因为需要邻府批改,还要上交学政衙门点案首,所以批改的时间要更长一些,所以苏泽就返回长宁卫等待最后的结果了。
  反正张榜之前,自然也有府衙县衙的人回来长宁卫通风报信。
  苏泽对于院试结果并没有多上心,但是长宁卫的人却紧张不已。
  长宁卫好不容易才出了一个读书人,苏泽已经县试府试都夺魁了,大家自然希望他能连中三元。
  小三元虽然远不及大三元,那也是罕见的荣誉啊!
  别人巴巴的等着放榜,这期间苏泽又去了矿场一趟。
  苏泽去矿场的目的自然是从胡公公那边继续搜刮宝贝。
  可没想到一进矿场就被小尤公公抓住了。
  小尤公公的水银温度计已经做出来了,但是很可惜水银温度计的量程有限,因为水银的沸点只有三百多度,而且玻璃也不能放进铁水中,所以小尤公公制作的温度在冶炼中没用,反而成了干爹胡公公的宝贝。
  如今靠着温度计,胡公公又完成了很多实验,心情是相当的愉快。
  苏泽这才想起来,要测量金属溶液温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测量高温物体的办法是金属温度计,利用的是不同金属在高温下膨胀的程度不一样原理制造的。
  金属温度计也只能测量700度以下的温度,要测量更高温度就需要光学测温了,那就不是这个年代能做到的了。
  不过还有一种用不同金属融化温度来大概估算炉温的方法,苏泽将这些原理都教给了小尤公公,苏泽就带着胡公公最后珍藏的一块天然水晶,返回了长宁卫。
  这些日子,苏泽除了读书,就是在长宁卫磨镜片。
  东奥岛上的天文台已经搭好了,但是望远镜还是要苏泽自己造。
  打磨镜片是细致活儿,这块水晶是苏泽用一本化学原理从胡公公那边换回来的,以后再要找这么通透的水晶,就要去福州府的珍宝集市上找了。
  除了镜片之外,望远镜的镜筒也要苏泽自己制造。
  伽利略制造的天文望远镜的镜筒是用铜打造的,铜自然是铸造镜筒最好的材料,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太贵了。
  苏泽不得已退而求其次,用铜管打底再包裹上铁皮,才将筒身制造完毕。
  望远镜的其他部分已经运到东奥岛的天文台上去了,只等镜片打磨完毕,就可以观测星空了。
  打造镜筒让苏泽的打铁技能突破到了Lv4。
  这期间为了计算镜片的曲律和放大倍数,苏泽的数学技能也疯狂的上涨,如今经验值也到了Lv4,372/400,很快就要突破到Lv5了。
  就在院试放榜之前,茶园的周管事来了一趟长宁卫,原来是商议茶贡的日子到了。
  之前领头的蔡员外已经身死,苏泽如今拥有蔡员外的茶园,自然要参加会议。
  第一年接管茶园,苏泽并没有过多的干涉茶园的事情。
  清明马上就要到了,清明前的明前茶其实也不适合制作红茶,所以就由着周管事组织人手采茶炒茶。
  苏泽启程前往茶园,方知府的上疏终于放到了嘉靖皇帝的御案之上。


第177章 平步青云
  自从服食丹药以来,嘉靖的身体就寒热颠倒。
  如今是四月,今年天气格外寒冷,京师不久前还下过雪。
  可是在西苑仁寿宫内,却宫门大开着,寒风哗哗的穿过宫中,一身单薄道袍的嘉靖皇帝却一点都不感觉寒冷。
  为了伺候这位皇爷,小太监不敢多穿衣服,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伺候着。
  这位酷爱打坐修仙的皇帝,今日难得干起了正事,正在一本一本的查看各地正印官的上书。
  一直主张缓平的兵部尚书被踢出朝堂,御案上堆满了平倭策,但是没有一份让皇帝满意的。
  其实对于这些地方官的上奏,皇帝也没有多少信心。
  朝廷大臣和科道言官虽然讨厌,但是他们都是二甲进士,只有殿试前面名次的才能留任京师担任言官,殿试名次差的都被打发到地方上为官了。
  也就说在科举的时候,这些地方官员都已经被刷下去了。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只能在历任地方,然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回到京师,在六部中做一个中层的官员致仕退休。
  皇帝要地方官员上书,是因为皇帝并不信任自己身边的大臣。
  嘉靖皇帝是个很聪明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猜忌心很强的人。
  自从嘉靖二十一年壬辰宫变之后,嘉靖对于身边人和群臣的猜忌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要南直隶、福建、广东的主政官员上奏本,就是要从严党和清流那边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倭乱久久不能平定,北方俺达又犯边,嘉靖皇帝迫切的要知道东南的局势。
  不过翻看了半天的奏章题本,嘉靖皇帝也有些累了,一个胖胖的太监凑上来说道:
  “皇爷,内臣帮您念吧。”
  嘉靖皇帝微微点头,离开了御案,躺倒了塌上。
  能贴身伺候嘉靖皇帝的太监当然是这紫禁城里最有权势的太监了,这个胖胖的太监名叫黄锦,是从兴献王府上就伺候嘉靖的老人了。
  如今黄锦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任东厂厂公,是连内阁辅臣见到都要打招呼的权监。
  黄锦用官话一字一句的读道:
  “臣福建知延平府事方谨题”
  嘉靖皇帝摇了摇手说道:“前面就不要多念了。”
  黄锦立刻跳过了前面大段废话,直接从平倭靖海七策的部分开始。
  “一曰斋醮海神。”
  听到这里,嘉靖皇帝的眉头舒展了一些,这个延平知府是个懂事的。
  嘉靖将方知府记在心中,若是下次有擢升的机会,或者吏部推荐官员时候有方知府的名字,那他就有很大概率升官。
  这就是所谓“简在帝心”,在封建专制社会中,一个领导熟悉的名字比再大的功绩都管用。
  “二曰开源节流。”
  这个也算是老生常谈了,谁不知道开源节流?
  可是开谁的源?节谁的流?
  嘉靖皇帝心中明白,那些清流的言官一说到节流,就拿着新修的宫观说事。
  而严党一说到开源,就是喊着要开捐,如今朝廷已经开了纳粟入监,再这样下去就要卖官鬻爵了。
  嘉靖皇帝虽然痴迷于仙道,但是也不想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卖官鬻爵的名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1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1/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