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是倚郭县,省了将粮食送到府城的麻烦,但是南平县衙的吏员又多了一项工作,要帮着府衙的户房吏员将整个延平府的粮食送到省城福州城。
但是在南平城内的延平卫,是直接属于省里都司衙门的,所以他们的军粮又要从福州城再运送到南平城,送给南平城内的延平卫。
这还只是粮食的征收,大明朝征收的实物税包括了粮食、丝绸、布、茶叶、盐、珍珠、药材等等等。
然后有些是要送到户部的府库的,这算是外朝可以支配的收入,每年需要在御前会议上吵架确定预算分配,然后由司礼监披红才能生效。
而盐、茶叶、药材、矿监这些是皇帝私人的收入,这些都是要入太仓库的。
这些复杂的征收系统,如此庞大的转运体系,又在历代皇帝的层层加码之下,如今已经成本越来越高了。
上下官吏的腐败自然是一回事,维持这个复杂的税收体系本身就需要太多的开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就是将这些复杂的实物税收征收,改成了折银征收。
用现代财政的术语,那就是税收货币化,不过在缺银的大明朝搞税收货币化,也带来了后续一系列的问题,这个现在就不说了。
比起课税的书吏捞钱的手段繁多,比如大斗小斗,比如踢斛淋尖,林清坚他们这解运科不仅仅没什么捞钱的手段,还经常因为运送税粮不及时,被训斥处分。
不过这也不代表解运科就没有赚钱的路子。
林清坚可能是最近太不如意,多喝了几口酒后,对着苏泽交浅言深的说到:
“苏兄,其实这解运科也不是没有油水,只是这前一任书吏是那徐狐的人,那厮还想着把我挤走再被聘任,所以那些赚钱的路子都不肯告诉我。”
苏泽也是无语,你林清坚自己占了人家的位置,难道还指望人家将贪污的秘诀告诉伱吗?
这林清坚估计也是这几天被公务逼疯了,这才说出这样的话来。
不过苏泽也是有心向他打探户房的情况,而且林清坚在户房继续待着,也是恶心徐士盛。
所以苏泽想了想说到:“其实解运科这赚钱的手段,无非就是钱粮互换罢了。”
林清坚眼睛一亮,看向苏泽说到:“苏兄这个也懂吗?”
众人也都看向苏泽,苏泽在科举上的天赋整个县学都知道,连海瑞都说苏泽三年必定能中秀才。
可是苏泽还懂这户房的差事?
苏泽说到:“其实说起来也就简单,就是将本县要解送的粮食先换成银子,到了省城再买成粮食交上去罢了。”
这种实物税收的不方便,其实各地在操作的时候也有了货币化的应对方法。
苏泽说的这种就是最常见的,一些道路远运费成本高的县,向府城解送粮食税收的时候,就会先换成粮食,然后再府城买城粮食交上去。
如果粮价差不多,那么解运科的吏员就可以不征民夫押送粮食了,而是直接向应该要服劳役的民夫收一笔“代役钱”。
大部分民夫自然也是愿意掏钱的,因为押送粮食路途遥远有风险,而是还耽误自家农时,如果能交一笔钱钱就可以不要服役,大部分人都是抢着要来交的。
衙门的吏员就可以自己带着钱,然后到府城去换成粮食,就能完成送粮的任务了。
林清坚摇头说到:“方法是这个方法,但是如今也不好弄了啊。”
“这每年去解送粮食的府衙这么多,大家都用这个法子,府衙每次收粮的价格都会飙升,要还是用这个法子,怕是要自己贴钱了。”
苏泽这才知道林清坚赚钱的路子,不是简单的钱粮互换这么简单,恐怕要能解送粮食还赚钱,这其中包括了一系列的商业操作在里面。
大明朝的制度就是这样,你如果完成了任务,那中饱私囊的事情也不会有人追究。
如果你不能完成任务,即使你是竭尽全力了,也要被官府惩罚。
比如他们解运科不能按时按量解粮,那就要他们自己将罚款或者损失的粮食补上。
林清坚在做书吏之前,也是攒了点钱的,但是上任之后弄了两次钱粮互换,不仅仅没赚到钱,还把自己的积蓄贴了进去。
怕是再这样做下去,不仅仅赚不到钱了,自己都要倾家荡产了。
苏泽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拿出自己随身带的竹筒,递给了林清坚。
技能!发动!
林清坚打开竹筒,发现里面是几颗洁白的冰糖,立刻说到:“使不得,苏兄!”
苏泽说到:“林兄这是不把我当兄弟看,这是我们长宁卫自己制的冰糖,不值几个钱的。”
林清坚这才珍惜的收下,他虽然是县衙的书吏,但是平时也是吃不起冰糖的。
【贿赂林清材成功,技能+1,Lv1,2/100】
苏泽又说到:“林兄,这是我们长宁卫产的冰糖,你看成色如何?”
林清坚拿起冰糖,感叹说到:“白透如冰,是上等的冰糖!”
苏泽立刻说到:“那你知道省城的糖价如何?”
林清坚原来做过账房,对于省城的物价自然很清楚,他很快报出了一个价格。
苏泽这才说到:“我们长宁卫能制糖,我这冰糖在省城肯定能卖出高价,若是下次林兄去省城解粮,可以来长宁卫将粮食换成冰糖,再送到省城卖了换粮。”
林清坚大喜过望,他简单算了一下,苏泽的报价和县城的冰糖价格相当,但是他这个冰糖品质确实是上品,在达官贵人云集的福州城内,肯定能卖出好价格。
这样的话只要将粮食送到长宁卫,那就可以换成糖轻装前往省城了,又可以节省下民夫,向他们收一笔代役钱。
这样一来,就算是省城的粮价高些,倒卖一下还是有的赚的。
林清坚也是初来乍到,也没想着赚大钱,只是不亏本就可以了。
他激动的拉着苏泽说到:“苏兄,下一批的解粮可是有不少,你这糖够吗?”
苏泽用“账房”技能盘算了最后的库存,点头说到:“没问题!”
林清坚忍不住问道:“苏兄,你们长宁卫要这么多粮食干嘛?”
苏泽还没回答,林清坚说到:“是我多嘴了,该罚该罚!”
苏泽知道林清坚是误解了长宁卫要走私粮食,不过苏泽也懒得解释。
苏泽说到:“请教苏兄,这徐士盛在县衙中,和哪些人想熟,他在省里有什么哪些关系?”
林清坚说到:“这才想起来,原来苏兄是长宁卫的人,那是和徐士盛那厮有仇了!”
徐士盛和长宁卫老百户的官司,县衙无人不知,林清坚这才联系起来,也是刚刚入县衙太没有敏锐性了。
他说到:“这徐士盛关系最好的,是咱们南平城内的延平卫于家了。”
于家?
这个答案让苏泽觉得觉得这么合理,实在是太合理了!
第089章 贪上史书
不是依靠延平卫,徐士盛走私的那些武器弓箭从哪里来的?
苏泽早就对延平卫有些怀疑,林清坚的话只是让他确认了这个怀疑。
不过今天参观了延平卫的药火局之后,苏泽又有了新的推测。
延平卫的药火局日夜生产,根本用不了这么多的药火。
至于这些药火是运送到哪里去了,结果是呼之欲出了。
这么看来这个徐士盛真的是豺狼一样的人渣,在东南倭乱这么严重的时候,还在向倭寇走私火药?
苏泽原来只是对徐士盛有些敌意,如今已经是杀意了。
鄢懋卿来福建清军只是为了钱,这本来是花钱买平安的事情。
长宁卫不过是世袭百户所,也就是二百两银子就能免灾的。
但是徐士盛从中作梗,这才变成了五百两银子,恐怕在穿越前的那个世界,长宁卫因为背上了债务,从此一蹶不振。
对现在的长宁卫来说,二百两银子也不是拿不出来,消灭徐士盛这个县衙的大敌才是最重要的。
明确了谁是主要的敌人,谁是次要的敌人,苏泽决定还是要先灭了徐士盛这头县衙之狐,去掉这个心头大患!
不过长宁卫也不是土匪窝,徐士盛是县衙的书吏,直接在县城杀人肯定是不行的。
苏泽向林清坚问道:“这课税的事情都是攥在徐士盛一人之手吗?”
林清坚点点头说到:“县里哪家有油水好榨,哪家吃软不吃硬,哪家吃硬不吃软,这些徐士盛心里都清楚,每年征税的时候也只有他一人带着差役下去,绝对不会让别的书吏插手的。”
苏泽这下子明白了,为何几任知县都不喜欢这个徐士盛,却依然让他继续做户房的书吏了。
徐士盛这样的家伙,熟悉县内的各种情况,每当朝廷需要征税的时候,县令就离不开他。
这收税自然是个技术活儿。
从哪些人嘴里能敲诈到钱,哪些人是硬点子不要白费力气。
穷横冲动的,肯定犯不着和这种人拼命,万一激起了民变,反而是知县下不来台。
那些有权有势的,也不能随意的讹诈,万一把人家逼急了,在上面打了招呼,反而显得是知县办事分不清轻重了,在上官那边留下不好的印象。
所以徐士盛这种熟悉县内情势的,知县怎么都要用他。
不过始终不让徐士盛做典史,也是前后两任知县的驭人之术,若是徐士盛在吏部挂了名字,县衙就不能随便处置他了,那样子才是真的尾大不掉。
这也是为什么徐士盛这么卖力,前任知县也不让他做典史。
现在这家伙一门心思就想要捞钱,但是白知县却还是要用他。
苏泽又向林清坚说到:“林兄,我出身长宁卫,卫所和长宁卫的仇你也是知道的。”
林清坚连忙点头。
“近日御史来福建清军,还要请林兄帮着留意这徐士盛的动向,可不要让他暗害了长宁卫。”
林清坚见到苏泽出手阔绰,本来就有了结交之心。
苏泽又用长宁卫特产的冰糖,解决了他解粮的问题,这下子更是要和长宁卫捆绑在一起了。
林清坚明白,自己和孙典史的关系,已经让他和徐士盛是不死不休的仇恨了。
既然已经得罪了徐士盛,那还不如长宁卫做盟友,一起搞垮徐士盛。
林清坚立刻说到:“苏兄放心,这徐士盛有什么异动我立刻去长宁卫通知你!”
宾主尽欢,酒宴结束之后,苏泽拖着烂醉的三名同学返回校舍。
林清坚的遭遇,似乎点醒了本来还想要做胥吏的陈朝源,他也明白以他的性格,定然无法在这一群豺狼一样的胥吏中杀出来,还不如安心读书,中个举人之后就和海瑞一样外放个教谕之类的学政官员,养家糊口也是够了。
宴席期间熊岳也有意的结交林清坚。
押送贡茶上南北二京,这事情也是林清坚的职责之一。
这一段路要先翻过大山,又要走多山的江西和浙北地区,可以说是非常艰苦,但是贡茶要求的时限非常紧,负责押送的官差往往会逼着役夫赶路,导致役夫坠崖或者活活累死的不少,十个人出发最后能有六七个抵达目的地就算是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