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858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1:50
  “混账东西……”李勣恨恨咬牙,儿孙繁衍家族后代是好事,李勣向来不管李钦载纳妾的事,但你特么就那么饥渴,连老夫的救命恩人都收了,是不是有点过分?
  日后府里如何相处,家人有个小病小痛如何……
  嗯?
  李勣转念一想,家里多了个神医当孙媳,似乎……也不错?
  金达妍一身超绝医术,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但归根结底,都特么是李家的。
  脑海里仿佛出现一行文字,“英国公李家全体族人,寿元+1,+1,+1”……
  想通之后,李勣顿时念头通达了,表情也逐渐兴奋起来。
  这哪是什么孙媳呀,这是大自然的馈赠啊……
  “哈哈,神医变孙媳,好事,天大的好事!”李勣当即大笑起来,望向金达妍的目光愈发和蔼慈祥。
  金达妍羞怯地垂头,默默退了回去,在这位名震天下的老将面前,金达妍仍感到有些不自在,李勣身上散发的威势太强大,令她不敢直视。
  这时崔婕盈盈上前,搀住李勣的胳膊,低声耳语几句,又指了指金乡。
  李勣顿时又一喜:“怀上了?好。好!又一桩喜事!混账小子干得不错!”
  “都进屋,传令开宴,咱自家人吃个团圆饭,对了,那混账东西呢?”李勣问道。
  尽管没指名道姓,但府门外的李思文夫妇,崔婕等孙媳,以及吴管家和诸多部曲等都已默认,李勣口中的“混账东西”指的就是李钦载,毫无争议的名号,也只有李钦载才担当得起。
  “老公爷,那混账……嗯,五少郎还躺在马车里,醉得厉害呢。”吴管家殷勤地笑道。
  “弄碗凉水把那混账泼醒,叫他继续与老夫痛饮,双喜临门,怎能少了他?”李勣头也不回地进了府门。
  随着李勣归京回府,李家算是勉强团圆,当夜便聚在前堂开家宴。
  太极宫里被灌醉的李钦载又被叫醒,不得不陪着李勣又饮了一顿,喝得李钦载嘴里发苦,酒宴未半,身躯又摇摇欲坠。
  家宴正酣之时,吴管家匆匆入堂禀报,有天使至。
  李勣急忙整理衣冠,领着家人出前院摆香案接旨。
  宣旨的宦官很恭敬,展开黄绢宣念一遍。
  圣旨的内容也很简单,英国公李勣劳苦功高,率王师荡平海东,为社稷立下旷世大功,着赐黄金百两,钱十万,丝帛千匹,增实食邑五百户,赐关中蓝田县良田千亩,其弟李弼恩荫,晋司卫正卿。
  另,英国公李勣,加授太子太师。


第1358章 贵圈真乱
  意料之中的赏赐圣旨,宦官宣念之后,李家自李勣以下,皆伏首谢天恩。
  李钦载搀扶着李勣起身,颤巍巍的李勣接过圣旨,又命下人取了一块银饼送给宦官,宦官谄笑着千恩万谢地告辞。
  展开圣旨,李勣凝目仔细地看着上面的每一个字,读了四五遍后,吩咐李思文将圣旨供于明堂。
  家人喜笑颜开纷纷向李勣道贺,李勣也含笑颔首。
  李治这道赏赐圣旨,将李家的地位再次拔高,如今的李勣已是朝堂上无可争议的人臣之巅。
  再往上就是封异姓王,这在大唐并无先例,而且李勣犹为不愿,地位越高,摔得越惨,李勣是聪明人,如果可以的话,他甚至连这道圣旨都不愿接。
  “恭喜爷爷,加授太子太师。”李钦载笑着道贺。
  李勣瞥了他一眼:“你觉得是喜事?”
  “您就当喜事办。”李钦载笑嘻嘻地道。
  李勣哼了一声,面无表情地转过头去。
  李钦载暗暗摇头,“太子太师”在如今的唐朝不算虚衔,确实是要给太子上课的。
  从《周礼》上来说,太师,太傅,太保被合称为“三公”。
  当然,时代发展不同,对“三公”的定义也不同,《礼记》上将司马,司徒,司空合称为“三公”。
  李勣不才,早在永徽四年已被李治封为“司空”,今日又被封为太子太师,所以无论用怎样的标准定义,李勣都是名副其实的“三公”之一。
  李钦载暗自腹诽的是,太子太师这名头实在有点……
  受了前世影视剧的毒害,但凡跟“太师”“太保”什么的扯上关系,十有八九是大奸臣,终极反派大BOSS的那种。
  一听官名就透着一股子一手遮天,残害忠良的味道。
  没想到自己爷爷居然成了太子太师,李钦载想象一下以后李勣出行,仪仗奢华,扈从如云,路边的百姓民不聊生。
  充满正义感的侠客成群结队前赴后继刺杀,却被李勣的部曲一一镇压屠戮,书写一部可歌可泣的正义劳动人民不畏强权,与反派坏人做斗争的血泪史……
  想到这里,李钦载莫名打了个冷战。
  “爷爷,要不……太子太师这头衔,您给婉拒了吧?”李钦载试探着问道。
  李勣欣慰捋须:“你也觉得太引人注目,树大招风了?”
  “那倒不是,主要是……这官儿听起来不大正经,谁家好人当太师呀,一听就感觉要挨刀的那种……”
  李勣一愣,接着大怒:“放屁!太子太师,三公之一,哪里不正经了?凭啥当这官儿要挨刀?”
  “爷爷息怒,纯粹是个人建议,您若喜欢尽管当,”李钦载干笑几声,随即换上一副夸张的表情:“太师耶!爷爷好厉害!”
  李勣更气了,抖抖索索指着他:“你给老夫滚!”
  ……
  李勣加授太子太师的消息,当天夜里便传遍了长安城的权贵家。
  权贵官员们纷纷羡慕不已,对李家更多了几分敬畏。
  当然,大家只是羡慕,倒也没什么人眼红,所有人都很清楚,这是李勣用老命换来的荣耀。
  凭着灭高句丽,灭新罗的旷世大功,李勣加授太子太师不是很正常吗?也就是大唐没有封异姓王的先例,不然李勣封王都合情合理。
  这桩功劳太大,而李勣已爵至国公,大约天子也实在想不出该如何赏赐李勣了。
  第二天,长安城的权贵们纷纷带着厚礼登门道贺,李勣曾经的门生旧部也纷纷拜见。
  可惜的是,李勣却闭门谢客,对外称旧伤犯了,不见任何访客,李思文在门口站了一天,专门向来访的客人致歉,顺便把厚礼收了。
  唯独有一位客人登门,李勣没拒绝,并亲自在前院迎接。
  这位客人是当今太子李贤。
  别人登门拜访都能拒绝,但太子登门李勣怎敢拒绝。
  就算不论身份地位,从名义上来说,李勣也是太子太师,这年头的太子太师不是虚衔,是真的要给太子上课的,至于教什么内容,由太师决定,圣贤经义也好,兵法墨攻也好,总之,拿其薪,谋其政。
  太子登门,李勣将他迎进府里,李家前堂内,李贤毕恭毕敬向李勣行了拜师礼,李勣只好坦然受之。
  从这一刻起,李勣与李贤便算是正式的师生了。
  看着李贤那张年轻的脸庞,李勣很是感慨。
  贞观年间,李治遥领并州大都督,任李勣为并州都督府长史,代行都督事,贞观二十二年,李勣又被李世民封为东宫詹事,辅佐当时的太子李治。
  如今李治的儿子李贤又拜李勣为师,这样算来,李勣竟前后当过两代帝王的老师,由此可见天家对李勣是何等的信任器重。
  李勣虽是名将,但也不是文盲,事实上当世名将的文化水平都不俗,圣贤经义皆是信口拈来,头头是道。
  师生俩在前堂内闲聊,李勣随口授了几句治学之道,并督促太子李贤的学业,李贤在李勣面前表现得非常恭敬,本来李贤的性格便很温雅柔静,在这位三朝功勋面前更是将姿态放得非常低。
  聊了一会儿,见李勣露出疲态,李贤识趣地告退。
  出了前堂,李贤没离去,在国公府偏院找到了李钦载。
  自前太子李弘薨逝后,李钦载与李贤的关系处得不错,二人像朋友一样来往颇多。
  如今二人的关系已经发展到可以乔装出行,低调地勾肩搭背进青楼喝几杯,还能互相开点荤素不忌的玩笑。
  偏院找到李钦载,李贤也没客气,找了个暖和的地方坐下。
  见李钦载面前摆着果干肉脯之类的零食,李贤挑挑拣拣,拈了一块肉脯塞进嘴里大嚼起来。
  李钦载打量他一番,叹了口气,道:“以后咱俩怎么论呀。”
  李贤含糊地道:“景初何出此言?”
  李钦载掰着手指道:“你看啊,你是我爷爷的学生,从辈分上来说,我得叫你一声叔……”
  “但你的亲弟弟李显又是我的弟子,从辈分上来说,你得叫我一声叔……”
  “咱俩私下里又是朋友,算是平辈,从这一点来说,你的叔就是我的叔,所以,你是你自己的叔,我也是我自己的叔……”
  李贤嘴里含着肉脯都忘了咀嚼,目光呆滞地看着他。
  孩子精神错乱了……


第1359章 丈人回京
  凡事就怕往细节上分析,一分析就分裂了。
  李贤不知道李钦载这个脑回路到底怎么琢磨的,但不得不说,李钦载的这番话居然特么的很有道理,逻辑上完全成立。
  于是李贤错乱了,紫府内的三观摇摇欲坠,有崩塌的迹象。
  不死心地掰着手指自己算了一会儿,嗯,还真是……
  李钦载好心地凑过来:“叔在算什么?叔帮你算……”
  李贤抬起头,表情复杂地看着他。
  “叔……景初,咱们能不说这事儿了么?”
  李钦载很随和地道:“好,咱聊点别的。”
  李贤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李钦载又掰着手指算另外一笔账。
  “你看啊,你父皇与我是君臣,但私底下是朋友,你是你父皇的儿子,从辈分上来说,你得叫我一声叔……”
  “但我爷爷与太宗先帝又是平辈,你父皇得叫我爷爷一声叔,你现在是我爷爷的弟子,也就是说,你和你父皇……”
  话没说完,李贤当机立断拽住他的手,硬生生将他算账的手指扳了回去。
  “景初,不聊辈分的事,可好?”李贤笑容僵硬,眼神里带着几分哀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4页  当前第8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8/9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