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528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即便拓跋什翼健派人来挑衅,梁军也只是防守。
  三省六部制,带来了国政的稳定,国家稳定,人心也就安定下来。
  带来的另外一大好处,就是东西贸易激增。
  瓷器、茶叶、书籍、丝绸、漆器成了商路上的畅销品。
  尤其是茶叶和书籍,几乎成了硬通货。
  草原、高原、西域几乎离不开茶叶,有茶叶,自然少不了泡茶的瓷器。
  西域沙门大兴,佛经浩瀚如海,书籍的出现,推动了沙门的进化。
  如今的沙门以及不能叫沙门,与中土儒家互相融合后,迅速更新迭代,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教旨,成了新东西,迸发出新活力,带着华夏文明向西翻过葱岭,回传至天竺,向南挺进高原,一步一步渗透。
  就连草原也没能逃出其影响。
  鲜卑、匈奴、羌胡等部族,不断皈依沙门。
  野生的东西往往都有极强的生长力,佛门在西域流传了几百年,的确有非常多的独到之处。
  这一点上,无论李跃怎么扶植道门,影响力都不如佛门广泛。
  “今后凡佛门涉及之处,便是我华夏文明涵盖之地!”李跃指着沙盘上偌大的疆域道。
  不仅涵盖葱岭以西,天山南北,还有天竺、南洋等地。
  想要长久统治一个区域,首先整合这个区域的人心。
  佛门无疑是一把利器。
  其实西方也是靠教会完成扩张的,鞑清靠佛门统治草原、高原,西域这么多族群,利用佛门整合他们性价比最高。
  不然单靠军事占领无法长久,几十年后便会烟消云散。
  释道安在白马寺整合佛教,实际上完成了佛门的本土化。
  鸠摩罗什在姑臧大兴寺翻译佛经,也是将佛经华夏化。
  “陛下之雄才大略前无古人,只怕佛门将来尾大不掉。”王猛担心道。
  “你高看他们了,佛门譬如藤蔓,大梁犹如大树,华夏为土壤,没有大树和土壤,藤蔓何所依?再说,朕也没在中土大兴佛门。”
  中土有严格的管制体系,佛门一举一动都在控制之中。
  至于西域,他们也需要借助大梁向西边和南边扩张。
  两边互利共赢。
  封建时代,无论梁国如何发展,无法统治这么大的区域,分一杯羹给佛门未尝不可。
  只要刀子掌握在自己手中即可。
  从历史大趋势看,佛门算是所有宗门中比较温和的。
  “不如单独将各种宗门归为一类,设置典正寺,严加管理,掌管僧人度牒,评断僧人品级,设大僧、高僧、正僧、法僧、僧录、僧人、僧徒七品。”王猛早有对策。
  魏晋以降,僧徒众多,南北都设置了僧官和品级,主管僧官称为僧主、僧端,副职为都维那,悦众、僧都、僧录等,还配有吏员若干。
  “可。”李跃点头答应。
  随着大梁向西进取,商路开通,以后解除的宗门会越来越多,不能一直挂在鸿胪司名下。
  僧人的度牒、品级由朝廷管辖,从根本上遏制了佛门。
  也就是说没有大梁朝廷的认证,他们连僧人身份都拿不到。
  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处理的,所以华夏没有出现西方教权压在皇权之上的状况。
  佛门既然崛起,禁是禁不掉的,没有佛门还有其他宗门,其实没必要恐惧他们,只要不让其野蛮生长,泛滥成灾即可。
  王猛这套搞法,即便将各种宗门限制在大梁框架之内。
  三省在决议时,进度的确有些慢,需要审核、决议,事后还有监察,不过一旦通过,各部通力合作,效率极高。
  关键还稳。
  李跃也跟着轻松了一大截,将精力投入在军务上。
  除了那些以杀戮为生之人,这几年不少人分到了田宅,老婆孩子热炕头,地里还有奴隶耕作,成了地主老爷,日子过好了,自然缺乏当初玩命的勇气。
  让这些人退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待遇福利太好,也容易滋生硕鼠。
  以黑云军的待遇,有的是人削尖脑袋往里面钻。
  李跃下诏允许他们退役。
  不到半个月,就有一万三千多人主动向兵部报备,上了年纪、身体伤病者也被裁撤九千多人。
  趁着这个机会,李跃让兵部、校事府、御史台将军中里里外外整肃一番。
  不查不知道,李跃没想到自己眼皮子底下,也会有贪赃枉法之事,有三百五十七人田产、财产与军功和赏赐对不上。
  最夸张的一人,章惠兴,军功薄上南阳叶县分田三百亩,但叶县上报户部的田产,此人拥田两千三百六十四亩,章家一跃成为叶县豪强。
  就是是置办,也不可能这么夸张。
  看到清查结果,李跃心中一阵黯然,土地兼并永远都制止不了。
  封建时代,所有权力、财富最终都会沉淀到土地上。
  再好的制度,总会有人寻到破绽,到处钻营。
  李跃这个开国皇帝还活着,就有人敢公然兼并土地,还是一路追随自己的黑云军将士。
  “犯案者,斩,家眷流放朔州、高昌、玄菟。”李跃叹了一声。
  这还是查出来的,还有很多没查到了,或者兼并的土地几十上百亩,没有计算在内。
  难怪上次出兵云中,士卒普遍有厌战之心。
  战场上获得的利益,比不上兼并土地快,自然不愿杀敌了。
  幸亏三省六部推行,互相监督,否则这种事情很难查出。
  “这些人在军中素有人望,关系复杂,若是斩之,只怕军中动荡……”刘应拱手道。
  “太子意下如何?”李跃望向李俭。
  “大梁建国数年,便有此事,不可等闲视之,否则今后谁还愿意上阵杀敌?黑云军也将名存实亡。”李俭拱手道。
  历史上发生太多这种事。
  “动荡?朕倒要看看谁敢动、谁敢荡!”李跃不怕当这个恶人。
  所谓革新,其实就看有没有胆量对自己挥刀。
  治国之难也在于此,一不留神,就开始腐化了。
  现在不敢动手,以后只怕泛滥成灾。
  作为中军的黑云军失去战斗力,是一件无比可怕的事,北边有代国,东面有高句丽,南面还有桓温……


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刑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李跃还是下令玄甲军戒备。
  说来也荒谬,玄甲军新立,一大半是新招募的良家子,小半是边地招来的匈奴、鲜卑、乌桓。
  如今要整肃黑云军,竟然要借助这些夷狄的力量……
  洛阳铜驼大街上,三百五十七名犯人被按在地上。
  军中伍长以上,皆来观摩。
  洛阳百姓自发走上街头。
  自迁都以来,还从未有过这种场面。
  李跃披甲执剑走在人群之中,听着他们的求饶之声,心中没有任何动摇。
  他们每侵占一亩田地,都意味着有人失去一亩,更有甚者,有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尔等所作所为,不仅犯了国法,还犯了军法,你们自己说,杀你们冤不冤枉?”李跃大声道。
  哭喊求饶声戛然而止。
  有人低下头去,有人眼中充满了乞求之意,也有人目光中仇恨一闪而逝……
  “朕给你们的难道不够吗?为何要侵夺百姓田地?”
  还是没人回答。
  整条大街鸦雀无声,只有春风带着寒意吹过。
  李跃目光扫过围观的伍长、什长、屯长等军官,皆畏惧的低下头去,“朕治国治军,一向有功必赏,有过必罚。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来人上酒。”
  亲卫抬来一坛坛酒,就在地上摆开。
  李跃端起一碗,亲手喂给一人,“张大耳,黑云山老卒,从军二十三年,为中坚军曲长!”
  “陛下……”张大耳泪流满面,“属下一时糊涂,一时糊涂啊。”
  李跃又端起一碗,一口灌下,接过他身后刽子手中的大刀,“朕亲自送你上路。”
  大刀举起,望着刀下的脖颈,以及后脑勺上白发,李跃心也在颤抖。
  “父皇……”李俭似乎看出李跃的不忍,“不如回宫歇息,儿臣督斩。”
  呼——
  大刀带着破风声,狠狠落下,掀起一抹血光。
  也许是这么多年没有亲自上阵,力度角度没有控制好,鲜血溅在脸上,略带温热,眨眼就被料峭的春风吹冷。
  一颗人头也咕噜噜的滚落在地,睁大眼珠,还未涣散的瞳孔盯着李跃。
  “走好!”李跃从黑云山上杀下来,自然不怕这个,提刀走向下一人,“赵眉,洪武二年从军,杀敌十七人,七等军爵公大夫。”
  “陛下饶命啊……”刀下之人瑟瑟发抖,鼻涕眼泪混成一团。
  李跃一脚踹在他身上,“男子汉大丈夫,敢做敢当,何作妇人之态?脖子伸直!”
  颤抖的心很快恢复平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5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8/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