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442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关东水网密布,运河四通八达,应该能撑很长一段时间。
  反过来想,老天爷是公平的,关东大旱,那么关中旱灾肯定更严重。
  这等于是对苻坚致命一击。
  再腹黑一些,这场大旱下去,关中胡人不知要死多少……
  这么一想,李跃心中就舒服多了,以梁国现在的实力,只要不是连续一整年的全国性旱灾,都能挺过去,最多也就把积累的家当耗完而已。
  不过该有的准备还是要有。
  一是备荒,二是防备苻坚狗急跳墙。
  扛过这场天灾,氐秦也就到手了。
  “苻坚自有景略对付,眼下是备荒,抓紧时间积蓄粮草。”李跃扫了一眼众人。
  刘尚拱手道:“天象应在关中与中原,江南无恙,陛下何不向江东购买粮食?”
  “朕倒是想买,但桓温不卖给朕。”李跃苦笑道。
  几年前桓温就搞起了贸易封锁,粮食、铁器、军械、船舶等一律不许北上。
  崔宏眼珠子一转,“桓温不卖自有人愿意卖,臣愿至寿春,向江东豪族买些粮草。”
  李跃笑了一声,“不必了,买东西还要给钱,大梁手头也不宽裕,如今苻坚正在整顿关中,西面无忧,桓温无故攻大梁土地,背信弃义,是可忍孰不可忍,朕将亲率十万精锐南下,饮马长江!”
  常言道秋后算总账。
  江东这段时间大不敬,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下国。
  苻坚鼓动桓温北伐,桓温鼓动苻坚东出,两人弄了一整年,结果谁都没动。
  既然他们不来,李跃主动去找他们,再来一次饮马长江,讹诈江东!
  “陛下万万不可……十万大军南下,耗费钱粮无数,若战事迁延日久,耗费更大。”常炜赶忙劝谏。
  “令君大可放心,朕此行乃是震慑为主,攻城为下!”
  说穿了,就是去吓一吓江东。
  总有人会妥协的。
  桓温动不动就嚷嚷着北伐,骑兵在合肥城下耀武扬威,也该给他一些教训。
  崔宏道:“陛下兵将安出?桓温已有东关在手,固守不出,我军怕是难以成功。”
  “用兵之道,千变万化,桓温大军集于江淮,朕批亢捣虚,攻其腹心,速战速决,逼江东就范!”李跃舒展了一番筋骨。
  一转眼,都快两年没有领兵出战了,黑云精锐也休整多时。
  别的手艺可以丢,这种看家的本领不能落下。
  即便以后要灭秦,也要先把江东揍一顿再说,不然自己这边出兵了,他们在南面又要鼓捣着北伐,两面受敌。
  黑云军早已集结在邺城。
  枋头准备了大量渡船,顺白沟而下,汇入黄河,南下汴水、颍水,直达江淮,顺风顺水。


第五百九十二章 虚实
  东关。
  桓温借北伐名义,调动江东人力物力,巩固了自己的权势。
  建康朝廷派人询问,桓温以时机未到推辞,言秦梁大战在即,江东不必急于一时,待两国鹬蚌相争,可坐收渔利。
  如今东关在手,解了江东燃眉之急。
  桓温的确等得起。
  这几年孜孜不倦的推行庚戌土断,清查出来大量人口,补充了税源,连着几年的风调雨顺,所以桓温的腰杆子又硬了起来。
  “大司马,梁军一分为二,四万大军顺颍水而下,直扑江淮,号称十万,声言击破濡须,饮马长江,责斥下国不敬上国之罪,另有两万步骑向西,直扑荆襄。”郗超急匆匆的前来禀报。
  “四万人马就想攻打东关?李跃这是痴人说梦!”桓温驻兵东关并非养尊处优。
  发动士卒将东关里里外外加固了一番。
  梁军想要攻关,要么走水路从巢湖进兵,直扑东关水门,要么从东关西北的沼泽地穿过,死磕城墙。
  这两条路其实都是死路。
  进来容易出去难。
  桓温这是借鉴了当年司马昭的东关之败,在关下修了不少工事,只要梁军敢来,就一定回不去。
  “江淮自是不惧,然则荆襄……恐有差池。”郗超担忧道。
  江东兵力七成集结在江淮,荆襄加起来只有三万人,精锐只有朱序的九千人马,其他的都是合肥大败之后,新招募的士卒,没上过战场,没见过血。
  遇上虎狼一般的黑云精锐,下场可想而知。
  桓温点点头,“某令周抚率巴西精锐支援荆襄,如可可无忧矣!”
  周抚是江东老将,名将周访之子,参与王敦叛乱,后被王导赦免前罪,参加了江东所有大战,跟随桓温西征成汉,战功赫赫,当年司马勋有侵夺蜀中之意,闻周抚之名而不敢动。
  有这员老将顶上去,桓温心放回肚子里。
  周抚、朱序、桓豁三员大将,四五万大军,又有汉水之利,挡住两万黑云军问题不大。
  “两路主将何人也?”桓温问道。
  “西路吕光,东路刘牢之。”
  “李跃竟以此无名之辈伐我,岂非自取败亡?”听到不是李跃亲征,桓温冷笑一声。
  郗超拱手道:“属下觉得此战颇为蹊跷。”
  “哦?”桓温神色一动。
  “其一,当初大司马出言激之,梁主不为所动,今梁秦大战在即,为何伐我?其二,观梁主用兵,一向稳重,多用老将,六万大军,何以用两员小将?”
  事出反常必有妖。
  郗超敏锐的嗅出其中的异常。
  桓温也疑惑起来,“莫非李跃也是疑兵之计?”
  上一次假借出兵漠北,也是号称六万大军,吸引桓温、苻坚出兵,被桓温识破。
  “属下一时不解其意。”有用的消息太少,郗超也没办法。
  在校事府的压力下,细作们全都小心翼翼。
  而每逢这种大战,邺城的看管会更加严厉,但凡南下之人都会受到盘查,消息很难送出去。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我有东关在手,何惧他六万大军,传令驻军,备战!”桓温冷笑一声,打了一辈子的仗,难道还对付不了两个无名下将?
  若是能击败江淮这一路的四万大军,桓温最缺的军功也就到手了。
  不到十日,梁军乘船渡水而下,进入合肥。
  一两日后,东关周围遍地都是梁军斥候和游骑。
  巢湖北畔,旌旗蔽日,戈矛遮天,每日鼓声震天,水寨里面的船只进进出出。
  大战的气息弥漫江淮之间。
  弄得晋军紧张起来,日夜巡视,生怕梁军前来攻城。
  桓温也全神戒备,固守不住,派出大量斥候。
  然而一连等了七八日,对面的梁军却没有丝毫动静,每天都是战鼓轰鸣,舰船进进出出,人声鼎沸。
  “哼,果然是疑兵之计,李跃不过如此!”桓温一眼看穿。
  郗超却警觉起来,“若江淮为疑兵,那么荆襄呢?”
  不可能两路都是疑兵,否则这么大费周章的南下干什么?只是为了耀武扬威?
  桓温猛省,“江淮为虚,那么荆襄必为实,李跃是想攻我腹心!”
  江淮已被打造成铁桶,此处进兵,前有东关后有濡须,其后还有长江天堑,不利梁军攻战。
  而荆襄只有一座樊城,和一条汉水。
  汉水上游新城郡掌握在梁军手中……
  郗超惊出一身冷汗,“大司马速派援军……”
  襄樊历来为江东之司命,西晋因有襄阳在手,终究破了江东的长江防线。
  “无需惊慌,黑云军不过两万人马而已,传令桓冲再率一万水军,速速驰援襄樊!”桓温倒也镇定自若。
  襄樊有三员大将在,四五万大军在,还有坚城、汉水为凭,不至于这么快陷落……
  “乘此机会,不如攻打对岸敌军,试其虚实!”郗超劝桓温,是想验证心中的一个推测。
  如果巢湖北畔梁军反抗激烈,则说明敌人的目标不一定是襄樊,但如果反抗不激烈,则说明敌人此次南征,全是冲着荆襄去的。
  如此处心积虑,只怕襄樊那边形势不妙。
  “竺瑶何在?”桓温喝令一声。
  堂外立即有人响应,“末将在!”
  “令一万水军突袭对岸梁军,如若不胜,提头来见!”
  “领命!”
  沉稳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桓温收拾好情绪,披挂整齐,带着郗超一起出帐,登上楼船,他要亲眼看看巢湖之北的这一战。
  黄昏之下,巢湖上一片金光粼粼。
  北边还在击鼓呐喊,声音顺着北风传来。
  两百多条晋军艨艟向北而去,在波光中快速向北。
  竺瑶挑选的时机很好,船刚刚出去,太阳就沉了下去,冬季天黑的特别快,眨眼间便暮色四合,天地间一片昏暗。
  桓温的五牙楼船缓缓向前,眨眼就驶到了湖心,后面百余条斗舰一字排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4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2/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