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382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邓遐最近意气风发,不仅封侯,还直接提为右抚军将军,与黑云大将平级,对朝廷的任何事都异常重视,所以亲自领人前来。
  “朝廷有诏令至,阁下请随我回合肥。”
  人找到了,也就没什么大事,就算有,也是校事府来管。
  都是江东北投之人,邓遐天然对桓伊生出亲近之心。
  “唯。”桓伊拱手一礼,跟在邓遐身后,一起回返合肥。
  一路有说有笑,论断天下形势,古今趣闻,烦闷时吹笛解乏,令邓遐大为佩服,竟然改成“先生”起来……


第五百零八章 联姻
  檀玄并未完全听从桓伊之计,在六安躲了数日,逃过校事府的搜捕后,从弋阳南下,穿过大别山,至武昌,然后顺江而下,返回建康,将信送到谢安面前。
  谢安好游山玩水,好结交名士,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桓伊、孙绰等人交游。
  桓伊北上邺城,一是为了浏览北国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其二,则是为了窥探梁国形势,恰巧赶上文英会武英会。
  索性就潜伏在邺城。
  “大梁之盛,譬如朝阳,广明大街,杨槐葱茏,下驰华车,上栖鸾凤,英才云集,百姓安康,内有勤勉之士,外镇虎狼之将,胡风尽扫,四方用命,百夷俯首,诸国称降,汉魏以来,未有如斯之气象也,兄若有匡济江东之志,宜速也,十年之内,弟定使北锋不南向……”
  桓伊本就是文采斐然之人,信很长,除了北国见闻,还总结了不少梁国的各种制度,江东可以借鉴。
  谢安看完之后,苦笑一声,喃喃自语,“江东非关东也。”
  王导、郗鉴、陶侃、祖逖、温峤这么多名臣名将都扶不起江东,谢安何德何能,能匡扶江东抵抗梁国?
  梁国不同于汉赵、羯赵的夷狄王朝,而是北地夏人创立的,江东士民对其并不憎恨。
  袁真投梁得到重用,更是冲击了不少江东有志之士。
  既然打不过,最好的办法便是加入……
  正思索入神时,身后传来人声:“叔父何故嗟叹?”
  谢安回头,却见侄女谢道韫立于庭下,亭亭如荷,相貌虽是平平,却有一份独有的英气。
  此女为安西将军谢奕的长女,极有才情,不弱于谢家男儿,故一向为谢安所喜。
  谢安除了纵情山水,也负责教诲族中子女。
  谢尚战死,谢奕病故,谢家连折两根庭柱,谢安不得不出山,成为谢家掌门人,近日又为他安排了一桩婚事,嫁与王羲之次子王凝之。
  算是稳固王谢两家的关系。
  “令姜可览之。”谢安递过桓伊的信。
  谢道韫看完之后,脸上一阵诧异,“梁承袭冉魏,冉魏承羯赵,数年之间,北国竟有如此气象?”
  江东诟病梁国为夷狄,正是出于此。
  “你一向在府中不闻天下事,北国早就变天了。”与侄女说话,谢安脸上的愁色去了不少。
  “侄女还以为梁主是石虎、冉闵一类的人物,如今观之,其雄才大略颇类汉高,当年汉高亦啸聚芒砀,斩白蛇而起,梁主聚众黑云山,数年而席卷关东,乃不世出之英雄,哎呀,这可如何是好,若无北梁,江东尚可偏安数年,如今梁国强盛若斯,只怕秦晋燕代皆非敌手。”
  “此乃军国大事,你一女儿家,吟吟诗,作作赋也就罢了,王郎,王右军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中意否?”谢安笑道。
  王羲之名冠江东,又是顶级士族出身,联姻之后可以巩固谢家地位。
  谢尚、谢奕相继亡故,对王家打击极大。
  人走茶凉,朝堂上没有人,家道很快就会中落。
  “叔父若是觉得有益于家门,侄女愿嫁。”谢道韫声音低落起来。
  王谢两家极为亲近,见过几次王凝之本人,王家世代信奉五斗米道,到了王凝之这一代更是走火入魔,踏星步斗拜神起乩的技艺不在王氏书法之下。
  跟谢家儿郎的文武双全相比,王凝之就有些上不得台面了。
  谢安性情沉稳,遇事常深思熟虑,自然听出侄女的心意,“你方才说江东只可偏安数年?”
  “没有北梁,亦有大司马,北伐大败,为巩固权势,必行非常之法,江东只恐风雨飘摇。”谢道韫幽幽道。
  正如她揣测的一样,桓温其实已经动手了。
  武陵王司马晞好武事,在朝中高居太宰,素为桓温所忌。
  桓温返回荆襄之后,以“聚纳轻剽,苞藏亡命,图谋不轨”为由弹劾之,建议免去司马晞与二子官职。
  毫无疑问这是在清除宗室力量。
  一场风波在江东荡漾开来。
  以司马昱、王彪之为首的士族力量想尽办法周旋,授意著作郎殷涓、太宰长史庾倩二人出来反对。
  殷家向来与桓温不和,前两年殷浩与桓温内斗,闹得沸沸扬扬。
  而庾氏是桓温恩主。
  当年庾冰、庾翼坐镇荆襄,大权在握,桓温只是其麾下一前锋小督,率部据守临淮,配合庾翼北伐。
  如今早已风水轮流转,庾家逐渐没落。
  这两人自然不是桓温对手,桓温直接诬告二人欲谋反,奏请收付廷尉,请予诛杀,一时间朝堂上下骇然。
  就像当初袁真一样,司马昱、王彪之最终还是妥协了,将二人下狱,着廷尉审理。
  没办法,桓温手中有刀,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他们手中没有。
  于是依附桓温者日众。
  “你以为我谢家应当如何?”谢安郑重其事的问道。
  这场权力风暴一旦站错队,未来朝堂上就没谢家的位置。
  “这等大事,侄女实不知,不过大司马下一个要对付的定是王家,我家与其联姻,怕是要受池鱼之殃。”谢道韫小心翼翼的看了谢安一眼。
  兜兜转转,又绕了回来。
  对高门大族而言,家事便是国事,甚至大于国事。
  “大司马屡次拉拢于我,看来此次避不过去了。”
  桓温极器重谢安,屡次征召,谢安皆不就,如今已然入仕,桓温是一座绕不过去的大山。
  当然,桓温拉拢的不止谢安一人,连司马昱都跟他私交极好。
  最近还举荐老对头殷浩为尚书令,缓和与江东士族的紧张关系。
  信送给殷浩,殷浩大喜,但因过于激动,写好了回信之后,来来回回检查十几次,竟一时疏忽,将信遗落了,只送去了空函。
  桓温大失所望,也就没举荐。
  殷浩郁闷而死……
  “汝既无意王叔平,那便北上邺城去吧。”谢安忽然来了一句。
  谢道韫一怔,没看到桓伊的信之前,她视北国为火坑,如今看来,大梁比江东强太多。
  入侍梁主,谢家也能在北国有一席之地,为十几年后布局。
  这也最符合谢家的利益。
  “愿从叔父之言。”谢道韫点头道。


第五百零九章 暗流
  来而不往非礼也。
  大梁立国的这几年,还未曾对草原用过兵。
  虽然是小打,但李跃极其重视,每名将士至少双马,配备了精甲、长槊、环首刀、弩、毛毡、酒、盐、熟肉、煤饼,还有三千多辆的木车,方便他们往里面装东西。
  又招收不少熟悉草原路径之人作向导。
  这两年将士们的日子过得不错,很多人自行打造装备。
  一听说去草原,备了很多狼皮褥子,皮氅。
  两千三百七十五名精骑肃立铜雀园,从上到下,装备精良,马额上竖着一根白羽,与将士头顶上高高的白羽前后呼应。
  以前梁军盔甲大多为黑色、灰铁色。
  现在国力起来了,大部分髹了一层红漆,一则防风雨腐蚀,延长盔甲寿命,二则防虫防污,三则大气美观,增加士卒的荣誉感。
  黑红相间,威武霸气。
  将领们则根据品级,配以狼、熊、豹、虎皮捍腰。
  邺城别的没有,各种皮货堆积如山。
  李跃倾举国之力,也只打造出这么两千三百多精骑,装备倒在其次,积攒几年也就有了,关键合格将士难寻,从军三年以上,参见过五场恶战的老卒为先,然后是各项武艺考核,上马能骑射,下马能步战。
  玄甲军不出则矣,一出便要摧锋折锐,摧枯拉朽。
  李跃还取了个特别响亮的名号——玄甲营。
  想起以前在黑云山上光着脚、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在看看眼前,顿生恍如隔世之感。
  “谢陛下!”
  李跃还未说话,前排的百余黑云将单膝跪地,兴奋异常。
  在他们眼中,此次不是出去打仗,而是去草原上“狩猎”。
  劫掠是每个雄性的原始本能。
  黑云军过惯了苦日子,自然也不能例外。
  看到他们的表情,李跃非常满意的点点头,目光扫过刘牢之、诸葛侃、窦封、崔宏、刘应等将,最后落在桓伊、慕容令二人身上,“废话朕就补多少了,看到那边的车子没?给朕装满了拉回来!”
  “遵令!”黑云将们笑的极其狰狞。
  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此战除了练兵,李跃尽量让战争具备可持续性。
  不一定非要朝廷供给,骑兵们自力更生,就食于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3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2/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