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374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亲卫抬来一坛早已准备好的美酒,备上酒具,为谢安斟了一樽。
  原本是为了作庆功之用,没想到提前用了。
  李跃单手举樽遥敬,“似安石者,江东还有几人?”
  谢安双手回敬,“安乃闲云野鹤,无心仕途,不及朝中诸公万一,似安者,山野丘泽之间,车载斗量。”
  “哈哈,安石过谦了,依朕看,江左人物无出阁下之右!”李跃一口饮下。
  “陛下谬赞……”谢安手轻抖了一下,樽中美酒荡出几滴。
  一杯酒饮下,李跃面露杀气,“阁下方才所言不错,疫病、长江,皆为天堑,然,朕可以屯精兵于江北,招募江淮勇者,打造战船,建康近在咫尺,将何以拒之?”
  我现在攻不过长江,却可以天天悬在建康头顶上。
  江东可以防守一日、一月、乃至一年,但天天这么提心吊胆的,江东日子还过不过?
  士族们还怎么风流快活?
  这绝非危言耸听,北方已打造战船多年,再等个两三年,楼船也不会太远。
  建康是江东最大的软肋。
  谢安轻吐出一口酒气,还是那么的从容自若,“陛下莫要忘了,辽东、并州、关中皆在胡人手中,大梁国力倾注于江淮之间,北方只怕不会如此安宁,经此大败,十年内江东无力北伐,然则北方诸胡却有染指关东之意,陛下万万不可懈怠。”
  梁国也有梁国的问题,中原四面皆敌,全靠武力令四夷慑服。
  慕容恪、慕容垂、苻坚都不是泛泛之辈,连拓跋什翼健也常有南下之心。
  谢安果然名不虚传,几句话就直击梁国要害,偏偏还是一副为梁国着想的语气,让人挑不出毛病,不知不觉就让人生出好感,从而不想反驳。
  “凭借此战,五年之内,无论苻坚、慕容恪、拓跋什翼健,皆不敢动,五年足够朕混一南北!”李跃没被谢安的言语蛊惑。
  “陛下雄心壮志,令人仰慕,然则五年之后,只怕辽东、关中愈发强盛,天下之事,谁人能定论?当年石赵一统北国,拥百万之众,两败于燕,三败于凉,石虎卒亡,诸子相残,冉闵得势,北土沦为尸山血海,陛下崛起,不也是四五年间么?”
  谢安抚动衣袖,眼神忽而变得深邃起来。
  从江东视角上看,梁国虽强,却还没强到当年石勒石虎的地步,北方势力,兴亡交替,五年时间变数极大。
  江东并非没有还手之力。
  谢安这是以最平和的语气,说着最狠的话。
  果然,耍嘴皮子,李跃不是他的对手,只要江东水军在,谢安就有底气在此长篇大论。
  李跃干脆以退为进道:“既然如此,阁下请回!”
  江东既然这么硬气,还来谈什么?


第四百九十七章 谈
  术业有专攻,李跃特长是玩刀子,谢安特长是耍嘴皮。
  既然谈不拢,无需再谈。
  只要历阳在手,就如一把利刃悬在建康头顶上。
  梁军的确没有攻打建康的实力,但现在的江东也没有收复历阳的能力,只要这颗钉子在,江东君臣就会寝食难安。
  “陛下恕罪,在下此来是为两家结盟之事。”谢安满脸无可奈何之色。
  “如何结盟?”李跃冷笑,主动权悄然回到自己手上。
  果然这世道刀子才是硬实力。
  战场上打不赢,再巧舌如簧都没用。
  “夷狄仍据辽东、关中,陛下之大敌非江东也,乃慕容氏、苻氏、拓跋氏,只要陛下退兵,归还历阳及被俘百姓,江东愿献出钱粮百万,朝廷承认大梁,两家一南一北,各安天命,永不相攻。”
  谢安声音越说越低,明显没有什么底气。
  “谢安啊谢安,朕原本以为你是聪明人,为何说出如此愚蠢之言?其一,此战为江东掀起,其二,百姓原本就是北人,朕只是带他们回归故乡,其三,攻与不攻,在梁而不在江东!其四,大梁需要江东承认吗?”
  李跃盯着谢安。
  梁国十几万大军一东一西南征,只是为了得到江东的认可?
  滑天下之大稽!
  谢安却泰然自若,毫不畏惧的对视,“那么陛下如何方能退兵?”
  这场谈判现在才进入关键时候,前面的都是开场白和废话。
  李跃起身踱了两步,既然是谈判,自然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江东去帝号称臣!”
  短短七个字犹如闪电一般砸在两人面前。
  江东去了帝号,也就去了正统。
  谢安脸上终于浮起一丝怒色,东晋这几十年来一直以正统自居,连石虎都自称天王,慕容皝、慕容儁的燕王还要得到江东的册封。
  江东去了帝号,等于放弃北国,放弃天下,放弃北方百姓,失去汉魏以来的法统传承,正式沦为一个地方割据势力。
  这等于是要了江东的命。
  没有正统护身,晋室撑不到现在。
  谈判桌上的凶险,有时候比战场更凶险。
  谢安脸上的怒色一闪而逝,镇定如初,“江东去帝号称臣,与死无异,依在下之间,不如结为兄弟之邦,江东称大梁为上国,何如?”
  这都能忍住,李跃心中佩服。
  如果谢安同意去帝号,向梁国称臣,那么谢氏在江东也就成了过街的老鼠,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的。
  换任何人来,都不敢点头。
  摆在眼前的问题很简单,梁军无法突破长江,且军中有大疫的风险,此外粮食也不足以支撑两边长期对峙,北方形势更不允许。
  苻坚已经出兵汉中,司马勋庸碌之辈,绝不是其对手,当初最有可能入主关中的不是苻洪,也不是姚弋仲,而是司马勋,关中士民哭着喊着请求司马勋北上,发动叛乱响应他,却被王朗两万赵骑吓退……
  拿下汉中,关中的地缘板块就完整了,氐秦羽翼已丰。
  李跃沉思许久,才开口道:“看在安石的面子上,朕可以同意。”
  梁国为上,江东为下,名分已定,正统也就来了。
  提出这条,江东已经低头俯首,只是面子上过不去,弄出一个上下国。
  谢安拱手道:“陛下英明。”
  “朕的话没有说完,安石稍安勿躁。”李跃笑着挥挥手,窦封取来一份准备好的文书,递给谢安。
  上面林林总总列了九条要求。
  每年三十万石的粮食供奉,王谢荀殷等士族子弟入邺为质,贵族女子入宫为侍,江北不得屯兵,送还孟开家眷……
  谢安快速浏览一遍,居然没有讨价还价,直接点头,“可!”
  这让李跃大为后悔,应该再加一些条款。
  看来江东比自己更急迫。
  往深层想,是江东士族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桓温北伐失败,声威大跌,无力压制江东士族,可以预见新一轮的勾心斗角重新上演。
  对他们而言,李跃的这些要求不值一提。
  “在下建议追加一条。”李跃刚刚觉得可惜,谢安就打蛇随棍上,简直是心有灵犀。
  “哦?安石但说无妨。”
  “江东愿以百万钱粮赎买历阳,以及被俘士族。”谢安目光一闪。
  李跃这才想起历阳是谢家的大本营,谢尚在此经营十余载。
  只要江东定都于建康,就绝不会放弃这座城池。
  至于那些士族将领,留着也没多大用,难有几个将才,只要江东把他们当个宝。
  “历阳……”李跃脑海中飞快转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如果自己屯重兵于此,江东士族肯定同仇敌忾,以收复历阳为己任,一时片刻内斗不起来。
  弄不好桓温还能凭此继续掌权。
  问题在于李跃即便想守也很难守住,西面是濡须,东面是广陵,南面是建康,三面夹击,水陆并进。
  除非李跃调集中原国力来压制整个江东。
  但如此一来,等于放飞了苻坚……
  苻坚的威胁比江东大了十倍。
  “历阳于大梁而言,乃江北之孤城,此城在,梁晋难以两安。”谢安温言道。
  “安石误会了,历阳乃我大梁将士血战而来,岂可轻易拱手让人?得加钱!”李跃伸出两根手指。
  “两百万粮……朝廷一时拿不出来,最多一百五十万石,分作三年如何?谢家愿每年出十万石粮食为息。”谢安还是那么爽快。
  这些都是旁支末节,李跃爽快答应,“可!”
  两边大事现在才算谈完。
  去掉江东立场,李跃对谢安实在欣赏有加,拉起谢安的手,挥手指向周围肃立的将士,“安石以为我大梁将士雄壮否?”
  周围将士们闻言抬头挺胸,雄赳赳气昂昂。
  “陛下军容之盛,近五十年而未有!有如此将士,何愁北方胡虏不灭?”
  “安石所言甚是,依朕看来,安石独步天下,才干可与王景略、慕容玄恭比肩,朕有削平四海之意,混一宇内之心,安石不如随朕北上,他日可名垂青史!”
  江东人物,桓温徒有其表,私心太重,做大事而惜身。
  谢安却温润如玉,若得他辅佐,外有王猛,内有谢安,大梁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且这事也容易办,只要在条款上多加一条即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3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4/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