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373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短暂停歇之后,大军直指历阳。
  历阳对面就是建康,此地之重要可想而知。
  城中早已如临大敌,无数百姓挤在城门口,但大门却紧闭着。
  两万余黑云骁骑在东北面排成一线,给了这座重镇巨大压迫感。
  有惊恐无状的百姓直接跳入南面的历水之中,互相践踏,哭喊声一片。
  城上守军也是一脸绝望神色。
  李跃望着城头飘荡的“谢”字大旗,瞬间就猜出此城守将为谢尚,先后出任建武将军、历阳太守、安西将军,都督豫扬二州事。
  殷浩北伐一地鸡毛,有他的三分功劳。
  但别看人家屡战屡败,官位却是一路水涨船高,最近还升任镇西将军,尚书仆射,都督江西淮南诸军事、豫州刺史……
  连兵败的殷浩也只是贬为庶人。
  几年前在黑云山上挣扎求存,李跃通过张遇,算是跟谢尚交过几回手,知道一些底细。
  “此城可破也!先安营扎寨,救援百姓。”李跃谓左右道。
  将士无不振奋。
  两支轻骑飞掠而出,仿佛两条臂膀,一条自北向南,一条自南向北,将城下百姓揽入怀中。
  百姓哭嚎着被骑兵驱赶,远离战场。
  城上也没趁机放箭,坐视黑云骁骑将百姓尽数驱赶出战场,这让李跃对谢尚升起一丝好感,此人虽然无能,却并不残暴,回家谈玄论道,纵情山水多好?偏偏处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
  第一日不战,全军休整,等待后方粮草。
  这几日狂飙猛进,杀了不少战马充饥。
  如今收容这么多百姓,若没有粮草接应,就是一场大灾难。
  好在当天傍晚,梁啸的粮食从合肥运来,战场上缴获的粮草被清点出来,足有十三万石,够支撑一个月。
  李跃当即下令熬粥,分给饥饿的百姓。
  热粥下肚,营中哭嚎声顿减,也没人反抗了。
  翌日,步军驱赶着百姓陆陆续续前来,历阳城外人山人海,不下一二十万之众。
  人多力量大,李跃下令择其青壮,在历阳城北筑起了两座大土山,士卒站在上面,可以直接射杀城墙上的守军。
  然后深沟高垒,修建营寨。
  “历阳已是孤城,数日间可下,何必如此大费周章?末将愿率一军攻破城池!”张蚝求战心切。
  李跃笑道:“张将军胃口未免太小了,一个谢尚就满足了?朕这是在等桓温、等建康来救!”
  历阳对面就是建康,江东士族们看不到合肥发生的一切,却能清楚看到此地发生的一切。
  李跃要借这一战,让江东永远蒙上心理阴影,从此不敢再提北伐之事!
  “噢?末将明白了!”张蚝摸了摸后脑勺。
  众人莞尔,张蚝生的凶恶,为人粗鲁,却极讲义气,在军中人缘不错。
  不过让李跃郁闷的是,等了几日,江东没有派援军来,濡须也没有援军来,仿佛都放弃了历阳……
  长江上的水军战船倒是越来越多,却无一人敢渡江。
  合肥一战,桓温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不到两万逃回,江东已经破胆了。
  城外几十万人,每天就是喝粥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既然没有援兵来,李跃下令攻城。
  谢尚经营历阳十几年,有些底子在,但四面皆敌,外无援军,抵挡四日后,城池被张蚝率先攻破,谢尚面朝建邺方向,自刎于城头。
  李跃望着将士们抬来的谢尚尸体,叹了一声,也算死的体面,让人收敛,送还江东。
  城中守军早已没了斗志,尽数投降。
  吕光率军直奔府库,这一次总算没有焚烧粮食,谢尚将府库封存完整,里面粮食极多,够黑云军和百姓吃上两个月。
  随即李跃遣军攻略江北各城,迁走百姓,带回粮食。
  但在进军广陵郡时,遭到了滁水中晋军水军的顽强抵抗,无功而返。
  休整了一日,高云前来劝谏道:“此战已经大获全胜,后方粮草转运艰难,江东有水军之利,我军难以渡江灭晋,多留无益,陛下为何不退军?”
  江北该拿的都拿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濡须、广陵等都有重兵防守,短期内难以攻陷。
  “谁说无益?江东破胆,正是渡江的大好时机!”李跃一脸诡异笑容,“传令,打造船只,作渡江之用,在江北多置旌旗,每日擂鼓呐喊,把声势造出来!”
  两边都打成这样了,建康城里面的士族也该来尽些礼数。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最大利益还没到手,李跃岂能轻易退兵?
  而有时候,政治利益远远大于战场利益。
  李跃现在不缺土地,不缺人口,更不缺武功,唯独缺少——正统。
  高云思索片刻,瞬间就明白过来,“末将领命!”
  很快,江北鼓角震天,自横江至瓜步山,旌旗摇动,数万青壮每日在江岸上鼓噪呐喊,喊打喊杀,声震江南岸。
  黑云骁骑沿江巡戒,掀起偌大的烟尘。
  仿佛时刻就要渡江攻打建康。
  持续几日之后,细作传回密报,江东人心惶惶,百姓举家向南迁徙,沿江城池官吏士卒逃散一空。
  就连建康城也惶惶不可终日,接连下诏上游桓温入建康勤王,桓温却只派水军巡戒长江,自己待在濡须城中一动不动。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李跃率三万骑兵、两万步卒沿江而下,陈兵瓜步山下,眺望南面若隐若现的建康城。
  都说金陵有王气,李跃未见丝毫,只见到了颓气。
  大军黑压压的立于山下,将士们驱赶战马至江边饮水。
  晋军水军如临大敌,密密麻麻陈列长江之南。
  李跃让人升起“梁”字大纛,俯视南岸的建康城。
  立于大纛之下的黑云将士,每个人的神情都无比庄严肃穆。
  “晋人何太无礼耶?陛下亲至,竟不来觐见!”张蚝勃然大怒。
  “稍安勿躁,会有人来的。”李跃骑在马上自信道。
  等了一个时辰,一叶扁舟在江水中摇摇晃晃,向北岸而来……


第四百九十六章 名士
  扁舟之上,一人立于船首,身材修长,宽衣博带,在大江的衬托下,颇有几分飘飘仙气。
  在万千虎狼之士的注目下,神态自若的下船,穿过林立的长矛,径直朝牙纛走来,而他身边的两个小童早已两股颤颤不能随行,留在江边。
  “江东人物,非同凡响。”李跃由衷赞叹。
  别看江东士族玩刀子不行,但多才多艺,容貌气质冠绝一时。
  三十几岁的年纪,面如朗月,仪态潇洒,气质如玉。
  “在下谢安拜见陛下。”
  “可是江左最风流之谢安石?朕亦久闻大名,来人,赐席!”李跃心中一震,来的果然是“大人物”。
  “谢陛下。”谢安拱手。
  亲卫搬来两张草席,置于绿茵青草之上。
  李跃与谢安席地对坐,周围甲士围成两列。
  “安石此来何为?”李跃明知故问道。
  孰料谢安也不怯场,“陛下兵锋横推五百里,深入江淮,饮马长江,武功已极,威振天下,然则月满则仄水满则溢,此战绵延四月有余,臣此来请陛下返回邺城。”
  “返回邺城?如今江东精锐尽殁,朕只需渡江,便可直取建康,为何要退兵?朕已在打造战船,一月之后,便可南下!”
  什么都没有,李跃自然不可能退兵。
  “在下乃是为梁军将士计,方今六月,江淮闷热,陛下皆是北人,不习江淮水土,必生疫病,昔者魏武赤壁,疫病而死者十之三四,陛下当多加防范。”
  谢安说话没有丝毫火气,不急不躁,却极有说服力。
  李跃心中一动,此次大战,只管高兴去了,忘了这一茬。
  自古北方吞并南方,最大的问题除了长江天堑,另一个现实问题便是疫病。
  一旦流行起来,别说十之三四,十之六七的都有。
  历史上隋炀帝攻打林邑国,隋军战场上无往不胜,没死在敌人刀兵上,却一大半死在疫病上,连大将刘方都病死了……
  历阳大军加上百姓,足有五六十万之众,缺衣少食,又是刚刚经历大战,假以时日,必会感染瘟疫。
  在黑云山上,李跃见识过瘟疫的厉害。
  不过心中虽然这么想,但嘴上却道:“那朕就速战速决,三日之后渡江。”
  谢安还是神态沉着,“恕在下直言,大梁已经错过进攻江东最佳时机,倘若合肥大胜之后,挥军直奔历阳,兵发采石,趁江东无备而渡江,确有三分胜算,然则如今,时机已经错过,陛下不见长江之上,江东战船云集乎?”
  合肥大胜之后,李跃满脑子想的都是截住桓温,的确没想到这一层。
  不过话又说回来,桓温水军和江东水军还在,李跃即便渡过长江,也是取死之道,建康只要稍作抵抗,梁军就是有去无回的局面。
  李跃不敢赌司马聃如刘禅一样不战而降。
  邓艾那是亡命之徒,六七十岁,裹着一张毛毯往山崖下跳……
  江东也没走到油尽灯枯的那一步,客观而言,桓温的庚戌土断颇有成效,人心稳固,钱粮充足。
  李跃盯着谢安,今日不拿出点真东西出来,绝达不成目的。
  放眼江东,谢安其实是比桓温更高阶的存在。
  历史上,桓温已经断了司马家的根基,只差最后一步,却生生被谢安耗死了。
  “来人,赐酒!”李跃大手一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3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3/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