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然而广宗毕竟是乞活军大本营,外敌一来,立即同仇敌忾起来,坚决抵抗张豺临时招募起来的四万大军。
  张豺收到来自陈留的提醒,脸色青一阵白一阵,“黑云贼言而无信!更无信义者,刘国狗贼!还有张举!”
  他一边咒骂着别人,一边将信揉成一团。
  在他眼中,所有人都是背信弃义之人。
  原本谋划好的,就在邺都中捕杀李农全家。
  从兄张举一向与李农交厚,提前泄露了风声,李农逃奔广宗,方有今日之事。
  “他娘的,李农屡战屡败,为何还能挡我?”张豺气的直骂娘,原本以为手到擒来,却没想到上白久攻不下,更让士卒们离心。
  “司空深孚人望,兄长不该此时动手。”张雄泄气道。
  更危险的局面不是石遵六万大军杀来,而是邺城中的羯人不愿听他兄弟二人号令,很多“国人”主动逃出邺城,向南投奔石遵。
  石遵声势日盛,兵力从六万膨胀至九万,号称二十万大军。
  黎阳、顿丘、荡阴等重镇不战而降,纷纷打开城门,迎接石遵。
  而石遵原本就以善于教化而深得人心,当初石虎就曾在石遵、石斌之间犹豫不决,最终担心重蹈石邃、石宣之覆辙而立了年幼的石世。
  “汝现在说这些还有何用?撤军,回邺都。”若是知道李农这么难搞,张豺绝不会动手。
  但现在后悔为时已晚,兄弟二人愁眉苦脸,面面相觑,身边一个出谋划策之人都没有。
  起事之初,张豺的聪明劲儿全都没了,躲在幕后玩弄阴谋和站在台前主导大势,完全是两回事,张豺已然驾驭不了形势。
  大军返回邺城,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来。
  城中羯人、赵人都不支持他,带出去的四万大军,回来的只有两万七八千,逃散都有一小半了。
  张豺连杀数十人,却依旧不能制止邺城之人投归石遵。
  张雄幽幽道:“不如投降彭城王……”
  张豺内外交困,手上一支能战的人马都没有,连旧部都快指挥不动。
  而他欲杀李农,将羯赵境内所有的汉臣都得罪了,王谟、刘群等闭门不出。
  汉臣不追随他,羯人更不可能,石世被立为太子才数月,没有丝毫声望,更不可能服众。
  随着石遵的步步靠近,似乎只剩下这一条路了。
  邺城之中大量的“国人”根本不会听他一个晋人的号令。
  听到亲弟弟的提议,张豺心动了,“彭城王宽宏大度,兴许能容我?”


第一百七十三章 江东
  烟波浩渺的大江东奔而去。
  瓜州渡口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渡口上力夫、仆役忙碌着装卸货物。
  江东被东吴经营百年,衣冠南渡后,大量没有“衣冠”的百姓也跟着南渡,让江东如烈火烹油一般繁荣起来。
  不过跟渡口边停泊的小船相比,江面上的那艘五层赤楼帛兰船异常显眼,船上旌旗林立,士卒披甲持矛而立,船身饰以锦帛,桅杆上悬着一面“征北大将军的”的大纛,随着江风徐徐飘扬。
  江东最有权势者并非王谢荀殷,而是征北大将军、都督徐、兖、青、扬诸军事、兼任徐兖二州刺史的褚裒。
  其女是当今太后,其外孙便是当今江东之主司马聃。
  尚书令顾和、扬州刺史殷浩皆是其故旧。
  其妻谢真石乃谢氏女,小舅子正是西中郎将、假节、督扬州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谢尚。
  早年康帝驾崩,新君司马聃年幼,王胡之、何充等人便上书建议让褚裒总揽国政。
  褚裒惧遭人猜忌,便上疏请求出镇京口。
  楼船之上,褚裒望着浩浩荡荡江水,心中也不免激荡起来,就在五日之前,羯赵的扬州刺史王浃以淮南投降江东。
  西中郎将陈逵进兵,乘势收复寿春。
  压在江东头顶上的一把利剑就此折去。
  不止是寿春,徐州也暗中投附褚裒,还有羯赵豫州刺史张遇也派人联络江东。
  江东形势一片大好,仿佛整个中原都在渴望东晋北伐。
  褚裒此番南下,正是为了游说江东朝廷,乘羯赵将乱,主动北伐,一举收复故都。
  而南下之前,他就已经派前锋督护王颐之直奔淮北重镇彭城,督护麋嶷进军下邳,赵军望风而溃,麋嶷兵不血刃拿下下邳。
  “大都督此番北伐必定马到功成!”一旁的谢肃恭维道。
  谢、褚情同一家,谢肃兵败黑云山之后,被送到了荆襄桓温处,桓温又送回建康,谢家颜面尽失,免去了散骑常侍之职,贬到京口大营担任参军。
  “吾秣兵历马六载,麾下将士皆是北地侨人,勇烈善战,今可一战而克洛阳,再战而直捣邺城!”
  这并非是褚裒的狂言。
  衣冠们都南渡了,压制江东士族,占据建康朝堂,而北地南下的流民大多被安置在江北侨郡之中。
  褚裒麾下四万精兵,粮草充足,装备齐全,部将王颐之、麋嶷、王龛、李迈勇冠三军。
  “大都督此时进兵略有不妥。”谢肃拱手道。
  褚裒正在兴头上,却被人打断了,不悦道:“这是为何?”
  “中原百战之地,大都督已得寿春、彭城、下邳等重镇,亦屯兵淮北,坐观北国之衅,召聚流民,石虎虽卒,然其爪牙姚弋仲、蒲洪、段龛等依旧犀利,今石遵首作俑者,其后必有人效焉,大都督只需作壁上观,便能坐收渔利也,待羯赵国力耗空,大都督提淮北流民北伐,必事半功倍!”
  谢肃原本底子并不差,兵败之后,经过挫折,人也沉稳多了。
  褚裒为人谦和,不然当初也不会辞去录尚书事之职,而效仿郗鉴出镇京口,远离朝堂是非之地,“识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也,汝言甚合时势,此去建康,禀明陛下之后,吾便提兵北上彭城,坐观中原大战!”
  与褚裒一同上表请求北伐的还有江陵桓温。
  灭掉成汉之后,桓温并未在蜀中投入过多的精力,占领成都仅仅一个月,便提兵返回江陵,只是将蜀中人口迁出一部分到荆襄。
  这也导致蜀中空虚,成汉余孽时叛时降,王誓、隗文各拥兵万余,不过都成不了什么气候。
  此刻桓温更关注的是江东。
  当初出兵蜀中,并未得到江东朝廷的允许,桓温便与征虏将军周抚、辅国将军司马无忌率军西进。
  成功之后,威势大胜,建康忌惮不已,担心其日后难制,会稽王司马昱推举与桓温齐名的殷浩,参与国事,以期能制衡桓温。
  但此刻的桓温占据蜀中、荆襄富庶之地,还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麾下五十万大军,自然不会将一个殷浩放在眼中。
  不过朝廷一直不答复桓温的北伐请求,让他深感郁闷和不满,“前者灭成汉,朝廷本欲封吾豫章郡公,却因荀蕤劝止,最终封了一个临贺郡公,孰为可恨!殷浩志大才疏之辈,焉能与某相抗?”
  两晋的郡公都是实封,可以郡立国,封国置相,世袭罔替。
  虽然都是郡公,但豫章是秦汉以来的大郡,在荆襄之侧,桓温得之,如虎添翼。
  而临贺郡则在岭南大山之中,为孙权所置,荒无人烟,遍地蛮人。
  桓温连望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新招募的征西府椽郗超道:“朝廷是担心明公再建奇功,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灭亡成汉让桓温尝到了巨大甜头,而如今石虎卒,诸子夺位已成定局,羯赵必然大乱,若能收复洛阳,朝廷会如何封赏?
  桓温心中一片火热,治下荆益二州,名义上还都督关中、中原、汉中诸州,手握二十万大军,近千万之民,没有野心肯定是不可能的。
  主簿王珣道:“羯赵大乱,何必急于一时?褚裒、谢尚、殷浩之流皆清谈文弱之士,安能与北国虎狼相抗乎?公有大功于晋室,天下皆知,不妨稍待时日,褚裒、谢尚、殷浩铩羽之事,便是明公恢弘宇内之时!”
  心腹大将袁乔再灭成汉后不久便病逝了,桓温伤心不已,恰好此时郗超来投,桓温很少称赞别人,却对郗超咋不绝口,遂引为谋主,与王珣同受器重。
  王珣的话虽然一半是在阿谀奉承,但另一半却正中天下实势。
  羯赵将乱未乱,此时北伐无利可图,反而会吸引羯赵重病来攻。
  桓温捻须而笑,“卿所言是也,朝廷重用此等人物,焉能成事?”
  早年在建康时,桓温便与褚裒、谢尚、殷浩打过交道,对三人品行多有了解,清虚空谈之士而已,名声大,却并未有实才。
  一个是靠裙带关系,一个是靠家族荫蔽,还有一个隐居十年,因与桓温齐名而被重用……


第一百七十四章 屯田
  张豺的溃败必比李跃预料的还要快。
  也不知这厮怎么想的,居然跑去主动迎接石遵大军……
  石遵起兵的口号就是清君侧,对象正是张豺本人,他这么主动,石遵自然却之不恭,顺理成章的将张豺斩于集市,也顺手夷灭三族。
  太后刘氏一道诏令,任命石遵为丞相,兼领大司马、大都督、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持黄钺、加九锡,增封十郡。
  没过几天,石遵编在群臣的拥护下,于太武前殿即皇帝位,封石世为谯王,废刘氏为太妃。
  石遵即位后,立即大赦天下,重新启用李农,官复原职,不追究其战败之责。
  义阳王石鉴为侍中、太傅。沛王石冲为太保。乐平王石苞为大司马。汝阴王石琨为大将军。
  不过石遵无子,立燕王石斌之子石衍为皇太子,曾经支持石斌的“国人”,龙腾中郎全都对石遵死心塌地。
  似乎是为了弥补石闵,加封其为武兴郡公,都督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录尚书事,辅佐朝政。
  种种举措,邺城朝堂迅速稳定下来。
  李跃将斥候营洒遍东西南北,时刻关注着天下形势。
  黑云山居天下之中,到处都是敌人,只能步步为营。
  荥阳周边全是狠角色,难以发展,李跃遂将人口陆续迁徙至陈留,治下无论军民,全都投入生产之中,补种夏粮,打猎、捕鱼、采集,忙的不亦乐乎。
  石虎设置在荥阳之东的猎场,几乎成了黑云军的辖地。
  加上南面洧水的虎踞川,一南一北两个牧场,饲养了大量的牛马驴骡羊鹿等牲畜。
  陈留优越的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地,自然而然的成为黑云军的治所。
  而黑云山则成为后备基地,作练兵狩猎之所,由曹堪驻守。
  轩辕山也没以前那么重要,李跃力排众议,让亲卫什长杨略领五百黑云军驻守,崔瑾则调回李跃身边。
  当然,陈留也有自身的问题,除了几条河流,无险可收,但现在黑云军饥不择食,有这么一块地盘总比没有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