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来说,过去一年里没有什么大笔开支,除去日常家庭开支外,他把收入都存下来还贷了。
按照目前的情况,一切顺利的话,等到明年的时候他差不多就能够把房子贷款给彻底还清。
到时候无债一身轻,日子也就不用过的这么忐忑不安了,哪怕是失去了安华纺织公司的高薪工作也就不用太担心了,到时候凭借他的技术水平,去其他纺织公司找机修工作是不成问题的,顶多就是收入少一些。
如果说还完债,同时这个行业继续红火,自己也能够真正在安华纺织公司站稳脚跟,比如说能够升为机修科副科长职务,真正意义上成为安华纺织公司里核心技术骨干,那么他就会考虑着改善目前的生活条件,让家中的日常生活条件和社区里的其他家庭靠拢。
虽然妻子不说,但是孙旭多少也听闻了,他们夫妻搬进东沁社区后,在社区内的夫人社交生活里,妻子过的并不算顺心。
主要是他们家里的日常生活条件,比如家具摆设之类,乃至仆人数量上的落后,让妻子在其他家庭的女主人面前有些抬不起头来。
上个月的时候,孙孟氏受邀前往五十六号楼的一户人家里做客参加一个小聚会,小聚会里十几个社区里的女眷们讨论起来了窗帘的话题,讨论起来了冬天应该用什么窗帘比较好,哪家的窗帘做的比较好,期间还约着去其他家里参观新换的冬季窗帘……
还有人问孙孟氏,说你们家换了什么冬季窗帘,能不能去看一看参考参考……搞的孙孟氏非常尴尬,因为他们家就没打算换什么冬季窗帘,他们家里一直用的都是当初买房子的时候,原业主装修的时候配好的紫色窗帘!
那天回来后,孙孟氏给他说了这事,带着气:这窗帘好好的,我也很喜欢,为什么非得换啊!
类似这种情况其实还有不少,孙孟氏一般也不会对他说这些,但是他多少也能看出来一些。
对此他很无奈,这换个窗帘只是小事,只是类似的事情太多太多。
尤其是邻居们一些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聊天话题,里头往往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水准支撑的,没到那个消费层次,你连他们说啥都不知道。
而且这种消费水平是需要长时间维持的,才能形成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
而他孙旭现在看似赚得不少,但是他拿高薪的日子也才那么一两年,积累太单薄了,在家底上没法和邻居们相提并论,所以他也无法改变太多。
只能是寄望于还完了贷款以后,工作也保持顺利,如此他们家的经济条件就会大幅度好转。
经济好转后,自然会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或者说符合东沁社区的平均生活水平。
至于现在,还处于积累阶段,没办法,只能先熬一熬!
他总不能不还贷款,然后把每月薪资花光,就为了维持一个所谓的体面上流生活不是。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努力学习和工作,维持目前的高收入水平,所以马车一路到了城内的安华纺织公司后,孙旭就扑到了工作上。
先是机修科内部的王科长和几个组长们开了个简单的早会,主要是集中讨论了出现故障的一台蒸汽机的该怎么解决。
两天前厂里的一台蒸汽机出现了故障,问题还挺严重的,气缸出现了严重问题。
经过检查后发现整个气缸以及活塞这两个核心零部件都不能用了……毕竟是一台用了十几年的老机器,早些年高压动力蒸汽机也不算太成熟,这缝缝补补用了十来年已经算是不容易了。
修其实也能修,但是因为是老机器市面上已经没有便宜批量的零配件供给,要么花费找外面专门定制核心零部件,要么花费更高的高价找原厂订购零配件……但是不管哪一条都很贵。毕竟这坏的可不是小部件,而是气缸的缸体和活塞都一起坏了,这两玩意基本就是一台蒸汽机里最核心的零部件了。
简单算下来,订购这两大核心零部件的费用,都要超过这种多年老机器的残值了。
换句话说,直接到市面上淘汰一台同型号的老蒸汽机还要更便宜一些!
针对这事,机修科这边经过早会的讨论后,达成了一致意见:这破玩意已经不值得修了,直接趁着机会换一台新的蒸汽机吧,毕竟这老机器修起来太贵,而且毕竟是老家伙,本来就三天两头出问题,日常维护费用本来就很高,而且还影响生产。
还不如换一台新的,一劳永逸!
讨论完这事,王科长又说了说工作安排,随后就起身宣布散会,王科长带着文件准备去找公司协办报告更换蒸汽机事务,而孙旭则是离开会议室后,带着自己组里的三名组员开始工作,对正在运行的新棉纱生产线进行不停机日常检查、维护。
新棉纱生产线,对于安华纺织公司而言非常重要,是绝对不能出现问题的,因此对日常的检查以及维护保养就非常重要。
这也是孙旭平常时候最重要的工作:保障新棉纱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带着属下巡视了遍边,他负责的几个车间里的生产线都没啥问题后,又到了隔壁的一个还没有开工的车间里开始忙了起来。
这是一个新建设的车间,属于安华纺织公司今年持续扩展的项目之一,目前正在陆续安装调试新设备。
孙旭目前就带着人负责这个车间的生产线安装以及调试!
这,也是孙旭能够拿上千楚元年薪的重要原因,目前安华纺织公司里,除了王科长外,就他能够带着团队对整个车间的新棉纱生产线进行安装和调试。
尽管生产线的安装和调试会有设备厂家的工程师参与,但是这些设备厂家又不是一家人,蒸汽机的是一家,传统系统的是一家,纺纱机的又是一家,其他诸多设备也各自有各自的供应商,这需要自家的机修师进行协调安装和调试。
安华纺织公司也没有找那些直接打包供应整个生产线的供应商,这种溢价太高,而且搞出来的生产线往往是随大流,很难符合安华纺织公司的诸多细节要求,而且也容易造成工艺泄密。
棉纱这东西看起来简单,甚至大家用的设备也都差不多,但是具体生产出来的棉纱可是有巨大差别的,这里头就是各家棉纱工厂的技术区别了。
安华纺织公司在经过两年时间的长时间摸索,对设备的不断调整,工艺的改进,其生产出来的新型高端棉纱质量非常不错,堪比一些技术强悍的大型纺织公司搞出来的新型高端棉纱,这里头可是包含了一系列技术含量非常高的生产工艺。
而想要生产这种有自家特殊技术的新型高端棉纱,光靠满大街都是的所谓主流棉纱生产线可不行,还得自家的机修师针对产品的详细参数,对生产线进行深度调试。
这就是孙旭的主要工作之一。
这一天里,他负责的几个车间里的生产线都没出什么毛病,平安运转着,所以他就让几个属下轮流去看着生产线,注意设备状态,而他自己则是在新车间里,带着一票设备厂商工程师进行新生产线的安装和调试。
这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甚至耗费体力的事,不少设备都是需要他亲自上手进行安装和调试,麻烦的很。
一直忙到中午,在工厂内的管理食堂吃过饭后,在办公室里的隔间休息室里简单睡了个午觉后,下午继续忙新车间的事。
只不过等到临近下班的时候,他的一个属下慌慌张张的跑过来叫他,说是五号车间的生产线出毛病了。
他过去一看,发现生产线还在运转,但是生产出来的棉纱品质却大幅暴跌……经过检查,工人们的操作都是按照标准来没出现什么问题,原材料也没问题。
他还亲自检查过生产线诸多设备的调整参数,一切都是正常。
但是一切表面正常的情况下,这生产出来的棉纱却是成了残次品……孙旭皱着眉看着眼前的诸多设备,随后吩咐道:“先停机吧,准备进行全面检查!”
按照他的预料,不出意外的话今天怕是要加班到很晚了。
第896章 松江城的夜晚
尽管松江城地处长三角,冬天远不如北方地区寒冷,但是到了晚上的时候依旧寒风刺骨。
孙旭走出办公楼前往马肆的时候都不由得拉紧了身上的大衣。
尽管他穿的不少,也带着手套和帽子,但是依旧架不住夜风的刺骨。
在煤油路灯的微弱光芒下,孙旭快步到了安华纺织公司的马肆。
安华纺织公司作为一家拥有两千多人员工的大型工厂,也配套建立了大型的马肆,主要供应公司高层管理以及技术骨干以及外来合作伙伴人员往来的停车需求。
这主要还是因为在松江城这地方里停马车太麻烦,外头很少有公共马肆可以供长时间马车停靠,至于在路边临时停靠是可以的,但是长久停靠则是很不方便,需要有人进行看管以及管理。
因为马车不仅仅是一辆马车那么简单,还有拉车的马匹呢。
哪怕拉车的马匹经过专业训练很温顺,但毕竟是动物,受到惊吓的时候依旧会发狂,因此松江城这边的地方交通规定里强制规定了,马匹在公共场合里必须处于有人监管的状态下,不得扔下挽马离开。
同时马匹这玩意可不是随便充个电或者加个油就能跑,也得吃喝的,同时也会排泄,要是没人管着很容易出现问题。
这一系列限制,也导致了这年头想要城市里长时间停马车非常不容易,这也是松江城里中高收入,一年数百年薪的人不少,但是真正能够拥有自家私人马车的中高收入群体非常少。
都不说你能不能养得起一辆私人马车了,光是停车你都没办法解决。
一般只有在郊区里住着独栋,拥有私人马肆的高收入乃至以上群体才能够拥有一辆私人马车……这个标准,基本上打底就是孙旭这种人。
如果孙旭住在城区的话,哪怕上千年薪想要拥有一辆私人马车也会很麻烦,因为城区里极少有附带私人马肆的房产,城区里的大部分的住宅都是属于三四层楼的公寓。
带马肆的房产也不是说没有,有还是有的,要么就是老旧城区里的老破小,那种地方的老建筑不少都有院子的,但是环境实在不堪入目……而一些环境好,地段也好的高端社区里的独栋别墅,那玩意可贵了,孙旭可住不起。
而实际上,住得起的人也不会常住这些所谓城内核心地段里的独栋别墅。
松江城里有个现象,那就是没什么有钱人会住在城区……这种城区里的高端独栋别墅又很贵,因此一般都是真正的富人群体才能买得起,但是他们不会把这些城内内昂贵的独栋别墅作为常住的房屋,更不会把一家老小安置在这里,一般都是作为入城办事社交时候的临时落脚点而已。
至于原因嘛,哪怕是外地人都知道松江城区里的空气质量……实在是一言难尽。
哪怕是所谓的一些城内里的高端社区,这社区看似环境好,地段更处于核心地带,但是你也挡不住弥漫整个城市的煤焦味和马尿味啊……而且遇上一些没什么风的时候,城区很容易起雾……这种雾可不是山清水秀的地方的那种让人赏心悦目的江南水汽……而是煤烟!
吸上一口,那是最是醇厚的煤焦味!
要不然,那些有钱人也不会跟逃荒似的逃离城区,一股脑搬到城郊去住啊。
别说真正的有钱人了,就算是孙旭这种打工的高收入群体,也是在赚钱后第一时间就搬离城区。
同时还有数量更多,收入在两三百元年薪,也就是各种中低级管理以及技术骨干们,他们在成家后往往也会在城郊购置房产或者租房住。
高端的独栋别墅买不起,大面积连排别墅买不起,但是普通的公寓还是能够买得起或租的起的。
毕竟在城郊里,其实最多的还是这种四层楼,每层楼多户,每户两三个房间的普通公寓所形成的普通社区,这里头住着的一般都是普通中产。
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等收入群体。
如果孙旭没有前两年的机遇,只是一个普通机修师,按部就班的工作,工作数年后成为资深的机修师,拿个二十楚元左右的月薪,那么以后大概率也会选择在这种郊区普通公寓社区里购置房产安家。
这是很多中低级管理人员,基层技术骨干,低级官员,小老板们的共同选择。
而这些人也是组成了大楚帝国,或者说松江城内里比较独特的一群中等收入群体。
他们比普通工人、职员、农民为代表的低收入群体日子好很多,但是日子依旧需要精打细算……如此才能勉强维持一定的体面。
不过幸运的是,孙旭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被风轻轻一吹就飞了起来,直接跨越了中产群体,成为了高收入群体的一员。
所以在这个寒风刺骨的夜里,孙旭不用冒着寒风走上十多分钟,到外面的大马路等候许久才有一趟的夜班公共马车,而是可以直接来到公司内部的大型马肆。
到了马肆后,发现马肆里停的其他公司高管或技术骨干的私人马车都已经走了,只剩下孤零零的自家一辆车。
一旁的车夫休息室里,李叔看见了孙旭的身影后,直接穿上厚实的大衣出门接上孙旭。
孙旭一边上马车一边道:“李叔,现在时间晚了,尽快回去吧!”
他加班处理生产线的故障花了太多时间,等把问题解决后都已经是十点多了,虽然现在晚上路上不会有什么马车,不存在早晚上下班时候的堵车情况,但是一路回去也要一些时间,等回去后估计都要十一点多了。
而妻子孙孟氏又是个喜欢等着他回来的人,有时候他加班回去,孙孟氏虽然躺着了,但一般都会看书等他回到家。
如今妻子怀着孕,他担心她和往常一样等太久,太晚睡对身体不好。
李叔当即应了声,随后关上马车门,又上了马车的前方驾驶位。
穿着厚实棉袄,外头还穿着一件防水大披风,同样带着手套和帽子,还裹着围巾的李叔冒着刺骨夜风扬起了马鞭。
两匹丰州挽马轻轻迈着马蹄踩在水泥地上,拉着马车缓缓起步前行,然后逐步加速驶入了夜色当中,挂在马车上的煤油灯发着稀薄的光芒照亮着马车以及前方附近的道路,不至于让马车彻底陷入黑色之中。
马车先是驶上了工业区里的水泥马路,这一段路道路宽大而平坦,也有着不少煤气路灯。
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是工业区里依旧不少地方灯火通明,路上也依旧有着不少拉扯货物的马车往来。
尽管受限于照明条件,诸多工厂是没有上夜班这么一说的,就算是加班加点生产,但一般也都是天色刚亮的时候开工,等到天黑的时候停工。
比如安华纺织公司里就没有夜班这么一说,毕竟纺织工厂其实是属于潜在的易燃易爆场所,车间里如果通风措施不行的话,那么空气里会漂浮大量的棉絮,当密度大到一定程度的话,遇上明火就会出现爆燃情况……到时候砰的一声,整个工厂都会化为泡影。
大楚帝国早些年陆续好几家纺织企业都遇到过类似的爆燃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经历了惨痛的教训后深挖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改进,最后要求各纺织企业强制性实施。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纺织工厂,尤其是纺纱的车间必须保持通风,避免空气里累积大量的棉絮。为了安全,安华纺织公司的生产车间在进行生产的时候,都有蒸汽机动力带动的巨大风扇,让车间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空气里的棉絮含量太高。
此外车间里生产的时候也是禁止明火的……更别说点着煤油灯或煤气灯这种危险玩意搞夜班了。
不过也不是每个行业都会和纺织行业一样,有些行业不存在什么明火风险,如果订单多,实在忙不过来的话也会以煤气灯为照明进行搞夜班生产。
还有一些工厂会在夜间里进行货物运输或者生产线检修,安华纺织公司就经常趁着夜间的时候对生产线进行检修,这也是孙旭经常晚上加班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