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841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还有一个营之前被派遣到了葡萄牙那边,目前驻防在里斯本一带。
  第五十三师辎重团,大部分人手都还在加的斯守备,组织运输物资,辎重团后续也不会直接参与前线战斗,而是以保卫后勤中转站,维护后勤线为主。
  因此第五十三师出现在哈凯斯堡战场的兵力,也不是很多,只有两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两个炮兵营,总计约九千多人。
  印度第三师以及五十三师加起来,总计兵力一万四千人左右,光对比人数兵力的话,还不到对面西班牙人的一半。
  但是只是人数上的对比而已,如果你要对比技术装备的话,那么楚军可是能吊打西班牙人。
  楚军里的后装线膛枪炮,足以抹平这种兵力上的差距,并取得巨大的火力优势。
  上午十点许,楚军主力抵达,随后博建安陆军中将下令继续进军,骑兵团开始前出进行武装侦查。
  不过骑兵团的前出并没有遭到西班牙人的反击……虽然西班牙的阵列中明显有着大量的骑兵部队,但是他们并没有贸然派出骑兵进行反击或驱逐,而是看似无动于衷一样继续留守后方。
  这种情况下,五十三师骑兵团虽然看似没有交战,也就没有取得什么杀伤战果,但实际上却是轻轻松松的就把敌人的主力部署方向都给试探了出来,并回传给了后方的博建安陆军中将。
  完成了他们在战场上的主要任务!
  上午十二点,印度第三师第九步兵团接到命令,开始向东北方向挺进,十五分钟后,印度第七步兵团开始向西北方向迂回。
  这两支印度军队的左右两翼迂回,按照博建安的命令其实并不是真的要进行迂回进攻……让他们进行侧翼迂回,一方面是让他们绕开主力战场,拦截可能突然出现的敌军援军部队,同时也是为了封锁敌军的溃逃方向,为后续半包围敌军创造有利机会。
  另外一方面嘛……到了此时此刻,印度军团第三师的任务其实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他们作为前锋主要是为了给主力探路,免的楚军深入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被敌人打了埋伏。
  既然敌人主力已经出现,战场已经抵达,那么印度第三师继续留在正面战场上,其实都会影响到五十三师的作战。
  因为印度第三师依旧是一支装备火帽击发枪,采用线列战术为主要战术的仆从军部队。
  他们的作战方式和楚军如今采用后装线膛枪炮的主力部队是格格不入的,在战场上配合作战,非但起不到帮助作用,反而还会拖累主力部队的作战。
  博建安中将为了避免麻烦,干脆让印度第三师的两个步兵团往两侧机动,给主力部队让开作战位置。
  省的他们添乱!
  但是对面的西班牙人却是不知道这一点啊,他们一看见楚军的两个步兵团开始朝着两翼机会,还以为楚军要搞迂回进攻,攻击他们的两翼呢。
  当即连忙调兵遣将,派遣部队向两翼展开,做出拦截印度第三师的姿态。
  博建安陆军中将一看,这感情好啊,对面自己都开始分兵了,等会正面进攻的压力也就更小了。
  当即也不再犹豫,开始让部队展开战斗队形,并让炮兵部队做好准备。
  这一战,炮兵部队依旧会是绝对的主力,随军上来的两个七十五毫米炮兵营一共三十六门的主力部队,将会承担绝大部分的作战任务。
  至于步兵……哪怕是装备了后装线膛步枪的五十三师的步兵们,其实也是给炮兵打下手的。
  如今五十三师炮兵团的编制有些打乱了,因为先后抽调了六门七十五毫米野战炮留守丹吉尔,六门三十四年式七十五毫米山炮派遣到葡萄牙人地区,西非过来的路上又在加纳留下了两门七十五毫米山炮。
  因此最终抵达加的斯的火炮,其实一共只有二十八门三十四年式七十五毫米山炮,十二门七十五毫米野战炮……然后又有三门七十五毫米野战炮掉进了大海里,现在还没打捞出来呢。
  加的斯那边的留守部队,也留下了四门七十五毫米野战炮以及两门七十五毫米山炮。
  最后,被博建安陆军中将带到战场上的七十五毫米火炮,只有二十六门三十四年式七十五毫米山炮,十一门七十五毫米野战炮。
  而一路上的机动里,七十五毫米山炮的表现一如既往的好,因为只有三百六十公斤的行军重量,机动起来非常的方便。
  相对来说三十二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因为一点六吨的行军重量,搞的机动比较麻烦。
  这玩意射程是远,精度也高,但是一点六吨的重量对于海外地区而言依旧太重了,平日里也看不出来,但是到了交通设施严重落后的土著控制区里,机动非常的麻烦。
  很多土著修建的桥梁根本就无法让这种火炮快速通过,只能是让工兵进行加固甚至干脆修建浮桥后才能让这些火炮通过。
  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了楚军里大规模使用,并且一直都觉得很不错的四轮重型马车。
  四轮重型马车是楚军里的重要后勤运输工具,其一吨多的载重也是楚军后勤部队引以为傲的。
  然而马车再加上一吨多的载重,然后再加上拉车的四匹马……这汇总起来可是一点也不比七十五毫米野战炮轻多少,对道路以及桥梁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
  因此这一次北上行动,看似楚军没啥问题,但实际上在火炮以及辎重运输上却遇上了不小的挑战。
  这也是让博建安更加下定了决心,回头就给金陵参谋部那边递交报告,请求进一步增加海外驻防部队里的轻型火炮,如三十四年式七十毫米步兵炮,三十四年式七十五毫米山炮的装备数量。
  至于三十二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虽然有六千米的有效射程,但还是太重了。
  至于什么一百二十毫米轻型榴弹炮这些更加沉重的火炮……随便弄点作为军级支援火力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配属给师旅级部队,更不需要伴随步兵作战……它也没办法伴随步兵作战。
  在后勤运输上也是如此,在部分道路良好的地方,采用四轮重型马车还勉强凑合,但是在道路条件严重落后,同时己方也不熟悉的土著控制区里,四轮重型马车的使用将会受到极大的局限。
  相反,载重看似小一些双轮运输马车以及双马挽拉的轻型四轮马车还要更加适用。
  在海外作战和在本土作战,那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中辎重后勤运输、炮兵机动能力是必须纳入重大考量的问题。
  要不然就会出现西班牙战场上的一面,楚军主力看似气焰嚣张的一路杀过来,但实际上在沿途遇上了诸多的麻烦。
  区区七公里左右的路程,但是工兵部队忙前忙后,光是浮桥就架设了三座之多……顺带还采用爆破的方式扩宽了一段山路……西班牙人那群土著王八蛋,修路一点都不积极,其中的一段盘山路竟然非常的狭小,马车想要过去非常困难。
  楚军的工兵部队实在看不下去,直接给它来了大规模的爆破开路,硬生生的在山口位置炸出来了一条宽敞一些的山路。
  就现在……第五十三师的工兵营,除了继续紧急施工修建港口设施外,还有一部分兵力都还在后头修路铺桥呢。楚军大老远跑过来打仗,敢情是给西班牙筑路修桥顺带修建港口来了……
  这些都是让博建安陆军中将深感无奈……当对手差到一定程度后,楚军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是敌人能不能打,而是当地严重落后的交通设施。
  这好不容易抵达了哈凯斯堡后,看着对面一大片密集的西班牙兵力,博建安陆军中将已经下定了决心:尽可能的把这支西班牙人的有生力量消灭在这里!
  他可不愿意带着大军和戏班人玩捉迷藏,更不愿意满西班牙转悠!
  甚至到了现在,他连马德里都不想去了……
  这一路过去五百公里的直线距离,实际路程还得更远,己方一万多大军杀过去,沿途得修多少浮桥,开多少路啊!
  他们大楚帝国来西班牙是为了撬开市场,掠夺经济利益的,并不是来做好人好事,给当地土著修路铺桥的。
  为了避免后续还有什么大规模的战斗,尤其是遇上什么攻坚战之类的,博建安决定要给西班牙人一个深刻无比的教训:全歼此地的三万西班牙人守军。
  给西班牙的权贵们一个深刻无比的认知,让他们知道武力对抗大楚帝国的下场。
  通过一场让他们绝望的歼灭作战,迫使西班牙的权贵们彻底绝望,最后坐在谈判桌上,接受大楚帝国提出的重要条件:全面开放市场!
  至于其他方面的一些条件,博建安认为也不需要太多了……看在西班牙人国土面积还挺大,彻底打过去挺麻烦的份上,也不要把西班牙人逼得太狠了,没那必要……
  只需要西班牙愿意全面开放市场,限定关税,那么其他的事情都好说!
  抱着这样的心态,博建安陆军中将在当天十二点三十分,正式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准备妥当的炮兵部队,开始朝着一千多米外的西班牙方阵开始密集开火……这些西班牙人还以为楚军要和他们打线列作战,老老实实的列出了标准线列队形呢。
  但是没有想到,楚军的步兵还在上千米外,楚军的火炮就已经开始对着他们进行密集炮击了。
  接下来就是楚军炮兵部队的表演时间……甚至连楚军步兵的发挥机会都没有多少。
  随着持续的炮击,西班牙人的主力线列步兵以及滑膛炮兵们是进退不得……最后一个接着一个在楚军的炮击下崩溃。
  这个时候,楚军的步兵们距离西班牙人最近的时候,还有五百多米呢。
  楚军步兵的指挥官眼看不妙,一个团长当即就下令不管那么多了,给老子给的远距离覆盖射击。
  对着敌人的集团目标进行五百多米外的射击!
  这是把后装线膛枪当成了前装滑膛枪用。
  还别说,效果还挺好的,虽然距离很远,士兵们基本不可能具体瞄准并击中单个目标,但是通过对集团目标射击的方式,多少也能获得一些命中。
  只是步兵收获的些许战果,和炮兵部队所取得的战果比起来,完全不值得一提。
  步兵们是眼睁睁看着己方的炮兵,把对面的线列步兵方阵以及炮兵阵地,连带着对面的骑兵部队一个接着一个打崩溃。
  对面甚至都没有来得及组织反攻,然后就在楚军的强力野战炮击中崩溃了。
  在这种面对面的正式野外会战里,楚军的火力优势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实际上西班牙人如果提前挖掘野战防御工事,然后依托防御工事进行防守作战的话,那么楚军都不可能打的这么顺利。
  关键的是,先前印度第三师的作战给了西班牙人一种错觉:觉得楚军也是玩线列战术的,自己虽然落后楚军,但是也没有落后太多。
  正面对决,比拼勇气以及兵力数量的话,他们是有获胜希望的。
  至于躲在防御工事里顽抗死守,看似一时半会不会崩溃,但是谁都知道楚军火炮强悍,顽抗死守是没有任何好下场的。
  最终,西班牙人才做出决定出来正面迎战,通过正式的线列交战来抵抗楚军。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楚军的后装线膛枪炮竟然如此的厉害,不,准确的说是楚军的后装线膛炮是如此的厉害。
  至于后装线膛枪,在这一战里其实并没有发挥什么实际作用,等步兵上去的时候,人家西班牙人基本都被炮兵打崩溃了。
  敌军崩溃之下,己方别说拿着后装线膛枪,就算是拿着长矛上去也能获得巨大的胜利啊。
  西班牙人的误判以及他们的狂妄自信,导致了他们的三万大军基本没有进行什么实际性的抵抗,就被楚军炮兵给打崩溃了。
  接下来就是一场漫长的逃亡和追击!
  这个时候,楚军的步兵们依旧只能在后头看戏……因为五十三师骑兵团的骑兵们,在敌人大规模崩溃之后,已经是挥着马刀冲了上去。
  这个时候,五十三师骑兵团也不搞什么下马步战的战术了,而是采用了最传统而原始的骑兵作战方式:挥着马刀直接冲上去!
  而且也不是什么冲阵,直接朝着那些逃跑的敌人,挥刀看向他们的后背而已。
  等到午后时分,追击的骑兵陆续返回后,这一场大战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从头到尾,西班牙人就没有组织起来哪怕一次的有效反抗……他们不是没有尝试过,实际上西班牙人在战斗刚开始以及中期里都尝试过组织兵力发动反击。
  他们一度尝试过让骑兵部队发动反击,冲击楚军的炮兵阵地。
  只是这些骑兵刚集结起来就遭到了楚军的炮兵部队的密集炮击……因为骑兵的威胁性,集结起来的骑兵可是炮兵部队的优先打击目标呢。
  如此情况下,西班牙人尝试集结骑兵部队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反而死伤惨重,最终他们的骑兵也就彻底失去了大规模反击的能力。
  而步兵和炮兵的反抗就没有多少了……他们的炮兵有效射程太短,根本无法有效威胁楚军炮兵,楚军炮兵完全可以喝着茶,悠哉悠哉的对着敌人的炮兵阵地进行持续炮击。
  这一战里,只有四门七十五毫米野战炮,被分配用于压制敌军炮兵的任务,从头开始到战斗结束,这四门火炮就是以一种轻松无比的姿态,在热气球的较射引导下,逐一对西班牙人的几个炮兵阵地轮流炮击。
  超过一百五十门各型号火炮的西班牙人炮兵……在这一场战斗力基本一炮未发就被尽数摧毁,他们的大量炮兵被楚军的炮弹所杀伤,而绝大部分的火炮都完好无损的被遗留在战场上,最后成为了楚军的战利品。
  整个过程里,指挥这四门七十五毫米野战炮进行压制任务的一名上尉炮兵连长,甚至闲到在战场上泡茶喝……
  对他来说,指挥炮兵打土著的固定炮兵阵地,当把设计诸元都计算出来,进行了几轮较射引导后,后面就挺无聊的……手下的炮兵们按照射击诸元打固定靶标,还有热气球进行引导较射,而对于他这个炮兵指挥官来说后期能够做的也就是在一旁泡茶喝了。
  倒是一群炮兵们累得够呛……这不断的搬运炮弹,然后装填,这可是很累人的工作。
  这一次大战,印度第三师前期当炮灰开路,抵达战场后开启看戏以及后期抓俘虏的工作。
  对于第五十三师的两个步兵团而言,全程看戏,前期打仗有炮兵部队用不着他们,后期追击有骑兵部队,哪怕是连抓俘虏也有早早安排好的印度第三师。
  所以他们只能全程划水……也就是战斗过程里打了几轮的远距离齐射找了点战场感觉。
  对于炮兵而言,这一次战斗爽是爽了,但是累也是真的累,大部分炮手在战斗结束后都累瘫在地上。
  对于骑兵而言,前期像是郊游,后期追击也没啥挑战……朝着敌人溃兵挥刀砍敌军后背,这能有啥挑战啊,但是好歹掩杀了大量敌军溃兵,也迫使不少敌军投降,算是有不少的参与感。
  而对于交战双方的另外一方西班牙人而言,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让人绝望的灾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8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1/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