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839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这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缩减运营成本。
  所以这年头机帆混合动力依旧是非常流行,甚至是主流……哪怕是很多船只说是采用纯蒸汽机动力,比如应天级战列舰平常都是使用蒸汽机航行的。
  但是依旧有好几根高耸的桅杆以及备用的风帆……这是考虑到蒸汽机一旦出现故障,船只需要被备用的动力。
  这样年头的蒸汽可靠性看着已经挺不错的,但是偶尔出现问题导致船只失去动力,那也是常有的事。
  因此远洋船只要么是机帆动力一起用,要么平日用蒸汽机,但是依旧保留桅杆,带上风帆备用……要不然的话,在茫茫大海上蒸汽机出故障了,那么也只能看运气等着过往船只搭救了……运气不好一直没有过往船只发现的,那么可就很糟糕了。
  真正彻底的放弃风帆的,只有近海船只以及内河船只……航行距离短,而且往来船只很多,出现故障了也容易派出拖船来救援。
  其实大楚帝国里还有更加可靠,性能更好的三胀式蒸汽机,不过那玩意暂时还太贵了,目前只有海军以及高性能的豪华客轮才会不惜血本用这玩意,其他普通民用船只出于成本考虑,目前用的还比较少。
  干船坞,动力系统等多方面综合都导致了,目前航运界都比较喜欢用五千吨以下,主要是满载三千吨到五千吨之间的船只,能够很好的平衡船只成本,运营费用以及运费,性价比非常的高。
  哪怕是海军那边也不例外,各种作战用的战舰自然不考虑这些,但是数量庞大的运输船队也是不避免的考虑到民用船只的一些情况。
  由此导致了海军的运输船队,出于成本的考虑也更倾向于采用五千吨以下的运输舰。
  除了成本外,其实还有另外一点让海军无法装备大量的大吨位船只,那就是港口限制。
  和民用船只去的地方,基本都有成熟靠谱的港口泊位不一样,海军的很多运输舰在执行运输任务的时候,可没办法每一次都要求目的地港口有适合的深水泊位。
  很多时候一些楚军控制的一些海外殖民地的小港口,也不具备停泊大型船只的条件。
  没有深水泊位,没有港口吊装设备等等都存在!
  这也是大楚帝国海军的运输舰,基本都自带吊装设备,但是吊装设备可以自带,然而深水泊位可没办法自行解决了。
  所以海军里现役的运输舰,考虑到海外部署的需求,普遍吨位不大,三四千吨是主流,甚至还有相当多一部分专门用于条件差的港口进行中转补给的一两千吨甚至几百吨的小型运输舰。
  而大型七八千吨的运输舰,往往是充当干线运输舰使用,往来于本土以及海外领地大型港口之间。
  这一次欧洲作战的海上运输,就是如此,海军那边有不少的大型运输舰以及一些名为征用,实际上是雇佣的民用大型货轮。
  往来于本土和南非港之间,把大量货物运输过来。
  到了南非港后,其中一部分船只会卸货,在码头上进行中转到三四千吨甚至只有一两千吨的运输船上。
  这些吨位小一些的运输船,再搭载着这些军需物资沿着非洲西部海岸北上,陆续为沿途驻防各港口,如加纳等地区的驻军送去补给。
  而最近的话,大部分中小运输船只,则是会抵达丹吉尔港,其中一部分货物直接被卸货,还有一些干脆把货物留在船上,然后跟着舰队一起行动,随时提供补给,剩下还要在丹吉尔那边多装卸过一遍。
  直接到欧洲的大型货轮也不是没有……前段时间海军就傻乎乎的把一艘征用的民用货轮吉江号拉到了欧洲来。
  为了伺候那艘满载八千多吨的大家伙,海军费心又费力……装卸非常的麻烦。
  等把上头的货物都搬下来后,海军方面匆匆忙忙就结束了对吉江号货轮的征召,让他们赶紧滚蛋……吉江号货轮上的随船经理还大为惋惜,走之前还说什么不用这么急啊,他们印太航运公司一心报国,还可以继续留在海军这边应招,帮海军继续运货的!
  海军哪里敢留他们啊,一边让他们滚蛋,一边把印太航运公司拉了黑名单:以后打死不征召他们公司的破船。
  海军征召吉江号货轮几个月……前前后后修了四次吉江号上的动力系统,换了一大堆零部件,就差把人家的动力系统给当场换个新的了……
  亏大了都!
  这也不能怪人家印太航运公司……人家本来就是个二线航运公司,主打的就是廉价航运,旗下的船只基本也都是便宜淘汰来的二手货。
  这些便宜二手货很多都是早期的蒸汽船只。
  而众所周知早期的蒸汽机普遍问题多多,你要说真有啥大问题也不至于,但是各种小毛病层出不穷就很恶心人。
  不过人家印太航运公司也是能摆烂就摆烂……只要船只能跑就继续跑,哪怕蒸汽机坏了也不打紧。
  先用风帆顶着,虽然纯风帆航速很慢,但是都廉价航运了,就这么点运费,人家货主也没指望过货物抵达的速度有多快啊!
  航运这东西,一分钱一分货,你要更快的速度把货物运抵,那么价格也就更贵。
  国内的很多茶叶贸易公司,会在新茶上市的时候,用各大航运公司的高速豪华油轮运输茶叶去北美洲呢……速度绝对够快,但是价格嘛也不是一般货物能够承受的。
  而普通没啥时长要求的货物,用印太航运公司的破船慢慢运输可便宜多了。
  而印太航运公司的这些破船,基本都是中途蒸汽机坏了,就慢吞吞用风帆继续跑,等回到港口找熟悉的合作船只修理公司,淘汰点二手零件换上去继续用……
  至于换台新蒸汽机主力……开什么蛮夷玩笑,有这钱人家还不如买一艘新船。
  只是当初海军是以对自家运输舰的要求对待这些征召来的民用船只,非要让人家吉江号这种老家伙保持航速跟着舰队一起行动……人家吉江号自然撑不住,出现问题了海军如果不想让船上的大量物资慢吞吞在海上飘着,自然需要派人去修理。
  这来多几次后,海军那边就受不了。
  所以看似八千多吨的庞然大物吉江号,很快就被海军打发走了,同时因为欧洲这边基本没啥符合条件的大型深水泊位,海军干脆自家的大吨位运输船也不调过来了。
  只用一些小则千把吨,大不过三四千吨的运输船执行运输任务。
  如今在加的斯港口靠岸的运输船,就是这些中小型运输船,不过饶是如此进出港口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老老实实跟着之前测量出现的固定航道进行航行。
  这港口看着大,几个泊位也的确能够停泊三四千吨的船只,但是港口内的大部分水域水深条件也不明。
  贸然乱跑的话很容易搁浅或干脆撞上礁石。
  不过好说好歹,总算是有了现成可用的港口泊位可以用来装卸物资了。
  当天夜里,楚军就把印度第三师的师属炮兵营给吊装下岸,随后又是第五十三师的一个炮兵营。
  印度第三师的炮兵营,用的还是前装滑膛炮不去说,但是五十三师的师属炮兵部队的这个营,装备的可是清一色的七十五毫米山炮。
  这玩意以及还在船上没有下来的七十五毫米野战炮,一共三十六门七十五毫米山炮,十八门七十五毫米野战炮,这五十四门七十五毫米口径的师属火炮,才是大楚帝国这一次登陆西班牙的主力野战火炮。
  这后头要是和西班牙人进行大规模的地面作战,基本就要靠着他们来提供火力掩护了。
  而经过这一夜的持续登陆运输后,其中一个营十八门火炮,连带着拉炮的挽马,随同的弹药已经顺利登岸,具备了作战能力。


第884章 恐怖的消耗和后勤
  登陆加的斯对于楚军而言并不算是什么问题,第一天里的海军猛烈炮击基本就摧毁了西班牙人的反抗,随后陆军部队的登陆过程里并没有遭到什么实际性的反抗,甚至连交火都没有多少。
  第一天的白天战斗里,地面部队只有印度第三师的一个步兵营在登陆后向纵深挺进,在距离滩头大约三公里外的地方和西班牙人的援军有过遭遇,打了一场虎头蛇尾的线列战斗,双方各自有数百人参与,伤亡数十人。
  当天夜里,印度第三师的一个步兵团沿着海岸线向加的斯港口区挺进,这个过程里也没有遭到实际性的抵抗,只有些许残留下来的西班牙残兵和印度第三师的仆从军发生了零星的交火。
  印度第三师的部队在当天夜里付出了二十多人的伤亡后,基本上也把港口区一片彻底清理干净,并有效的掩护了后续更多的部队在港口里直接登陆。
  其中就包括了第五十三师的一个主力炮兵营。
  随着十八门七十五毫米山炮登陆后,登陆的楚军地面部队才算是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炮兵力量,而不是只能依靠海军战舰的舰炮火力支援。
  在登陆阶段里,因为不需要考虑步炮协同等问题,而且白天期间海军战舰的热气球也能升空并进行有效的观察和引导,因此海军对沿海地区的军事目标炮击力度非常大。
  但是随着进入夜间,尤其是楚军的大规模步兵部队开始控制港口地区,并朝着城区挺进的时候,海军的舰炮已经没办法直接提供火力支援,只能是把炮火向纵深延伸。
  因为需要延伸炮火,而部分舰炮的有效射程也有限,为了更好的提供纵深火力支援,海军方面甚至让四艘护卫舰冒着搁浅的风险靠近滩头,以延伸炮击距离。
  这一夜间,依旧是炮声隆隆,但实际上双方的伤亡都没有多大。
  毕竟人家西班牙人的主力守军早就已经撤出了城区,如今城区里看似西班牙人不少,但实际上只有极少数是因为各种原因留在城内的溃兵,散兵,剩下的基本都是平民。
  所以楚军这一夜看似炮击力度依旧非常大,但实际上并没有给西班牙人的守军造成什么实际性的威胁……人家早跑路了,你炮弹打过去也没啥用啊。
  猛烈的炮击倒是把城区里的大量建筑给摧毁了,让楚军又得到了一座废墟一样的城市!
  等到第二天天亮之后,大约早上八点多的时候,负责城区作战任务的印度第三师之第八步兵团以及第九步兵团,已经尽数控制了整个加的斯城区。
  早上九点,大楚帝国钦命欧洲远征军协办,大楚帝国陆军中将,第二十七军军长博建安在港口登陆,设立了前线指挥部。
  随同他一起登陆的还有这一次欧洲远征军里的陆军绝对主力,第五十三师的师长丁正清陆军少将以及其他大批军官。
  在港口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仓库里,他们设立了第二十七军司令部,随后博建安陆军中将命令印度第三师继续肃清加的斯的残敌,并向周边派出营级战斗部队进行清理。
  至于主力部队第五十三师则是继续登陆!
  昨天白天以及夜间的登陆行动里,除了一开始登陆的时候为了稳妥,是由第五十三师的一个步兵营承担登陆主力外,后续登陆以及城区作战都是由印度第三师所承担。
  截止到今天早上为止,第五十三师也只有一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完成登陆而已。
  而第五十三师除了在丹吉尔那边留下了一个混成营驻防外,其他兵力尽数都被派遣到了加的斯这边,用以执行登陆西班牙的作战任务。
  也就是说,如今海面上还飘着一万多人楚国大兵等着登陆呢。
  当天上午时分,第五十三师的两个步兵团的步兵们相继登陆,相对来说步兵的登陆要简单的多,毕竟步兵也没有什么重型装备,船只靠岸后,士兵们带着步枪和行囊直接下船上岸就行了。
  步兵团里配属的七十毫米步兵炮也很轻便,哪怕是码头拥挤,码头本身更没有什么吊装设备,但是步兵团所属的步炮兵们也可以直接把这些步兵炮人拉手推下船。
  倒是骑兵部队和炮兵部队以及辎重部队的登陆非常的麻烦!
  第五十三师属骑兵团,虽然只是个常备乙等部队里的轻骑兵团,满编制也不过八百多骑,不过第五十三师和普通的乙等部队不一样,五十三师是挂着乙等部队的名头但实际上因为长期承担非洲的作战任务,又被选为欧洲作战里的绝对主力部队。
  而按照乙等部队和平时期保持骨干和基本战斗力,战争期间乙等部队按照甲等部队的标准进行扩编和装备的基本方针。
  出战欧洲前第五十三师是按照甲等战备部队的标准进行配置的,所以这才能够装备后装线膛枪炮。
  而骑兵部队也是按照战备标准进行了补充……当然了,骑兵的人员还是那么多,但是却是从单骑单马的标准升级到了单骑双马的标准,并且额外配置了一个七十毫米步兵炮的骑炮连。
  骑兵为什么会装备步兵炮,因为这玩意实在好用……再者七十毫米步兵炮的替换装备对象就是前装滑膛炮时代里的六十五毫米野战炮以及115毫米轻型榴弹炮,而这两者刚好也是骑兵部队大规模使用的骑兵炮。
  除了骑炮连外,还有一个骑兵辎重连。
  全团人员达到了一千人出头,主力乘骑用战马,即辽河马有八百多匹;辅助战马,即辅助骑兵驮运武器弹药,快速行军的时候也偶尔用来乘骑的河西马则是有九百多匹。
  此外还有骑兵辎重连里的两百多匹挽马或战马以及六十多架四轮或双轮马车。
  整个第五十三师骑兵团,说是轻骑兵团呢,但实际上拥有乘骑战马以及挽马一共两千多匹,人员一千一百余人,步兵炮六门,同时全团里的战斗以及后勤人员,清一色装备枪管稍短的十八型步枪骑兵版,同时每个骑兵还会配给一把陕七式十一毫米骑兵左轮手枪。
  这种手枪是专门为骑兵研发的骑兵战斗手枪,射程远,精度也高,威力也大,但是后坐力、重量都比较大的手枪……只是这东西很多骑兵们嫌弃太重,后坐力也大,所以不少骑兵宁愿自掏腰包购买天五式左轮手枪上战场。
  天五式左轮手枪,这东西自从诞生之后就深受楚国军警乃至民间的欢迎,军方把它作为军官以及炮兵等技术兵种的自卫手枪大规模装备,而且还是陆军,海军,近卫军,武装税警四大军种都统一使用。
  除了军方外,大量地方巡警机构也大批量采购这种天五式左轮手枪,或者是该款手枪的专利授权产品,比如广西地方巡警厅采购的所谓柳州三三型手枪,他们柳州兵工厂自己吹嘘是自主研发云云,但实际上就是天五式左轮手枪的专利授权换皮版本。
  至于民间购买,尤其是海外领地以及殖民地里购买这种手枪的人就更多了。
  天五式左轮手枪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专利授权换皮版本,乃是目前大楚帝国里产销量最高的枪械……光是承顺三十五年一年里,各武器公司就生产了至少五十万支。
  目前天五式左轮手枪的总产量至少在四百万支往上走!
  什么十八型步枪,十九型步枪这些正儿八经的军用步枪产量对比起来,那就是个小弟弟……
  顺带一提,人家天五式左轮手枪买的还挺贵的,最新改进版本的民用版一支要三十多楚元,军警版便宜一些但是价格也不会差太多,反正比十多楚元一支的十八型步枪贵多了。
  河北武器公司,光靠这一款手枪的自产以及专利收费授权,日子就能过的非常潇洒。
  第五十三师骑兵团里也不例外,其中不少骑兵装备的标配的陕七式骑兵手枪,但是也有不少骑兵选择用自购的天五式手枪。
  再加上人手一件的十八型步枪骑兵版。
  光是在枪械火力上,这个骑兵团就足够凶猛了,更别说人家还带着六门的七十毫米步兵炮,直属支援火力比肩三千多人的步兵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8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9/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