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级纯风帆木制战舰陆续退役后对外出售,很受欧洲人欢迎,仅仅是英国人就一口气先后购买了六艘呢……英荷战争的另外一方荷兰人,则是先后购买了十艘。
人家荷兰人商业立国,可比英国人有钱多了,买东西也大方……靠着这十艘战列舰以及其他购买的二十多艘楚制风帆战列舰,在第二次英荷战争里打的英国人一点脾气都没有,最后扬眉吐气了一番。
英国人挨打后,转身就找楚国人购买了更多的风帆木制战舰,一门心思想要找荷兰人报仇雪恨……只是现在楚国人自己都杀到欧洲来了,也不知道英国人有没有报仇雪恨的机会。
毕竟相对于欧洲购买之楚国的那些老旧风帆木制战舰而言,大楚帝国海军自用的钢铁蒸汽战舰,那可才是真正的战争利器。
在这种战争利器面前,在整个欧洲地区都算得上岸防工事完善,岸防火力厚实的加迪斯,都跟纸糊的一样被打成了废墟。
毕竟在贵阳号战列舰这种满载排水量足足六千多吨的现代战列舰面前,加迪斯这种古代小港口完全不值一提。
这一次参战的贵阳号战列舰以及姐妹舰昆明号战列舰,这两艘战舰哪怕是放在大楚帝国里都是属于吨位颇大的船只了,看上去很唬人的。
而且船体的水线装甲带附近,采用一部分熟铁装甲,装甲之外的上层建筑也采用不少铁料,因此这一级战列舰,乍一看上去似乎很像是传统意义上的铁甲舰了。
但实际上并不是……它骨子里,其实还是一艘铁肋木壳的蒸汽战舰。
真要说纯铁甲舰,其实大楚帝国目前在建的金陵级战列舰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铁甲舰,全舰尽数由钢铁打造……半点都不带掺假的那种纯钢铁。
而贵阳号以及一系列姐妹舰的舰炮布局,也和原时空里很多早期的铁甲舰不一样,它并不是采用传统的船旁列炮布局,而是采用前后中轴旋台炮塔布局,采用的还是高干舷设计。
高干舷设计让该级舰拥有良好的远洋航行性能以及开火的时候不用担心被海浪阻碍。
但是这种设计也让该级舰无法部署太多的大口径重炮,毕竟高干舷设计部署太多重炮会导致船体重心不稳,只能部署四门两百毫米的前装线膛炮。
不过为了弥补火力的不足,在前后中轴线的两座双联装露天旋台炮台外,在两侧船舷又用传统的船旁列炮方式部署了共计二十六门的一百五十毫米线膛炮。
所以别看只有四门主炮,但是这玩意的火力还是很凶猛的。
应天级战列舰的整体设计思路,其实就是轻防护,少主炮多副炮,高度重视远洋航海性能以及续航能力。
这种战舰要是放在原时空十九世纪中后期,上战列线都得被吊打……撑死了就是个殖民地巡洋舰的命……因为防护实在太渣,而且主炮数量少,口径小,也导致对同级别的铁甲舰杀伤力有限。
严格按照性能进行分类的话,这种战舰在原时空十九世纪中后期了,其实就是个殖民地巡洋舰。
但是大楚帝国海军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因为大楚帝国造它,本来就是用来部署在海外,对付土著的啊……
所以需要的就是大航程,优秀的远洋航海性能,至于火力相对于少数的大口径主炮,海军更需要的是大量一百五十毫米这种口径适中的舰炮……150毫米舰炮舰炮价格便宜,炮弹也便宜。
打起来还方便,装填都可以让那个炮手直接手工装填,而不用什么吊车进行吊装装填。
战舰设计,大多时候是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很多时候并不是船只越大,火炮口径越大就越好。
而且你别看应天级战列舰看上去似乎只是个大号巡洋舰,但技术含量一点也不低。
上面装备的联合蒸汽机,那可是当时最先进的双胀高压小水管锅炉蒸汽机,而且故障率极低能够让该级舰完全的放弃风帆,采用纯蒸汽机动力进行长时间航行。
就这蒸汽机的技术水平,完全不下于原时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水准……
别说贵阳号战列舰了,就算是边上的多艘巴陵级护卫舰,看似只是个打杂的,但技术含量一点也不低……能够让大楚帝国几十艘几十艘批量建造的巴陵护卫舰,并且保证足够低的价格,一点也不比对万吨战列舰的技术要求低多少。
所以很多东西,不能因为咋一看上去普普通通,就觉得技术不行……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
不管是看上去威武霸气的两艘应天级战列舰贵阳号以及昆明号,还是多艘看上去有些小家子气的巴陵级护卫舰,又或者是两艘看上去中规中矩,但是船型线条极为优美的锦州级巡洋舰。
这总计十多艘出现在加的斯港口外的出国战舰,不管是那一艘,都能在弹药煤炭淡水等补给充足的情况下,用方风筝的战术,挨个把整个欧洲的舰队给灭了。
当然,欧洲人不傻,不会给楚国海军放风筝的战术就是了。
他们会跑路的……比如加的斯里的舰队,老早就跑路了……总不能留在港口里等死,或者出门打上去送死啊!
前些时候葡萄牙海军勇敢的出海迎战,最后全军覆灭的事可早已经传遍了整个欧洲!
就算是要打,也不能这么傻乎乎的和占据绝对优势的楚国海军面对面对打啊!
第883章 性价比才是王道
大楚帝国欧洲远征舰队,派遣了十多艘战舰对着加的斯一阵狂轰乱砸,就把这座西班牙在大航海时代开始就苦心经营两百多年的港口城市打成了废墟。
尤其是守护港口的左右两座岸防炮台更是被打了个稀巴烂,其中的一座炮台还是西班牙在过去十多年来新修建的新式岸防炮台呢。
自从大楚帝国崛起后,大楚帝国大规模使用爆炸榴弹的事也就逐渐传遍了全世界,欧洲各国自然也知道楚军的火炮所发射的高爆榴弹威胁极大。
等到后来,各国也开始陆续研发使用高爆榴弹,尽管他们使用的还是比较原始的火绳引信榴弹,但是对传统,只具备防备实心弹功能的各种岸防工事威胁也非常大。
因此西班牙为了保护加的斯这个重要港口,特地修建了这么一座新式的岸防炮台,炮台的构筑虽然还是露天的,但是炮位之间有着厚实的土堆隔间,形成了一个个下凹的环形工事,用来防备爆炸榴弹在炮台阵地爆炸后所形成的冲击破和破片。
同时在顶部也会有粗大的巨木为支撑,上面再覆盖土层,用来防备空爆榴霰弹。
至于说敌人发射炮弹直接在炮位头顶上爆炸,然后炸坍塌了这种土木顶盖工事,那也是没办法的事……真想要真正的防备重炮的榴弹,还得是采用钢筋水泥构筑的加顶盖的半封闭式炮台。
但是钢筋水泥这种建筑,现在也就大楚帝国能搞,其他国家可搞不了。
整体来说,加的斯港口里的新式岸防炮台,对于当代的欧洲土著国家而言,已经算是最新式,防护能力也最好的岸防炮台了。
西班牙人对此也是寄予厚望,在上头部署了数十门各种长身管的岸防加农炮,其中不乏三十二磅的重型加农炮。
但是这个被寄予厚望的新式岸防炮台,用来对付同为欧洲国家的攻击还好……但是面对大楚帝国海军的舰炮轰击的时候,却是依旧如同纸糊的一样。
甚至……从头到尾这些西班牙人部署的重型前装滑膛炮都没有开过一次火!
不是西班牙人不想开火,而是实在够不着……大楚帝国的战舰在进攻的时候,都是用一百五十毫米口径以上的线膛舰炮,在五千米外对这个炮台进行攻击。
在这个距离上,理论上西班牙人的三十二磅岸防重炮是能够打这么远的,但是精度和没有也一样。
所以从头到尾,西班牙人的岸防重炮都没有开火……他们一开始是想着等楚国人的战舰靠近后再开火,但是楚国人的战舰愣是不靠近!
等他们想要不顾精度,尝试直接开火,来个瞎猫撞上死耗子的时候,这座新式炮台基本已经被炸的七七八八了。
威力庞大的两百毫米的半穿甲打过去,只要命中了,那么基本就是一炮就能够报销对面一个炮位…而实际上两百毫米的前装线膛威胁依旧有限,毕竟这玩意是前装,采用吊机进行装填非常麻烦,射速很缓慢。
真正奠定战局的反而是那些数量更多的一百五十毫米前装线膛舰炮,这玩意虽然也是前装,但是可以人工装填,所以射速相当不错。
其发射的高爆弹以及半穿甲弹一样威力十足,对付这种还比较原始的土木工事一打一个准。
于是乎经过几个小时的持续炮击后,这座新式炮台基本就没剩下啥人了。
敲定了威胁最大的新式炮台后,楚国海军又顺手把剩下的一座旧式炮台给摧毁了。
等这一南一北两座炮台都被摧毁后,加的斯港也就彻底失去了反击楚国舰队的手段,而后楚国舰队更是大着胆子,让一票护卫舰靠近到两三千米左右的地方对着加的斯港口的其他目标进行炮击,并掩护陆军登陆。
可以说,等到陆军部队那边把印度第三师登陆上去之前,加的斯那边就已经损失惨重了,如果不是西班牙人见势不妙,早早就把驻防兵力从沿海的港口城内撤出,推到了内陆腹地里,估计加的斯的西班牙守军都要被楚国舰队的炮弹给活生生的炸完。
火炮是战争之神,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真的能够靠着一击之力彻底改变战局的。
而随着西班牙人守军的主动退却,剩下的加斯地港口城区也就彻底不设防了。
夜色来临后,尽管夜战不是很方便,但是考虑到敌人都已经主动退守,城内虽然可能会有些许残兵留守,但是也影响不了大局。
陆军方面当即派遣了印度第三师的一个步兵团沿着海岸线进驻加的斯港口区,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并没有深入城区,只是占据了码头以及码头伏击的港区而去。
随着印度第三师第八团控制了加的斯的码头地带后,楚军的运输舰开始一艘接着一艘进入港湾,开始加的斯的码头上卸下大量的物资。
加的斯的码头泊位虽然条件不怎么样,难以停靠那些大几千吨的大型船只,但是停泊三四千吨左右的运输舰问题还是不大的。
而三四千吨这个级别的运输舰,也是大楚帝国海军里的主力运输舰的吨位。
海军的运输舰,也不是越大越好,太大了倒不是说建造成本太高……运输舰这东西的技术要求其实很低的,楚国海军的运输舰为了控制成,再加上没啥实际上的作战需求。
甚至很多干脆都是按照民船标准进行设计的,普遍采用铁肋木壳,采用机帆动力,装备的蒸汽机往往也是成熟的高性价的蒸汽机,航速普遍不快,纯蒸汽机动力撑死了八节。
有时候,这种海军的运输舰在成本上,甚至都不如那些民用的高速客轮……人家民间的高速客轮可贵了。
很多航运公司为了确保大型远洋客轮的航速,给这些跨洋客轮配属的动力机组往往都是军舰水准的……跑起来轻轻松松十几节。
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承顺三十二年正式投入运营的江南号豪华客轮,上万吨的满载排水量,塞进去了一大堆的动力机组,采用多台机组并行出力的方式,双轴双桨推进下,采用纯蒸汽机动力下,光是巡航速度就能够达到十二节,最大航速可以跑到十六节。
这个速度,比绝大部分现役海军战舰跑的都要快!
大名鼎鼎的锦州级巡洋舰,用的还是技术上更先进的联合蒸汽机,但是纯蒸汽机动力下最大航速也不过十四节。
这年头顶级豪华远洋客轮在动力上的竞争,都已经超过了海军了。
五年前投入运营的江南号豪华客轮都能跑十六节了,而其他各大航运公司跟进竞争的几种万吨远洋客轮,航速基本也在这个程度上。
但是人家江南航运公司心气大啊,一看竞争对手跟上来了,早早就设计建造新一代旗舰,并且采用了非常特殊,具有政治意义的舰名:帝国号。
帝国号远洋豪华客轮,满载排水量达到一万四千多吨……远远超过在建的军舰新金陵级的万吨。
不惜血本堆叠的豪华动力机组,足足有八个锅炉,采用双轴双桨推进,让该舰可以以十六节的运营速度,在今年上半年的首次航行里,摘取垄断了太平洋航线的最快客轮速度。
这玩意也是目前为止,大楚帝国里的体型最庞大的船只,比海军的战列舰还要大。
而且因为不需要和军舰那样考虑防护性能,因此船只显得更加修长,美观。
当代来说,这艘满载一万四千多吨的豪华客轮谈不上代表大楚帝国的最尖端技术,战列舰虽然比它小一些,但是技术含量实际上更高。
但是,这却是能够让楚国人最直观感受到强大,工业时代变化的巨型油轮。
无数达官贵人都以乘坐体验为荣。
帝国号今年首航,从松江港前往金山港的时候,全船爆满,两百多个头等舱船票被早早就预定了,其中最昂贵的头等舱景观大套房,票价更是达到了一千八百楚元……就这,你还得是有头有脸的人去预定,人家江南航运公司才卖给您。
地位不到一定层次,有钱也不卖给你……因为一大票不差钱的权贵们都等着体验呢。
很多头等舱乘客乃至二等车乘客乘坐帝国号豪华客轮首航……甚至都不是因为商务或移民等去美洲,纯粹是为了度假而已。
这一路上跟着去,跟着回,纯粹是为了度假。
这也是最近几年这种豪华客轮的新型业务……毕竟你总不能指望每一次往返都会有大量不差钱的权贵们乘坐头等舱出行不是,光靠海外殖民的人口,是支撑不起来的……至于本土权贵倒是多了,但是人家也不会没事就往海外领地或殖民地跑啊!
为了开发更多的头等舱客源,很多航运公司开始朝着出海旅行度假这种旗号揽客。
当然了,对于这些大型航运公司来说,真正的盈利点倒不是那些所谓的高端旅客,而是大量的二等舱以及三等舱旅客。
他们或是因为工作,探亲,移民等因素往返于本土和海外之间,他们才是各大航运公司的主要客户。
有时候返航的时候,旅客不够多,还会临时充当货船,利用庞大的货仓搭载一些货物回国,好歹补贴一些煤炭钱。
不过万吨以上豪华客轮,哪怕在当代大楚帝国里其实也是属于比较少的,持有大型豪华客轮最多的江南航运公司,如今一共也不过四艘而已,其他各家航运公司基本也就一两艘充当旗舰。
全部加起来,全国保有量还不到二十艘。
而真正承担起来近海,远洋航运主力的,其实是大量几千吨,造价更便宜,运营成本更低的商船。
其中三四千吨的最多……主要是这个级别的船只,船体规模不算太大,国内很多造船厂都有这种级别的船坞可以用来造船,至于万吨以上的船坞,甚至一万五千吨的大型干船坞,这些大型船坞全国也没几个啊。不像是四五千吨级别的干船坞,很多中型造船厂也能够有。
而这种吨位的民用船只,技术上也已经很成熟,既可以用技术更成熟,成本更低的铁肋木壳船体,也可以用技术更先进,成本稍微贵一些,但是整体性能更出色的纯钢铁船体。
动力系统上,三大蒸汽机厂商基本也都有成熟,性价比也比较高的双胀高压小水管锅炉蒸汽机提供。
此外这个吨位的船只,依旧可以很方便的采用机帆混合动力,降低运营成本……而且这年头大楚帝国的技术部门,已经开始采用蒸汽机为动力用以升降帆装,这也意味着采用机帆动力的话,已经不需要和以往一样备上大量的甲板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