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827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这一次登陆丹吉尔的前锋舰队里,两艘护卫舰之一的石泉号护卫舰,就是庆阳级护卫舰里的五号舰,这一次是特地从国内增援过来,绕了大半个地球才抵达这里参与作战。
  为的就是测试作战性能。
  这个时候,也跟在琼州号一侧,朝着丹吉尔的港区进行炮击。
  但是炮击的时候,海军的几个军官却是微微皱眉,因为石泉号护卫舰上的34年式一百二十毫米后装线膛舰炮,这火力看似也挺不错的,射速对比同口径前装线膛炮,快了不少,操作也更加的方便。
  但是爆炸威力上,距离琼州号巡洋舰上的二十一七年式一百五十毫米前装线膛舰炮的炮弹还是差的太远。
  毕竟爆炸威力这东西,和前装后装没啥关系,两者都是线膛炮,发射的都是圆柱体炮弹,口径相同的情况下,其实爆炸威力区别不大。
  本来海军是觉得,口径小一些,但是采用定装弹药的话,射速更快,最终火力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是实战中差距比想象的太大。
  夸张点形容就是一颗150毫米炮弹下去,方圆百米寸草不生,但是一百二十毫米炮弹下去,方圆百米内还能有人活蹦乱跳。
  此外120毫米舰炮对于建筑物,坚固工事的打击效果也差了很多。
  针对丹吉尔的岸防炮台进行炮击的时候,琼州号上的150毫米舰炮,采用半穿甲弹,收拾这些岩石、土木结构的岸防炮台,只要打准了那都是一炮敲掉一个!
  但是120毫米发射的半穿甲炮弹,有时候竟然还打不穿,偶尔打穿了因为半穿甲弹内的爆炸装药量太小,爆炸威力也不够导致毁伤能力不足。
  看完一轮炮击后,随舰观察的几个海军总部派遣的军官,彼此对眼一眼后,都是齐齐叹气,海军高层想要省钱的打算,怕是不行了。
  这150毫米后装线膛炮,省不得啊!
  非但不能省,而且还得大量装备才行。
  但是新式战舰之所以贵,除了蒸汽机,船体等新技术外,相当多一部分新增成本就是因为这个后装线膛炮。
  大口径长身管后装线膛炮,可是很贵的。
  陆军那边用的后装线膛炮,在制造工艺难度以及成本上,都远不如海军使用的大口径长身管舰炮。
  同样是150毫米火炮,陆军那边的150毫米轻型榴弹炮,只有区区七八倍身管,工艺简单的很。
  但是海军太原级巡洋舰上使用的34年式150毫米后装线膛炮,身管长度达到二十五倍,最大射程甚至可以达到一万米。
  目前海军的一系列后装线膛炮,基本都是二十五倍身管,这身管看似也不高,甚至没有一些中口径的前装滑膛炮高,但是线膛炮和滑膛炮区别可大了去。
  仅仅是高膛压下,炮膛沿着膛线旋转出膛的时候,如何保证膛线磨损不严重,争取更高的可使用寿命确这一点,就是非常复杂的工艺问题,涉及到炮管材料,内膛加工等一系列问题。
  而且口径越大,倍径越大,这工艺难度也越大,同时报废率也越高,成本就会居高不下。
  这也是为什么海军的同口径舰炮,远超陆军野战炮的缘故,两者对工艺的要求,甚至都不在一个等级上。
  海军就是因为新舰炮以及其他新技术的成本太高,这才想着使用更廉价的护卫舰去带图部分巡洋舰的作战任务……可惜的是,在实战中现有的护卫舰火力还不行!
  你说给护卫舰装备更大口径的舰炮,给他弄个150毫米舰炮甚至170毫米舰炮,这就属于本末倒置了。
  对于大楚帝国而言,贵的是刚出现没几年的新式舰炮,而船体反倒不值几个钱。
  至于更大的船体需要更大的动力,进而导致动力成本增加,这也不用担心,缩减航速就行了呗。
  对付土著的风帆船只,纯蒸汽机航速十四节和十二节甚至十节,其实区别都不大,都是吊打……至于日常航行,这年头大楚帝国海军为了省钱,除了大吨位战列舰外,其他船只基本都是使用风帆进行日常航行,顶多低功率运转蒸汽机加个速。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现在有更先进的蒸汽机了,但是海军那边的各种新战舰,纯蒸汽机动力基本都在十四节以下的缘故,再高成本就会急剧上涨,而且实用性也就那样,划不来。
  这也是大楚帝国海军所独有面临的情况,放在原时空近代国家里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原时空近代各国,他们都有竞争对手。
  强如英国皇家海军,都还面临着法国人的挑战呢,战舰设计的时候必须进行综合考虑,最大的提升作战性能,成本反倒是其次。
  但是大楚帝国,没有对手,一个都没有!
  所以大楚帝国海军设计战舰,成本以及性价比是第一考虑因素。
  要不然的话,万吨战列舰分分钟就给你搞出来了,根本不至于新一代的金陵号,都开工两年多了,船体都还没有建成。
  海军拨款磨磨蹭蹭,造船厂以及配套厂商没钱自然也不积极施工。
  乐观估计,金陵号战列舰恐怕要到承顺四十年才能进入海军现役。
  而考虑到这种万吨巨舰的巨大维护,航行成本,这玩意建成服役后大概率也是个码头博物馆!
  不说别的,光是出海训练一趟烧的煤炭,用的弹药,都够海军心痛好久了。
  而且新船用了太多新技术,肯定故障很多,这玩意开出去要是出点问题,比如动力趴窝了,到时候海军高层都得傻眼。
  还不如在码头老老实实待着当个码头博物馆呢!


第874章 奇葩的军事建设
  尽管庆阳级护卫舰的火力无法让海军高层派来的观察军官们满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这并不是庆阳级护卫舰弱小,而是海军高层的野心太大了,竟然妄想用区区原本定位于打杂用的护卫舰来取代部分巡洋舰的作战效能。
  而且还是对舰炮口径要求极高的对陆炮击。
  对陆炮击作战的话,口径就是正义,装药就是真理!
  口径不小,炮弹装药量太小,其他什么射速、射程、精度这些都是空中楼阁。
  打的快打的中,但是打中了也没啥效果又有什么用?
  要不然的话,大楚帝国海军为什么不使用更廉价,射速更快的小口径舰炮执行对陆炮击作战呢。
  比如七十五毫米舰炮甚至更小口径的五十五毫米的舰炮,因为火炮小,射速还更快的。
  但是这些火炮对付敌人的船只挺好用的,用来对付岸上的有生力量也还凑合,但是想要对付陆地上的坚固工事就不够看了。
  也别以为十七世纪的土著们不会修工事,人家也会修城堡以及各种防御工事的,比如棱堡这东西对火炮的防御能力还是挺不错的。
  此外大楚帝国崛起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而是足足三十几年时间了,和欧洲殖民者的密集交流也有二十多年了,欧洲国家早早就知道了楚军的榴弹厉害,十几二十年前葡萄牙人以及荷兰人就知道通过挖战壕,构筑防炮工事用来抵抗楚军的榴弹。
  同时这些欧洲人自己也是逐渐使用比较原始的榴弹,也就是早期的那种火绳引信的开花弹,用超短身管的臼炮进行发射,就和统一战争时期的楚军一样。
  这种臼炮开始在欧洲出现并大规模装备后,也促使了欧洲国家在防御工事上的修筑上,开始注重防榴弹炮击。
  这二十几年过去了,欧洲人在防炮工事上是已经大有进步……虽然说防御工事还是不咋地,但是一些防御重点区域,比如岸防炮台,堡垒这些战略地方,抵抗小口径的榴弹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要想一炮敲掉一个堡垒,几轮炮击就彻底打残一个岸防炮台,还是需要大口径的火炮。
  这也是庆阳级护卫舰在炮击丹吉尔岸防炮台的时候,表现不佳的缘故……原因很简单,发射榴弹的话,因为口径太小,装药量不够,爆炸威力不足,难以直接依靠爆炸冲击波摧毁这些坚固工事。
  而发射半穿甲弹的话,人家西班牙人也不傻啊,这些岸防炮台的正面都非常厚实,普遍是外层石墙,内层土层的结构,用来抵抗实心圆球炮弹效果很小,同时用来抵抗楚军的半穿甲其实效果也凑合,至少小口径的半穿甲就打不穿……
  最关键的是,就算勉强打穿了,但是小口径的半穿甲,装药量少的可怜,打进去后爆炸也没啥威力。
  石泉号护卫舰动用120毫米45二十五倍后装线膛炮,对着坚固的岸防炮台打了几轮后,观察军官很不满意……尤其是和隔壁的琼州号巡洋舰所发射的150毫米炮弹比起来,差距太大了。
  怎么说呢,效果不是没有,实际上有,并且也挺好的,一炮干不掉就是打多几炮的事而已。
  但是这距离海军高层的期望还是比较大……海军高层是想要120毫米舰炮挑大梁,但是这个世界这么好的事。
  火力这东西,就是一毫米口径一分火力,口径小了爆炸威力就是上不去。
  观察完毕后,大楚帝国海军那边干脆不让石泉号护卫舰炮击岸防炮台,而是专注港口区,城堡区等地区了。
  尽管石泉号上的120毫米二十五倍后装线膛炮,用来打炮台也还凑合,可以通过打多几轮的方式来达到同样的目的,但是太浪费弹药,也浪费身管寿命。
  弹药就不说了,线膛炮使用的新式炮弹本来就贵,而且舰队里使用的每一发子弹,每一颗炮弹,都需要从将近三万公里外的本土运过来,运费昂贵的很。
  更重要的是需要太漫长的时间,运输时间动不动就是几个月的。
  弹药补充麻烦,这也迫使远征舰队必须节省着使用弹药。
  此外这年头的线膛炮的身管寿命都不咋地,大楚帝国的基础技术其实也就那样,别看已经可以搞出三胀式蒸汽机,后装线膛炮,但是能够搞出来并不代表着技术就非常完善了。
  尤其是后装线膛炮这东西,能够造出来和造的好是两码事。
  陆军使用的低膛压野战炮还好一些,比如现役主力的75毫米后装野战炮可以达到三千发左右。
  但是海军使用的高膛压舰炮,身管寿命都挺低的。
  海军在护卫舰上使用的主力舰炮,也就是三十四年式120毫米L25后装线膛舰炮,这玩意身管寿命其实才一千多发
  而口径更大的巡洋舰主炮,150L25舰炮,身管寿命只有可怜兮兮的八百多发。
  更惨的是为新一代万吨战列舰,也就是金陵级战列舰准备的250L25的巨炮,其身管寿命更是只有三百多发。
  这就是工业基础能力还不够,但是强行上高膛压线膛火炮的结果……以牺牲身管寿命的方式来获得更大的膛压。
  而膛压代表着炮弹初速,意味着最大射程,穿甲能力。
  这些对舰炮而言都比较重要。
  反倒是陆军使用的火炮性能要求更低一些,哪怕看似同样的倍径,但实际上陆军野战加农炮,其膛压都要比舰炮低一些,很多时候射程比较近的话,甚至采取减装药发射,进一步延长身管寿命。
  某种程度上来说,楚军目前装备的一百二十毫米以上的后装线膛炮,也就是第一代后装线膛舰炮,其实都是嗑药炮……通过牺牲身管寿命的方式来获得更大的性能。
  只是现在海军方面内部已经有人提出,这种思路看似获得了更好的舰炮性能,但是却也导致了更加高昂的战舰后续使用成本,其全寿命使用成本会增加很多,还不如直接使用标准火炮,以增加炮管寿命,降低全寿命使用成本呢。
  至于威力,够用就行了,对付一群土著的舢板再加上对陆炮击作战,根本不需要什么嗑药炮。
  只是海军内部也有很多人固执的追求舰炮的威力,认为更大的口径,更快的射速,更大的威力才能够保护帝国安全……嗯,不是用来对付外敌,而是用来保护帝国安全的。
  什么情况下帝国的安全需要保护?自然是陆军或近卫军那群土鳖叛乱的时候!
  海军那边,有相当多一部分军官们都是把陆军甚至近卫军当假想敌的。
  这没有足够强大的先进战舰,怎么一路杀进长江,干掉近卫军的那些乌龟壳近海战列舰?干掉陆军把守的江阴炮台,还有近卫军把守的镇江炮台。
  长江下游一共有三个大型的堡垒群,分别是海军负责驻防的吴淞炮台、陆军驻防的江阴炮台、近卫军驻防的镇江炮台。
  全都是乌龟壳,部署有大量重炮的狠角色。
  其中近卫军驻防的镇江炮台如今正在陆续装备250毫米的后装线膛炮……而海军里装备250毫米后装舰炮的金陵级战列舰,连船体都还没建成呢,距离服役少说也得三四年。
  此外陆军那边也在搞什么火车巨炮计划,计划用火车来搭载巨炮进行机动并作战,搭载一百七十毫米甚至两百毫米巨炮的列车炮……
  这些炮台,这些列车炮还有近卫军的近海战列舰之类的……不用说都知道,全都是奔着对付海军去的。
  对此,海军岂能没有反制之道?
  至于海外蛮夷土著,那一群渣渣随便几艘武装商船都能把他们给突突了。
  根本不值得海军那边费尽心思,耗费巨资建造各种先进战舰,并且苦苦追求扩充海军陆战队的规模,给海军陆战队配属最先进的武器。
  人家海军里相当多一部分将领,之所以热衷于建设先进海军,那都是奔着未来保驾勤王去的。
  为此,海军内部甚至都幻想着让战舰上岸……设计研发并装备一种“陆地战舰”之类的战争兵器。
  未来一旦陆军或近卫军叛乱,海军就开着陆地战舰上岸,用威力巨大的舰炮给陆军或近卫军洗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8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7/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