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710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这两大兵工厂,也是罗志学在天津视察期间的重点视察目标。
  罗志学以前视察兵工厂的次数比较多,但是基本都是去距离金陵城很近的当涂工业基地,去看当地的当涂枪械厂以及当涂火炮厂。
  其他地方的兵工厂看的比较少。
  北方的兵工厂更是第一次来看,因此罗志学比较期待,河北武器公司也非常重视,早早就进行了相应的准备。
  这种准备说的并不是什么安全上的准备,毕竟本身就是兵工厂,平日里安全防范就非常高。
  河北武器公司的准备工作,主要还是集中在几种新式武器上。
  所以,罗志学到了天津枪械厂以及隔壁的天津火炮厂进行简单视察后,就来到了兵工厂边上的河北武器公司的试验靶场上。
  此时,试验靶场的空地上已经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既有军方已经大规模装备的现役武器,还有河北武器公司的各种新式武器,甚至是概念武器。
  这是一场武器展览!
  而观众就是罗志学以及随驾而来的大批军方将领。
  人家河北武器公司就准备着靠这一次机会,再拿多一批军方的武器订单呢。
  对于河北武器公司的想法,罗志学也是心知肚明,不过他不会拦着,甚至他还很欢迎!
  有什么好东西别藏着掖着,都给朕拿出来,只要东西好,还怕朕不给你们订单?
  所以一到试验靶场,罗志学就笑眯眯的对河北武器公司的总督办戴勇言道:“戴爱卿,有什么好东西就拿出来吧!”
  年近五十的戴勇言则是一副忠厚老实人的模样道:“那臣就斗胆献丑了!”
  言罢,就是小快步上前到了前方的空地:“陛下请看,这是我们公司最新研发的后装线膛炮。”
  一听到后装线膛炮这词,在看看前方的火炮尾部,的确和前装线膛炮不一样,多了好几个零部件。
  当即罗志学都是被震惊到了。
  这河北武器公司不声不响,竟然搞出来了后装线膛炮这个大杀器?
  后装火炮,和很多武器差不多都不是什么新鲜概念的产品了,十六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就开始用后装滑膛炮,不过那个时候普遍采用的是子母火炮的方式,也就是后世国人很熟悉的佛郎机炮,这玩意就是仿制葡萄牙人的子母后装炮。
  但是这东西没啥前途,因为漏气严重,威力严重不足,基本只能作为轻型火炮使用,很快就被前装滑膛炮彻底淘汰。
  大楚帝国这边也是一直延续了对后装火炮的研发,还搞过佛郎机火炮的改进型号,试图用更好的工艺进行加工,获得更好的后装滑膛炮。
  可惜这一系列的尝试都很不成功。
  同样的线膛火炮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大楚帝国十几年前就开始琢磨着搞线膛武器了,但是青铜火炮不耐磨,而钢铁材料也迟迟没能获得打突破,因此之前没什么实际进展。
  一直到了最近几年,随着国内钢铁产业持续进步,能够生产出来比较优秀的钢材后,才开始用钢铁生产线膛炮管,不过性能依旧不咋地,耐磨性很不好,而且承压能力也不咋地。
  为了解决耐磨以及承压等诸多问题,大楚帝国海军目前所采用的前装线膛炮,采用的其实是复合材料炮管……
  内层是钢材料,外层是熟铁材料。
  如此才有了海军大规模装备的前装线膛炮。
  虽然说现在的线膛炮技术水准不咋地,存在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等缺陷,但是好歹也算是有了,于是乎不少火炮研发人员就琢磨着开始搞后装线膛炮。
  但是之前罗志学也没听说过有什么技术突破,去年的时候江南武器公司就试过搞了一种后装线膛炮……咋一听似乎挺好的,但因为漏气太严重,以至于有限射程很短,发射穿甲弹的时候威力更是不咋地!
  再加上其他技术缺陷,进行试射的时候甚至还来了次当场炸膛!
  得,江南武器公司又灰溜溜的把他们的所谓后装线膛炮拉回去回炉重做了,天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够搞出来完善的产品。
  目前的大楚帝国想要搞后装线膛炮,还是有比较大的技术差距的,连个纯钢高性能炮管都搞不出来,而且炮闩设计不咋地,材料更是不过关,搞出来的基本都是漏气严重,缺乏实用性,极端点的还给你来个炸膛。
  如今河北武器公司突然说自己有了个后装线膛炮,这就让罗志学好奇了,这是吹牛还是真获得了什么技术突破。
  当即罗志学很期待的看着他们搞,甚至让他们进行了一次试射。
  但是当罗志学看到他们的后装线膛炮,采用的是尾部螺旋结构的炮闩,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炮弹发射的时候挺好的,炮弹顺利打出去了,也没什么漏气。
  然而准备进行第二发炮弹试射的时候,几个身强体壮的炮兵不管怎么使劲,甚至拿着大锤子都没能把尾部螺旋炮闩给重新拧出来的时候。
  罗志学就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感情这还是一次性的玩意,一看就知道这玩意炮闩设计肯定有缺陷,要不然不至于会在火炮发射后,连炮闩都取不下来。
  此时,河北武器公司的总督办戴勇言上前,一副尴尬神色道:“试验人员锁紧尾部螺栓的时候,太用力了,再加上火炮发射的时候内部膛压比较高,导致卡死了!”
  罗志学也知道如今的技术条件下,想要搞出来实用化的后装线膛炮难度太大,哪怕试验失败了也不会对他们有什么指责,当即用着温和表情道:“不要紧,科学研究嘛,失败乃是成功之母,一次失败不要紧,以后加油努力总会成功的!”
  罗志学这边稍微安抚了几句,结果戴勇言又上前道:“不过我们一共有三种不同射击的后装线膛炮,前面还有两款呢,陛下去看看?”
  罗志学还能说话,继续看呗!
  结果一款漏气漏的估计火炮他妈都不认得,边上的一个陆军将领当场就开喷,这一开炮,恐怕炮组成员得当场阵亡大半……
  还有一款更离谱,发射的时候好端端的,炮闩什么的也能顺利取下来,结果迟迟没有开始第二次的试射,结果一问,好家伙,说是火炮尾部出现了细微的裂缝,不敢再进行第二次试射了。
  罗志学得知也是服气了,这么不成熟的东西也敢拿出来在自己面前试射……怪不得工业部那边有人说戴勇言不是一般人,脑子多少有点毛病。
  就当罗志学以为这就算完事的时候,戴勇言又跑出来,一副忠厚老实人的模样道:“陛下,我们公司还研发了一款后装线膛步枪,要不去看看?”
  罗志学听罢没有惊喜,而是慎重的问:“这次不会炸膛吧?”
  这可是公开视察,一大堆人看着呢,这要是来个炸膛,影响可就太不好了。
  戴勇言听罢,连忙摆手道:“不会不会,我们之前已经进行过好几次实弹测试了,不会炸膛的,而且我们采用了新式研发的纸壳弹药,并采用了更好的橡胶垫圈,漏气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戴勇言说是这么说,但是罗志学还是保持怀疑态度!
  后装线膛枪没那么容易搞的,尤其是漏气问题始终都搞不定。
  这还只是其中一点,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加工工艺问题,不是你设计出来,实验室也能搞出来,然后就能工业化量产并装备了。
  就跟前装线膛枪一样,采用米尼弹的前装线膛枪,好多年前大楚帝国其实就已经研发出来了,但是迟迟没能进入到军中大规模服役,截止到目前,依旧只有近卫军批量装备了两万多支,再加上陆军部分特殊部队少量配属,主要是猎兵。
  全部加起来装备规模也就四五万支左右,相对于楚军的庞大规模而言,这点装备数量不算什么。
  原因很简单,米尼步枪所需要的加工精度太高,对材料要求太高,导致成本太贵……上百楚元一支的前装线膛枪,军方表示用不起……
  后装线膛枪所面临的也是差不多的问题,甚至还要更严重一些,因为他们还要解决漏气问题呢。
  罗志学自己是清楚这些新式武器的优缺点的,什么武器好,什么是未来他也很清楚,要不然就不会一支支持各种新式武器的研发。
  二十五年式前装线膛枪一百多楚元一支的天价,他都是让近卫军采购了两万多支,并且让陆军那边成立专门的猎兵装备前装线膛枪。
  为的就是让当涂枪械厂那边能够回笼资金继续进行研发,争取未来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最终实现大规模装备线膛武器。
  所以今天,他也是同样的态度,哪怕明知道对面的所谓后装线膛步枪其实也就那样,但是还是看了实弹射击。
  但是当实弹射击开始的时候,罗志学却是发现这玩意还挺有看头的,精度和射程这些不说了,线膛步枪都差不到那里去。
  罗志学在乎的是河北武器公司的这款后装线膛步枪,漏气虽然还有,但是也不算太厉害,只有当频繁射击,导致橡胶圈老化后,漏气问题才会比计较严重,并且射手还可以直接更换橡胶垫圈。
  除了射击的时候产生的后膛污垢问题因为纸壳弹自身的缺陷无法解决,会导致长时间使用后漏气变的更严重外,这款后装线膛步枪在罗志学看来,已经算是不错了,甚至都可以进行批量装备投入使用了。
  唯一的问题是,这玩意能不能批量并且相对便宜的生产?
  如果只是实验室概念步枪,这对大楚帝国而言毫无意义……


第765章 十八型后装步枪
  当前方的近卫军士兵们,把河北武器公司的新研发的后装线膛步枪进行了试射后,罗志学的手中也就出现了这种步枪。
  在罗志学看来,这种步枪在外观上已经和自己记忆里的近代的单发步枪没什么区别了,当然口径要大一些,达到了十一毫米。
  其枪机结构采用的是旋转枪机闭锁结构,这个枪机结构其实在大楚帝国里老早就有了,大概承顺二十二年的时候,工业部直属的枪械研究所的枪械设计师们就已经设计出来了这种枪机结构,并搭配纸包定装子弹,采用击针发射,同时在十六型前线步枪的基础上,改装设计出来了一种后装线膛步枪概念枪,即十七型后装步枪。
  尽管当时的这款步枪是典型的概念步枪,因为漏气严重,同时制造成本极为高昂根本无法投入实用,但是奠定了大楚帝国后装线膛步枪一些基本结构。
  定装子弹,击针击发,旋转枪机,这三大特征给大楚帝国后续研究一系列后装线膛步枪给予了重大的思路参考。
  后续多年各武器公司对后装线膛步枪的研究,很多设计方案都是继续采用这三大设计方案,主要工作则是进行一步优化改进,尤其是减少漏气,同时还要考虑到工程实现。
  毕竟只能在实验室里少量生产的后装线膛步枪,没有太大意义,而工业化生产价格过于昂贵的步枪也没什么意义。
  数百楚元一支的步枪,饶是大楚帝国三军也用不起啊!
  所以后装线膛步枪必须要能工业化大量生产,同时成本要降下来,不说要降低到和几块钱的程度,但是好歹要拉低到十几二十块啊。
  要知道大楚帝国的楚元还是比较值钱的,采用金本位下的大楚帝国楚元,一楚元含金量为3.5克(近代1英镑含金量约7.32克,1美元含金量约1.5克,1法郎含金量约0.29,1德国金马克=10德国马克=3.58克)。
  哪怕是大楚帝国最近这些年的经济迅速发展,民众的收入开始增长,但是目前松江府地区的普通工人,其平均月薪也就四楚元左右,只有技术性工人的薪资才能够达到六七楚元,从九品巡警或文官科员的薪资也就七八楚元这个数。
  当对比了当代大楚帝国普通人群的薪资后,那么你就会发现哪怕是十多楚元的单兵武器也是属于比较贵的了。
  目前大楚帝国里大批量装备的单兵武器,也就是二十一年式/二十三年式这一系列的前装火帽击发步枪,包含刺刀在内的采购价不过四点三楚元。
  而以天价单兵武器著称,目前只有近卫军装备了一部分,陆军极少数猎兵装备的十六型前装线膛步枪,最开始小批量采购价格为一百五十多楚元,随着持续生产,并采购两加大,目前的采购价格降低到了四十八楚元左右。
  然而就是这个价,陆海军方面也表示完全无法接受……所以前装线膛步枪谁都知道好了,但是到目前我诶之,依旧只有近卫军批量装备。
  所以武器装备能不能批量生产并服役,价格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果只是十几二十楚元的后装线膛步枪,因为有着性能的巨大提升,作战模式的巨大变化,那么为了更先进的枪支以及战术应用,那么大楚帝国军方咬咬牙也就认了。
  但是大几十甚至上百……那还是别做梦了,军方真心用不起。
  因为假设五十楚元一支,那么一万支就是五十万,十万支就是五百万,一百万支就是五千万……而大楚帝国一旦换装,陆军和海军以及近卫军加在一起,步枪和马枪都算上,再加上作战损耗,战略储备等因素。
  那么采购规模最少也得是两百万支起步!
  这可是一亿楚元,你把三军的头头脑脑们全拉过去榨干了也挤不出这么多钱来换装!
  更别说这只是单兵武器而已。
  大楚帝国陆军打仗,其实对单兵武器不怎么看重,看重的更多的还是火炮,你看楚军里一个师动不动就大几十门甚至上百门火炮就看的出来,楚军打仗,主要靠的还是火炮。
  所以你想要让军方花上亿楚元换装单兵武器,那是不可能的事。
  要知道之前为了省钱,陆军方面甚至都把大量以往的一系列燧发枪改装为火帽击发枪继续用呢。
  罗志学身为帝国的皇帝,同样关注并了解军方的军费使用情况以及装备情况,因此当他看到了这支后装线膛步枪的时候,尤其是听到介绍说通过使用专门的橡胶垫圈的方式初步解决了漏气问题,使得这支后装线膛步枪具备实际使用,士兵们不用担心随便开个枪就把自己弄成瞎子之后。
  最关心的问题就不是这支枪支的性能了,反正后装线膛步枪嘛,只要能用的基本都差不到那里去,有效射程不管如何都能吊打那些前装滑膛枪。
  罗志学最关心的是能不能批量生产,生产成本多少。
  所以罗志学一边拿着枪支仔细看着,一边问道:“这枪能批量生产吗?还有成本预估会是多少?”
  河北武器公司总督办戴勇言当即道:“禀陛下,我们这款试验步枪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批量生产的技术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没有在加工精度,材料上死磕,而是改变了方向,采用了橡胶垫圈的方式来解决漏气问题的缘故。”
  “如果一味的抬高加工精度,研发新型的材料,那么研发以及生产的成本就会非常的高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7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0/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