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617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因为这相当于有一大堆土著们辛苦干活供养着大楚帝国的子民!
  这可比直接吞并他们,把他们变成帝国子民好得多!
  罗志学对单纯的海外扩张其实兴趣不大……单纯的开疆扩土已经无法给他带来什么心理上的成就感了……要说开疆扩土的面积,偌大一个西伯利亚够大了吧……但是对于罗志学来说其实也就那样。
  罗志学本人对西伯利亚的重视其实很一般,如果不是为了彻底解决北方边患问题,他甚至都懒得派兵去打什么俄罗斯人……
  打仗多花钱啊!有这钱他他还不如把国内的工业经济搞好一些,改善民生,何苦把钱粮扔进西伯利亚这个大冰原上,和俄罗斯人死磕啊!
  单纯开疆扩土什么的,其实也没多大的意义。
  在他心里,大楚帝国的领土不需要遍布全球……大楚帝国需要的是让帝国子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过上好日子才是王道,其他都是扯淡!
  怎么过上更好的日子?
  人要吃饭的,这饭怎么来?一方面是深挖内部资源,另外一方面就是扩大外来资源。
  内部不去说,且说外部资源的获取,要怎么廉价获得海外资源,自然要靠殖民,撬开土著国家的市场啊!
  让别人去种田,去挖矿,去种棉花,然后帝国用微不足道的工业产品,或者未来干脆就是一张纸片掠夺他们的劳动果实岂不是更美滋滋……
  这也是目前帝国的海外扩张里正在做的事!
  否则的话,把土著都杀掉,把土地都抢过来,以后帝国子民跟谁对比幸福生活去?
  辛福是需要对比的。
  别人吃不饱,你能吃饱,这就是幸福。
  别人吃青菜萝卜咸菜干,你山珍海味大鱼大肉,这就是幸福。
  别人身处战乱之中朝不保夕,你所在一片祥和稳定,这就是幸福。
  帝国把土著都灭掉了,以后帝国子民和谁对比去?和国内富豪中上阶层对比?…这要是内部对比多了,可是很容易动摇统治根基的。
  因为普通帝国子民们和国内的上层群体对比起来,就会发现自己过的特别苦逼……
  所以,不能让他们和国内上层对比,得转移他们的视线,让帝国中低层民众和其他人进行对比,继而获得优越感,幸福感。
  这年头,什么群体能让帝国底层民众,哪怕是个穷光蛋对比之后依旧能获得优越感?
  自然是海外的那些土著啊!
  这不仅仅是来自文明上的优越感,还有来之于国家实力之间的优越感!
  罗志学要做的就是,哪怕让帝国本土的一个无家可归,朝不保夕的流浪汉,面对土著的时候依旧有优越感。
  比如说,昔日他不过是大楚帝国本土里的一名吃不饱穿不暖,连母猪都看不上的流浪汉。
  但是当他乘船飘扬过海到了海外其他土著的国家里,立马就能摇身一变成为作威作福的文明人。
  当地土著,甚至连土著的权贵们都得小心翼翼伺候着他,好吃好喝的都端上来,甚至把妻女都送到床上给他暖床。
  这帝国子民对比之后,有了优越感,有了幸福感,这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其实工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这个时候想要长治久安,得适当的转移民众的视线……要不然他们就会直接内部折腾起来。
  原时空里的英国佬就把这一套搞的很不错。
  维多利亚时期的所有英国人生活的很好吗?怎么可能……维多利亚时代除了强悍的皇家海军外,贵族宴会之外,还有肮脏不堪的贫民窑,妓女,平均寿命连封建时代都不如的童工以及纺织女工!
  但是人家英国两三百年来都没有什么内部动荡,甚至一说起来自己的国家还特别的自豪。
  为什么?
  因为当时的英国人是世界老大,独一档的超级强国。
  他们在全球拥有大量的殖民地可供吸血,持续不断的改善本土民众的生活质量。
  而且还有着一大堆野蛮落后的各国土著让英国人彰显优越感!
  所以,当其他国家都陆续爆发什么革命之类的时候,人家英国佬稳坐钓鱼台,安稳着呢。
  二战后的美国人差不多也是这套路,通过收割全球经济利益来维持国内民众的优渥生活。
  各国的水深火热也能让底层美国人看了为美国而自豪……但是深入了去看,美国内各种底层社区也多不胜数,这些底层社区的民众生活也好不到那里去。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内心的自豪,面向其他国家民众时的优越感。
  老子过得再差,那也是世界头号强国,超级大国的国民,天生就高你一等!
  差不多就是这意思吧。
  罗志学最近这些年也在琢磨着这些问题,所以,他没想过单纯扩张多少领土,或者说把土著都干掉的想法。
  好歹得留着点混的不咋地的土著让帝国子民彰显优越感啊……不能全干掉了。
  因此普通,以掠夺经济为主要模式的殖民扩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直接吞并领土,融合移民以及普通殖民扩张同步进行,这是海军三大规划里的基本思路。
  也符合了罗志学的想法!
  因此在仔细研究了海军提出来的三大海外扩张规划后,罗志学陆续召见帝国的重臣们,听取他们对这三大规划的看法。
  众多大臣们对三大规划的总体思路都没什么意见,反正都是扩张而已,而且这种海外的扩张其实也不用花什么钱。
  不像是在西域、西伯利亚地区进行扩张一样,敌人要么是全民皆兵个游牧民族,要么就是作战区域地广人稀,距离还动不动就大几百上千公里,最恶心的是还是从中原到这些地方,连一条江河都没有,只能依赖最原始的马车地面运输。
  而海外扩张的话,敌人普遍都不强,不管是扶桑还是东南亚诸土著国家,乃至那些欧洲殖民者们,他们的军事力量对于大楚帝国而言其实都不咋地。
  此外补给因为可以用船只运输,看似距离遥远麻烦,但是对比西伯利亚地区那种动不动就一两千公里的地面补给距离,能够用船只运输解决的补给麻烦那都不是麻烦。
  不外乎就是搞多点船,多派几次船队过去而已,哪怕海军自己搞不定,这不是还有一大票的武装商船乃至普通商船嘛。
  唯一需要顾虑的就是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可能会引起荷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群起而攻之。
  比如在印度,如今欧洲各国以及大楚帝国,为了争夺印度的殖民地可是三天两头都在打仗,大楚帝国的西洋贸易公司在印度可是忙得很,昨天刚镇压了某个印度土著王国,今天就要和欧洲殖民者干架。
  在美洲,则是可能会引起西班牙人的极大警惕乃至敌对,因为目前大楚帝国在美洲的主要扩张方向是在北美洲西海岸,在后世旧金山、西雅图等地建立了若干沿海殖民据点。
  而旧金山南边,就是西班牙人所控制的墨西哥,并且西班牙人也在持续向北扩张。
  大楚帝国在北美洲的持续扩张将会和西班牙直接对上。
  不过大楚帝国高层对此也不是很担心……对外扩张,海外殖民肯定是有竞争的嘛!
  大不了到时候就干一架!
  而在海军上,大楚帝国的高层对海军方面还是很有信心的。
  用部分人的话来说就是:每年这么多钱砸下去,如果海军还是打不过区区土著蛮夷,那么还要海军何用,还不如全扔进太平洋里喂鲨鱼!
  海军方面也多次表态,一旦有海上战斗,他们海军绝对是有信心干掉一切敌人的,不管是那些土著的舢板小船,还是说欧洲同行海军的风帆大舰队,他们都有充足的信心击败他们。
  海军之所以有这个信心……
  没别的,大楚帝国海军就是人多船多。
  因为大楚帝国海军背后有一个强悍的工业帝国作为支撑,只要不是天天被击沉一大票战舰,大楚帝国海军的将士们就算战术能力再差,耗都能把他们给耗死。
  更别说大楚帝国海军已经批量服役了不少铁肋木壳船,现在又开始建造并服役带有蒸汽动力的机帆船了。
  在各方面上来看,大楚帝国海军都已经事实上成长为全球第一海军,至少从装备以及人员数量上是如此,稍有欠缺的也只是航海作战的经验了。
  不过大楚帝国海军仗着充足的经费,三天两头搞远洋训练,实弹巡林,只要有钱,将士们的技战术水平也是能够迅速提升上去的。
  目前来说,大楚帝国海军在西太平洋、东印度洋即东南亚半岛沿岸海域拥有绝对的战略战术优势。
  在这些海域里,大楚帝国拥有足够多的海军基地,可以就近部署大量舰队,同时也可以随时增援。
  本土沿海就不说了,光是南洋以及孟加拉湾区域等,大楚帝国就拥有金兰湾、曼谷、北甲、新加坡、马六甲、吉打、韦岛、达贡、吉大港等诸多中、大型港口。
  其中的新加坡港更是大楚帝国在南洋区域的核心超大型军港。
  此外还有众多可以停泊战舰,为战舰提供寻常物资补给、简单维修的普通港口,这些港口可就多了,不仅仅局限于大楚帝国直接控制的海外领地,一些大楚帝国所控制的藩属国、傀儡国的港口也可以使用的。
  依托众多的南洋半岛以及各岛屿上的港口,大楚帝国海军可以在这片海域里畅通无阻。


第686章 铁公鸡内阁
  更关键的是,在这些地方里也没有其他欧洲国家的海军基地,目前还在南洋地区里有殖民地的只剩下荷兰以及西班牙。
  而帝国高层已经决定购买吕宋群岛,而西班牙不管愿不愿意都保不住吕宋群岛,因此西班牙可以排除掉。
  而荷兰的话,他们死保香料群岛的决心非常大,不真正打一场,估计他们是不可能放弃香料群岛以及巴达维亚的。
  但是大楚帝国依旧可以依托新加坡港和他们进行海上作战。
  倒是在印度以及美洲那边不好搞。
  在印度的话,大楚帝国虽然也拥有一些殖民地,但是以据点居多,大片的领地比较少,同时各种弹药也要从国内运输过去。
  而美洲那边就更麻烦了,距离太远,沿途的太平洋区域虽然有不少帝国已经控制的岛屿,比如檀香群岛等,但是遥远的距离导致物资补给,战舰的调动都会变得非常的漫长。
  但是……即便是在印度或美洲地区,如果大楚帝国下定了决心的话,那么只要提前一段时间进行准备,提前把弹药补给运输过去囤积,提前把战舰调过去,那么问题也不大。
  说一千道一万,战争这个东西,打的是综合国力,而在比拼国力上,大楚帝国谁都不怕。
  说的不好听,耗都能耗死那些竞争对手。
  纵观海外扩张大局,真正难度并不算大,更大的反而是组织官方移民太花钱……
  但是如果只是击败敌人,建立若干贸易、军事据点的话,其实难度有限。
  而后续官方移民虽然花钱,但是也可以慢慢来……有钱的时候就多组织一些官方移民过去,财政紧张就少组织一些官方移民过去。
  短期内需要支出的军费还是比较有限的,尤其是还有西洋贸易公司以及东洋贸易公司这两大官方直接掌控的贸易公司的协助。
  同时,加大了海外扩张的力度后,那么就能够扩大帝国工业产品的出口以及工业原料、农产品的进口,这对帝国国内的工商业经济会有非常大的好处。
  海外扩张和殖民嘛,就这好处,可以掠夺土著们的经济价值补充国内市场。
  最后,这票帝国高层官员们拿出算盘噼里啪啦一算,这三大规划搞下来非但不亏本,反而会赚钱,并且是能赚不少。
  这也是帝国高层对三大规划整体战略没什么意见的根本原因。
  这要是陆军提出来搞什么第四次西征,一路干到哈萨克汗国乃至乌拉尔山脉去,帝国高层就会很纠结很犹豫……反复琢磨一件事:耗费这么多军费打下来中亚地区有啥用?到底划不划算。
  但是对海军的海外扩张计划就没这么多意见了。
  经过数天反复的商讨后,帝国高层得出了一致结论:海外扩张可以搞,也可以适当的加大力度,直接占领的地盘,控制的据点,殖民地越多越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6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7/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