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616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强盛的大楚帝国天然就会对扶桑的社会结构,经济体系形成巨大的冲击,并让他们严重依赖帝国……想要对帝国造成威胁是不可能的事。
  至于吞并的难度,军事上不存在什么难度,随便派个几万帝国陆军登陆基本也就能横扫扶桑列岛了。
  问题是这破地方土著太多,根据各种不靠谱的初步统计数据,这年头的扶桑大概有一千大几甚至两千万人口。
  而且他们的人种也不咋地,一个个矮小的很,一米四是常态,一米五都是高个子了……
  按照帝国以往的教化正侧,一旦吞并后就会进行大规模的通婚,以便把当地土著彻底变成汉人的。
  但是罗志学一想到华夏民族要和超过两千万的小矮人进行大规模的融合通婚……然后生出一群小矮子……他心里就不舒服!
  真要这么高,岂不是华夏民众好不容经过二十年才提升起来的那么点平均身高会被分分钟拉下跌。
  平均身高不增反降!
  这样太扯淡了!
  再说了,罗志学个人对扶桑也没啥好感,虽然导致他对扶桑没什么好感的事来源于前世时空,这个时空里几乎不可能再出现同样的情况,但是他还是心里不舒服啊……
  这不把他们都灭绝了罗志学都自认为是个好人了,这非但不灭掉他们,反而要把他们容纳进来作为一家子,享受帝国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卓越成果?
  靠,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这不就是墨西哥人和美国合并嘛,你说美国人得多糟心啊……
  再说了,都把扶桑人吞并为帝国子民了,以后还怎么压榨他们的经济价值,为帝国子民提供优渥的生活条件?
  所以,罗志学既想要吞并扶桑,但是不太愿意把两千万扶桑人都接纳进来……这样的矛盾心态其实在其他地方,主要是南洋半岛上也存在。
  大楚帝国目前可没有大规模吞并南洋半岛,也就只吞并了安南地区而已,其他地方依旧以傀儡国的方式进行压榨统治。
  除了经济上要继续压榨外,也和地方的人种不咋地有关,尼玛又矮又丑的土著,帝国高层也好,罗志学也罢,全都嫌弃……
  之前的安南都还好一些,其中还有不少是明王朝时期的移民后辈,最关键的是当地也没多少人口,这年头的安南长期受到战略的影响,其实人口很少的。
  南方的阮家一直都是受困于人口稀少,经济发展不起来,军队也就那么几万人而已。
  而且当地之前频繁战乱,帝国吞并之前当地又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以至于当地人口数量进一步暴跌。
  帝国接受安南南部阮家地盘的时候,那么大的地方里,只统计出来了四十几万人口……其中七八万青壮还被抓了战俘,然后被运到苏门答腊岛那边去种植橡胶了。
  北方那边也差不多,超过十几万叛军俘虏被运到了婆罗洲那边去种植橡胶去了。
  前后二十几万青壮被一股脑送进了两大岛屿的橡胶种植园后,当地剩下的多为老弱妇孺,而且总数也不多。
  因此帝国在越南地区的融合还是比较容易的,虽然有一些负面影响,但是整体可控。
  但是扶桑……那可是将近两千万人口,而且语言不通,文化习俗也差异非常大,融合起来非常麻烦的。
  因此吞并扶桑看似可行,但是麻烦也非常大,罗志学是绝对不愿意直接吞并融合的,那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至于说吞并后不融合,放任他们自己玩,那就更扯淡了。
  教化政策是帝国基本国策,不可能因为扶桑而有所改变的。
  它还没那资格!


第685章 优越感很重要
  大楚帝国的教化政策,乃是基本国策,之前在西南,青康等就已经强力执行,后来在高丽半岛、漠南、东北地区以及漠北、西域、安南等地也是强行推动。
  无一例外!
  未来帝国如果要吞并扶桑地区的话,扶桑地区也不会是例外。
  但是怎么进行推动教化政策,这么进行民族大融合,这就是需要商榷的问题了。
  反正罗志学是不愿意接受两千万小矮子成为自己的臣民的。
  心里膈应的很!
  基于这些考虑,罗志学对直接吞并扶桑一事还是比较谨慎,当然了,现在不直接吞并融合,不意味着不能掌控扶桑。
  目前情况下,帝国有能力,也有一定的必要以更加强势、更加直接的方式掌控扶桑,避免扶桑那边出现什么乱子,以及掠夺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避免他们自行发展起来成为帝国的潜在威胁。
  扶桑事务比较复杂,需要更谨慎一些处理,因此罗志学还是打算召开几次的参务会议,让臣子们集思广益,以便敲定一个尽可能稳妥的方案来。
  至于海军所提及的建设本土沿海绝对防御圈的吕宋群岛。
  这个简单!
  西班牙人和帝国的关系其实还不错,双方的生意做的也是越来越大,之前双方就已经谈过买卖吕宋群岛的事情。
  别以为买卖领土很夸张,实际上在这个时代很正常,尤其是在欧洲国家里很正常。
  毕竟领土都是君主的私人领土,人家交换也好,买卖也好都是可以的。
  不提一些中世纪太久远的欧洲地区的领土交换,买卖的例子,只说大家都很熟悉的美国,人家的领土,大部分都是购买来的。
  路易斯安那,那是法国人的地盘,拿皮仑把这片地方作价一千五百万美元卖给了美国人。
  佛罗里达,这是西班牙人的地盘,美国人以五百万美元拿下。
  阿拉斯加,是俄国人的地盘,美国人花了七百二十万美元。
  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原本属于墨西哥领土,美国花了一千五百万美元买下。
  没几年,美国人又以一千万美元从墨西哥手中购买了一边十万平方公里的边境土地,
  维京群岛,本来是丹麦人的领土,美国以两千五百万美元买到手。
  尽管上述的领土购买,大部分都伴随着战争以及大国之间的博弈等,出售领土的一方基本都是不情不愿,乃至迫不得已,但是这些领土的买卖却是事实。
  西班牙人对大楚帝国出售吕宋群岛基本上也处于差不多同样的情况,他们不想卖,但是不得不卖!
  因为西班牙人控制吕宋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和华夏地区做生意,而不是说看重吕宋群岛本身……这要是和大楚帝国闹翻了,他们还和谁做生意去?
  这生意都没了,那么吕宋群岛的意义何在?
  难道是为了在吕宋群岛上镇压三天两天造反的土著啊?
  吕宋群岛的土著们一直在反抗西班牙人的统治,不仅仅土著们三天两头闹事,边上的荷兰人也天天搞事。
  这些年西班牙人为了镇压各地土著叛乱花费不小,死伤也多,把西班牙人搞的焦头烂额,
  人家西班牙人只想在西太平洋有个落脚点,然后和帝国做生意而已……但是奈何土著闹腾的实在厉害。
  如此大局势下,如果帝国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其实西班牙人并不介意把吕宋群岛卖给帝国。
  之前没谈拢,那是因为双方在价格上没谈拢而已!
  如今帝国有了需求,把购买吕宋群岛的价格出高一些,其他方面的条件也提一提,说不准人家西班牙人就答应了。
  你说西班牙人不答应?
  帝国直接断绝和他们的贸易,封锁马六甲海峡以及周边海域,他们西班牙人在太平洋地区的贸易就会成为泡影。
  贸易都没了,他们留着吕宋群岛做什么用?和当地土著玩平叛游戏很开心啊?
  ——
  再说了,一旦帝国真对吕宋群岛动心了,非要吕宋群岛的情况下西班牙人要是敢真不答应。
  那么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就只能用枪炮来取了。
  如此情况下,帝国的舰队分分钟就杀到马尼拉了,就西班牙人在吕宋群岛的那点兵力,根本没可能挡住帝国大军的进攻。
  以帝国军力,武力夺取吕宋群岛是轻而易举的事。
  西班牙人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才会和帝国商讨转让吕宋群岛事宜。
  这但凡换了一个国家,比如说什么荷兰人,葡萄牙人之类的想要从西班牙人手中购买吕宋群岛,西班牙人就要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但是大楚帝国……唉,他们既然还愿意出钱购买,那就卖吧!
  毕竟大楚帝国一旦真对吕宋群岛动了贪念,他们也保不住,说不准还得损兵折将,损失一大笔军费,而且双方贸易也会断绝。
  这对于西班牙人来说,损失更大,尤其是双方的贸易让西班牙人这些年可是获利巨大,不管是把大楚帝国的商品运动美洲贩卖,还是说直接运回欧洲地区贩卖,利润可都是非常可观的。
  西班牙人的环球宝船贸易体系里,大楚帝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西班牙人是不可能轻易放弃的。
  因此,大楚帝国只要出价适合,他们是会卖吕宋群岛的。
  他们如今的主要诉求就是,趁着双方关系还不错,还没闹翻脸的时候,尽可能的把吕宋群岛卖出更高的价格。
  只要钱到位,啥都好说……钱不到位,他们就死皮赖脸拖着!
  反正只要态度好一些,别把拒绝的口气说的太硬,给帝国那边留下一些面子,帝国方面看在双方贸易数额不小,而且对方态度也诚恳的情况下,也不会随便翻脸。
  不得不说,西班牙人的打算还真的是获得了成功,之前帝国虽然想要吕宋群岛,但是也不是太迫切,自然不肯出太多的钱,同时也没说到随便和西班牙人翻脸的程度。
  等到现在,随着海军方面提出了三大规划,开始重视吕宋群岛之后,帝国方面开价自然也会更加豪气一些……毕竟之前双方谈判的时候,争论的差价也不过一百多万楚元而已。
  西班牙人想要作家三百万楚元……大楚帝国方面直接把价格打了个对折,只愿意出一百五十万。
  如今这个情况下,多花个一百五十万楚元,就能够顺利拿下吕宋群岛,而且还能够得到西班牙人的全程配合拿下吕宋群岛,还能够得到西班牙人长期经营吕宋群岛所获得的诸多土著的情报资料,为后续帝国继续剿灭镇压当地土著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光是节省下来的军费,就不止一百五十万楚元了。
  除了扶桑以及吕宋群岛外,生存空间规划里的南洋扩张以及美洲扩张倒是容易一些,按部就班效仿马六甲模式扩张就行,先占领土地,然后驱逐土著,组织官方移民进行耕种。
  唯一限制帝国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经济问题,组织官方移民开支可不小,移民们路上要花钱,到了海外领地屯垦也要花钱。
  这些钱,基本都要靠帝国官方来支持,至于民众自己掏钱……人家要是有钱那里会去报名参加官方移民啊……毕竟报名官方移民的话,分配的地方好坏纯看运气。
  而自由移民的话,其实总数不多,有人家也倾向于去东北那一片平原地方,或者是马六甲半岛这种帝国已经开发多年,算是比较成熟的地方安家落户。
  谁会跟你去刚开发的地方,和当地土著、蚊虫玩命啊!
  帝国的官方组织的官方移民,那都是穷的叮当响的群体……所有移民开支基本都要官方承担。
  也只有他们,才愿意去普通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安家落户。
  所以第二项规划,主要限制的是经济因素,而这方面就没有太好的速成办法了,只能是慢慢来,一年移民一点,慢慢累积就是了。
  当开了头,新领地建设起来后,自然会逐步吸引自费移民,那么海外领地也就算是盘活了,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不用官方大费周章了。
  所以,第二阶段需要的是时间!
  而第三阶段的普通殖民扩张,这个其实对帝国的促进作用更大,毕竟这种模式只用考虑怎么更好的掠夺当地经济利益满足自身,完全不用考虑什么吞并啊,移民等乱七八糟的问题。
  只要军队足够强悍,那么就能源源不断地从殖民地、从土著国家里获得经济利益。
  而这对帝国的经济发展,对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更有好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6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6/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