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制铁公司迅速和破产重组委员会的人进行了相关的谈判,然后对交易细节进行逐一谈判。
最终,双方达成了谈判协议,芜湖机床公司把核心业务以及其他业务拆分,李氏制铁公司以直接四十三万楚元现金,收购了芜湖机床公司的核心业务,包括三大生产基地,一个研究所,两个大型实验室以及其他相应资产,同时承担了核心业务大约二十万楚元的银行贷款、供应商货款等债务,这样算下来,其实总出资就达到了六十三万楚元。
这对于当代的工业界而言,虽然不是最大的,但也算是大手笔的收购了,而且收购对象还那么特殊。
工业部那边把核心资产甩卖了后,基本上就填平了六十万多楚元的大坑,然后再把其他乱七八糟的资产一一变卖,最终这么一拆分出售后,发现本来资不抵债的芜湖机床公司,最终把贷款全部甩出去了不说,还剩下了好几万楚元……
用工业部大佬的话来说就是:总算还剩下了个点银渣子……
其他业务方面不用去说,且说芜湖机床公司的核心机床业务被李氏制铁接管后,历史制铁公司把这些核心业务重组为李氏机床公司。
紧接着进行了全方面的整顿,人家李氏制铁公司能够成为国内第一大民营企业,靠的可不仅仅是有钱,还有他们的高效管理。
要不然,他们怎么可能支撑起来一家资产数百万楚元的庞大综合性集团企业。
重组后,李氏机床公司的员工规模,比芜湖机床公司时代里缩水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而这些工人也不用担心失业……国内大楚帝国的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工人,尤其是有技术或者有经验的工人还是比较容易找工作的。
芜湖机床公司破产重组之前,其实很多人都已经跳槽了……
裁员的同时,李氏制铁公司再一次祭出了他们惯用的大杀招:砸钱挖人!
裁员,裁的是普通工人以及行政人员还有那些半吊子的研发人员。
挖人,挖到是研发人员!
作为一家立足于造船、制铁的典型重工业企业,再加上之前的一系列成功经验,让李氏制铁管理层对技术非常的重视。
砸钱挖人研发技术,这是他们的基操……甭管干啥,他们都这么干,都快要形成习惯了。然后,在旁边吃瓜看戏的汉天机械公司就发现……自家的机床核心研发团队就被挖走了很多人……尤其是机床刀具研发的十几个核心工程师,更是被挖走了半数还多!
这气的汉天机械公司高层哇哇叫……这根本不是来挖人的,这是来刨根的……
还气急败坏去找对面李氏制铁的人去理论,说要状告他们非法竞争云云。
人家李氏制铁公司的人直接把他们赶走了,还说什么你们留不住人,那是因为你们给的钱不够多,还什么机床行业第一呢,给工程师的钱就这么点,我都替你们觉得丢脸……
又说什么我堂堂正正砸钱挖人,有本事你告去,我们李氏制铁别的不多,就是养的律师多!
告……这其实没法告,因为这年头可没什么竞业条款,辞职也很简单,哪怕双方签订了工作合同什么的,但是只要员工以合理理由提出纸面辞职,那么当天就可以走人……不需要企业同意的,至于合理理由,做的不开心,身体觉得不好了,家里养的狗死了都算……
当然,特殊雇用合同例外……比如有股份分红之类的一些雇用合同,这就和普通雇用不一样了,违反合同就很麻烦,不过工程师又不是什么高层管理人员,可用不着这些特殊条款的雇佣合同。
总体来说,在大楚帝国里挖人才很简单,只要你给的钱够多,人家就会跳槽过来。
同样的,挖人才也很困难,因为你钱不够多,人家都不搭理你……
但是李氏制铁不差钱!
所以对于其他公司而言,汉天机械公司的技术团队很难挖,但是对于李氏制铁公司而言,挖人很简单的,直接砸钱就行。
除了高工资外,再给离职补偿,给签字费,给安家费,给股份……当李氏制铁公司下定了决心挖人,别说普通工程师了,在职官员都顶不住!
李氏制铁公司的不少高级管理人员,其实都是工业部的官员出身……包括现任总办,以前还是广州造船厂的总办,工业部所属正五品官员呢……
是什么让他们放弃官身,情愿跑到一家民企里任职,还能为啥,无他,给的钱太多……
不过就算李氏制铁公司挖到了技术团队,理论上虽然有了这一批人就能够把汉天机械公司的一些高性能机床包括刀具给复制出来。
但是他们不能这么做,因为这会涉及到专利侵权!
大楚帝国的专利法对于普通人而言,或许连听都没听说过,对于一些小作坊小企业而言,也会偷偷摸摸打擦边球,只要没被发现也能搞。
但是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就很难搞了,因为根本满不过去,一旦被对方发现你侵权,以大楚帝国目前的专利法而言,人家分分钟把你告到破产。
因为大楚帝国里的专利法,一旦败诉赔偿金很恐怖的。
他们想要搞出来高性能的机床出来,还得绕过专利才行,这也不容易,是需要继续花大钱进行反复不断的尝试研究的。
对此,李氏制铁方面有经验,也有这个耐心。
李氏制铁公司,轰轰烈烈的投入重金进军机床制造业,这也是引发了国内其他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对机床乃至整个机械行业的进一步重视。
毕竟这可是李氏制铁公司,国内民营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他们的一举一动还是很牵动人心的。
尤其是他们之前进军造船业从而获得巨大成功,并且后续一堆民营资本也跟风进入造船业,有一些也吃的满嘴油。
所以很多手里有钱,但是不知道该往哪里投的民间资本,看见李氏制铁公司进军机床制造业后,也是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进去搞一波。
但是很多人稍微尝试后就放弃了……尼玛,机床行业太卷了!
国内专门搞机床的大企业就有五家之多,而且很多大型的综合性企业也都有自己的机床制造部门,普通低端机床根本没市场,因为有些实力的机械公司都能搞!
而中端机床的市场,基本都被那些大企业把持。
而高端机床……更是汉天机械公司的独占市场。
除了竞争极其激烈外,更关键的是这个行业是属于典型的技术行业,没过硬的技术在手,根本就搞不出来堪用的中高端机床。
在汉天机械公司几乎一家独大的情况下,还想要杀进去抢一杯羹,赚不赚钱不说,但是起个头估计就得先砸进去几十万。
这几十万,还不一定能成功。
不是所有资本,都会和李氏制铁一样,就喜欢玩这种门槛高,难度大的生意,大部分资本还是喜欢快进快出,要么很稳妥,能有肉眼可见的稳定收益的行业。
所以,虽然反响很强烈,但是也没几家大企业或金融机构什么的砸钱进来搞机床,
机床这东西,还是让工业部和李氏制铁这种家大业大的人玩吧,他们玩不起……
但是机床不能搞,机床相关的却是能搞啊。
李氏制铁重金搞机床,肯定是看重了未来的机床行业的庞大市场,未来增量肯定非常大,这肉吃不上,我们喝点汤,搞个关联产业,做做配套也是可以的嘛。
于是乎,有些人就琢磨着投资机床相关的产业,试图去做配套去了。
对于这些,李氏制铁公司也不关心,他们现在埋头挖人研发技术呢……
而机床行业的龙头汉天机械公司也没心思搭理,他们也是采取各种针对性的办法,比如提高工程师的待遇,用股份分红等特殊待遇,来绑定核心工程师等等,以应对李氏制铁来势汹汹的挖人锄头!
同时汉天机械公司再一次加大在研发领域的投资!
虽然汉天机械公司的总资产不如李氏制铁,但是人家钱也不少,并且一向来重视研发……
如今有李氏制铁这个搅局者杀入了机床行业,而且一上来就瞄准了高端机床市场领域,他们自然也有了危机感,所以加大了对研发领域的投资。
帝国的工商部看到这样,自然是笑眯眯!
李氏制铁公司入局机床行业,就和他们预料的一样给数年来都是一家独大的机床行业带来了革新。
良性竞争,再一次出现在机床行业里。
这才是他们最乐于看见的事。
有了良性竞争,才能够进一步持续推动机床行业的发展,而机床行业作为工业体系的上游行业,机床的性能水准以及成本,直接决定了大楚帝国整个工业体系的性能水准和成本。
就和蒸汽机一样,为什么蒸汽机那么贵,因为加工蒸汽机所用到的各种材料以及加工设备贵啊……
为什么加工设备贵?
因为人家汉天机械公司卖得贵啊……
随便一台高端的镗床就是好几万楚元,而且独此一家,你都没得选……
如今有了李氏制铁入局,工商部以及工业部都希望过几年后,国内的机床能够迎来新一波的技术更新换代,一大批现在的高端机床成为中低端机床,继而推动整个机械加工行业的水平,大幅度拉低工业产品的成本。
比如说蒸汽机。
如今十六匹马力的蒸汽机四五千楚元的价格,除了矿务以及高附加值又有特殊需求的企业外,根本就没法用。
但是同规格的蒸汽机价格如果降低到数百楚元,那么工业用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就能瞬间扩大数十倍甚至更大的规模。
而这,就需要上游工业体系的持续进步。
而没有竞争是进步不了的。
眼见机床行业里重新泛起了良性竞争的浪潮后,工商部和工业部那边又琢磨着找其他半死不活,死水一滩的行业,尤其是只有官方资本投资的行业动手了。
就在国内工业界持续动荡中高速发展的时候,大楚帝国的一支商船队也是从马六甲海峡东端的狮城港起航,穿过马六甲海峡朝着印度而去!
这是一支大楚帝国多家武装贸易公司联合起来的船队,以南洋贸易公司的四艘大型武装商船为核心,另外还有其他公司的七艘武装商船。
清一色都是满载排水量五百吨以上的远洋新式海船!
他们将会抱团取暖的方式前往印度进行贸易,以应对海盗活动非常频繁,尤其是最近两年风险越来越高的印度洋海域。
随着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争端持续加剧,同时英国人也开始加大对印度地区的殖民,最关键的是大楚帝国强势进入印度半岛区域后。
印度半岛的殖民贸易局势变的非常的复杂而混乱,伴随而来的就是数量激增的‘海盗’,而这些‘海盗’们,战斗力往往都还特别强,至少当地印度土著们是拍马都赶不上……
因为……南洋贸易公司以及荷兰东印度公司这两家贸易公司,光是这两家,就至少贡献了一半以上的印度洋海盗袭击案例!
第650章 第一块印度殖民地
十七世纪的印度半岛的地区,虽然还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但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欧洲各国殖民者的天堂。
目前活跃在印度半岛地区的殖民者有荷兰东印度公司,葡萄牙东印度公司,丹麦东印度公司还有英格兰东印度公司,此外还有一些零星的欧洲国家的船只也会到来。
而现在,又加上了大楚帝国!
印度半岛地区的殖民竞争本来就非常激烈,这几年有了大楚人的加入后就显得更加激烈了。
尽管到目前为止,各国殖民者,包括大楚帝国在内在印度地区的殖民,更多的还是以建立贸易据点,然后开辟贸易市场,以转圈贸易利润为主,印度地区里的土著王国们还没有遭到覆灭的威胁。
但是这种针对贸易利润的竞争依旧非常激烈!
市场就这么大,钱就这么多,你多赚了一分,别人就少赚一分。
此外更加关键的是,随着大楚帝国强势占据南洋半岛地区,并把势力强势渗透进入了南洋各群岛,目前南洋地区除了荷兰人还能够在香料群岛一带保有据点,并继续展开贸易,再加上一个采取了和大楚帝国积极较好,同时也没有在南洋地区展现太大野心,只在菲律宾的马尼拉盘踞,也只专心和大楚帝国做生意的西班牙人外。
其他的欧洲国家殖民者都已经被大楚帝国所驱逐。
当然了,他们也能够继续前往南洋贸易,但是一般只能去马六甲和大楚帝国的商人进行直接贸易,而没办法和当地土著进行贸易。
因为大楚帝国利用各种条约以及军事上的强势,强行垄断了南洋各国的市场。
此外马六甲海峡东端已经被大楚帝国海军强势封锁……说是为了打击海盗呢,但实际上就是阻挠其他国家的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深入南海海域。
南洋地区已经变成了大楚帝国一家独大,哪怕是荷兰人都得夹着尾巴做人,在南洋地区里只在香料群岛和当地土著做生意,而其他的生意基本也是和大楚帝国商人做的,以避免过分刺激到大楚帝国的商人。
至于西班牙人,人家早就和大楚帝国方面达成了一系列的贸易协议,西班牙人为了保持和大楚帝国的贸易,已经明确表示,他们无意在南洋地区,包括在菲律宾其他地区进行殖民行为,只要大楚帝国放开和他们进行贸易,准许西班牙人的环球船队进入大楚帝国控制的部分港口,比如马六甲,准许他们通过马六甲海峡等。
他们甚至可以放弃在菲律宾的殖民据点,也就是马尼拉。
你要知道,西班牙人之所以跑到菲律宾搞个殖民据点,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和大楚帝国进行贸易……而不是为了和大楚帝国争夺南洋地区。
这一点,和荷兰人他们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