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569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既有汉天机械公司这个老竞争对手,也有通州机床公司以及辽阳机床公司这些行业后进。
  此外还有一些跨行业的公司,比如淮南矿务公司就对芜湖机床公司的一个冶炼分厂很敢兴趣。
  而除了这一票工业部所属的大型企业,内部人士外,也不乏民间资本。
  芜湖机床公司虽然资不抵债,技术也落后了,但是到底是大型的官办企业,底子还是非常雄厚的,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技术人才,就很让民间企业流口水。
  佛山李氏制铁公司就是其中一员,而且他们的胃口很大,想要把芜湖机床公司所属的核心资产,也就是以往的工业机床产业直接囊中,借此进军机床产业!
  佛山李氏,这个在前明时期撑死了只能算是佛山十几家制铁家族之一的小家族,在进入大楚帝国时代以来就一发不可收拾,好几次都是抓住了基于迅速腾飞。
  在楚军刚拿下佛山地区的时候,为了维持在两广地区乃至云贵地区的后续作战,同时大楚帝国工业部下属武器公司的产量也有限,更因为当时工业部的主要工厂都集中在长江流域。
  为了解燃眉之急,工业部一边在珠三角地区,也就是广州以及周边地区建设各类型的工厂,一边收拢佛山地区的制铁行业,向他们下了大批的武器订单。
  主要是各种冷兵器,盔甲等订单。
  这个过程里,一大堆当地的制铁家族过于贪心,也缺乏对大楚帝国的敬畏,采取了以次充好等情况,最终被抄家……
  而李氏家族却是本本分分,或者说没胆子搞以次充好的事情,而这也迎来了大批的武器订单。
  靠着军方的武器订单,李氏家族迎来了第一波发展高峰,从军方手里赚了大笔钱。
  后来随着工业部在广州地区的各工厂陆续建成,武器订单减少后,李氏制铁公司又开始主动转型,或者说回归老本行:炊具以及农具等铁制品。
  这又被他们抓住了一波重要的机遇,当时的大楚帝国正在展开农业发展计划,对铁制农具行业进行了比较大的扶持和补贴,再加上李氏家族还积极联系各大海上武装贸易公司,扩大出口份额。
  这又让他们获得了第二次的发展机遇!
  这个过程里,他们彻底把武器的生产业务打包转让给了两广武器公司,也是大楚帝国在南方地区里的唯一一家综合性的武器公司。
  大楚帝国在统一后,对众多国防工厂进行了整合管理,以地理、行业为主要划分,先后设立了汉天武器公司、江南武器公司、陕甘武器公司、河北武器公司、东北武器公司、两广武器公司一共六家大型的综合武器公司,此外还有军民两用的部分大型企业,比如松江海军造船厂、广州造船厂、青岛海军造船厂、大冶重型机械公司、镇江重型机械公司等。
  两广武器公司,则是成为了南方地区里最大的武器公司。
  李氏制铁就把他们的武器业务打包出售给了两广武器公司,如此……大楚帝国里最后一家民营国防企业也就成为了历史,全面退出了国防市场,继而全面转向民用市场。
  趁着在农具以及炊具还有出口市场上的优势,李氏制铁公司迅速积累了大批的资金以及技术人员,手握大笔资金,同时还涉足了采矿、冶炼等上游关联产业的李氏制铁公司,眼看远洋贸易迅速发展,又果断的投入重金进入造船行业。
  李氏造船厂经过多年发展,成为了大楚帝国里的第四大造船厂,也是国内少数几家能够生产千吨以上远洋新式商船的造船厂,自从投产以来,其造船订单就是从来没空过。
  李氏造船厂在快速发展当中,陆续建造了干船坞,完善了帆装,伐木,木材加工,油脂等造船行业的相关联产业,中途还收购了三家中小型造船厂,完善了造船的类型,从大吨位的远洋战舰、武装商船,再到近海船只、内河船只,李氏造船厂都能够生产。
  最近两年,他们还开始涉足机床制造行业。
  发展到承顺十八年的今天,李氏制铁公司其实已经演变为一个庞然大物,所涉及的行业包括了采矿、冶炼、机械、造船、伐木以及木材加工、帆装、铁制农具、炊具、日用五金等诸多行业的一个综合性企业。
  总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五百万之巨……这说的是资产,可不是市值!
  当然,规模这么大的李氏制铁,早已经不是李氏家族的一言堂,而是变成了一家股份比较分散的企业,众多企业或金融机构乃至官方资本都是他们的股东。
  李氏家族之外的第二大股东,就是占据了百分之八股份的广州府财政处。
  这样的资产规模,哪怕是工业部的那些官办企业,绝大部分也得甘拜下风,比如在造船业比他们更强悍的松江海军造船厂,这家造船厂其实规模更大,技术更好,但是因为业务单一,所以该船厂的资产规模也不如李氏制铁。
  发展迅速的李氏制铁,如今又想加大机械设备行业的投资。
  但是机械行业里,如果只是普通机械设备或者铁制产品,那么还没什么,门槛并不算高,国内很多民间资本都有涉足,然后搞个所谓的机械公司。
  但是如果想要进入一些高端机械行业,比如说机床行业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这个行业技术门槛太高。
  李氏制铁公司仗着有自家的众多子公司的订单支撑,也搞了个研发制造机床的分公司,但是很不辛……机床研发的难度太高,他们搞出来的机床哪怕是只走低端路线,也是很不好用,自家的子公司用起来都麻烦多多,甚至很不划算。
  但是李氏制铁的管理层,一直都是很有野心,而且他们一向来都不满足于在低端市场,尤其是一些没什么技术门槛的行业里打转,他们就喜欢搞一些在外行看来投资大,回本难,门槛高的行业。
  当年搞造船行业是如此,如今搞机床行业同样如此。
  所以这两年他们一直都没有放弃在机床领域里的投入,到处挖人组建技术团队。
  如今他们听闻国内第二大的芜湖机床公司要破产重组,并拆分出售,甚至连核心业务也会出售后,李氏制铁公司的管理层们一个个眼睛都亮了。
  芜湖机床公司虽然被那些贪官们给折腾破产了,多年缺乏技术研发投入,也导致了技术已经落后,但是不管这么说,芜湖机床公司也曾经是国内第二大的机床公司。
  搜死的骆驼比马大啊,这要是能够把他们的核心业务,也就是机床业务给接过来,再经过一番整顿,然后再砸钱进去搞研发搞生产,还是有极大的可能焕发生机的。
  再不济,也能够让李氏制铁公司真正的进军机床行业。
  只要让李氏制铁公司进去了,那么后续凭借他们的财力以及果断的决心,抢下一份机床行业的蛋糕并不是痴心妄想。
  于是乎,国内民营重工业龙头,李氏制铁公司正式向负责芜湖机床公司破产重组的委员会发起了收购芜湖机床公司机床业务的要约!
  而且出价非常的丰厚,出价四十万楚元,打包收购芜湖机床公司的核心机床业务,包括相应的专利、研发团队、生产线以及其他。
  一时间,这份价值至少四十万楚元以上的收购邀约惊动了业内众多人士,就连工业部高层也是被惊动了。
  工业部高层进行了一番讨论后,直接就批准了该计划,原因无他:李氏制铁给的钱实在太多……
  此外工业部也很看好李氏制铁的实力,这可是个有钱还有人,经营能力特别出色的企业,工业部也希望芜湖机床公司的核心业务,也就是机床业务能够在李氏制铁的手中重新焕发生机,以维持国内机床行业的良性竞争氛围。


第649章 收购
  李氏制铁花费巨资收购芜湖机床公司的核心业务,这在大楚帝国工业界里引起了一阵轰动。
  毕竟这不仅仅是价值数十万楚元的收购,同时这也是民间资本首次收购工业部所属的大型企业。
  尽管李氏制铁公司早已经不是纯粹的民营资本,其中大部分股份都是被各种金融机构所持有,广州府财政更是第二大股东,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家不折不扣的民资企业。
  这给工业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甚至让人们对工业部企业的印象有了一定的改观。
  受限于早期工业部所属企业的强势,人们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把工业部所属的企业当成了官方机构来对待的……
  但实际上这只是外界人们的误会而已!
  大楚帝国工业部所属的各大企业,包括各地方财政投资成立的各官方资本所属企业,从来都不是行政机构……那只是普通的商业公司而已。
  虽然官办企业的总办等高管都是官员,但他们只是官方派出来的管理官方资本的人员而已……甚至连官身都不是挂靠在企业本身,而是挂靠在工业部或各地财政管理机构里,去任职也是属于派遣任职。
  大楚帝国里的官方企业,其实很简单,并且很纯粹的,那就是由帝国官方资本投资,根据帝国一系列工商法律注册成立并运营的商业公司。
  虽然他们带有发展科技,支持国防,稳定民生等政治任务,但是他们的一系列运营其实和民间的普通企业没啥区别。
  这种情况下,其实很多官方资本投资的企业也会亏本破产,也会被出售转让,或者也收购吞并其他民营企业等等正常的企业行为。
  而除了一些特定行业,关系重大的企业外,官方一般也不会插足企业的具体运营管理。
  企业自负盈亏……做不下去了该倒闭就倒闭,该出售就出售……反正别指望官方给你兜底。
  以前其实就有过很多的例子,尤其是在轻工行业里。
  大楚帝国官方资本在早年涉足过很多的轻工行业,尤其是纺织产业,这玩意最开始可是官方资本搞起来的……
  但是后来随着官方资本调整战略重心后,就采取集中力量投资建设重工业,把轻工业逐步移交给民间资本。
  这个过程里官方资本陆续把持有的一些纺织产业或相关联的产业出售套现。
  如今也就只留下了一家汉天纺织公司这么一根独苗,而之所以留下这根独苗可不是因为这家公司很赚钱,而是因为汉天纺织公司除了普通的纺织业务外,其实还是大楚帝国里最重要的特种纺织企业,也是大楚帝国军方的一系列军用纺织品的供应商。
  这家企业是一家国防供应商,国防工业体系里的一部分……该公司供应了相当多的军用帐篷、雨衣、军服、被服、皮革制品等等。
  要不然,以工业部高层的性子,早就把汉天纺织公司给甩卖了。
  纺织业也只是一个缩影而已,实际上大部分轻工行业官方资本都进入过,但是很多最后又退出了。
  不说轻工行业行业,哪怕是钢铁、机械、造船、航运等典型的重工业,官方资本其实也多次出售、破产倒闭过不少企业,至于出售股份套现,又或者是引入民营资本进行战略投资就更多了。
  只不过以前这些动作规模都比较小,或者消息传递的没那么广,没引起普罗大众的关注而已。
  而芜湖机床公司不一样,这可是国内排名第二的机床企业,嗯,至少两年前还是国内第二大机床企业,巅峰时期资产规模达到百万之巨,全国三大主要的生产基地里一共拥有超过五万名雇员。
  这样的一家企业,在很多人看来和官方机构没啥区别,也认为这样的庞大企业不可能倒闭,官方不管如何都会拯救……
  早两年,芜湖机床公司里很多人还奢望着工业部出头把汉天机械公司的一系列高性能材料的专利授权给拿过来呢……
  结果呢,工业部的高层直接把这家企业来了一个破产重组,直接甩卖资产套现止损……
  这可是震动了不少人的神经!
  高呼不可能……
  这些人,还是没能理解工业部乃至帝国高层的一些心态……除了那几家兵工厂外以及粮食总公司和盐务公司以及造币厂等少数真正不可或缺的企业工厂外,其他的官办企业其实也就那样……
  没啥是不能卖的……
  更别说机床行业里的一家已经被折腾到破产的企业了,反正工业部还有一堆备选的亲儿子和干儿子,把这个养废的儿子卖掉,避免更多的亏损很正常。
  退一万步说……华夏自古以来就是官本位!
  这个官本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帝国高层看来,工业部的钱是帝国的钱,李氏制铁的钱也是帝国的钱……这钱现在放在谁手里其实没什么区别,等要用的时候都能拿过来……
  嗯,这也是罗志学的心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你连命都是我的,你的钱是不是我的重要吗?
  而且罗志学又不花钱,他可以很自豪的说,自打穿越过来十几年,他身上就没带过钱……更没花过钱。
  所以罗志学要你的钱干嘛,整个帝国都是他的……
  人家看你,就跟你看自家动物园里的猴子一样,你会眼红自己养的猴子手里多了一跟香蕉吗?
  当然了,这些帝国高层那一小撮人,准确的说是罗志学以及那几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参务大臣们的心态!
  但凡地位差一些,哪怕是个协办大臣,都很难体会到这种心态。
  所以很多事情你咋一看很不合理,但是你站在不同的高度,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时候,那么就会发现又理所当然!
  就连李氏制铁公司都是有些惊讶帝国高层会这么快批准他们的收购案,不过惊讶归惊讶,但是得到了同意收购的回复后,他们迅速展开了行动。
  要收购芜湖机床公司的核心业务,这可是需要花不少钱的……因为人家工业部的目标很明确,一方面是填补拖欠的财务银行巨额贷款……这笔贷款如果出现了问题,财务银行安庐省分行恐怕要暴跳如雷,一大堆人也要跟着倒霉。
  另外一方面则是要恢复生产维持行业发展。
  处理贷款坏账以及维持整个行业发展,这是工业部方面主要顾忌的原因。
  他们可以让芜湖机床公司破产,但是不希望看见一家国内第二大机床企业彻底完蛋,从而导致整个机床行业完蛋,他们也想要引入外部投资者,重新激活这一大堆的机床业务,给机床行业带来新的竞争力,进而持续发展整个机床行业。
  工业部的这些诉求,最后归根到底到了李氏制铁这边,就只剩下一个问题:钱!
  有钱好说话,这些事都不是事。
  没钱……那么就搞不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5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9/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