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543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但是罗志学会处理这些贪官吗?
  这个得看情况,有需要的时候就处理,比如说罗志学觉得某个官员捞的太过分,影响不好;又或者是他自己倒霉不小心爆出来,引起了他人的攻击;最重要的是罗志学觉得这人没利用价值了,那么就会顺其自然的进行处理。
  时不时杀个大贪官,有益于民众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帝国的长治久安。
  如果没有爆出来,而且罗志学也觉得这人用着还顺手,那就当看不见!
  至于说看见个贪官就给处理了,那么罗志学也就找不到人办事了。
  可别以为撤掉现在的官员,换上其他人就会变好,实际上不会。
  因为人人都想屠龙,而人人也都想成为恶龙……人人都是恶龙!
  而罗志学不需要屠龙,也不需要成为恶龙。
  他是骑龙手,只要恶龙乖乖听话,战斗力强悍就行了。
  如果不听话了,或者战斗力不行了,那么就换一条恶龙继续骑着!
  这一次陆海军方面的矛盾,因为也不算太激烈,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所以罗志学根本就没打算插手,让他们自己折腾,自己就坐在龙椅上嗑瓜子看戏!
  吃了瓜后,罗志学还有心情评价一二:最近几年,陆军和海军相互攻歼的手段所有长进,但还是不如内阁那一票文臣们。
  闹腾了大半个月,只是风声大雨点小,如果换成内阁那一票文官来,这种情况下最起码也得干下去一个协办大臣!


第628章 卖铁锅的汉天机械公司
  因为在南洋战事里分赃不匀,竟然引发了承顺十六年春天里陆海军的新一轮交锋,搞的陆海军那边是大打出手,不过风声大雨点小,让不少吃瓜群众都有些无聊了。
  打来打去也不动真格,那还看个屁,还不如看秦淮河上新一年度的花魁大赛呢,看小姐姐们扭来扭去,可不比看那些武夫们玩嘴炮强得多。
  而一些真正关注时事的人,也没把心思放在陆海军那点破事上,而是放在了最近声势极大的黄河改道上。
  经过十多年的勘测以及前期诸多准备工作后,黄河改动工程在承顺十三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第一阶段的施工。
  经过持续三年的施工,第一阶段的施工已经完成了,这一阶段里的施工其实并没有对黄河进行改道,而是主要集中在预定新河道的泄洪区建设上、部分原河道的防洪设施建设上,主要是加固堤坝。
  而今年开始,大楚帝国将会开始黄河改道工程的第二阶段施工。
  这一阶段的施工,将会对大范围的原河道进行扩宽、拉直、并加固堤坝,以确保未来大量黄河水涌入后,沿途的堤坝能够承受住洪水的压力,尤其是预定的入海口方向,更是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河道建设工程。
  其次则是开始大规模修筑各种引水渠,以便未来把大量河水引入到需要水资源进行灌溉的地方。
  同时这些引水渠也是运河网络的一部分,可以通航一些小吨位的平底船,顺带建设内河运输网络。
  这一阶段的工程预计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而一旦完成后,那么原则上来说,新河道已经具备了迎接黄河河水的能力,剩下的都是一些收尾工作了。
  整个黄河改道工程,将会持续到承顺二十二年左右,并且后续还会持续进行各种施工,确保新河道乃至中原地区的部分黄河河道的安全以及对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黄河改道工程其影响是巨大的,不仅仅能够扼制江北地区以及中原地区洪涝不断的情况,还能够为华北平原带去充足的水资源,以便让当地获得更多的水资源,让更多的土地得到浇灌。
  此外黄河改道工程本身,也将会创造数量庞大的就业岗位以及财富!
  尤其是第二期大规模的工程启动后,国内一大票企业都盯着呢,试图从中分一杯羹。
  这些关乎切身利益的事情,可比陆海军那边的吵架更引人关注。
  而在这样的大浪潮下,黄河改道的第二期工程也顺利展开了,在漫长的河道上,将会同时有数十万人进行施工,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以及沿途地方,包括显黄河途径各地,比如江北省等各地财政进行分担。
  当然了,承担并不意味着现在就能够一口气拿出庞大的海量资金来。
  这些资金基本都是由金陵方面的黄河改道项目组统一进行统筹安排,并委托财政部发行国债的方式进行筹集,以后国库以及各地方财政慢慢还债……
  哪怕是大楚帝国这么庞大的国家,想要搞黄河改道这种庞大的工程,也需要集结大量的民间资本参与,光靠自身财政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现钱来。
  不是真的没那么多钱,而是钱都有预定的用处,军费以及各种行政费用,还有扶持工商发展,教育,基础建设等众多费用都需要花钱,很难再额外掏出动不动就几千万楚元的大笔款项来。
  因此只能先借钱,然后慢慢还的方式来凑钱了。
  这也不是大楚帝国第一次搞国债了,还在统一战争时期里,甚至还在湖广蹲着的时候,大楚帝国就尝试过发行国债,不过那个时候效果不咋地。
  第一次国债发行效果不佳,等到大楚帝国占据江南后,第二次发行国债才稍微好一点。
  但是,统一战争时期的一系列国债发行,基本没什么普通人购买,基本上都是已经踏上了大楚帝国这艘船的利益相关群体才会购买,比如那些官员以及相关的商人们。
  他们购买国债,基本也都是为了表忠心,尤其是那些官员们,更是按照级别和职务自己给自己定额购买的……
  当然了,官员群体购买的数量不多……购买多的话,你就得解释你的钱是怎么来的了?
  整体上,还是以一种类似募捐善款的方式进行!
  购买国债的主力,是那些和大楚帝国利益相关的商人们,而他们也不是为了购买国债的那些利息,更不是当成什么投资,纯粹是把国债当成是大楚帝国版本的摊派……
  而对于摊派,华夏的传统商人们熟悉的很,你一张口,只要数额不是太夸张,超出认知范围,数字合理的话,人家根本不和你废话,直接就掏钱了……
  但是等到统一战争结束之后,民众看见帝国已经彻底换天,最重要的是大楚帝国真的逐步兑现到期国债,并给付了相应的利息后。
  民众对国债的信任才算是真正建立了起来,进而把国债当成了一种投资保值的金融产品来对待。
  国债的利息虽然不高,但是胜在稳定啊!
  银行都有破产的风险,而且这年头在银行里存钱,可没有利息……这也就是大楚帝国的银行,如果是其他国家的银行,比如意大利那边的银行家,你去存钱还收你保管费呢。
  但是大楚帝国的国债呢,你可以当成定期存款,还有利息的那种。
  而且大楚帝国的财政收入极高,完全不用担心偿付能力。
  人们的想法是,我就买个几十几百快的国债,而帝国中央财政收入一亿多呢,再怎么样也不会少我那点小钱啊!
  实在不行,还能借新债还旧债啊!
  你看,人们连还债的办法都提官方给想出来了……
  至于彻底破产的风险,基本可以忽略,毕竟大楚帝国刚成立没多久,还处于高速上升起,按照传统概念来看,至少也有一两百年的国运啊。
  即便倒霉一些,几十年应该也能撑住吧。
  所以购买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的这些国债风险非常小,比存银行里风险还小。
  如此情况下,大楚帝国的国债才算是真正打开了市场,没有了以往的那种摊派,募捐属性,继而成为了一种金融投资产品。
  因为国债都是定期,到期之前是不会给付本金和利息的类型,但是考虑到人们购买了国债后,某一天遇上什么事需要急用钱,因此大楚帝国的国债也分为记名以及不记名两种类型。
  而两种国债都是可以进行交易的。
  记名国债一般都是大额国债,基本都是富豪或者是企业等投资机构购买,变更所有权就需要到需要到发行该记名国债的某中央银行的省分行进行变更登记。
  而不记名国债就简单了,这东西可以认票不认人,你都可以自行交易,也可以到中央银行各省分行的国债交易中心里进行交易。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大楚帝国里第一种官方认可并组织,可以自由交易的金融投资产品。
  所以演变到现在,大楚帝国的国债,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可以直接作为大额现金使用。
  这几年的国债顺利发行,也是让大楚帝国可以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一些基础项目上的投资,甚至是一些大型工业项目的投资。
  比如工业部委托财务部方面发行筹集的工业国债,就为最近几年工业部的一系列工业布局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工业投资这东西,可算是要花钱的,尤其是官方资本重点投资的重工业领域里,玩起来就是吞金兽。
  随便一个项目动不动就是几十万楚元,多的甚至需要上百万楚元。
  比如工业部主导投资的江南机械公司,这是一个专注于大型以及超大型设备领域里的机械公司,同时该公司也是承担未来蒸汽机量产计划的核心企业。
  再比如金陵精密仪器公司,这是一个专注于超精密仪器,主要为各行业提供研发所用的各类精密机械设备的公司。
  类似的项目工业部还搞了一大堆,几乎上每一个工业领域里的行业工业部都有所涉足,而重工业方面更是重资投入。
  这些投入,很多还不是纯粹的工厂建设,设备采购费用,其实更多的还是研发费用。
  比如江南机械公司,因为要承担未来蒸汽机的量产项目,但是正在研发中的蒸汽机项目,所采用的诸多材料以及加工工艺都是创新的,并且很多目前是存在于实验室里的产物。
  江南机械公司要做的就是,自己独立或联合其他厂商针对这些新型材料、新加工工艺进行研发。
  所以江南机械公司不仅仅是一个机械公司,他的核心组成部分还有材料研究所、特种设备研究所等等。这少数几个企业也只是官方资本投资的一小部分而已,而类似的项目以及企业在大楚帝国里还有很多。
  目前工业部累积投资建立了投资金额超过百万以上的超大型企业十七家,投资金额超过五十万的大型企业一百多家。
  至于投资五十万以下的,基本上都不由工业部直接主导,而是由各大型、超大型企业内部进行投资,或者是地方官方资本进行投资。
  这十几年来,官方资本已经累计在工业领域上的直接投资就达到了一亿多楚元。
  这只统计了工业部的直接投资,不包括各官办企业利用自身利润或常规银行贷款的投资。
  这是什么概念?和大楚帝国如今的一年中央财政收入一样多!
  而这些投资自然不可能都是财政掏钱,大楚帝国虽然在工业领域里的扶持力度很大,但是也不可能拿出这么多现金进行直接投资啊。
  这些投资,早期是官方直接投资,等中后期后,则是多管齐下,一边是依托财务银行等几家银行提供的贷款,一方面是发行的工业国债(这部分其实也可以看成是贷款)。
  由此可见,工业国债以及银行贷款,已经成为了大楚帝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当然了,工业部(含各地方工业厅)的直接投资,也只能是充当助推器的作用而已,而工业体系的真正投资,还是需要依靠各大官办企业自身来推动。
  他们或利用自身利润或银行常规贷款去进行投资建设。
  银行贷款不说了,这是常规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利润的再投资,这方面的投资可不在少数,甚至要超过官方的资本投资以及银行贷款。
  别看官方资本投资的都是一些看似回本慢的重工业,但实际上目前来说,官办企业还是挺赚钱的,尤其是特殊领域里的官办企业,更是日进斗金。
  如大冶钢铁公司、汉天机械公司、当涂钢铁公司、当涂机械公司、广州机械公司等一系列聚焦于采矿、冶炼、机械设备领域里的企业,很多都是很赚钱的。
  尤其是汉天机械公司,该公司历史悠久,技术雄厚,其生产的各型号的纺织用的设备占据了国内相当多的市场份额,而在部分高端领域里更是没有竞争对手,其利润非常的丰厚。
  还有一个不太起眼,但是利润更为丰厚的商品,那就是炊具……汉天机械公司在民众眼里,最出名的不是什么机械设备,而是他们的铁锅等各类铁制炊具。
  汉锅,这是一个在短短十几年里就风靡大江南北,甚至随着众多海商传入扶桑、南洋各地、印度半岛等各地市场,凭借着优秀的质量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可谓是杀遍全球无敌手!
  比它好的,没它便宜!
  比它便宜的,没它好……
  如果大楚帝国工业界里这么多企业以及无数商品,非要说有一个世界著名品牌的话,那么就是‘汉锅’了。
  至于布匹,这其实出口量更大,但是出口布匹的纺织公司太多了,暂时还没有形成一个全球性,广泛获得各国民众认可的世界品牌!
  不像是在炊具领域里,汉天机械公司是一家独大,市场遍布全球……据说都把很多土著国家里从事炊具生产的手工作坊,铁匠们给搞失业了!
  为啥?
  汉天机械公司开发一个新市场的时候,往往会采取低价策略,这个价格能低到什么程度?比那些土著的手工作坊采购铁料的价格还要便宜……
  如果不是汉天机械公司的汉锅工艺比较特殊,其特殊的工艺生产出来的铁锅虽然质量不错,但是很难进行回炉进行再加工,非要回炉的话搞出来的铁料会非常的脆,不太适合用来铸造武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5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3/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