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点就是,现在的南洋地区各种乱七八糟的国家太多,大楚帝国礼教部藩务司,直到现在都还没搞清楚南洋诸岛上到底有多少个国家。
大楚帝国在这一场战争里,在马来半岛以及苏门答腊岛东部地区,灭掉的各种所谓的土著王室就有十几家……很多所谓的王室之类的也就是个大一点的村长。
搞到后来,大楚帝国甚至都懒得进行区分了,反正一路横推过去,遇上的反抗势力通通灭掉。
这也是这年头小国的悲哀……你以为很重要的事,但是在那些强国眼里也就是鸡毛蒜皮的事而已。
土著小国的生死存亡,在金陵城里所引起的舆论反应,甚至还不如某某权贵家里的母狗怀孕了引起的反响大。
听上去很扯淡,但这就是现实!
不仅仅这个时空如此,原时空里二十一世纪也如此,二十一世纪几个强国里的人民,有几个真正关注那些弱小国家的情况的?
甚至很多人连布基纳法索在那都不知道……该国今年已经发生了两次军事政变,而且你还别以为这只是个鼻屎大的国家,实际上这个国家有两千万人口。
一个两千万人口的弱国,连续的政变以及冲突,但在外界尤其是各大强国里根本没人关心。
但是大国里随便有点风吹草动,立马就会变成世界各地媒体的新闻,民众热衷讨论。
现实,就是这么的夸张,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到一定程度后,就和富人和穷人一样,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是他们却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就连呼吸的空气,都不一样!
亚齐王国,被大楚帝国的高层无视了,但是好歹还有个南洋巡抚衙门以及礼教部藩务司的人搭理他们。
要不然的话,他们连谈判的人都找不到……
而经过双方持续数月的艰苦谈判,主要是亚齐王国那边反复纠结之后,双方最终还是达成了正式的停战协议,并签署。该协议即为《楚亚北年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当初暹罗王国签订的楚暹曼谷条约差不多,都是以割让领土,赔款,开放市场为主。
而军事通行权,派遣顾问之类的都没有达成。
对此大楚帝国方面其实也不是很在意,反正大楚帝国要的东西其实都已经拿到了,剩下的不过是顺手而为而已,能够弄多点好处就弄,弄不到也无所谓。
正式条约里,亚齐王国赔款四百二十万楚元,因为他们自己拿不出这么多钱来,直接找大楚帝国财务银行借款,又需要额外承担一笔高昂的手续费以及利息。
为了确保还款,由大楚帝国派遣人员监管亚齐王国海关机构,以便让关税进行还款。
亚齐王国正式承认大楚帝国对马来半岛地区毫无争议的主权,并割让韦岛给大楚帝国,以供大楚帝国的过往船只进行补给云云。
亚齐王国向大楚帝国正式称臣纳贡,他们的君主请求大楚帝国大皇帝册封为‘亚齐国王’,派王室适龄得体嫡女前往金陵和亲。
还有全面开放市场这一条,这也是不可或缺的,大楚帝国的军队不管去那里,其他都可以谈,但是这一条基本没得谈。
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答应了你还可以继续当个国王什么的,不答应,大楚帝国就会派兵把你灭了,或直接占领或扶持一个傀儡让他答应。
一系列的楚亚北年条约正式签署后,也意味着大楚帝国和亚齐王国正式结束了战争状态。
现在就剩下葡萄牙人了……由于葡萄牙人在南洋地区已经没有了任何立足点,而且他们在锡兰岛和印度半岛上日子也不好过。
在得知马六甲城丢失后,虽然荷兰东印度公司高层很不爽,但是却也深感无奈。
而在得知了马六甲城里还有一千多士兵投降当了俘虏,并且这些俘虏里还包括了两百多名葡萄牙东印度公司的职业士兵,数百名葡萄牙人民兵以及六百多名土著雇佣兵后。
他们也是很干脆的和大楚帝国达成了停战协议,他们的停战协议里只有两条条件,或者说只有一条正式的条件。
因为其中一个条件是希望大楚帝国继续和他们做生意,大楚帝国控制下的马六甲城可以对他们葡萄牙人开放。
而这一点根本不是问题,大楚帝国在贸易上一向来都是奉行自由贸易制度,别说停战以后,就算是还处于战争期间,你们葡萄牙人要和我大楚帝国的商人们做生意,我们也很乐意啊。
未来的马六甲城,毫无疑问,将会成为一个全面开放的贸易港,欢迎来自全世界的商船。
所以,葡萄人希望双方继续保持贸易,放开马六甲城的条件根本就不算是条件。
葡萄牙人的真正条件只有一条,那就是尽快的释放那一千多名俘虏,并归还他们的武器。
葡萄牙人,要把这些战俘调遣到锡兰岛上作战,以应对越来越强势的荷兰人。
对于这个条件,大楚帝国方面也很爽快的答应了,人员留着无非也只能是充当屯垦劳动力而已,还给葡萄牙人根本就没有问题。
而且还能让葡萄牙人在锡兰岛坚持的更久一些,持续的拖住荷兰人的力量。
甚至大楚帝国方面还主动询问,要不要我们帮你把这些人员以及装备运输到锡兰岛去,放心,运费给你算个优惠价……
还别说,葡萄人还挺心动的,当即双方一阵商量后,立马就敲定了委托运输协议,葡萄牙人支付了一笔不菲的费用,委托南洋贸易公司派遣船只把这一千多人运输到锡兰岛去。
这也挺搞笑的!
十月份的时候双方还在打仗,但是等到了十二月份后,大楚帝国的南洋贸易公司,就开始帮葡萄牙人运输人员去锡兰岛了。
运人还不算,南洋贸易公司甚至还顺带运了好几船的各种战略物资过去。
这些都是葡萄牙人订购的武器弹药以及各种生活物资,用来继续坚守锡兰岛用的,为了让南洋贸易公司运过来,他们可是付出了远超市价的价格。
经过这么一搞,大楚帝国和葡萄牙东印度公司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就从敌人变成了贸易伙伴,还是关系挺好的那种……这让巴达维亚的荷兰人看的一愣一愣,然后大骂葡萄牙人没骨气不要脸,马六甲城都被大楚帝国抢去了,竟然还要给楚蛮子送钱以采购物资。
同时也在骂楚国人,骂他们贪婪残暴,总之怎么恶毒,怎么难听就怎么骂。
但是现在的荷兰人,除了骂两句外也无能为力。
反正他们又打不过大楚帝国,也不敢打,如今除了自己躲在家里骂两句,也就只能持续加固巴达维亚等殖民地的防御,甚至征召更多的土著兵力,以应对潜在的大楚帝国威胁了。
鬼知道楚蛮子那些神经病,会不会一声不响的就打过来。
楚蛮子在不宣而战这种事上可是有很多次前科的……绝大部分时候连个宣战书都没有直接就打过来了。
之前打马六甲城的时候也差不多,虽然送了个通牒,但那可是包围了马六甲城之后才送进去的。
所以,他们荷兰人也得防着楚蛮子来个不宣而战!
对此,不少的大楚帝国的人,尤其是南洋地区里的贸易公司的商人或者是海军的人员听闻后,都是呵呵一笑。
还对你正式宣战,你算老几啊?
不过区区蛮夷而已,难不成你还指望让我大楚帝国大皇帝陛下,专门给你来一份宣战圣旨?
这不扯淡嘛!
宣战这种事上,过去十几年里,只有前明、东掳以及准格尔这三家,才有资格让大楚帝国发出正式的檄文,而檄文差不多也算是宣战圣旨了。
除了这三家外,暂时还没有其他敌人荣获大楚帝国的正式宣战檄文。
在宣战上,大楚帝国还是很谨慎的,毕竟:兵者,国之大事也!
战争这种事,是需要非常严肃的对待,谨慎再谨慎的……比如大楚帝国现在和准格尔正在干架,双方围绕着哈密、吐鲁番地区持续争夺。
为此大楚帝国已经先后动员了将近十万兵力前线作战或在后方维持后勤线,还动员了超过二十万各种民夫青壮进行运输辎重、前线屯垦种田。
对于这一场战争,大楚帝国高层之前可是讨论来讨论区去,谨慎的不能再谨慎了。
可见大楚帝国对战争的态度,还是非常谨慎,并且一旦打起来那就是全力以赴的。
但问题是,打区区小国蛮夷而已,这不算战争啊……马来半岛的作战,地面兵力撑死了也就两个师再加上海军一个陆战团。
而严格上来说,其实只动用了一个师又一陆战团而已。
规模甚至都还没有前些年打缅甸的大,之前打缅甸的时候,楚军好歹还动用了三个师呢。
这种程度的所谓战争。在大楚帝国高层眼里,这都不算战争,撑死了只能是冲突或平叛。
楚军如今广阔西南地区以及青康等地区平叛,基本都是三个月一小打,一年一大打,持续强势的绞杀当地各种乱七八糟的土司权贵,后续再跟上移民融合等措施,确保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些地区的土司问题。
收拾些许土著蛮夷而已,这种是在华夏漫长的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就没见过那个中原王朝还要正儿八经下个宣战圣旨或者讨伐檄文的……
这种事,那一年不得干好几次啊,每次都发宣战圣旨或檄文,那日子还过不过了。
三天两头来一篇宣战圣旨檄文,作者不烦,读者都烦啊……
所以,荷兰人以为大楚帝国是喜欢搞不宣而战,玩可耻的偷袭……但实际上大楚帝国是不屑于对他们搞太正式的宣战。
至于偷袭什么的,大楚帝国的战争准备又不会偷偷摸摸的来,就和这一次打马来半岛一样,大楚帝国的庞大舰队就光明正大的过来,摆明了要打你,你自己实力不济挡不住关大楚啥事。
什么,你说准格尔人就是被大楚帝国的第四骑兵军给可耻的偷袭了。
开什么玩笑,奔袭瓜州,那是多么伟大的千里奔袭作战啊,岂是可耻的偷袭能相提并论的。
我告诉你,不要乱说,乱说话容易挨打……再废话,小心明儿我大楚军就炮轰巴达维亚港!
而楚人的这种态度让荷兰人更是一门心思的整军备战,修筑防御工事,防着大楚帝国的庞大舰队,某一天就突然出现在巴达维亚港外头,来一个可耻的不宣而战!
第627章 人人都是恶龙
在战争和动荡之中,南洋大地也迎来了承顺十五年的终结。
随着春节的到来,南洋各地也是获得了难得的平静。
亚齐王国和大楚帝国的战争已经结束,葡萄牙人也和大楚帝国达成了停战协议,甚至大楚帝国的商船都已经开始帮葡萄牙人运输那一千多战俘以及大批物资前往锡兰岛了。
就连原本提心吊胆,最近大半年都没过上一天安稳日子的荷兰人,如今也总算是送来一口气,然后筹备着明年的香料贸易以及对楚贸易了。
不是他们视大楚帝国的威胁而不见,而是日子总是要过的,生意也是要做的。
战争和生意,这并不冲突。
对了,还有一个柔佛王国……不好意思,柔佛王国已经不复存在了。
承顺十六年的南洋,没柔佛王国这个词汇了。
承顺十六年春,狮城。
随着经过几个月的持续施工,大楚帝国在狮城上建立起来了一系列的建筑,主要是港口码头、军营以及众多军政机构的办公建筑。
其中南洋巡抚衙门也是经过数个月的紧急施工后,部分主要建筑已经宣告完工,虽然还有不少建筑还没有完成,但是已经具备了让大批行政人员办公的基础。
因此,南洋巡抚衙门也正是在承顺十六年三月份前往狮城。
这几个月里,和南洋巡抚衙门一起搬入狮城的还有其他一系列行政机构,南洋督察院、南洋审判院、南洋税务厅,东甲府知府衙门。
还有一系列的军方机构,如陆军南洋守备司令部、陆军第二十二军司令部、陆军第五师司令部、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部。
去年春天马来战役正式发动之前,大楚帝国陆海军高层,对南洋地区的军事指挥机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以第五师、第十四师为基础设立陆军第二十二军,而该军将会长期负责南洋地区的战事。
不过这个军所辖的部队并不是固定编制,而是上头轮换派遣部队,因为这种海外部署的部队,不太适合长期部署固定的部队,需要采取一定的轮换,这就注定了第二十二军不可能拥有固定编制。
第二十二军,其实可以看成是南洋派遣军的总司令部。
至于另外一个挂着南洋守备司令部的机构,这个机构就和国内各省守备司令部一样,只负责内部弹压、防御作战,只配属部分战斗力不怎么样的乙等部队。
严格上来说,在必要的战争时期里,南洋地区的地面战争,是要以第二十二军司令部为主,南洋守备司令部是配合的角色。
这从双方司令的军衔以及头衔就能够看的出来,第二十二军军长,乃是陆军里久负盛名的资深中将黄金奎,也是陆军里最资深的渡海登陆作战专家之一。
而南洋守备司令,只是一个普通的陆军少将而已,此外黄金奎还拥有另外一个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