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火炮这一项上,他们拍马都追不上楚军。
都不说榴弹这些性能上的领先了,光是火炮数量上的巨大差距都足以让他们绝望。
所以,马六甲城里的葡萄人的第一天守城作战是悲剧的!
后续几天,城内的葡萄人学聪明了开始一个个都躲起来,不再随意出现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地区里了。
甚至还利用夜色偷偷摸摸在城头等地方修筑防榴弹的工事。
不过这些都是徒劳的!
楚军的攻城之所以强悍,并不是说能够依靠火炮直接把整个城池炸成废墟,这年头的火炮威力还没这么大……
楚军的强悍,在于强悍的炮击能够把敌人守城兵力给压制的不敢冒头,进而为步兵的进攻赢得空间以及时间。
此外楚军还经常采用真真假假的方式,比如说炮击之后停下炮击,步兵作势开始发起进攻,吸引守军走上城头准备防守作战,这个时候再突然进行榴弹急速射,大量杀伤守城的敌军有声力量。
又或者是针对敌军的炮台进行密集炮击,摧毁敌人的炮台,杀伤他们的炮兵,压制甚至摧毁敌军的炮火反击力量。
依托强悍的炮兵力量,楚军在攻城上能够拥有更多选择余地,并能够极大的控制伤亡。
其次,大规模的密集炮击,对敌人的军心士气也是一种强烈的打击,很少有军队能够在如此猛烈的榴弹爆炸当中还能淡定自如的。
其中,自然也不包括葡萄牙人!
实际上,在楚军第一天炮击里,刚开始遭到的庞大伤亡就葡萄牙人被吓破了胆,要不然也不会早早就撤下城头,甚至连露天炮台都不敢上去……
第二天和第三天的持续炮击里,葡萄牙人的伤亡依旧不小……他们其实有进行躲避,奈何没有成熟并完善的防榴炮工事,他们的躲避效果不大而已!
葡萄牙人的防御工事,和这年头除了大楚帝国外,其他国家的防御工事差不多,都是以防实心炮弹攻击为主,至于榴弹?
除了大楚帝国可没几个人如此大规模玩榴弹的,哪怕是之前的引火绳开花弹,除了楚军比较疯敢冒着巨大的风险以及大量的弹药经费大规模使用外,其他国家使用的依旧很少。
所以,这年头的防御工事,基本都缺乏针对榴弹的防御工事。
全都是一门心思奔着防备实心炮弹去的,比如大名鼎鼎的棱堡防御体系,这玩意就是用来防备实心炮弹的。
而缺乏完善防炮工事的葡萄牙人,在面临出现楚军持续三天的炮击里可谓是损失惨重,以至于在楚军的步兵们发起真正的进攻之前,他们的死伤人数就已经破千了。
而等到十月十八日,经过三天的炮击准备后,第五师也终于组织了真正的步兵进攻。
第十八步兵团为主力,而第十八步兵团里从各营里抽调出来的掷弹兵们,更是作为突击队一马当先的杀了上去。
这一场战斗毫无意外!
随着身披轻型全身板甲,一手手持钢刀或其他各种武器,但是几乎人人腰间都挂着一两枚原始手榴弹的掷弹兵们冲上去后,马六甲城也就宣告了陷落!
实际上,双方的步兵们根本就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近距离战斗。
葡萄牙人在饱受三天炮击的大量伤亡以及巨大的心里压力之下,看到楚军发动了数千人规模的总攻,又看到了楚军的掷弹兵们勇猛无比的冲上来后,他们一度试图进行抵抗。
但是他们刚上城头进行抵抗呢,早有准备的楚军炮兵部队就对着城头进行了急速射炮击,尤其是大量的115毫米轻型榴弹炮以及150毫米轻型榴弹炮。
这些轻型榴弹炮虽然炮弹威力一般般,但是胜在装调瞄准都非常方便,而且非常轻便可以靠近部署。
要知道115毫米轻型榴弹炮在楚军里,和65毫米野战炮一样,都是属于团级支援武器。
它的重量甚至比65毫米野战炮还要更轻一些……而且这种火炮还能拆开来装运,乃是名副其实的步兵支援火炮。
这也是115毫米轻型榴弹炮能够全面取代早期的各种中小口径臼炮、短管霰弹炮,成为大楚帝国团级部队两大支援火力之一的缘故。
随着楚军进行了一次突击式的急速射之后,刚上城头准备进行防御作战的葡萄牙人以及大量雇佣来的土著士兵们顿时就哭爹喊娘了。
等到掷弹兵冲上去后,这些人的抵抗也就微乎其微了,面对楚军的猛烈进攻,他们要么是转身逃亡,要么是躲起来,要么干脆就地投降。
根本就没有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抵抗,顶多就是有一些零星的抵抗而已。
倒是有大规模,有组织的投降发生……当天午后时分,随着楚军推进到城区各处,并攻占了各处要地后,眼看局势已经彻底无法挽回,并且逃亡也没有可能之后。
城内剩下最后的一百多名葡萄牙士兵最终在军官的带领下正式宣布投降!
随着他们的投降,马六甲城也正是于承顺十五年十月十八日正式回归伟大的大楚帝国!
而随着攻占马六甲城后,也意味着大楚帝国全面的,彻底的掌控了马来半岛(普吉山脉,克拉地峡以南)。
除了马来半岛外,大楚帝国还控制了马六甲海峡东端的寥内群岛,甚至还有一部分苏门答腊岛东部区域。
寥内群岛以及苏门答腊岛东部区域,之前都是柔佛王国的领土或其藩属国地区、
柔佛王国被大楚帝国所灭后,大楚帝国强势接管了所有原属柔佛王国的领土以及它的藩属国,比如占碑。
按照大楚帝国最近几年的论调:藩属国的领土是我的领土,藩属国的藩属国也是我的藩属国,这个范围还包括一系列前朝……理论上可以无限追溯。
所以,柔佛王国灭亡之后,柔佛王国不仅仅自身,其藩属国的领土自然而言的也就成为了大楚帝国的领土。
如果进行前朝追溯的话,这范围大概能够扩张到整个南洋地区,具体范围到那里,那就要看未来大楚帝国具体需要那里了。
总之甭管打不打,先把理由弄出来,以后要打的时候,也不用费劲找借口了,直接来一句收复领土就行。
而全面控制马来半岛以及寥内群岛以及部分苏门答腊岛东部区域后,也意味着大楚帝国彻底掌控了马六甲海峡东部区域。
如此情况下,哪怕苏门答腊岛上还有个亚齐王国以及其他一堆乱七八糟的土著小国,但是大楚帝国依旧能够充分保障自家船只在马六甲海峡的通航安全。
这对于大楚帝国的未来南洋整体战略乃至未来的印度半岛战略,都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战争还没有结束呢,大楚帝国就已经开始在狮城(新加坡)大兴土木,准备在这里修建一个大型的军事基地。
这里,未来将会成为大楚帝国在整个南洋地区里最大的军事基地,不仅仅用来保障马六甲海峡的安全,还肩负着快速机动派遣兵力弹压整个南洋地区的重任!!
第626章 大楚帝国不爱宣战
随着大楚帝国陆海军通力协作拿下了马六甲城后,大楚帝国在南洋地区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也就进入了尾声。
这一场旨在掌控马六甲海峡的战争,从去年开始筹备,今年春天开始大规模调集兵力以及物资,夏天的时候正式发动。
一直打到了秋天时分,直到十月中旬才最终落下了帷幕。
严格上来说,其实战争还没有结束,比如说亚齐王国和大楚帝国依旧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并没有签订任何的停战协议。
同时大楚帝国和葡萄牙东印度公司之间的战争严格上来说也还在持续,马六甲城内葡萄牙人的最终投降,只代表了他们自己,可代表不了整个葡萄牙东印度公司。
但是,这些都是理论状态而已,实际上葡萄牙人失去了马六甲城后,他们已经失去了所有在南洋地区的殖民地据点,想要和大楚帝国继续作战的话,那么只能从锡兰岛或印度半岛上调集兵力跨越印度洋,跑过来和大楚帝国打了。
但是但凡用脑子去想,都知道这是不太可能的事。
更何况葡萄牙东印度公司的情况可非常不好,他们在世界各地都遭到了荷兰人的强烈打压,锡兰岛以及印度半岛上的其他殖民地也面临着荷兰人的进攻。
马六甲城之所以长期兵力不足,无法获得增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荷兰人打葡萄牙人打的太狠,葡萄人之前甚至都被迫从马六甲城抽调兵力增援锡兰岛呢。
此外,葡萄牙人在南洋地区的其他几个殖民地,可不是大楚帝国打的,而是最近几年里陆续被荷兰人给夺取了。
在对付葡萄牙人这一件事上,其实大楚帝国和荷兰人算得上是盟友,虽然没有结盟,相互之间也没有商量,但是都很有默契的瓜分了葡萄人的殖民地。
所以,葡萄牙东印度公司,已经无力再组织兵力和大楚帝国作战了,接下来无非就是各种扯皮,威胁后的谈判而已。
再说亚齐王国,实际上亚齐王国自从丢失了马来半岛后,很快就认清楚了现实,早就开始派遣使者去找大楚帝国商谈停战事宜的。
只是双方的条件暂时还没有谈成,所以没能达成相关的停战协议而已。
然而实际上,亚齐王国方面根本就没有勇气,也没有实力和大楚帝国继续作战了,而大楚帝国呢,暂时也没苏门答腊岛西部区域没啥兴趣,或者说暂时还腾不出手来解决亚齐王国问题。
所以大楚帝国也没有兴趣继续主动攻击亚齐王国的本土。
如此也就导致了双方之间,还处于一种事实停战的谈判状态。
等到双方的条件谈妥当之后,估计也就会结束战争状态了。
不过想要谈妥当怕是不容易……不是亚齐王国痴心妄想还想要保留在马来半岛上的权力,而是大楚帝国的胃口太大……
针对停战谈判,大楚帝国开出来了一系列非常苛刻的条件。
具体条件可以参考当初对暹罗王国的条件,包括称臣纳贡,接受大楚帝国的册封,马来半岛的领土全部割让给大楚帝国。
这些条件,都只是最基本的,如果大楚帝国只有这些条件的话,亚齐王国早就在条约上签字了。
可惜的是,这几样条件只是最基本的前置条件而已,实际上大楚帝国还提出来了一系列的条件。
比如赔款一千三百万楚元,虽然这个价格是纯粹的狮子大开口,但是比前几年开给暹罗王国的价格还要高,要知道当时大楚帝国一开始给暹罗王国开出来赔款价格也不过一千万楚元而已。
这个赔款价格,哪怕是打个对折也得六百五十五万啊,这个价格对于大楚帝国而言兴许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亚齐王国这种小土著国家而言,那可是真正的天价……估计得省吃俭用好多年才能还上。
除了赔款外,大楚帝国还提出了让亚齐王国割让韦岛,以供大楚帝国在此建立船只补给基地,以便进出印度洋,并方便和亚齐王国进行贸易云云。
说白了就是大楚帝国想要在苏门答腊岛北部地区试图搞一个军事基地,以驻扎战舰,用来威慑亚齐王国的同时,还能协助北甲地区的海军港口一起封锁马六甲西端海域。
然后如果在这里建立了海军基地,那么还等于掐住了荷兰人的半边脖子……荷兰人在东印度群岛的船只,就是经过巽他海峡,走苏门答腊岛南海岸线,在前往印度半岛的。
亚齐王国,就在苏门答腊岛的西边,而韦岛则是亚齐王国在西边的一座小岛。
对于这一条件,亚齐王国方面自然不愿意同意的,他们可不希望自己的家门口有一直大楚帝国海军的舰队长期驻扎,那还要不要睡安稳觉了……
亚齐王国方面不答应,大楚帝国又提出了直接在他们首都的海岸边租借一片地方充当军事基地……亚齐王国就更无语了,他们连韦岛都不愿意,更别提首都的海岸港口了。
他们说,租界一部分地皮,用以建设商馆并进行贸易是可以的,但是直接搞一个大型军事基地,驻扎一支主力舰队甚至加上好几千兵力,这绝对这不行。
最后说来说去,又回到了韦岛上,经过大楚帝国所要亚齐王国首都军事基地不成后,亚齐王国为了过分的激怒大楚帝国,实际上在韦岛的割让上已经有所让步。
反正那地方也就地理位置重要一些,但并没有什么丰富的物产,真要割让了损失也不会太大。
除了领土以及赔款问题外,大楚帝国方面还要求军事通行权;派遣顾问监督亚齐王国的军事力量;要求亚齐王国派遣嫡女送往金陵和亲;要求亚齐王国对主战派进行严惩;为了保证赔款的顺利偿还,要求直接兼管亚齐王国的海关机构;要求亚齐王国全面开放市场,并协商制进出口关税,针对大楚帝国商品的关税,最高不得超过百分之五。
总之一大堆各种乱七八糟的条件,亚齐王国真要全部答应了,那和变成傀儡国也没啥区别了。
因为大楚帝国的条件比较苛刻,所以亚齐王国和大楚帝国方面的谈判也比较艰难,但是……只是过程艰难而已,不管如何,亚齐王国都必须为自己争取到一个停战协议,并正式的结束和大楚帝国的战争。
要不然的话,谁也不知道大楚帝国什么时候就打过来了。
要知道,如今大楚帝国的陆军兵力已经登陆苏门答腊岛的东部地区,开始接管柔佛王国的原领地以及藩属国了。
这种情况下,大楚帝国甚至都不用搞什么跨海登陆作战,直接就能够从苏门答腊岛东部派兵攻打亚齐王国。
为了避免真正的亡国,哪怕是条件苛刻一些,亚齐王国也的硬着头皮进行谈判,并尽可能的保证自己的利益,至少不要彻底的沦为傀儡国啊。
亚齐王国和大楚帝国之间的谈判,对于亚齐王国方面而言很重要,但对于大楚帝国而言……这事甚至都没有资格进入御前参务会议里被讨论。
和亚齐王国谈判的事,基本上由南洋巡抚衙门全权处理,金陵方面的大佬们根本不关心亚齐王国的死活。
金陵方面的大佬们开会商讨南洋局势的时候,眼里只有马六甲海峡,至于那些乱七八糟的土著国家。
除了暹罗王国,安南,缅甸这几个和大楚帝国接壤的国家比较受他们的重视外,其他南洋诸多,尤其是那些群岛上的国家,他们很多时候都是不太重视的。
这从大楚帝国在这一场战争里,制定这些作战计划的时候,大楚帝国陆海军的高层,其实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柔佛王国和亚齐王国以及葡萄牙人这三家是死对头,他们之间的三角战争已经打了上百年。
但是大楚帝国不管他们之间的关系,而是把他们全部当成了敌人,直接一股脑横推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