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374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视察完了主要厂家后,罗志学还在当涂召开了一次有当地各主要工厂总督办参与的御前工业会议,再一次强调了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不仅仅是对国防的重要性,更是对民生经济的重要性。
  罗志学要求各衙门要高度重视工业发展,不仅仅要官办投资各类重要工业,也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工商业。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
  三者缺一不可。
  通过了这一次工业会议再一次向臣子以及外界传达了自己对工商业的重视后,罗志学并没有在当涂工业区多待,而是很快返回了金陵城。
  反正这当涂工业区距离也近,有需要的时候他随时还可以再过来。
  返回金陵城后,罗志学再一次进入了繁杂的日常事务当中。
  作为一个帝国的皇帝,罗志学如果想要偷懒其实也很容易,直接把大量的事情推给臣子就行了,但是这样皇权就会旁落,并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未来,罗志学会通过更加合理的权力构架设计,逐步向臣子转移一部分权力,以减轻自己的工作量。
  但是在现在,帝国依旧属于打根基,造框架的阶段,罗志学依旧需要亲临一线处理众多的事务,要不然的话,帝国的根基分分钟就会给歪了……
  毕竟新生的大楚帝国和传统的任何不以个封建帝国都不一样,在这之前根本没有任何的参考性,如果没有罗志学亲自掌舵把关,低下的臣子们分分钟就会把大楚帝国变成明王朝的翻版……
  ——
  说起明王朝,随着崇祯身死,各地藩王们陆续监国或称帝后,如今的明王朝残余势力是一团混乱,搞的身为敌人的大楚帝国都搞不清楚,对面到底有多少个皇帝、监国……甚至连他们的真实身份都搞不清楚。
  不过除开众多乱七八糟,没啥势力的野心家或者干脆来玩过家家的人外,目前明王朝残部势力里得到广泛认可的政权,乃是孙传庭大力支持,同时也获得了左良玉有限认可的西安隆兴政权。
  随着时间的过去,南方的四川的秦良玉也代表了四川内的一票土司兵力为主的明军,对隆兴帝宣布了效忠。
  云南那边的沐王府也是宣布了承认隆兴帝。
  因此,目前的隆兴政权声势还是挺大的,名义上依旧控制着山西、陕甘、四川、贵州、云南等大片地区。
  但是偌大的控制区里,各部实际上互不统属。
  左良玉和孙传庭不久前还在相互干架呢,如果不是楚军趁着这个机会夺取了固关,直接威胁到了山西腹地,让左良玉感到了切肤之痛,也让孙传庭深感唇寒齿亡,说不准这两个人现在还在打着呢。
  四川那边也是比较混乱,当地的一些卫所兵基本没啥用,能打的是秦良玉卫所的土司兵力,而这些土司兵力以保护自己的家乡为最优先的目标,可不会轻易出川作战。
  云贵地区对隆兴帝的效忠,更是只剩下个名义了。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妨碍隆兴帝登基称帝后,一口气给十三家寺庙进行修缮,还准备在宫内修建一座寺庙,并广纳和尚,据传短短月余就招揽了数百僧人入宫礼佛。
  这也就算了,还特别喜欢捞钱,连军费都敢下手……
  据说孙传庭数次劝谏,但是人家隆兴帝没搭理他!
  隆兴帝兴许觉得:朕虽然是你扶持上来了,但是现在朕是皇帝了,你是臣子,不能你说啥就是啥!
  虽然你孙传庭兵力多,朕也拿你没什么办法,但是朕可以选择捂住耳朵来一个:朕不听,朕不听,就不听……
  罗志学听闻了军情司报告上来的这些小道消息后,呵呵一笑:“孙传庭这会怕是肠子都悔青了吧!”
  孙传庭的能力是相当不错的,能够短短一两年内就初步平定陕西内的流贼施虐,初步稳定了当地局势,并且还弄出来了一支新秦军。
  这样的能臣效忠一个好财礼佛的隆兴帝,可惜了!


第469章 六千五百万两的农业补贴
  时间进入承顺四年十二月份下旬的时候,在这一年临近结束的时候,罗志学也是主持召开了一次御前发展会议。
  参加会议的主体是农业以及工商业的高级官员,同时也有教育,吏务部方面的官员。
  这一次的发展会议,主要是为了敲定明年乃至未来好几年的整体发展计划。
  一个帝国的发展,总不能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瞎搞,更不可能说今天想起了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哪怕是最基础的农业发展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并持续的进行投入,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循环渐进的发展模式。
  这一次的发展会议,目的就是为了敲定未来数年的整体发展计划。
  而在制定各项发展计划之前,罗志学首先就提出了要求!
  发展计划嘛,总得有一个目标不是。
  “未来数年的发展纲要,核心依旧是解决温饱问题!”罗志学在会议刚开始的时候,直接就提出了要求:“民以食为天,吃饱天是天大的事,所以未来数年甚至更久的未来里,我们的工作重心依旧是,只能是解决温饱问题!”
  没有什么比吃更重要了!
  吃饱饭了才能发展工商业,才能打仗,去追求其他的东西。
  饭都吃不饱,然后片面的追求什么工商业,争霸世界之类的都是扯淡。
  这也是过去几年里,大楚帝国在新占领区里都会投入一定的钱粮,用于恢复当地民生的缘故。
  这一点在今年的北伐行动里体现的更加的明显。
  大楚帝国的北伐,之所以需要动员整个帝国的力量,并重新疏通运河,征集数以万计的运输船只,凑集并往北方运输数百万石的粮食,为的可不是供应军队。
  军队的需求其实没这么大的,甚至极端一点的说,单纯的军事行动哪怕后方粮食供应不上,也能就地征粮。
  但是如果大楚帝国在北伐的时候,往北方调运数百万石的粮食,再加上数十万大军北上造成的粮食消耗,那么北方数省就会陷入巨大的饥荒。
  大规模的饥荒之下,北方数省分分钟就会赤地千里,饿殍满地,其惨状一点也不会比陕西,河南西部地区好多少。
  所以,大楚帝国在北伐的同时,往北方调运数以百万石的粮食,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避免北方数省发生大规模的饥荒。
  而随着大量的粮食陆续通过运河以及海运往北运输,并的陆续投入当地市场,北方数省的民众虽然生活困难,难以吃饱,饿死人的情况依旧很普遍。
  但是总归是没有发生超大规模的饥荒,从而避免了北方数省的动荡,使得当地在战争过后快速稳定了下来,继而为快速恢复农业生产提供了可能性。
  吃饭问题,将会是未来数年帝国内政发展的第一要务,而这一点,罗志学觉得有必要再一次向手底下的这些臣子们强调。
  在吃饭问题面前,所谓的工商业不值一提,因为这年头你可没办法从外部大量进口粮食,当内部粮食产量不足的时候,那么赚再多的银子也是白搭,毕竟银子不能当饭吃。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农工商三者里,农才是根基!
  所以罗志学在发展会议上,毫不犹豫的定下了这个基调。
  但是他也怕手底下的臣子们走极端,来个重农抑工商,这同样是不可取的。
  所以他又接着继续道:“要解决吃饭问题,首重农业,但是也不能光看农业,因为工商业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生产工具,更好的资源调配,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能。”
  “比如钢铁公司所提供的各类农具,就能够有效的促进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粮食公司能够把部分地方的多余粮食调配到缺粮的地方。”
  “同时工商业能够为财政提供更多的税收,而这些税收又可以以各种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反哺到农业生产当中来。”
  “同时工商业还能带来更多的就业,促进民众增收。”
  “但是也必须注意到,工商业的目标并不是赚更多的钱,而是为了让民众吃的更饱。”
  “农工商应当相互配合,实现螺旋式发展,最终解决温饱问题。”
  单纯以老旧的方式种田是吃不饱饭的,而单纯的开工厂也是要饿死人的。
  罗志学需要的是农业和工商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一种良好的互补机制。
  之所以这么强调,这是因为目前的大楚帝国和后世的近现代国家不一样:目前的大楚帝国是非常典型的内需经济模式,基本不可能从外界进口到大量粮食。
  如此情况下,想要让广大的百姓吃饱饭,那么帝国内部就得有足够的粮食。
  因此甭管用什么方式,发展工业也好,修建水利设施也好,直接补贴农民也好,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粮食增产。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所有人都明白了罗志学的核心目的:粮食增产!
  尤其是分管工商经济行业的参务大臣袁高峰,他直接道:“我们未来数年的核心发展目标,是提高粮食的产量,而这需要各行业的配合!”
  “工业方面,我们可以依托制铁和机械行业的优势,重点发展并推广一批更好的农具,并研发一批生产效率更好的农具投入农村。”
  “如今民间的铁制品价格还是比较高,农民想要购置一把上好的锄头都要缩衣节食,但是质量上好的锄头等工具,却是开荒耕种的利器,所以当务之急,是把铁制农具的产能提起来,把价格降下来。”
  袁高峰是工业出身的,虽然之前他搞的都是一些兵工厂,但是这几年负责工商行业的他对工业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他很快就从罗志学的指示里抓抓了重点,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明年开始,我们可以针对农具生产的厂家适当的免税补贴,以降低农具的价格,同时还可以针对性的给予一部分特定的农具补贴,直接由财政承担一部分成本,让农民以更加廉价的价格获得农具。”
  说着,他还笑了笑:“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农民们获得足够廉价的大批铁农具,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刺激冶铁行业以及机械行业的发展,这又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利税,说不准最后这一部分上涨的利税都能对冲农具补贴的财政支出。”
  “操作的好,兴许我们都不用额外的财政支持,就能够让农民们获得大批廉价的铁制农具,还能扩大冶铁和机械行业的规模,实乃一举双得!”
  罗志学听罢微微点头:“扶持并补贴农具,这个想法可行,后续做一个详细的方案出来。”
  此时,参务大臣郭全书也是道:“要解决温饱问题,首重在于粮食增产,而要增加粮食的产能,除了更多更好的农具外,也需要完善的水利设施。”
  郭全书不仅仅分管人事,同时他还分管水利和交通。
  文官系统里的参务大臣一共也就五个人,基本上每个人都要分摊管一大堆的事。
  “完善的水利设施,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了,很多地方里明明有大片良田,但是因为缺乏水利设施,是雨季洪涝,旱季缺水。”
  “尤其是两淮地区里的洪涝情况非常的严重,去年的时候两淮地区也没有下多大的雨,但是依旧有大片地方发生了洪涝。”
  “哪怕是在一些粮食主产区也如此,江汉平原、洞庭湖沿岸、鄱阳湖沿岸乃至太湖沿岸这些鱼米之乡,一样受到洪涝的威胁,对粮食的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
  “臣以为,应当调拨资金以及人手,对水利设施进行整修!”
  “水利设施不单单能够防洪涝防旱灾,而且还能作为灌溉设施,让更多的下等天变成上等田。”
  罗志学此时道:“农业生产中,水利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要拟定一个完善的水利设施修建计划!”
  ——
  一场发展会议里,大楚帝国基本拟定了未来数年的发展方向。
  那就是解决温饱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大楚帝国将会从多个方面着手,而不是单纯的鼓励开荒种田。
  而是一个覆盖了农业、工业以及商业的一揽子计划。
  而经过初步的论证后,罗志学综合取舍下,初步拟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
  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计划。
  进一步鼓励复种、开荒,并给予若干年内免去农业税的优惠政策。
  扶持并补贴农具的生产和使用,通过对专门的农机厂家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专项补贴,用以降低农具的生产出成本以及销售价格,确保更多的农民能够买到平价农具。
  扶持鼓励新式农具的研发以及生产,比如脱粒机,罗志学亲自指示了皇家理工学院的相关老师,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描述,搞出来了一种脚踏式的脱粒机,主要用于稻谷的脱粒。
  这种脱粒机能极大的提升脱粒的效率,而且原理以及工艺也都很简单,框架都是木头制造,铁的零部件只有齿轮和轴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3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4/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