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332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而这些,都是大楚帝国敢于在不太利于己方作战的江北平原地形里,还发动大规模战事的底气所在。
  正月的这一场御前军务会议里,大楚帝国高层最终敲定了江北作战计划的框架。
  正月二十日开始,罗志学正式下旨,对江北、江南各部进行指挥体系的调整,并重新设立了三个军。
  之前罗志学在东进的一系列战役里,也设立了三个军,不过在东进战役后陆续撤销了。
  第一军进军江南之后,麾下兵力第一师驻防江南,第六师则是调往浙江作战,因为兵力分散后被正式撤销。
  第二军在江北作战,同样因为所辖的第四师和第八师过于分散,第八师在合肥一带作战,而第四师却是跑到了扬州去作战,所以最后同样也被撤销了。
  至于第三军,撤销的时间要更早,该军在赣北战役后,麾下主力第七师调往赣南等地作战,而近卫师则是继续东进参加江南战役,因此赣北一系列战役后,第三军就是被正式撤销。
  这三个军之所以被陆续撤销,那是因为这三个军都是纯粹为了东进战役而临时组建的,并不是固定编制的军。
  楚军之前也好,现在也好,从来都没有设立过这种固定编制的军级部队。
  包括各守备司令部也同样如此。
  楚军里,最大的固定编制部队,就是师了。
  毕竟师就已经够大的了,一万四五千人呢,如果两三个师组成一个固定编制的军,那么这个军就能够达到四五万人。
  而楚军正规军里一共也才二三十万呢!
  不管是出于兵权掌控,还是出于战略安排,罗志学都不太可能长期的设立多个固定编制,兵力好几万的军级编制的。
  罗志学都是通过守备司令部,临时设立的野战军来集中更大规模的兵力,进而发起大规模作战的。
  之前东进战役是这样,两广和闽浙战役也是如此,楚北的北线以及西线等方向,也是如此。
  现在搞江北战役里,自然也不会例外。
  罗志学直接设立了第一军和第二军、第三军。
  第一军,辖第四师、第一近卫师这两支已经在运河一线作战的主力部队。
  第二军,则是辖第八师以及从后方增援上来的第二十师,,用于合肥、凤阳一线,乃至未来河南方向的作战。说起这个第二十师,还是得益于乙等师第一百师,第一百零一师的编练,并接过了后方要地的弹压任务,这才能够让陆军把第二十师这个野战部队抽调出来用于合肥、凤阳方向。
  第三军,辖第一师、第十师、第十一师,而这三个师乃是清一色装备燧发枪,采用新式战术的部队,而这个军,实际上才是后续用于北伐的核心主力部队。
  因为燧发枪部队的战术战法和旧式部队不一样,楚军高层为了避免出现麻烦,干脆把预计参加北伐作战的这三个新式部队,都集中编为一个军单独作战。
  除了这三个军外,在江南后方还会有第二近卫师、第十五师主力以及第二十二师,一方面是弹压当地维持当地的局势,一方面也是作为整个北伐部队的战略预备队。
  随着这三个野战军的编成,北伐作战也是正式拉开了序幕。
  但是最先引爆战斗的并不是在扬州,也不是在合肥,甚至都不是滁州等地,而是在看似不起眼的海州沿海的郁洲岛。
  正月二十五日,大楚帝国的北洋舰队汇集上百艘战船以及一百多艘的运输船,搭载了海军自身的一个陆战营和陆军第十五师派出的一个加强旅,对郁洲岛发动了登陆突袭。
  并且只用了半天时间,就顺利攻占了该岛,随即朝着内陆的宿迁直奔而去。
  紧接着,楚军第一军的第四师对扬州发动了大规模炮击,北边的第一近卫师,则是从天长出发,直插扬州背后的高邮州。
  而楚军第三军这支核心主力部队,在第一骑兵旅的配合下,直接从天长一带向北发动了突袭,两师直扑淮安,一师杀向泗州。
  短短几天内,楚军就对整个江北的运河沿线发动了猛攻,并不是之前宋祖舜、杨嗣昌他们预料的那样,只是单纯的强攻扬州。
  海军方面也是派出了大批搭载了重炮的内河战舰,冒险驶入运河炮击扬州城。
  陆续得知各地都遭到楚贼袭击消息的杨嗣昌,结合了多方面传回来的消息,再一对比地图后,都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些天杀的楚贼,好大的胃口,好大的胆子!”
  杨嗣昌此时那里还看不出来了,按照楚贼的这种战略部署以及突袭方向,这绝对是奔着把徐淮运河沿线的明军直接一口吞去的,甚至不惜派遣大批战舰,冒险在郁洲岛发起登陆作战,然后奔袭宿迁。
  这明显就是防着淮安的杨嗣昌所部向北逃跑的。
  而这还真是楚军高层的想法!
  罗志学想要在江北一带,尽可能的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尤其是敌军中的新标军。
  因为在江北地区作战,虽然补给也不算通常,但是总归还是能做到,而后勤运输的耗费也能够有效控制。
  但是如果让大批敌军逃亡山东、河南乃至北直隶去,那么后续楚军想要集中这么多的兵力和火炮,发动这么大规模的战役,其困难程度是要翻倍增加的。
  这后勤补给越远,补给也就越困难,耗费也就更大。
  所以如果可能的话,罗志学希望尽可能的在江北战役里就歼灭大批敌军的有生力量,避免他们北逃后,后续北伐作战后勤压力太大。


第415章 高邮黄庭浩
  大楚帝国承顺四年二月初一日,江北扬州府高邮州。
  明廷副总兵黄庭浩看着城外的大批身穿灰色军服的楚军,满脸的凝重。
  昨天下午的时候,城外就来了一伙楚贼,一开始他还以为这只是楚贼的试探性进攻之类的,过去大半年里也经常有楚贼跑到高邮州城外晃悠,也试过攻打高邮州。
  不过来的兵力都不多,也没携带太多的重炮,所以这种试探性进攻虽然对城内的守军造成了一定损失,但也没到能够直接攻破城市的程度。
  原本黄庭浩这一次过来的楚贼也是这样,然而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时间的过去,越来越多的楚贼出现在了城外。
  从一开始的千把人,再到两三千人,等到入夜时分的时候,城外的楚贼已经有五千多人
  原本这就已经够多的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今天上午又陆续抵达了大批贼军。
  而这一次的贼军更多,并且还携带了大量的火炮。
  看着城外楚贼的数十门长管火炮,再加上二三十门大号的短管臼炮,黄庭浩那里还不知道,这一次楚贼怕是真的奔着攻克高邮州而来的。
  这一次,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城外的楚贼至少上万人,大小火炮数十门。
  而高邮州城的守军呢,总兵力不过六千余人而已,其中两千多人是江北新标军,四千多人是卫所兵。
  他们都是属于扬州防线守军的一部分,嫡属于江北巡抚宋祖舜麾下。
  宋祖舜驻防扬州,守的可不仅仅是一个扬州城,而是以扬州为核心,运河为沿线的大片地区。
  除了在扬州城内囤积大批兵力外,宋祖舜还派兵驻防扬州城北部的高邮州,扬州城东部的泰兴、泰州也有部分驻兵。
  如果宋祖舜放弃诸多外围地区,只是单纯守一个扬州城的话,那么很容易就会被楚军攻占外围若干城池,切断京杭运河,最后被战略包围。
  到时候,扬州城就会变成孤城一座,没办法再从淮安等地获得增援了。
  然而宋祖舜手中的兵力也是有限的,他手底下一共也就三万多人兵力而已,扬州城防线就需要两万多兵力,其他几个地方多少也需要分出去几千人,这留给高邮州这边也就只剩下六千人了。
  这六千人,由宋祖舜麾下的副总兵黄庭浩统帅。
  然而现在黄庭浩看着城外的大批楚军,他却是没有半点守住高邮州的信心。
  他可是和楚军多番交手的老将了,之前宋祖舜在和州硬抗第四师猛攻数月之久的时候,他就是宋祖舜麾下的一个参将,带着一个营的江北新标军作战。
  那一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麾下的一个营六百多人打到最后,只剩下了四百多人。
  楚军的炮火似乎永远也不会停歇,尤其是楚军发动总攻后的那几天里,炮火之猛烈,超乎了他的想象。
  在楚军的猛烈炮火中,他带领的一个步兵营,其实也没怎么和楚军进行近距离交战,但是等到最后撤出和州的时候,他麾下的步兵营已经只剩下四百多人了。
  足足有两百多人陆续死在了楚军的交战当中。
  不过虽然他的步兵营死伤不小,但是却也算表现出色,甚至也取得了一定的反杀楚军的战果,撤退过程里表现也不错,甚至两次充当断后部队,打了一次小规模的反击,伏击了轻兵冒进的楚贼百余守备军,斩首数十级。
  撤往扬州城后,宋祖舜很快举荐他为副总兵,并让他当了江北新标军左军统帅。
  明廷的诸多新标军里,其编制以及称呼和官制,基本都出自杨嗣昌之前搞出来的湖广新标军。
  基层编制和楚军差不多,都是队、哨、营。
  而营以上,他们没有设团或旅,而是直接设军,以若干个步兵搭配炮营、辎重营、骑营,组成一支在兵力上大概三四千人的军。
  类似大楚帝国里的混成团、混成旅。
  此外他们虽然没有团级部队,也不设团长,但是他们在军统帅之下,往往会由两个参将、游击之类的将领,由这两个将领分别统帅两三个步兵营战斗。
  其实这也是楚军里的团级编制了,只不过明廷的新标军并没有固定下来而已。
  而这,其实也是明廷方面的新标军将领们,为了掌控兵权所采取的一个措施,不愿意设立固定编制的团级部队,来分走军统帅的兵权。因此明廷里的新标军,其最大固定编制就是类似楚军混成旅里的军了,在往上的话,就是属于类似行政编制的江北新标军、两广新标军这种番号了。
  而各地方新标军兵力和战斗力也不相同,两广新标军多的时候两万多人呢,而很多督抚手底下的新标军只有几千人而已,装备就更不用说了。
  而细分到各左右前后中各军里,各军兵力以及装备水平甚至战斗力,差距也是非常大。
  具体看军统帅的能力和人脉关系以及练兵能力,强悍的一个军,往往能够做到满编甚至超编,比如之前的两广新标军右军,其总兵力超过六千人呢,其步兵营除了六个固定编制外,还编有一个所谓的陷阵营。
  而兵力少的,比如宋祖舜的这个江北新标军后军,兵力不过两千余人。
  而且这两千多人主要是由三个步兵营构成的,而炮营虽然挂着炮营的名头,但实际上只有四门两斤半火炮,人数不过数十人而已,骑兵营也是只有区区数十骑而已。
  造成他的后军兵力少,装备差,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后军编成时间短,乃是江北新标军里最后编成的一个军,距今也不过三个多月,乃是从黄庭浩之前带的那个步兵营里扩充而来的。
  还有更重要的是,宋祖舜并没有给他太多钱粮和枪炮上的支持,只是给了他的番号,然后让他自己想办法凑集军需枪炮。
  黄庭浩对此也能理解,他的老上司宋祖舜现在也是焦头烂额,手底下养着一万多新标军,以及两万多卫所兵,所耗费的钱粮可是非常庞大的,但是朝廷可没有给宋祖舜一个铜板的养军费用……
  江北新标军以及当地卫所兵的耗费,可全都是要宋祖舜以及麾下各个将领们自筹的。
  黄庭浩这边也不例外。
  有时候吧,黄庭浩也会生出疑惑:自己这样费尽心思凑集钱粮编练大军,然后报效朝廷和楚贼打仗,到底图个啥?
  升官发财?
  升官只给个官帽子有屁用。
  至于发财,朝廷现在连军费都不给了,所有军需都得自行凑集,这要是为了钱财的话,他完全可以不练军,直接把凑集的钱财装进自己的腰包了,那少说也好几万两呢。
  但宋祖舜没有,他黄庭浩也没有。
  所以升官发财,对于很多一线和楚军作战的明廷将领而言是不存在的,哪怕是对于宋祖舜这种封疆大吏而言都一样。
  宋祖舜的漕运总督,还不是被崇祯说拿掉就拿掉了……
  再比如现在接替宋祖舜,总督山东,保定,南直隶等地的杨嗣昌,也不见得会有什么好下场。
  这人前两年刚因为楚南战败,然后被崇祯罢官关进天牢,在天牢了蹲了好久后才被崇祯重新起复。
  据闻杨嗣昌一度拒绝,不想出任这个新总督的,奈何崇祯也是个铁头娃,认准的是就非要搞。
  杨嗣昌推迟后,崇祯又连续下旨两次进行委任,而且还给杨嗣昌加了兵部尚书,右都御使的加衔,又加太子少保,还词尚方宝剑,据传还亲自对杨嗣昌说,朕只信任你之类的话。
  受到如此礼遇的杨嗣昌脑子一热,立马就忘记了总督湖广各省作战的时候,只是打了一场败仗就被崇祯一撸到底的旧事,然后毅然南下淮安,主持南线和楚贼的作战事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3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2/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