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伪明军方面,根据我们最新的情报显示,敌军在江北地区里,兵力主要部署地点是在运河沿岸的扬州、淮安两地以及江北腹地的合肥、凤阳两城。”
“其中扬州乃是明军的布防重点,根据可靠情报,当地至少部署了一万五千人以上的江北新标军以及两万人规模以上的卫所兵,该部兵力由伪明江北巡抚宋祖舜统帅,此人擅长守城作战,之前曾经在和州阻挡了我军数月之久!”
“后方的淮安城则是伪明新任漕运总督杨嗣昌亲自坐镇,麾下有其根据山东等地新标军编练的督标八千余人,此外还有大约万人卫所兵。”
“而在合肥和凤阳方向的伪明军,则是以朱大典为首,在合肥部署有凤阳新标军约五千人,卫所兵至少八千人以上,凤阳方向也有大约三千人的凤阳新标军,五千人以上的卫所兵。”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江北地带,还有大批明军骑兵在活动,根据我们的查探,这些明军骑兵数量至少在五千骑以上,给我们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我军第四师、第八师在该方向作战的时候,多次遭遇敌军骑兵部队袭击,去年十月份的时候,我军一个辎重营护送一个运输团,往扬州西北数十里的天长县运输物资的时候,遭到大批敌军骑兵袭击,该辎重营损失过半,大批物资被劫掠或被破坏,运输团内民夫伤亡惨重!”
“这种情况,哪怕是我军有第一骑兵旅进行配合作战,但是依旧处于被动当中,陆运安全堪忧。”
骑兵总监王瞎子此时道:“他们的骑兵大部分都是从蓟辽、宣大、三边等地北调遣过来的边军骑兵,战斗力不弱,同等兵力下,真正对上了我第一骑兵旅凭借着更加优良的装备可能会占据一定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也是非常有限的。”
“而各师属骑兵团对上这种边军骑兵,哪怕装备了遂发手枪后的几个师属骑兵团也是如此,基本上只能被动防守!”
但是这个时候王瞎子却是又稍微提高了语气道:“但是我骑兵部队专研出来了一种骑兵混合战术,通过给部分骑马步兵配属短管的遂发骑枪,掩护冲锋骑兵进行作战,最近一个月取得的几次效果不俗的战果。”
“我前几天接到了一份来自合肥前线的骑兵作战报告,我方乃第八师属骑兵团下属的一个混编骑兵哨,同时配属有冲锋骑兵和火枪骑兵,兵力两百三十骑,敌军乃是两百五十余边军骑兵。”
“我军的这个混合骑兵哨表现不俗。”
“战后统计,我骑兵哨阵亡二十三人,轻伤二十五人,而敌军骑兵当场遗尸六十余,轻伤未知,另缴获良马十余匹。”
“此战我军的火枪骑兵,以遂发骑枪的更远射程,更大威力,在更远的距离里就压制并对敌军骑兵进行打击,在敌军骑兵进入骑弓有效射程内就给敌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当火枪骑兵压制了敌军骑兵后,我军冲锋骑兵果断持马刀发起密集队形冲锋,先以遂发手枪杀敌,紧接着以马刀肉搏,成功击溃了该股敌军!”
王瞎子说这话的时候,脸上都是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给骑兵们装备短管遂发步枪,同时把这些装备了遂发步枪的骑兵和配属马刀,遂发手枪的骑兵进行混编,这乃是他大力支持并发展的。
而王瞎子搞这些混合骑兵,也是因为之前被骑兵部队寄予厚望的遂发手枪骑兵表现的并不理想。
刚装备遂发手枪的时候,骑兵部队发现这遂发手枪虽然杀伤力不错,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骑弓的作用,然而火力持续能力太差,射程也没比骑弓强到那里去,精度也差。
这也就导致了一种情况的出现:当己方骑兵开枪之后,虽然杀伤了一些敌军骑兵,但是接下来就会被敌军的弓箭射成刺猬……
更有甚者,会被敌军骑兵挥舞着马刀、骑兵长矛冲过来,然后溃不成军。
过去一年里,楚军手枪骑兵部队已经连续多次遭到了类似的失败,迫使楚军骑兵不得不重新反思手枪骑兵的作用,并开始寻求新的作战方式。
——
一定程度上来说,被寄予厚望的手枪骑兵在江北前线表现不堪,也是导致楚军多次拖延江北战役发起时间的原因之一。
己方手枪骑兵不够给力,传统骑射、冲锋类骑兵又不够多,嘴周导致楚军骑兵就挡不住明军的骑兵。扛不住明军的骑兵的话,那么己方在野外行军,运输补给的时候就会遭到巨大的威胁,由此导致辎重部队被袭击。
在野外大规模会战的时候更是会陷入被动当中,稍有不慎就会大军惨败。
为此,楚军数次拖延了江北战役的同时,也一直在努力寻找提升骑兵战斗力,或干脆是寻找克制敌军骑兵,提升的方法。
克制方法有不少,比如给辎重部队配属更多的四轮马车,以抵抗敌军骑兵的袭击。
比如给部队配属更多轻便的两斤半野战炮和散弹炮,甚至学着明军那边弄一些专门搭载轻型短袍的炮车,搞各种车阵。
乃是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想要真正的扭转楚军在江北乃至未来中原占据里的不利距离,抵消敌军骑兵的优势,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升自家的骑兵战斗力。
当代战场上,能够真正抵抗敌军骑兵的,只有己方的骑兵。
经过长期的摸索之后,前线的楚军骑兵们付出了血的代价后才逐步摸索出来多种适合的战术,并且做出了改进。
诸多改进有不少,比如说给遂发手枪骑兵们,多配发一支甚至两三支遂发手枪。
这样手枪骑兵们冲上去后,就能够通过提前装填后的多支手枪开火陆续开火,打出多发子弹,形成比以往数倍的火力网。
除了增加遂发手枪外,也对手枪骑兵的战术进行了一定的改进,比如更加强调马刀的冲锋肉搏战,更加强调密集阵型。
因为有时候敌军骑兵不一定会给你采用半回旋战术的机会。
半回旋战术就是先冲上去在敌军阵前数十米外转向,并在转向的过程中开火,转向成功后退回来进行装填。
等装填好后再冲上去开火,如此往复,直到击溃敌军后,或打乱敌军阵型后发起冲锋。
这种呆板战术对付没有远程火力的步兵还行,对付一些半吊子骑兵也凑合,但是对付精锐的边军骑兵就不太行了。
对面很多明军骑兵一看你用火枪了,甭管是短火枪还是长火枪,往往冲上来射一波箭或者用三眼铳射击过后,就直接挥舞着马刀或长矛、三眼铳冲上来了。
根本就不给你来回装填射击的机会。
更甚者,他们一看你楚军骑兵只是玩手枪,就觉得你好欺负,连骑射都免了直接就列阵冲过来……然后楚军的手枪骑兵们往往就溃败。
毕竟楚军的这些手枪骑兵,都是师属骑兵团所辖,而师属骑兵团的骑兵素质,本来就是半吊子骑兵,骑术不咋地,冲锋作战肉搏也不咋地,面对大规模骑兵冲锋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直接反冲锋都还好。
但是如果还打算先用火枪打一波,打完之后再退回去的话,往往就直接崩溃了。
搞的楚军里的手枪骑兵一度很尴尬……
后来楚军骑兵才做出众多改变,比如装备更多的轻便两斤半骑兵炮,把步兵所用的遂发步枪锯断枪管后,让一部分骑兵配属,为的就是获得比手枪,比骑弓都更远的射程,更大的威力。
通过火枪骑兵或骑兵炮,先压制敌军的骑射,再让冲锋骑兵以密集阵型,挥着马刀冲上去厮杀,冲锋过程里,因为密集的阵型,战马基本没有乱跑的空间,骑兵们甚至都可以空出双手来。
于是乎,这些冲锋骑兵就可以做到一手持刀,一手拿着手枪发起冲锋,靠近一定距离后先开手枪,因为冲锋的时候速度快,距离也很近了,骑兵们不可能还有时间对手枪进行回收动作,所以基本都是直接扔掉手枪,直接用马刀进行肉搏厮杀。
针对这种情况,骑兵部队还专门把这些骑兵手枪系上绳子,骑兵开完枪后都不用管,直接松手就行,反正有绳子系着,这手枪也掉不了……
还别说,这种改进还挺有效的,十二月份的一场骑兵交战里就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御前军务会议上,王瞎子代表骑兵方面表态:“发动江北战役后,我们骑兵绝对有信心干掉对面的明军骑兵,保障大军的后勤安全,保障大军在决战时候的侧翼阵型安全。”
第414章 北伐起
骑兵部队通过持续的改进,搞出来了这种火枪骑兵和冲锋骑兵相互配合的战术,然后还直接把两斤半野战炮给配属到骑兵部队里,以增加骑兵部队的远程火力,如此诸多改进后,让楚军方面的骑兵部队信心大增。
一个骑兵旅,再加上多个师属骑兵团,在骑兵总数上,楚军骑兵也不会比对面的明军骑兵少了。
而战斗力上,通过持续的改进以及十二月份的多次小规模的骑兵交战战列里,也证明了,那么一对一单挑,现在的楚军骑兵也有一战之力,甚至还能占据战术优势。
这一战,能打!
而当楚军方面的最大短板,骑兵方面都表态没什么问题了,其他人自然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
这后续讨论作战计划的时候,整体气氛都比较轻松,甚至军政部的魏开福都还有心思开对面明军的玩笑:“这样算下来,对面应该有三万人以上的新标军了,这可是要不少的钱粮和枪炮啊,难不成他们都卖儿卖女了?”
徐志贤笑呵呵的解释道:“根据我们的情报,他们这几家的钱粮基本都是自行凑集,江北民众现在是苦不堪言啊,听说连那些盐商们都受不了宋祖舜了,他丢掉漕运总督的官帽子,就是因为搜刮的太狠,被人弹劾后贬职的。”
此时一旁的李成通中将也是道:“就他们那些新标军的水平,能花几个钱啊,他们三万人的耗费都还不够我们养一万人的呢,我看啊,他们捞的钱都进他们自己腰包了!”
“不过他们在失去郑芝龙和葡萄牙人的枪炮弹药供应后,这还能自造不少的枪炮,这一点倒是值得一看!”
明廷的新标军里,尤其是江北一带的新标军,他们的枪炮来源一部分是他们自行召集工匠打造的,火绳枪和野战炮对伪明那边的工匠来说还是没什么难度的,不过就是耗费和时间问题而已。
还有一部分枪炮弹药则是他们之前通过郑芝龙、葡萄牙人采购的。
只是随着郑芝龙投诚大楚帝国后,他们就彻底失去了海上的各种渠道,只能依靠自行铸造枪炮了。
此时徐志贤也道:“根据我们的情报,他们的装备水平已经不如以往了,扬州那边空有一万五千人以上的新标军,但是长管火炮只有二十多门而已,最近两个月更是一门新炮都没有增加。”
“淮安那边更少一些,只有十来门。”
“他们的新式火绳枪也严重不足,我们的情报人员亲眼看到过不少的新标军还在使用旧式的鸟铳。”
“根据我们的判断,江北地区的新标军看似数量多了,但是平均质量上应该还不如之前的湖广新标军和两广新标军,就算是和州时期的江北新标军也略微差一些。”
“这一次打江北,恐怕比之前打九江还要容易一些。”
徐志贤的这话,也是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同。
尽管这一次江北战役里所需要面对的敌人数量更多,光是新标军就有三万之数,但是考虑到敌军新标军的素质并没有更强,反而是出现了衰退的情况。
而更重要的是大楚帝国己方的实力对比九江战役期间,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强。
哪怕不说整个大楚帝国的陆军兵力,只计算目前在江北地区作战的地面兵力,就足足有三个师又一个骑兵旅和两个臼炮团。
同时军方还准备把第一师、第十师、第十一师这三个配属燧发枪,采用新式战术的主力师用于江北地区的作战。
这样一来,楚军在江北地区就能够集中六个主力师的兵力!
再加上第一骑兵旅和多个臼炮团以及若干独立配属的部队,仅仅是主力部队的兵力就会达到十万人左右。
而明军呢?
他们的新标军加起来也就三万人左右,卫所兵也就四万多人,总兵力不过七万多人。
哪怕不算双方兵力的质量、装备上的诸多差距,仅仅是兵力上,明军方面就处于劣势。
如果算上兵员质量以及装备水平的话,那么差距就更大了。
兵员素质的优劣很难具体量化,但是依旧可以通过士兵的伙食水准进行对比。
毕竟这吃得好了,才能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有了训练后士兵的体能才能更好,而有了良好的体能才能够进行高强度的各种战术,搏斗等训练,才能够获得更加优良的行军速度以及持久作战的能力等等。
吃的好不好,对于士兵的综合素质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而这也是罗志学始终坚定维持军内高标准伙食水平的重要原因。
兵员素质外,双方的装备水平其实差距更大。
明军里的卫所兵都不用说了,都是一群拿着冷兵器,火门枪的炮灰而已,不对,人家现在明军的很多高级将领,比如宋祖舜,杨嗣昌他们都觉得这群炮灰碍手碍脚,还浪费钱粮,屁用都没有……
他们手底下的卫所兵,更多还是用来当辅助兵力使用的,修一修工事,运输辎重啊什么的。
有点类似楚军后勤部所辖的运输团,建筑营这些辅助人员。
即便是明军里的新标军,其装备水平也远远不如楚军的装备水平。
以最为重要的火炮来说,楚军里一个旧编制的野战师,比如目前正在江北作战的第一近卫师所属的炮兵部队,在满编状态下,火炮是非常多的。
师属炮兵团辖有十二门九斤野战炮,二十四门五斤野战炮以及十二门四十八斤臼炮。
各步兵团,辎重团,骑兵团,各自辖有四门两斤半野战炮,四门十八斤臼炮,总数就是二十四门两斤半野战炮,二十四门十八斤臼炮。
光是一个第一近卫师的火炮,就比整个江北地区里明军的火炮数量总数都要多!
当然了,这种满编部队目前也就只有一个第一近卫师而已,至于其他部队,或多或少都会有缺编。
比如同样在江北作战的第八师,该师目前只有八门九斤野战炮,十六门五斤野战炮以及十八门的两斤半野战炮,臼炮方面暂时只有十二门二十四斤臼炮,十六门十八斤臼炮。
整体火力,要比第一近卫师差了一大截。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第八师,其火力也比对面的明军强得多。
一个第八师,就能够在合肥、六合、凤阳一线压着朱大典麾下的数万兵力打,就这,还是因为当地的朱大典所部,得到了大批边军骑兵的协助。如果没有这些边军骑兵威胁楚军的侧翼和后勤线,第八师早就一路杀到凤阳去了。
兵力数量,兵员素质、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楚军都要大幅度优于对面的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