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244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对此,罗志学很快批准了,于是乎,陆军方面很快就从各部队里抽调了精锐,成立了暂编第五混成营。
  这个暂编第五混成营,目的非常简单,那就是摸索、试验换装燧发枪后的新编制,新战术,为后续部队的大规模换装奠定基础。
  为此,汉天兵工厂那边还会提前动用一批资深工匠,采用手工生产的方式,先给这个混成营生产一批火枪,以满足该营进行实弹演练。
  而暂编第五混成营的初步编制,也和其他所有楚军部队都不一样。
  首先,这个混成营里步兵都是清一色的火枪手,没有什么刀盾手,长矛手,弓箭手之类的步兵兵种。
  初步编有六个火枪哨,每个火枪哨都编有一百二十个线列步兵!
  这一百二十个线列火枪手也不是瞎来的,而是根据队列需求弄出来的。
  如果是三列队形,每列就是四十人,如果要加强阵型厚度,也可以采取四列队形,每列三十人。
  必要时候,也可以组建两列阵型加强火力,那么每一列就是六十人。
  如果要防备骑兵组成方阵,那么就可以组成四面空心方阵,每一面是三十个士兵,并且每一面都能列出标准的三列阵型,以抵抗骑兵冲击。
  这一百二十人的话,可以做到阵型上的更多变化,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除了一百二十个线列火枪手外,还会有军官已经传令兵,伙夫,马夫等人,加起来一个哨大概就是一百三十多人左右。
  六个火枪哨,再加上营部军官,传令兵、医护兵,辎重兵,修理工匠,马夫,车夫,伙夫等人员,大概在八百八十人左右。
  这个人数比现在的一个主力步兵营人数要多了两百人左右。
  此外这个混成营里,还额外编入了一个野战炮哨,辖两门两斤半野战炮,两门五斤野战炮,又编入了一个一百二十人规模的骑兵哨。
  不过这个炮兵和骑兵,纯粹就是为了配合这个全新的步兵营进行各种战术演练的。
  暂编第五混成营,从它组建开始,就是为了排队枪毙的!


第313章 三种燧发枪
  设立暂编第五混成营,意义重大,罗志学可没有放手让参谋部等人自己去折腾,而是亲自参与其中。
  从初步的编制再到战术制定,罗志学都是亲自参与其中。
  尽管罗志学前世并不是什么军事专业的人员,甚至连军迷都算不上,但是得益于后世的资讯爆炸,所以多多少少也知道那么一点。
  怎么说呢,这没见过猪跑但也吃过猪肉啊。
  所以罗志学再怎么样,也知道原时空很长一段时间里,部分国家流行过排队枪毙这么一个奇葩的战术。
  后世的时候,他对这种奇葩战术还感到非常的惊讶。
  绝对战争怎么可能打的这么古板甚至怪异……双方人马傻乎乎的排队开枪,直到其中一方崩溃为止……
  但是来到这个时代后,天天都在琢磨着打仗等事务,罗志学却是逐渐理解了这种战术,甚至觉得这种战术就是技术发展的必然性了。
  如今甭管是楚军还是明军,又或者是东掳,他们的军队都大规模装备了枪炮,甭管这三方的枪炮技术怎么样,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在这三方军队里,枪炮正在成为军队的主力装备。
  尤其是火炮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楚军不用说了,如今的楚军给外界的影响就是枪炮犀利,强攻临湘的时候直接动用了一百多门野战炮以及一百多门的各类臼炮,至于那些攻戎炮、虎蹲炮、两百斤短袍为代表的野战短管霰弹炮,如今楚军统计火炮的时候,一般都不列入火炮当中了,而是当成了步兵装备。
  而火枪的装备比例也非常大,楚军的主力部队里,火绳枪的装备比例超过一半以上。
  明军,他们的枪炮装备比例也不低,你别看明军打流贼的时候比较少用枪炮,但那是因为流贼的特殊性导致明军不用而已,并不代表他们没有。
  相反,明军里的枪炮也不少,在蓟辽一线,明军就是靠着各类枪炮进行守城的,没有红夷大炮,关外的各城早就被东掳给攻破了。
  野战里,明军也广泛使用各类攻戎炮,虎蹲炮,三眼铳,鸟铳等火器。
  而在中原和楚军交战的时候,明军如今也大量使用枪炮,北线的左良玉所部,吴三桂所部那都是有着大量枪炮的,连沉重无比的红夷大炮都有不少。
  左良玉所部的大本营叶县,如今已经部署红夷大炮至少二十门以上,各类鸟铳至少五千支以上。
  楚南战役时期,杨嗣昌麾下的明军更不用说了,连机动的野战炮都弄了几十门出来,仿制的灭贼铳都有两千支以上,原来的鸟铳也不少,至于去其他各类老旧火门枪数以万计。
  如今史可法镇守九江,安庆一线,人家也不是靠着什么刀剑长矛弓箭来镇守的,人家也是有一大堆枪炮的,镇守九江的明军至少配属了四五千支的鸟铳,红夷大炮都三十门以上。
  明廷,或者准确的说是江南的权贵士绅们为了防备楚贼东进,不少人都是出钱出力,就连沿海的郑家都是出力不少,弄了不少红夷大炮给史可法送了过去。
  如今的九江、宿松等东线几个明军驻防的城池,作为抵抗楚军东进的第一道防线,那可是部署了大量火炮以及配属火枪的明军士兵。
  要不然九江边上的楚军早就杀过去了,何至于等了大半年,还要费尽心思准备东进啊。
  楚军、明军如此,东掳那边也不例外,他们自从接受了明叛军孔有德等人后,也开始大规模组建枪炮部队,并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
  说起来,人家东掳现在铸造的红夷大炮,嗯,他们为了避嫌称之为红衣大炮的数量和质量不比明军少,甚至还要更强悍一些。
  并且他们刚开始使用红夷大炮就发现这玩意作为陆军用炮过于沉重,难以机动,所以打造了各种双轮的炮架,直接把火炮拉倒战场上使用呢。
  在火枪上他们也不弱,并且东掳使用的火枪更加倾向于鸟铳,而不是和明军那样各种乱七八糟的三眼铳等火门枪。
  原时空的松锦之战里,东掳在枪炮一项上已经全面超越了明军。
  如今东亚地区里的三大主要军事力量,楚军、明军、东掳都是枪炮齐备的。
  当这三方之间的战争大规模采用枪炮后,那么各方将领们就不得不开始琢磨着该如何的提升枪炮的威力。
  楚军如今的一系列编制和战术,同样是出于这种考虑,为了提升火力,楚军把火枪手的比例直接提升到了一半以上。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到了极限了。
  受限于火绳枪自身的缺陷,楚军已经很难再提升火绳枪的装备比例了,继续提升的话,就会压缩长矛手的数量。
  而一旦缺乏了长矛手,那么也就缺乏了列阵冲锋肉搏战的能力。仅仅依靠装备火绳枪的火枪手们,其稀松的阵型以及火力可没办法应对敌军重装长矛手的冲击。
  因此,火绳枪时代里,长矛手和火枪手的共存,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
  但是,燧发枪的出现,让进一步提升火枪手的火力密度,进一步提升火枪手的紧密队形成为了可能。
  火绳枪和燧发枪,他们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是什么射速,精度,威力这些东西,实际上两者的性能没啥本质上的区别……
  火绳枪和燧发枪之间最大的区别,并导致军事变革的原因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用燧石击发取代火绳后,可以让火枪手排列的更加紧密!
  由此带来了更加密集的火力,更加紧密的队形!
  而这两点,直接带动了战术的变革!
  而这种战术变革最终导致了什么?
  罗志学不知道原时空里那些西方国家的人怎么想的,反正他经过计算后,一想到采用燧发枪的火枪手采用两列队形后,能发挥出来比现在一个步兵营七八倍甚至十倍以上的火力密度。
  他就直接抛却了所有的顾虑,哪怕燧发枪造价高昂也下定了决心打造一直采用燧发枪的纯火器部队。
  哪怕排队枪毙看上去很傻,但是这却是目前楚军所能找到的最有效提升战斗力的方式。
  而暂编第五混成营,目前承担的就是摸索排队枪毙的战术战法。
  当然了,排队枪毙这个词用来调侃可以,但是用来作为一种战术战法的称呼就不太友好了,因此楚军里对这种战法的正式称呼是:线列战术!
  意思就是士兵们列出一条横线进行射击的战术。
  可惜的是,尽管战术战法已经开始制定了,第五混成营的人员也开始从全军范围内抽调了,不过一时半会的还不能进行演练。
  因为他们还没燧发枪可用呢。
  哪怕是汉天厂那边已经说是先抽调一批资深工匠以手工生产的方式,先打造一批遂发步枪给暂编第五混成营使用,但是这也需要时间。
  好歹要等待枪械研究所那边先把遂发步枪设计出来再说。
  而枪械研究所那边也没有让汉天厂,让罗志学等太久。
  枪械研究所的所长吴文华在得到了几支遂发手枪作为参考后,很快就是拿出来了多款不同设计的遂发步枪样枪呈递到了御前。
  罗志学看着身前的这三支连油漆都没刷的遂发步枪!
  这三支遂发步枪仔细看了,其核心,也就是枪机部分大同小异,可以看的出来,这三款枪机都是脱胎于骑兵遂发手枪的枪机——都是撞击式燧发枪。
  不过具体的细节设计有不少的区别,反正撞击式燧发枪的原理简单易懂:通过弹簧的力量把燧石进行撞击,进而产生火星点燃发射火药。
  明白了这个原理后,那么具体的枪机设计就有各种不同的实现办法。
  吴文华则是在一旁给罗志学讲解着这三种不同的枪机结构:“陛下,这第一款燧发枪用的枪机,整体还是效仿了骑兵遂发手枪的枪机,特点是击发率高,我们在原来的设计上还进行了提升,采用了性能更高的几个核心零部件,击发率可以提升到九成五左右。”
  “但是这个枪机对加工工艺要求非常高,以我们现在的加工设备水平,恐怕还能采用大规模量产其中的重要零部件,一部分重要零部件,需要熟练工匠们手工打造,成本比较高,我们和汉天厂那边核算过,采用这种枪机的话,每支成本会达到二十五两以上。”
  “此外这种枪机的几个核心零部件无法机械打造,单纯依靠人工打造的话,那么短时间内产量有限,年产两万支恐怕就是极限了,毕竟如今我们的熟练工匠人数非常有限。”
  “同时这些手工打造的零部件,因为手工加工的特殊性,很难进行大规模的零部件互换,没办法进行零部件互换的话,对我们的量产以及后续维修会产生非常大的麻烦。”
  罗志学看着手中的这种燧发枪略微皱眉,吴文华的意思他听明白了,就是说这玩意是个好东西,但是大规模装备不现实……
  吴文华此时继续道:”第二款,是我们根据第一款枪机改进来的!”
  说着,吴文华:“主要是降低了一些性能要求,以做到大规模量产,但是击发率有所降低,我们的前期测试里,只能做到八成五左右,和之前的遂发手枪差不多,故障率也提升了很多。”
  “不过这种燧发枪,我们可以做到大规模量产,并且成本可以做到十五两以下!”
  罗志学指了指第三款:“第三种呢?”
  吴文华道:“第三款枪机,是我们根据遂发手枪的枪机原理,自行设计的一种新枪机……”


第314章 二年式步枪
  吴文华对着第三款遂发步枪道:“这是我们研究所自行设计的枪机,虽然原理和前面的几个枪机一样,都是采用撞击式枪机,不过我们另外设计了一个撞击的机构。”
  “新的设计加了保险装置,设置了一个待击装置,可以更好的防止意外走火。”
  “第二个主要特点就是加了阻铁机构,以减少燧石的消耗,以增加点火率,因为我们发现枪机击发的时候,夹曹夹着燧石撞击产生火星的时候,没有任何的阻拦,这不不仅仅虽让燧石更容易破损,而且也会导致点火失败。”
  “所以我们特地加了一个阻拦机构,以避免燧石过度撞击,防止燧石被过早破损,同时提升点火率!”
  说到这里,吴文华把这支燧发枪拿了起来,指着阻铁机构道:“陛下,通过增加这个小玩意,这款燧发枪的击发率提升到了九成五,同时让燧石的使用寿命延长了三倍以上。”
  ”同时我们还针对下雨天使用的情况,改进了防风、防雨机构,确保在刮风、下雨等天气里也能使用。”
  此时罗志学道:“如此说来,这点火率和第一款燧发枪相当,其他保险和防雨等结构也差不多,你们何必多此一举?”
  吴文华当即道:“启禀陛下,这是因为第三款燧发枪的枪机,零部件看似比第一款多一些,但是整体的加工要求却是没第一款高的!”
  “我们经过试验,其几个核心零部件虽然还有一些需要人工打造,但是对工匠的要求不算太高,加工精度也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我们完全能够通过分工合作,让工人打造标准零部件,只要严格控制公差,完全能够实现流水线生产。”
  “一旦如此,那么这款步枪的生产成本,年产一万支的话,那么就能够拉低到十五两以下,如果后续生产数量继续加大,加工工艺进一步改进的话,那么这个成本还能继续降低!,具体成本多少还要看产量有多大。”
  等吴文华介绍完这三种燧发枪后,罗志学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做出选择,毕竟现在选的乃是后续军方装备的主力火枪,甚至不出意外的话都要装备好多年……是不可能乱来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2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4/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