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749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爹,这案子处置了吗?”
  朱瞻壑沉稳了许多,若是换做他去戍边之前,他必然叫嚣着要把这些人都杀光,但现在他已经能压下脾气来询问了。
  “尚未,或许未来两三年都不一定会处理。”
  朱高煦轻描淡写的说着,朱高煦闻言心中升起几分不舒服,但很快被他压下。
  “您是准备等偿还国债的时候在动手?”
  朱瞻壑不傻,毕竟在中学学了那么多经济方面的知识,加上他常常与江淮来信,自然知晓这本文册的份量。
  可以说,如果完全按照这本文册来办案,那起码会有上万人被直接抓捕,数十万人被牵连,涉案的金额不会低于五百万贯。
  如果加上这些人过去积攒的财富,那最后抄家所得甚至能翻几番。
  这一刻,朱瞻壑明白了为什么自家爷爷会说自家父亲手段狠辣了。
  其它皇帝起码还会有对士大夫的基本尊重,哪怕是自家爷爷那种天天把儒生骂做老蛮子的人,表面工作却也丝毫不落。
  相比较之下,自家父亲倒是很贴合《老子》开篇的那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所谓刍狗,是先秦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在祭祀时,它被世人所膜拜。
  在祭祀后,它被世人废弃于野地,任人踩踏。
  自然和天地没有私心和分别心,它将万物看做是平等的。
  这点,圣人也一样,他将百姓看做是平等的。
  或许在自家父亲看来,除了亲近之人,其余人都是平等的。
  官员、儒生、百姓、牲畜……
  这些人或动物在自家父亲看来,实际上都是一样的。
  兴许到了这一刻,朱瞻壑才勉强理解了“天子”的意思,也理解了“天子”的沉重。
  古往今来,有谁能像《老子》之中所说的“天地”那般平等的对待任何存在?
  哪怕是自家父亲,不也还是需要顾忌父子关系吗?
  “先放置着,让他们这团雪球再滚大一点。”
  朱高煦手执朱笔,机械性的处理着一件件政务,丝毫不把这上万人,数十万人的未来放在眼里。
  “可百姓……”
  朱瞻壑想说百姓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将会被不断的盘剥,但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了。
  这批人盘剥百姓,那换一批人就不会盘剥?
  当然不可能,这群人如果真有那么好,就不会贪腐了。
  朱瞻壑突然担心起了江淮,他担心自己的这位好友也会在地方上迷失本心。
  “百姓被盘剥固然可怜,但反复折腾是最损害百姓利益的。”
  朱高煦忽然开口,带着几分教育道:
  “先把当下的事情办好,让百姓可以把一部分钱领到手回家再说。”
  “等百姓回了家,我们就可以动手了,而动手在于将这部分侵占的财富收回国有,再通过较为公平的手段与政策发给百姓,这叫资源分配。”
  “尽管在分配的过程中,兴许会有许多人加入其中,将原本制定好的政策破坏,但只要一百份肉能有二十份肉分到百姓手上,那就代表政策的成功。”
  “至于被贪墨的八十份肉,便可以像你手中账本这样保留记载,等到百姓没有肉吃的时候,你便要狠下心来对这群家伙割肉,用这群家伙的肉喂给百姓。”
  “这个天下就是人吃人的天下,不同的是,我们天家站在最高的位置,在某段时间可以做到随意的分配餐桌上的血肉。”
  “想要长期的掌握分配权,就得有足够的血肉来培养猎犬,让猎犬来威慑餐桌上不服气的其它人。”
  “猎犬是军队,而血肉是资源,至于能支配这一切的主人是谁,取决于餐桌上坐着的人是谁。”
  “餐桌的主人会换人,有的主人身强力壮,有的主人孱弱愚笨。”
  “如果主人孱弱愚笨,那主人也有可能被抬上餐桌。”
  “我与你说这些,是想让你知道,你要是不想分他们的血肉,你就得分自己的血肉。”
  “你如果什么都不分,那百姓就会想分你的血肉。”
  朱高煦将话说完,他不知道朱瞻壑懂没懂,但起码他说了。
  “儿臣……”
  朱瞻壑似乎还没从朱高煦所说的那个人吃人天下中走出,朱高煦也很有耐心,一边处理奏疏,一边等待他开口。
  片刻后,朱瞻壑这才艰难道:“儿臣懂了。”
  “你不一定懂了,但是没事,以后你会懂的。”
  朱高煦放下了朱笔,叹了一口气的同时看了看朱瞻壑。
  “有白的地方就有黑,完全杜绝所有的黑是不可能的,但你得控制好这个度。”
  “用人要用对,不能被人遮蔽双目,蒙蔽双耳。”
  “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你才能真正的驾驶好大明朝这辆马车。”
  “我其实不太想让你去陇川,因为那里被人治理的太干净了。”
  朱高煦似乎在夸赞江淮,可他的意思是太干净了也不好,故此朱瞻壑忍不住道:“干净不好吗?”
  “干净可以,但有的时候太干净就是物极必反。”朱高煦看着朱瞻壑那不服气的眼神。
  “他不可能一辈子坐在那个位置上,也不可能保证自己能一辈子的坚守本心。”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他言传身教,可是面对他的话,朱瞻壑还是把持不住自己骨子里的那份清高,嘴硬道:
  “儿臣就是觉得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黑和白都没人敢说了,遑论其他?”
  面对他的模样,不由得让朱高煦想到了前世年轻的自己。
  兴许是自己错了,也或许是朱瞻壑被自己保护太好,他的话让朱高煦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者说他现在说什么,朱瞻壑都听不进去。
  面对朱瞻壑,他靠在了椅子上:“你自有崚嶒骨,但不是每个人都是你……”
  “看来这次让你去历练是对的,但这个历练的时间太短了,对你没什么好处。”
  朱高煦略微思考,而后才开口道:
  “我准许你在陇川历练一年,一年后,我会调你去别的地方再历练两年。”
  “如果三年后你还能坚持你的崚嶒骨,那我便不再多说你一句话。”
  朱瞻壑心中生出一股不服气,躬身作揖道:“儿臣谢陛下成全!”
  话音落下,朱高煦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出去。
  朱瞻壑见状便转身离去,只留下空荡荡的武英殿,以及被阳光斜照着的朱高煦。
  除了他,殿内便鲜有明亮处……


第487章 草台内阁
  “臣请谏,重选殿阁大学士!”“臣等附议……”
  洪熙五年腊月冬至日,当朝臣内外数千文武官员身穿朝服,手持笏板作揖唱声并下跪,其场景不可谓不震撼。
  殿阁大学士,这是洪武年间丞相被废除以后侍从左右,以备顾问所设置的一个制度。
  自永乐十二年开始,朱高煦便开始慢慢闲置殿阁大学士,内外廷每日二百余本奏疏,四百余件国事都经他手处理。
  他的精力虽不如朱元璋充沛,但处理这些政务还是能在一天之内处理好的。
  只是随着年纪日渐增加,他也开始渐渐感到力不从心,故此下放了部分权力给六部,内外廷每日奏疏下降至一百六七十,国事仅在三百余件。
  如果以朱高煦个人的意见,那他自然不会那么快复设殿阁大学士,但西厂和锦衣卫的举动,不由得让群臣愈发担心。
  尽管史书上的永乐三大案都是出自朱棣手笔,可庙堂上的群臣谁又不知道,这三大案手笔都是朱高煦所为呢?
  甚至可以说,其中不少案子,便有庙堂上部分人的推波助澜。
  由于朱高煦改常朝为十日,而他又只接见六部尚书及六府都督,故此众人不免担心起来。
  复设殿阁大学士,并非是为了争斗权力,而是为了创造一个可以时时刻刻与朱高煦沟通的平台。
  对此,朱高煦心知肚明,故此才开口道:
  “此事,朕也考虑了很久,诚如诸位所说,这殿阁大学士确实应该选,而我也准备从群臣之中选出五人担任殿阁大学士,不知道诸位可有举荐之人?”
  “陛下,臣举荐兵科都给事中王回!”
  “陛下,臣亦举荐兵科给事中王回!”
  “陛下,臣举荐御史薛瑄!”
  “陛下,臣举荐御史薛瑄!”
  “陛下,臣举荐翰林院学士杨荣!”
  “陛下,臣举荐翰林院学士杨溥!”
  “陛下……”
  一时间,众人针对殿阁大学士的人争论不休,面对他们的举荐之声,朱高煦只是轻声咳嗽,群臣纷纷闭上嘴。
  面对众人的表态,朱高煦也颔首道:“你们推荐的我已经记下,六军都督府没有能推荐的人吗?”
  朱高煦将目光投向人数庞大的武官群体,而这样的举动让群臣愕然。
  殿阁大学士虽然等同皇帝的秘书处,但大体都是文官在担任,从未有武官担任大学士的说法。
  “陛下,六军都督府无异议。”
  人群之中,陈昶躬身作揖,选择了独善其身,这样的做法使得朱高煦冕旒背后的目光透露出几分失望。
  陈昶也知道他这么说会让自家陛下失望,可奈何大明疆域太大,稍微有才干的武官都被派往边塞了,朝中大多都只是一群从边疆退回来养老的武官,指望他们进入殿阁,那不是丢人么……
  “既然如此,便选王回、薛瑄、杨荣、杨溥……徐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7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9/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