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时由于染坊的缘故,他误打误撞买进皇家纺织的股票,结果这个举动给他一共带来了数十倍的利润。
后来北京交易所正式成立,他当即辞掉工作成为职业股民,同时抛掉手中的皇家纺织股票获利,那时便已经是一个小富翁了。
因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下南洋走西海淘金,他选择买入贸易股,正好赶上贸易概念的那波浪潮,从中又赚了一大笔。
他的成名则是六年前大战佛山铁制。在得知朝廷动员二百万百姓移民海外,他当即将全部身家压在了生产铁锅的佛山铁制,结果佛山铁制遭到爆炒,让他赚得十倍的利润。
正是如此,李四从一个普通的打工族成为了腰缠万贯的大佬,更是大家所津津乐道的股神。现在他京城有了宅子,从南洋和东瀛买了十几个仆人,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
“李股神,接下来您怎么操作呢?”
“还能怎么买,自然是继续买进皇家船业!”
“李股神,这都已经1000银元,是不是太高了?”
“海上贸易是未来的大势所趋,珠江分厂明年建成就能够生产货船,今年分红预计是50银元,皇家船业自然有着无限的潜力。我相信,用不了多久,皇家船业的市值就能再翻一倍!”
……
李四面对旁边人的虚心请教,却是没有丝毫的保留,仍旧选择继续看好皇家船业。
当然,这里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私心,毕竟他现在重仓皇家船业,只有大家继续大举买进皇家船业,皇家船业的市值才会再翻一倍。
周围的股民听到这一番言论,有人决定明日继续跟进,但有人觉得皇家船业的股价过高转而寻求其他的低价股。
只是不管如何,而今的北京交易所确确实实让他们绝大部分人从中得利,亦让他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在这热闹的人群中,三个年轻的贵公子看着这一切。
虽然他们身穿普通的公子服饰,但那白皙细腻的皮肤,还有跟年纪不相符的自信眼神,无不证明他们身份不凡。
“哪怕每年真分得50银元,亦得20年才能回本,咱们这股市的泡沫太大了!”
“只要咱们大明能够持续从海外获得资源,那么这个泡沫过些年便会自行消化了!”
“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咱们一直保持向前发展,那么股市便不会突然间出现暴跌!”
……
三个年轻的贵公子都有着自己的见解,纷纷发表着各自的看法,但他们三人都已经看到这个火热股市下的泡沫了。
在说话间,他们同时坐上了人力拉车,朝西苑所在的方向而去。
西苑,听潮阁。
身穿龙袍的朱祐樘坐在听潮阁上慢慢地品香茗,透过窗户欣赏眼前的湖景,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一些痕迹。
他不再是当年十七岁便登上大宝的少年皇帝,而是一个即将步入四十的中年帝王,头上亦是出现了根根白发。
自弘治十六年决定开发美洲后,又经过这五年时间的治理,虽然大明王朝仍旧不断出现各种问题,但整体实力已经再上一个台阶。
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美洲方面,随着两百万移民到达黄金盆地,那里已经被打造成为大明王朝在美洲的粮仓。
基于美洲粮仓的支持,美洲总督府现在基本控制了整个北美洲地区,更是牢牢地掌握着美洲大陆的海上贸易。
欧洲方面按着既定的“陆交海攻”政策,连同英格兰都被大西洋总督府打成了陆地国家,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乖乖向大明臣服。
若非要说哪里不如意,便是印度洋方面出现了一点动荡。
“陛下,您可有心事?”香妃韩幼英的身姿显得更有风韵,跪在对面亲自为着朱祐樘泡茶道。
朱祐樘轻呷一口茶水,目光从窗外的湖光山色收回:“朕乃天底下权力最大之人,而且如今怕是最富之人了吧?”
在说出这话的时候,他的目光落到了容颜不改的静妃苏允儿身上。
静妃是地地道道的江南女子,出生于苏州的丝绸大家,而容貌更是冠绝江南。虽然身处皇宫之中,但一直帮着朱祐樘经营内库。
她利用远超常人的经商天赋,成为朱祐樘管理钱粮的最得力助手,这些年帮着朱祐樘将内库打理得有声有色。
以市值高达亿元的皇家船业为例,尽管最大的股东是国资部,但内库持着两成的股份。单是这个占股,内库的皇家船业股票市值便已经高达两千万银元。
除此之外,其他的上市公司几乎都有内库的身影。像皇家纺织和皇家钟表,这两间企业跟国资部无关,却是完全是内库的产业。
正是如此,现在朱祐樘的内库所拥有的总资金已经近亿银元,加上手里还有几间没有孵化的企业,朱祐樘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首富。
“陛下,目前内库的资产是九千多万,但皇家电报下个月便会上市,届时您内库的资产必定会破亿!”静妃苏允儿迎着朱祐樘的目光,当即微微一笑地道。
一亿银元?
医妃杨紫苏虽然早已经知晓内库拥有十分夸张的资产,但听到这个具体的数字,还是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随着海外的黄金和银元大量涌入,虽然现在一个银元并不再等同于当年的一两白银,但购买力并没有下降太多。
现在内库拥有一亿银元资产,这在几年前简直不敢想象。
要知道,当年户部尚书李敏贪墨一百万两便已经是大明第一贪,而今内库所拥有的财富足足是当年大明第一贪的一百倍,而且这都是合法的资产。
朱祐樘将茶杯轻轻放下,却是将目光落到杨紫苏越发丰满的身体上:“医妃,你的皇家药业准备一下,早点安排上市吧!”
若说皇家电报是这个时代最有想象力的科技公司,那么坐拥青霉素的皇家药业同样拥有广阔的前景,甚至会成为一家亨誉全球的百年企业。
第五百六十七章 弘治开始为儿子铺路
在前世,人人都憎恨万恶的资本。只是相较于封建时代,粮仓夯实的大地主其实更加可憎,他们恨不得将佃民永远困死在田里,压根不会主动推动社会发展,甚至是社会发展的阻力。
反观贪婪的大资本家,虽然他们疯狂地剥削工人,但经过倒牛奶的萧条时期后,他们知晓工人阶级的另一重价值,不仅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亦会推动社会进步。
朱祐樘这些年一直加强军事建设,亦将大明王朝打造成为海洋的霸主,但同样默默地打造可以肩负社会发展责任的大企业。
凭借着前世的经济知识,还有如今所拥有的先进科技,他一直默默地创立着“科技公司”,并将这些企业发展壮大。
正是如此,他不仅是这个封建社会的最大地主,而且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大资本家。
“臣妾遵旨,这便安排皇家药业上市!”医妃杨紫苏是皇家药业的真正负责人,于是规规矩矩地表态道。
其实皇家药业现在并不差钱,每年都有十分可观的收入,但这是皇帝的安排,那么她自然是无条件照办。
朱祐樘这个皇帝自然不可能做资本家,当即望向在场的几个女人鼓励道:“大明的皇位将来必定属于太子,只是你们的儿子想要多分一些股分,那么就得将手上的企业做大做强!当然,如果你们想自己儿子平平淡淡过日子,朕亦可以给他们一块封地,跟太宗皇帝所制定的亲王规矩那般在封地锦食玉食!”
大明宗藩制度其实是有利有弊,虽然宗藩的人数成为原先历史压死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宗藩的存在其实避免三家分晋等情况出现。
不过到了如今,他已经陆续将大明宗藩的大部分宗人解放出来,让那帮已经属于远亲的宗藩投入于大明王朝的建设中。
其实对他们太宗皇帝一脉真正存在威胁的是近支,像靖江王府连太祖血脉都不是,那么朝廷就没有必要一直养着这近万人口。
朱祐樘知道确实要防曲沃代翼的情况出现,但既然圈养几十万宗室的弊病更大,自然是要进行适当的取舍。
针对自己这帮儿子,他并不打算对他们进行圈养,不想他们成为华夏混吃等死的废人,所以从小便开始培养他们的经商天赋,成为一个杰出的企业家。
朱祐樘在皇位上坚持嫡长制,所以从小便让其他几个儿子远离政治,而是朝着财阀的方向努力,从而帮着推动大明王朝向前发展。
“臣妾谨记,一定不会辜负皇帝的期待!”静妃等妃子深知皇帝的良苦用心,亦是规规矩矩地表态道。
她们自然是反对分封制的,尽管儿子是衣食无忧,但想要踏出封地一步都要打报告,而根本不可能再有返京的机会。
反观她们能够将企业经营好,不仅可以给儿子将来谋得一份好差事,而且还可以让自己儿子亦是多一份传承。
朱祐樘的目光落到苏允儿身上,于是进行叮嘱道:“朕日前听闻如今股市投机过热,现在情况可有好转?”
“臣妾近期陆续将手里不少股票抛出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住京城交易所的投机情绪,所以京城这边其实还是良性的,特别咱们几间重点企业着实赚钱。只是苏州那边的股市明显过热,听闻不少富绅雇佣南洋仆耕地,专职于炒股,而今我娘家苏氏丝绸的市值竟然已经超过联合纺织!”苏允儿苦涩一笑,亦是认真地汇报起来。
虽然北京交易所早在弘治十年便创建,而且取得巨大的成功。因地域的关系,江南的富绅想要参与股票交易相对比较困难,毕竟过来北京城一趟并不容易。
在多年连续的申请之下,朝廷于弘治十五年一口气批了南京交易所、苏州交易所、杭州交易所和广州交易所四个地方交易所,让更多的国民能够参与进来,同时为这些区域的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
其中苏州交易所自诞生之日起,便是五大所交易所最为活跃的交易所,股价的波动明显过大,而估值水准更是冠绝全国。
以苏氏丝绸为例,虽然苏氏丝绸每年的利润十分可观,但丝绸存在着很多的竞品,而且这种上层市场的需求容易饱和。
反观联合纺织不仅占据大明棉布市场龙头老二的位置,而且大量的棉布出口到海外,甚至比皇家棉布做得还要好。
结果呢?在江南富绅们的疯狂炒作之下,苏氏丝绸的市值竟然超过更有前景且赚钱的联合纺织,这种估值明显不合理。
只是皇家内库的股份主要集中在北京交易所这边,而且两地的距离过远,他们想要通过抛售的方式给股市降温会比较困难。
朱祐樘脸上露出苦涩之色,发现这个江南果然不安分。
即便大明王朝变得越来越好,但其实还会衍生各种问题。国人好赌,这确实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顽疾,而今的股市恰好给这帮人投机的场所。
朱祐樘知晓有些事情不能干预太多,亦是说出自己的做法道:“朕已经着令户部提高苏州交易所的印花税,同时打击一些试图操纵股市的行为,但朕心里还是隐隐有种不安!”
虽然苏州交易所的投机过热是一个问题,但朝廷一直通过印花税征税,所以苏州交易所这种现象反倒让朝廷受益。
若说大明朝廷如今最大的底气是什么,那便是拥有十分健康的财政体系,完全可以面对任何的突发事件。
“陛下,苏氏丝绸这些年确实十分赚钱,而苏氏丝绸是苏州交易所的门面。那边的投资者没有更好的选择,所以才会抢购苏氏丝绸,臣妾倒认为这是好现象,那些泡沫亦会慢慢消化的!”香妃韩幼英又添一杯新茶,显得十分乐观道。
医妃轻轻地点头,亦是认可这个看法。
虽然都是交易所,但北京交易所能提供皇家船业、皇家纺织和联合纺织这种优质的股票,而苏州等地的企业起步比较晚,只能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王。
朱祐樘自然清楚现在代表世界科技的企业在北京交易所,伸手端起茶杯带着一丝忧虑道:“民众信心这个东西建起来很难,但丧失却很容易。都说花无百日好,谁都保不准会出现什么突发事件,咱亦得做一些坏的打算!”
他倒不太担心北京交易所,毕竟而今的北京交易所等同于后世某国的科技含量很高的交易所,但苏州交易所让他看到了熟悉的影子。
华夏从来都不缺投机分子,而今大明王朝独霸四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上霸主,这里的红利其实是十分可观的。
由于这些年各行各业都赚钱,所以哪怕再蠢的人进入市场,他们都可以成为股神。
只是华夏的股市并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那么股市便很可能出现大跌,而届时又得有一批激进的投机者遭殃。几年前,他们可以将破产的百姓送往黄金盆地,但现在黄金盆地已经瓜分完毕,而且现阶段不宜继续往美洲大陆送人。
正是如此,他既要防范着苏州交易所可能出现的股灾,同时需要做好最坏的准备,这帮破产者此次得往哪里送?
静妃苏允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尽管她十分聪慧,但终究没有见过股市的大风浪,所以并不是十分明白朱祐樘的担忧。
稍晚时候,三个儿子来到了这里。
由于今天是静妃的生辰,所以朱祐樘在西苑为静妃小小地庆祝一番。
随着皇家成员是越来越多,这生辰宴几乎是每个月都有,亦是给皇家带来了几分温馨。
因静妃喜欢烧烤,所以今日便在听潮阁前,举办着一场别具一格的烧烤派对,而这里的食材和香料自然是应有尽有。
“父皇,这是儿臣为您烤制的,还请您尝尝!”朱厚烽是静妃所出,显得讨好地送过来一串烤得金黄的鸡翅。
朱祐樘看着眼前的几个儿子,亦是不由感到一阵唏嘘。
仿佛昨日还在呦呦待哺,眨眼间他们一个个都已经长大成人,特别自己的长公主亦是到了招驸马的年纪。
朱祐樘从托盘拿起刚刚烤好的鸡翅,便是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皇父,孩儿有一事不明,还请皇父赐教!”朱厚烽并没有离开,而是一本正经地道。
朱祐樘对付女儿跟男子是截然不同的态度,于是板着脸道:“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