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独治大明_分节阅读_第522节
小说作者:余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9:08
  入阁六载,竭股肱之力安社稷,辅皇帝以成维新之治,身任天下之重,竭尽心力,卒成大明盛世雄业。
  然年衰岁暮,染背疽遇风寒,向帝请辞归家,帝许之,厚赐。
  贾俊未成行,背疽恶疾突发,又染风寒,卒于京府,享年六十有九,惜哉。
  ……
  次日清晨,原内阁阁臣贾俊的死很快传遍整个北京城。
  “贾阁老果然还是熬不过,果真是人活七十古来稀!”
  “昨天不是说第一医学院已经研制出青霉素,能救贾阁老吗?”
  “呵呵……即便阁府有良药十味,亦比不上……毒药一剂啊!”
  ……
  贾俊在京城圈中的名声很好,特别负责工程能够维护清廉的官员不多见,所以京城百姓对他的死亡都是十分的惋惜。
  随着有人话中有话的语调,特别是知情人愿意分享内幕,导致一大帮不知情的人员开始知晓整个事情的原委。
  “青霉素可治背疽,贾阁老本来可以慢慢痊愈!只是太皇太后赐入海鲜汤和蒸蟹,贾阁老将这些发物吃下去,病情即刻加重,华佗在世亦是无能为力!”知情者并没有隐瞒,而是将事情的真相说了出来。
  “好狠的心啊!这又是何故,不是传闻贾俊实为太皇太后的人吗?”
  “咱们以为贾阁老入宫是负于陛下,实则他进宫是劝太皇太后以江山社稷为重!”
  “上次的乾清门失火,若陛下真的出现不测当真不堪设想,贾阁老实为大明良相!”
  “贾阁老自然是咱们大明的良相,但有人就是想要大明亡,自然是要记恨贾阁老了!”
  ……
  随着话题的慢慢深入,一些真相亦是浮出了水面。贾俊并非背叛皇帝,而是进宫游说太皇太后,但不想遭到了太皇太后的忌恨。
  “先是陛下,今为阁老,大明之不幸也!”
  “贾阁老死得如此之冤,难道事情就这样算了吗?”
  “不然还能怎么样?乾清门的纵火案还不是只追究到何尚宫?”
  ……
  很多年轻官员在知晓真相后,却是纷纷将矛头指向了那位高高在上的太皇太后,但给一些老官员泼了冷水。
  虽然周太皇太后对贾俊的死确实要负很大的责任,但真想要追究太皇太后的罪责,这其实是难于登天。
  且不说,周太皇太后下赐发物可以视为一种恩赏和器重,既然行刺皇帝都不能追究到太皇太后身上,那么自然不可能因贾俊一个臣子而追究太皇太后。
  正是如此,贾俊的死只能算是白死,这笔账根本算不到太皇太后的头上。
  紫禁城,关睢宫。
  “他这么死掉,倒是便宜了这个忘恩负义之人!”
  周太皇太后跟往常那般,过着十分惬意的奢靡生活,每日都是睡到自然醒。在得知贾俊的死讯,显得十分的平静地喝着手中的茶,仿佛此次死掉的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
  其实在她的心里,谁都是那般的无关紧要,哪怕弘治皇帝死掉,她亦会鼓掌叫好,而叛徒贾俊的死让她反而解恨。
  正是这时,李公公慌张地闯了进来。
  “什么事?”周太皇太后将送到嘴边的茶盏停下,顿时不悦地训斥道。
  李公公这一路跑得急,此刻上气不接下气地道:“大……大事不好了!”
  “皇帝敢治罪哀家不成?若他真敢治罪,哀家便应下,倒要瞧一瞧青史会如此写他这个不肖之孙!”周太皇太后亦是一个狠人,显得十分淡定地道。
  周围的宫女隐隐觉察到这位太皇太后内心十分疯狂,恐怕是真敢于求死,亦要跟皇帝以硬碰硬。
  李公公总算是喘上气,便将事情托出:“太皇太后,刚刚从刑部那边得到最新的消息,何尚宫招了!”
  “她招又能如何?当今天下谁敢拿哀家怎么样?自古以来有哪个皇帝敢处置她皇祖母的?何况,她手里有证据吗?”周太皇太后似乎早料到何尚宫的嘴不严,却是有恃无恐地道。
  李公公面对满脸自信的周太皇太后,却是轻轻地摇头道:“太皇太后,您是误会了,这个事情跟您无关!”
  “跟哀家无关?”周太皇太后再次停下送到嘴边的茶盏,顿时十分困惑地道。
  按着正常的剧情,何尚宫自然是咬出自己,亦可能会咬出自己。只是事情突然变得古怪起来,何尚宫竟然指证其他人。
  李公公郑重地点头,于是将事情的真实情况说出来:“据探查到的消息,锦衣卫从何府搜到跟崇王的往来密信!”
  “这不是哀家跟崇王的通信渠道,跟烧乾清门有何干系!”周太皇太后捧着茶盏,显得更加不解地道。
  因信中有些禁忌的话题,她并没有采用明面的信使,而是经由何尚宫的何家跟汝宁府秘密联系,不想这个事情已经被知晓。
  只是这个事情即便被皇帝发现,亦是一件不痛不痒的小事情。
  李公公看着还是一脸困惑的太皇太后,于是说出了事情的真相:“何尚宫指证的人是崇王,声称她是崇王指使烧乾清宫!”


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王亮牌,祸降于世
  虽然周太皇太后的娘家已经被朱祐樘处理掉,周太皇太后的女儿重庆公主的驸马被斩于西市,重庆公主因帮助兴王迎娶蒋氏而被禁足公主府。
  只是周太皇太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亦不是了无牵挂的老妖婆。
  朱见泽是她唯一在世的儿子,因疼爱小儿子的缘故,她恨不得将自己的小儿子永远留在身边,如今亦是时常书信往来。
  在外就藩的王爷不允许进京,更不允许踏进皇宫半步,这是成祖时期的定制。
  只是在原先的历史中,周太皇太后称病要召崇王进京相见,结果满朝文武不敢阻拦,而软弱的弘治亦是没有意见。
  不过现在的历史发生了重大改变,崇王不仅没有享受到进京的特权,而且被牵扯到这一场无形的斗争中。
  “崇王?他朱祐樘想要做什么?”周太皇太后看到事情涉及到自己小儿子崇王身上,一股惊慌当即涌上心头。
  如果是重庆公主还好,她对重庆公主这个女儿不是很在意,但唯独一直在意着这个远在河南的小儿子。
  现如今,皇帝竟然将这把火烧向崇王,这是她事先完全没有想到的情况。
  李公公知晓崇王是眼前这位太皇太后最为在意的人,显得苦涩地分析道:“太皇太后,一旦何尚宫咬死是崇王指使是她烧乾清宫,又有何府跟崇王的书信往来为证,崇王的罪名便基本落实了!”
  原本他一直觉得太皇太后终究是皇帝的皇祖母,在这个孝道为尊的天下,只有太皇太后欺负皇帝的份。
  此次乾清宫被烧,结果跟他所意料的一般,这个事情仅仅追究到何尚宫身上。当朝阁老贾俊因太皇太后的赐食而起,满朝文武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只是皇帝的反击显得那般的犀利,虽然皇帝没有伤害太皇太后一分一毫,但崇王不死恐怕都要被剥下一层皮。
  若是皇帝揪着崇王不放,那么这场较量看似太皇太后毫发无损,但却是输得十分的彻底,难保皇帝还有后招。
  一念至此,他心里亦是涌起一股不安,眼前的太皇太后并不见得真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分明是构陷崇王,这世间还有天理吗?”周太皇太后此刻重拾天理公道,愤怒地为着自己的小儿子打抱不平。
  李公公想到那位为了忠义而喝下海鲜汤暴毙的阁老贾俊,显得人间清醒地劝道:“太皇太后,当务之急是该如何替崇王化解此劫!”
  一个藩王跟宫廷中人书信往来便犯了忌讳,而今还被指证是火烧皇帝寝宫的幕后元凶,这个罪名甚至都可以砍头了。
  加上太皇太后早前间接害死内阁阁臣贾俊一事,皇帝那头恐怕是不会轻易善罢甘休,没准是要赐死崇王。
  “即便他将罪名安在崇王身上又如何?崇王可是他亲叔叔!”周太皇太后一直将皇帝视为小辈,当即十分不屑地道。
  周围的宫人面面相觑,发现这位脾气暴躁的太皇太后并没有大家所想的那般聪明,事情到这个份上哪还有什么亲情牌可打?
  李公公暗叹一声,于是直接挑明其中的利害关系:“太皇太后,古往今后,叔侄相斗的戏码并不少见。即便本朝亦出现宣宗将亲叔叔汉王烹死,若是皇帝此次执意要处死崇王,天下人恐怕并不会对皇帝有多少指责!”
  跟周太皇太后作为皇祖母的身份不同,崇王仅仅是一个皇叔,而杀皇叔跟杀皇祖母的性质是大大不相同。
  正如李公公所言,当年宣宗将亲叔叔汉王烹死,却是没有人称宣宗不孝,甚至不觉得他处死汉王的做法不对。
  正是如此,此次皇帝并不需要有多少顾虑,不说将崇王削籍为民已经可以让崇王什么难受,哪怕斩了亦是没有太大的负面影响。
  “他敢!”周太皇太后确实是在意自己的小儿子,当即狠狠地威胁道。
  李公公不敢接话,但心里已经十分清楚,人家自然是敢于如此。
  这么多年以来,皇帝还真没有什么不敢干之事。从最初诛杀庆云侯府便可见其魄力,若是真的畏惧太皇太后,便不会有那么多人被推上断头台了。
  现在皇帝借着何尚宫的口供,加上从何府搜出来的书信,便已经可以杀掉崇王,而天下万民便不会说皇帝不是,甚至还为皇帝的行径鼓掌。
  周太皇太后是一个聪明人,于是放缓语气地作出最新决定:“即刻前去西苑传话,让皇帝过来见哀家!”
  原本她是打算跟皇帝斗到底,但看到事态牵涉自己小儿子崇王身上,她亦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已经打算跟皇帝和好。
  若是惩治自己女儿重庆公主还好,偏偏此次皇帝瞄准了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只好是忍下这口恶气进行妥协,他日再寻找机会痛击皇帝。
  李公公应了一声,便亲自前去传达太皇太后的这个决定。
  由于数日以来断断续续的下雪天,如今的紫禁城银装素裹,很多地方已经被白雪所覆盖,唯有被清理出来的宫道。
  内宫跟外朝是分属两个不同的区域,作为外朝的宫人想要到内宫区域十分困难,而他们清宁宫的旧人更是难上加难。
  李公公还没有到达内宫区域,便发现几个太监朝自己走来,突然变得警惕地道:“你们是什么人?你们想要做什么?”
  “李公公,你虚报账目涉嫌贪墨,跟我们到东厂走一趟吧!”覃安的嘴角微微上扬,显得不容抗拒地道。
  李公公当即意识到自己成为皇帝要除掉的小卒,便是愤怒地指着覃安的鼻子道:“你们放肆?杂家乃太皇太后身边的人!”
  噗!
  覃安一个箭步上前,朝李公公的脸部猛地挥出一拳。
  李公公的身形矮瘦,当即感受到一股来自拳头的巨大冲击力,整个人向后仰倒,然后重重地落在那雪地之中。
  “你当真分不清大小王,连东厂都敢不放在眼里了吗?”覃安揉了揉自己用力过猛的拳头,便是冷冷地道。
  李公公捂着流出鼻血的鼻子,当即意识到这是一场报复行动,于是指责对方道:“你……你这是挟公报私!”
  “谁是公?谁又是私?你下辈子投胎还是别选这么一个猪脑袋,不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覃安对身后的随从大手一挥,显得十分冷漠地道。
  李公公的心里涌起一阵惊慌,显得难以置信地道:“你们东厂是想要弄死杂家?凭什么?”
  “你贪墨的罪证便已经足够,何况你……站错了队,更不该害死贾阁老!”贾安上前压低声音,而后又重重地朝着李公公的脸上踹了一脚。
  却不知李公公是真傻还是假傻,明明他的手脚不干净,而今竟然敢站队太皇太后,更是不知死活地送去海鲜汤。
  单是李公公间接害死贾阁老,李公公的结局便已经注定了,现在谁敢办太皇太后用心办差的宫人都将大祸临头。
  李公公抬眼看着脚底朝脸部踹来,终于意识到自己确实愚蠢地做错了队伍,知道自己此次是必死,顿时眼前一黑。
  汝宁府,由蔡州改置而来。因断汝河上源之水经郾城入颍河,使得汝南水患大减,人民稍得安宁,故得此名。
  英宗复辟后,封第六子朱见泽为第一代崇王,而崇王城正是坐落在汝宁府中。
  崇王朱见泽是一个大胖子,虽然年仅四十五岁,但比大明几位皇帝不知要强上多少,已经算得上是长寿之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5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2/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独治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