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独治大明_分节阅读_第521节
小说作者:余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9:08
  正当外界还在观察的时候,刘瑾已经亲自前来贾府进行宣读圣旨。
  “老臣叩谢陛下隆恩!”
  贾俊在那日进宫导致病情更加严重,原本还可以勉强独立行走,但现在已经是大气进小气出,整个人显得无精打采地领旨谢恩。
  好在,皇帝对贾俊进行了优待,只需要他趴在病床上领旨即可。
  刘瑾并没有当即离开,而是望了一眼旁边的李言闻:“贾阁老,陛下得知你患了背疽,而今医学院终于研究出青霉素,故而陛下特赐你优先服用此药!”
  这种青霉素刚刚研究出来,哪怕皇帝都不能百分百断定有足够的功效。
  只是现在贾俊的病情如此恶劣,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若没有青霉素其实贾俊已经是死路一条了。
  “贾阁老,正是因为您的病情,陛下给咱医学院施加了很大压力,你当真要好好感谢陛下对您的器重!”李言闻奉药前来,亦是补充事实道。
  贾雄率先扑通在地,显得言真意切地表态道:“陛下对家父如此隆恩,臣代家臣叩谢,贾家子子孙孙今生今世必为皇家忠仆!”
  贾俊虽然是病情严重,但得知皇帝仍旧记挂着自己的病情,亦是忍不住落下老泪:“老臣叩谢陛下隆恩!”
  刘瑾将圣旨交给贾俊,然后叮嘱李言闻:“李御医,不管接下来你需要用到什么药材,可到内库随意支取,务必像上次那般助贾阁老渡过此劫,给大明保下一位身体健康的能臣!”
  “臣谨遵旨意!”李言闻深知皇帝对贾俊的器重,当即规规矩矩地表态道。
  “贾雄,替为父送一送刘公公!”贾俊知道刘瑾是皇帝身边的心腹太监,当即强打精神让儿子相送刘瑾。
  李言闻在看到刘瑾离开后,于是准备给贾俊用药。
  背疽,泛指生于背部的有头疽,其实可以理解为细菌感染,现在用青霉素可谓是对症下药。
  原本奄奄一息般的贾俊,随着李言闻将青霉素注射进入贾俊的体内,病情很快便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
  “爹,这药当真神奇!”贾俊将刘瑾亲自送到家门口,结果回来看到老爹的脸色明显好转,不由得惊叹地道。
  贾俊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身体的好转,目光复杂地望向紫禁城的方向:“陛下不仅雄才大略,却是知人所未知,为了此药亦是耗费不少心血呢!”
  “青霉素倒是苦了李院判,这些年没日没夜研究,他的头发都全白了呢!”李言闻在桌前写着药言,亦是进行插嘴道。
  “爹,陛下对您是多么的用心,你那日怎么就那般糊涂呢?”贾雄至今都是意难平,却是完全理解不了父亲进宫的所作所为。
  贾俊的脸上露出苦涩之色,望向自己儿子叮嘱道:“你爹确实是做错了!你莫负皇帝之恩,爹的身体慢慢调养即可,你速去工程学院处理事务,咱大明要称霸四洋离不开工程的支持!”
  不仅是他遇上明君,而且还撞上了好时代。
  由于大明王朝重视基建,想要将各个地区紧密地联系起来,导致大明王朝需要工程类人才,而他儿子都成为了王朝的栋梁之材。
  李言闻是一个十分纯粹的医者,在将药方交给管家叮嘱他按药方抓药,便准备返回第一医学院处理一些其他事情。
  贾雄是一个大孝子,此次更是一度想要跟随父亲一起辞官,现在看着自己父亲没有事,于是点头同意。
  上次是李言闻出手救了贾俊,现在又有了青霉素这种奇药,所以他悬着的心亦是放了下来,便听话地前往工程学院。
  工程学院坐落在东郊,虽然他的父亲做法招来护皇党的排斥,但他父亲终究没有发表不利于皇帝的言论,所以他的同僚倒没有排挤于他。
  当然,在广大的学生群体中,难免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毕竟他父亲确确实实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进了后宫。
  贾雄对此倒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他心里亦是觉得自己父亲进宫的做法十分错误,自己作为儿子遭一些白眼亦是应该的。
  “我退休后,便由你来接班,你务必要让工程学院更上一层楼!”老院长陈宾年事已高,看到被叫过来的贾雄进行托付道。
  贾雄苦涩一笑,却是轻轻地摇头:“现在发生这种事情,下官岂能争这院长一职,您还是另觅接班人吧!”
  虽然他没有科举天赋,但在工程上的见解不输自己父亲,甚至还参与了京津铁路的设计,却是大明帝国难得的工程类人才。
  “此事你不急着答复!老夫是为了工程学院和大明王朝才选择你,老夫亦相信贾阁老不可能背叛皇帝,此事过些时日必有公论!”老院长为官多年,显得十分笃定地道。
  贾雄心里一阵感动,便是郑重地拱手:“承蒙院长吉言!”
  黄昏时分,天空阴沉沉的,似乎又要下雪了。
  贾雄在处理工程院日常事务后,便趁东城门没关闭前返回北京城。
  只是他的心里隐隐感到一股强烈的不安,在骑马进入城门后,看着空荡荡的街道便加快手中马鞭朝家里赶回去。
  贾俊将马交给门口迎出来的仆人,刚刚来到垂花门准备进入内宅,结果听到自己的姨娘大哭起来:“老爷吐血了,快……快来人啊!”
  此话一出,内宅一阵大乱。
  贾雄一个箭步冲进自己父亲的房间,只是自己父亲并不在病床上,而是倒在桌前的地面上,嘴角正挂着一抹鲜血。
  “快……快扶老爷到床上,让人速速去叫李神医!”管家亦是赶到了这里,当即急忙进行安排道。
  贾雄看到桌面上竟然是海鲜汤和蒸蟹,再抬头发现桌边站着的人竟然是太皇太后身边的李公公,而李公公的嘴角正噙着一丝微笑。


第五百四十八章 恶疾缠相,帝终出击
  已是寒冬腊月,此时夜长昼短。
  李言闻跟几个医学院科研人员一起过来,进到房间看到病床上奄奄一息的贾俊大为震惊:“贾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虽然贾俊的病情十分严重,但青霉素已经有效地防止头疽扩散,只需要加点药小心治疗风寒症,那么贾俊便可药到病除。
  李言闻不过是回去向林云逸汇报青霉素的成果,同时一起制定对贾俊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再次赶回来不想贾俊的病情简直是断崖式下跌。
  原本明明病情转好的一个人,这才多久的工夫,整个人已经形如枯槁。
  贾雄刚刚一直忙于照顾着自己父亲,现在亦是觉察到这个事情着想古怪,此刻同样十分困惑地望向自己的管家。
  “你们贾家难道没有给贾阁老服药?”李言闻身边的一个中年郎中看着管家吞吞吐吐的模样,当即进行怀疑道。
  管家顿时一惊,宛如拨浪鼓般摇头道:“不,我怎么可能不给老爷抓药,老爷的药还是如夫人亲自喂的!”
  “我离开的时候,我爹还好端端的,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贾雄从管家的神态中看到一丝端倪,当即大为恼怒地质问道。
  李言闻等人虽然不能从医理中判断出缘由,但知晓事情必定没有按他们的方法去做,不然贾俊的情况绝对不可能如此恶劣。
  贾府管家看到贾雄追究此事,于是露出一个哭丧的表情地跪下道:“少爷,老爷吃了发物,小的该死!”
  “你这恶仆,这不是杀人吗?”李言闻检查贾俊的脉象是气若游丝,得知竟然是吃发物而引发的病变,当即十分严厉地指责:“我临走前不是说了吗?如今贾阁老病入六腑,饮食以清淡为主,切不能吃发物,否则有青霉素亦是无力回天!”
  贾雄得知事情的始末,那双眼睛顿时想要杀人,上前便一脚狠狠地将管家踹倒在地。
  “少爷,小的该死!我有拦着老爷,但这是太皇太后赐下的海鲜汤和蒸蟹,李公公还说要看着老爷喝完才好回去交差,老爷……执意接受恩赐!”管家挨了一脚跌倒在地,当即哭丧着脸将事情的始末说了出来。
  太皇太后?
  贾雄听到这个答案,终于知晓为何李公公刚刚在这里了。
  这哪是什么因担心自己父亲的赐食,分明是打听到自己父亲得了背疽之症,这才将海鲜汤送来害自己父亲。
  在这一刻,他没想到世间竟然有心肠如此恶毒的老妖婆,有这种太皇太后当真是大明王朝的最大不幸。
  贾俊的身上虽然盖上五层棉被,但风寒已经入体,身上还是觉得冷,甚至还在被窝里面不停地打着颤抖。
  李言闻是罕见的医学天才,不仅是年轻一代最杰出的医者,而且已经成为整个京城圈子最为吃香的御医。
  他让人将贾俊的衣服扒开,打开那套御赐的金针,便开始对贾俊施针。
  咳咳……
  在李言闻的施针之下,贾俊总算是醒了过来,但身上被扎成刺猬般,而嘴唇泛白,整个人的气色十分糟糕。
  “爹,你怎么这么糊涂啊?这又非圣旨,你为何要吃发物啊?”贾雄扑到自己老爹身边,不由得埋怨了起来。
  他父亲此次虽然患了重病,但现在的医学发达,又有李言闻这个百年难得一见的神医坐镇。只要他父亲乖乖配合治疗,身体必定可以痊愈。
  只是父亲为了当年的提携之恩,不仅选择进宫自毁前程,如今更是连性命都不要了,一切显得那般的不值得。
  贾俊喝了一口热水后,现在说话显得十分的困难,却是不搭理自己儿子,而是叫来自己最为倚重的妾室。
  妾室柳氏已经五十多岁,整个人并没有高贵的气息,脸蛋显得十分普遍,但这些年以来规规矩矩,此刻已经哭成了泪人。
  贾雄跟李言闻等郎中到了外面谈事,只是看着李言闻等郎中脸上的严肃表情,心里已经隐隐猜到了几分。
  “贾大人,贾阁老已是病入膏肓,恕我等已经无能为力。贾阁老恐是熬不过今晚,你还是提前准备后事,还请节哀!”李言闻没有说话,旁边资历最深的郎中坦诚地道。
  他们自然是希望能够全力救治贾俊,只是贾俊不仅仅是背疽,而且还患有严重的风寒。
  如果慢慢调养,通过青霉素治疗背疽,用药物治愈风寒症,那么贾俊可慢慢痊愈。但奈何这发物一吃,两种病理同时作用在这位七十老人身上,即便华佗在世亦是无能为力。
  哇……
  贾雄虽然已经有了猜测,但得知这个答案后,仍是无法压抑住自己的悲伤情绪,顿时便扶着墙哭了起来。
  他后悔今日的离开,如果自己坚持留在家里好好照顾老爹,那么自己便可以劝阻父亲不能吃下那个发物。
  “少爷,你是知道老爹性子的!即便你在府上,亦不拦不下来,老爷定然是要遵照太皇太后的懿旨!”跟着出来的管家知晓贾雄的心思,便是安慰着道。
  “咱们走吧!”李言闻等郎中看着这个场景,由于知晓已经是无力回天,于是默默地选择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该死!上天,你不公,岂能给咱大明如此恶毒的太皇太后?”
  贾雄知晓真正的凶手是那位高高在上的太皇太后,心里无比的痛恨这一场变故,痛恨皇宫里面那个老妖婆。
  这个声音传到李言闻等郎中的耳中,导致他们这帮人当即一愣,如此言论简直是要招来杀身之祸,倒是李言闻反应最快:“最近着实太忙了,如今头昏脑涨,听别人大喊大叫耳朵都是嗡嗡声!”
  “我亦是如此!”其他几个郎中反应过来,亦是纷纷附和道。
  北京城在夜幕中沉沉睡去,唯有一盏孤灯在贾府的房间一直亮着。
  医学奇迹并没有出现,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噗!
  贾俊突然回光返照般下床来到书桌前,在写完奏疏最后一个字的时候,突然吐出一口鲜血,气绝而亡。
  贾俊,字廷杰,直隶束鹿人,生于宣德三年,亡于弘治十二年。
  景泰元年,以乡举入国学,然屡试不中,于天顺年间选授监察御史,历巡浙江、山西、陕西、河南、南畿,所至皆有声。
  擢山西按察佥事,协守宁武关诸关,修明军政,边徼晏然。升任山东按察副使,分司临清。
  成化十三年,超拜右佥都御史、宁夏巡抚。
  在镇七年,军民乐业。
  贾俊持宪度,严军法,数年虏不敢犯,入召为工部右侍郎。
  成化二十一年,奉敕赈灾河南饥荒,寻转左侍郎。
  数月后,拜工部尚书。此时专重进士,举人无至六卿者,贾俊独以重望得之。
  至弘治朝,贾俊为人清慎俭约,终始不渝,掌在工部六年,饬材训艺,动必信度,人无间言,得弘治帝器重。
  弘治六年,蒸汽火车面世,贾俊因功入阁,举人至相者,贾俊为有明第一人,亦为世间称颂之工程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5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1/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独治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