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独治大明_分节阅读_第517节
小说作者:余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9:08
  平心而论,不管是谁在波隆摩罗阇三世那个位置上,对大明的确是存在仇视的态度。毕竟正是大明王朝的介入,他所继承的暹罗王国才一分为二。
  只是不管南暹罗国是哪种体制,保障的其实是少数人的利益。
  如果他们敢得罪大明王朝,不管是大贵族还是小贵族,他们的利益都存在着丢失的风险,这是整个贵族阶层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正是如此,南暹罗王根本无法完全代表暹罗国,而今整个南暹罗国的贵族阶层都不愿意看到南暹罗国跟大明开战。
  朱祐樘之所以这么多年不热衷于开疆裂土,一则是时机其实还不成熟,二则是更希望收纳这些王国的贵族阶层替华夏压榨他们的国民。
  如果南暹罗的贵族阶层能够臣服大明王朝,每年送来源源不断的廉价暹罗米和贡铁,大明其实并不是非得动用军队灭其国。
  “如此说来,南暹罗国王是难解心头之恨,但南暹罗国的贵族并不希望挑衅大明,所以才有了此次的国书!”李喜恩想通了国书的缘故,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朱祐樘虽然是大明的皇帝,但亦始终继承前世华夏一份子的理念,故而很多事情都会从民族利益出发:“南暹罗国的贵族阶层还算识相,但他们这封国书还是来晚了!”
  “陛下,这是何意?”李喜恩顿时一惊,不顾春光乍泄地支起身子。
  朱祐樘看着眼前充满诱惑的春光,却是克制着自己的冲动:“若是你持续关注中南半岛局势,迟些你便能知晓了!”
  “外妾现在的心里只有管理好朝鲜和你,哪有空管这些闲事!”李喜恩重新趴回朱祐樘的身上,却是幽怨地道。
  虽然她是一介女流,但在她的治理之下,朝鲜现在的情况比较乐观,甚至出现了难得蒸蒸日上的社会形态。
  由于朝鲜在北边不再设防,导致朝廷的军队人数锐减,朝鲜反而能够将更多的财政投入基建工程,导致现在朝鲜的粮食产量逐年持续走高。
  原本的倭寇问题,在东海总督府的庇护下,加上往来的大明海商对倭寇主动出击,这个问题几乎是不存在了。
  至于贡铁的问题,虽然他们需要提供不少年轻劳动力开拓铁矿石,但大明方面给予食宿补贴,其实反而有利于民生。
  正是如此,她这位王太后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百姓的拥护,而本人的声望越来越高。
  “南暹罗的事情,你且当一个趣事听着便是了。大明经营南洋和东海多年,不说有总督府在那里镇压,而且夜部早已经渗透。不管是南暹罗,还是其他王家,他们根本掀不起浪花!”朱祐樘轻搂着怀中温热如玉的美人,显得自信满满地道。
  以东海为例。虽然大明近些年并没有采取军事行动,但却一直在默默渗透,甚至已经有了君临日本的计划。
  北京到东北的铁道其实已经在建,只是这条铁路不仅连通东北粮仓,而且铁路将会延伸到图们江港口。
  一旦大明王朝在陆地上打通日本海,那么大明不再需要远程作战,却是可以出现从日本海突袭日本本州岛的腹部,甚至可以直接将日本纳入大明的版图。
  日本天皇是吉祥物,这是日本民众早已经公认的事实。现在幕府式微,偏偏还陷入将军之位的争夺中,他们根本失去了统治力。
  在大明的扶持之下,大内家已经吞并了日本西国,成为本州岛最强的一股势力。各地的大名纷纷自立,甚至敢于对将军幕府动兵。
  最为关键还是日本的农业遭到严重破坏,不管哪股势力都无法摆脱对大明粮食的依赖,更需要大明武器进行自保。
  现在整个本州岛几乎都是亲明大名,日本其实已经是大明王朝的囊中之物,缺少的仅仅是最后的致命一击。
  朱祐樘并没有急于将日本纳入版图,毕竟日本现在送来源源不断的廉价鱼干和金银,这种孝顺的小弟并不需要急于斩杀,完全可以等到铁路修好再君临日本。
  至于琉球国,早已经纳入了琉球总督府的管辖,算得上是大明的领土了。
  朱祐樘又想到朝鲜,不由得瞥了一眼躺在身边的女人,却是更喜欢现在这种模式。毕竟除了有源源不断的生铁和粮食,还有每年都会过来侍奉自己的王太后。
  “陛下,你想啥了呢!”李喜恩敏锐地捕捉到朱祐樘身体的明显变化,却是媚眼如丝地道。
  朱祐樘感觉自己现在雄风正盛,当即十分豪迈地道:“朕希望在有生之生,征服四洋,开创始皇那般的伟业!书同文,车同轨,四洋万国匍匐我大明!”
  虽然现在印度洋和太平洋都已经囊中,但西方终究还是一个小小的威胁,而目前想要驰骋于北冰洋还需要开发出蒸汽船。
  不过他确实是有着这一份远志,目前最大的困扰还是剩下不了几年的弘治十八年,自己是否能迈过那个门槛不得而知。
  只是不管如何,既然自己是华夏的掌舵者,那么自然要将整个华夏民族带上世界之巅,将大明王朝打造成为世界帝国。
  “外妾听闻,印度洋之外还有大西洋?”李喜恩很是懂事,亦是开始主动取悦朱祐樘道。
  朱祐樘感受到头皮发麻,强压着呻吟的冲动道:“不错!”
  “印度洋总督汪直请求西进的事情都传到外妾的耳中,你这是顾虑什么?”李喜恩如同游蛇,来到了朱祐樘的耳畔。
  朱祐樘闻着空气弥漫开来的香味,亦是十分诚实地道:“主要是那里没什么油水!”
  虽然后世的欧洲是一个劲敌,恨不得是除之而后快。
  只是现在的西欧其实是一个穷国,既不是粮仓型国家,亦不是资源大国,简直就是一块没有肉的骨头。
  目前天花正在整个欧洲肆虐,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口死于天花的疫情中,各国的实力都在持续走低。
  正是如此,不说西欧简直像是一个鸡肋,而且目前亦不是大明介入的时机,倒不如将这个事情往后推移。
  “听闻西欧的美人挺白净的!”李喜恩终究是小女人,却是故意试探地道。
  朱祐樘的眼睛睁了开来,迎着身上这个女人探究的目光:“你这么说,搞得朕称霸四海是为了女人似的!”
  “难道不是吗?你说一说,汪直给你送来了几位公主了?”李喜恩仿佛看穿一切般,竟然耍着小女人的性子道。
  汪直在印度洋简直是如鱼得水,征服白古国其实是小试牛刀,而今他已经印度洋东边打到印度西边,各国纷纷向大明称臣。
  对这些称臣的王国,他通常都会亲自瞧一瞧这个王国的公主,如果是倾国倾城便会往北京城这边送过来。
  东欧的美女先后被送来了好几位,其中便有一位是白羊王朝的公主,而今已经被朱祐樘纳入了后宫之中。
  朱祐樘看着这个揭自己后宫的女人,显得饶有兴致地询问道:“你吃醋了?”
  “我只是织女,吃醋也轮不到我!”李喜恩口是心非地道。
  朱祐樘翻身将李喜恩压住,眼睛饱含深情地道:“其他女人不过是战利品,倒是你这个小妖精,朕只后悔没有早点征服朝鲜!”
  “怪你!”李喜恩想到两人差点错过,亦是幽怨地道。
  朱祐樘开始行动,却是无比认真地道:“不过现在亦不算晚,今天朕要将你彻底征服你这个醋坛子!”
  十二月的西苑,原本已经是北风呼啸,但今日显得春意盎然。


第五百四十四章 矛指周后,宫廷动荡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北京城在灯火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迷人,弘治朝让这座城市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成为了一个蒸蒸日上的帝都。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北京城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白天是商品琳琅满目的热闹街道,夜晚是精彩纷呈的戏剧、戏曲和诗词的娱乐场所,已经成为了华夏的一张明信片。
  正当帝王已经彻底征服朝鲜太后的时候,外界已经吵作一团。
  乾清门纵火案不仅仅是一个案件,直接牵动了无数人敏感的神经,甚至导致今天的国债出现了抛售潮。
  越来越多的京城百姓相信,他们之所以能够有今天这般的好日子,离不开他们那位英明神武的弘治皇帝的领导。
  一旦弘治皇帝有什么不测,那么目前的大好局面既然不会瞬间崩塌,亦会直接影响到大明的财政和国债信誉。
  正是如此,在乾清门被纵火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很多百姓纷纷抛售手中的国债进行观望,导致国债价格出现罕见的大跌。
  “老天保佑,幸好皇帝平安!”
  “这何尚宫亦是太过于胆大包天了吧?”
  “何尚宫?你们是真蠢还是假蠢,一个女官当真敢烧皇帝寝宫吗?”
  ……
  京城的百姓和士子一直在关注乾清门纵火案,哪怕宋澄何时进宫、又何时离开,这一切都是一清二楚。现在得知纵火犯竟然是何尚宫,却是纷纷将矛头指向这个女官。
  只是事情不可能止于何尚宫,毕竟谁都晓得一个女官跟皇帝根本不可能出现核心利益冲突,所以更大的可能性是受人指使。
  至于这个指使之人是谁,由于何尚宫的主子是周太皇太后,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人自然是那位高高在上的周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是陛下的亲奶奶,不至于如此吧?”
  “呵呵……陛下为了改革,这太皇太后的娘家人都已经被斩光了!”
  “虽然这个事情不能乱猜,但相信你的心里都清楚,这个事情究竟是谁干的。”
  ……
  民间不乏胆大之人,而今结合着已知的讯息,却是纷纷怀疑是周太皇太后所为,甚至已经有人直接指名道姓。
  如果是寻常的奶孙自然不会有这种猜测,但周太皇太后的娘家人都死在朱祐樘的手里,所以周太皇太后有很强的作案动机。
  正是如此,即便现在仅仅查到何尚宫身上,但大家都已经纷纷怀疑起周太皇太后。
  “最新消息,皇帝叫停了宋澄的调查!”
  “我说宋澄出来换衣服后,怎么不进宫了!”
  “如此看来,皇帝还是想要保住这份亲情啊!”
  “人家都将火烧到陛下的门前了,当真是便宜了那个老妖婆!”
  ……
  这个事情不断发酵,在得知皇帝竟然叫停宋澄深入调查后,大家知晓这其实是皇帝保全周太皇太后的做法。
  刑部尚书宋澄屡破奇案,其查案能力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甚至有好事之人给予“大明第一神断”的称号。
  现在案子已经查到何尚宫身上,皇帝突然间叫停宋澄对此案继续深查,那么明显是为了庇护太皇太后了。
  一时间,京城的舆情纷纷指向了周太皇太后,特别在皇帝叫停宋澄的调查后,更是认定纵火案由太皇太后所为。
  酒楼、青楼和茶馆都是舆情的发酵地点,现在他们的声音已经趋向于一致,舆论都认定是周太皇太后所为。
  次日上午,冬日已经高高升起。
  紫禁城,关雎宫。
  周太皇太后睡在床上,整个人显得十分安详。
  她年仅十四岁便被选妃入宫,虽然作为太上皇的妃子在景泰年间的处境比较尴尬,但母凭子贵,明英宗复辟被封为皇贵妃。
  到成化朝并列两宫皇太后,来到弘治朝更是成为唯一的太皇太后,这么多年可谓享尽了世间的荣华富贵。
  她的气血保持得很好,缓缓地从睡梦中醒过来,朦胧的双眼逐渐聚焦,习惯性地呼唤着:“刘英!”
  往常,刘英已经候在珠帘外面,此刻会应声而至。
  然而今天,外里显得异常安静。
  等待了片刻,仍不见刘英的身影,太皇太后不禁皱起了眉头,她提高了声音再次呼唤:“刘英!”
  “启禀太皇太后,刘英和陈谨几个刚刚被带走了。”正是这时,一个处于边缘位置的宫女怯生生地走了进来低头禀报。
  在早些时候,他们这些清宁宫的老人再度被清算,像是吴慎那般被带走便再也回不来了。
  “什么?谁敢如此胆大包天?”周太皇太后惊愕地坐起身来,不可置信地盯着那名宫女,眼眸中闪烁着怒火仿佛要将一切吞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5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7/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独治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