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六年的时间,他从最初的盐政着手,如今不仅大大改善大明财政问题,而且给百姓减轻了负担,更是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虽然没能让大明王朝进入工业时代,但亦算是稳扎稳打地谋求着国家的发展,现在已经具备向外扩张的基础。
现阶段的国内其实已经没有多少烦心事,真出现自然灾害或匪寇,只要将资源和军队调派过去即可。
只是在翻开东海总督府送来的情报,还是忍不住叹息一声,心里的火苗当即蹭起少许。
“陛下,黄鳝鸡子汤已经熬好了,还请趁热喝!”好在刘瑾将汤送过来,显得小心翼翼地欣喜道。
经过朱祐樘调教的御膳房明显取得极大的进步,从太液池北边抓到的黄鳝王被切成段,加上鸡子、党参、当归、枸杞等中药材料进行熬煮,制作成一道人间美味。
朱祐樘看着弥漫独特香味的浓汤,刚刚的阴霾一扫而空,亦是放下了手头上的情报。
他其实很喜欢野味的味道,偏偏御膳房出品的黄鳝鸡子汤确确实实让人龙精虎猛,仿佛真的吸引了黄鳝王百年精华一般。
正是见识到黄鳝鸡子汤的神奇功效,这些天甚至暂时放弃了钓鱼的娱乐方式,转而天天乐此不疲地钓黄鳝王。
“陛下,请慢用!”刘瑾送盛好的汤送了过来,显得小心翼翼地道。
朱祐樘知道今晚傍晚捉的黄鳝王是最大的,此时嗅到这股芳香四溢的味道,却是知道今晚又将是龙精虎猛的一晚。
夜渐深,整座都城在茫茫的黑夜中睡着了一般,而乾清宫亦是少了一些宫女的走动。
朱祐樘结束了一天的政务,亦是伸了伸懒腰,活动一下身子,而后领着宫女返回后面的寝室准备休息。
珠帘哗啦啦地响动,龙床中的美人映入眼帘。
跟一贯嫔妃规规矩矩暖床不动,在看到朱祐樘进来的时候,女人不顾身上的衣物单薄,急忙下地进行了跪迎。
女子大约十七八的年纪,拥有一张精致的天使脸孔,一双十分灵动的大眼睛,双腿显得十分结实,小腹没有半点赘肉。
咦?
朱祐樘看到规规矩矩跪在自己脚下的女人,这才想起今晚翻牌子的情况,正是翻到了大内纱英子。
大内纱英子虽然已经嫁到华夏,但还是秉承着日本那一套敬夫的传统:“欢迎陛下今晚临宠妾!”
“修媛,你的汉语说得很好!”朱祐樘听着这有点古怪的欢迎语,但还是表现出比较友好的态度道。
虽然他从情报知晓大内纱英子从小习武,是一个性格比较强势的女人,但实践却是证明,这日本女人骨子里似乎存在着附庸的一面。
起初还显得比较倔强,但自己宠幸几次后,而今简直比小猫还乖。
大内纱英子得到夸奖显得十分兴奋,但显得谦虚地道:“陛下这么夸张,妾很开心,但妾说的汉语还不算好,但一定会好好努力,争取跟陛下能好好交流!”
朱祐樘看着这个话突然变多的女人,发现这个女人并不像自己最初所认为的高冷,反倒像是一个事事能讨好丈夫的温柔女人。
大内纱英子看到朱祐樘打量着自己的身子,当即会意地脱掉自己的衣服,然后乖乖地躺到龙床上闭上眼睛:“请陛下临宠妾!”
朱祐樘看着羞涩又如此主动的女人颇为无奈,只是看着对方的腿都张开了,加上今晚的黄鳝王格外给力,自然是要扬华夏男儿雄风。
弯月高悬于夜空之上,整个天地只有偶尔的狗吠声。
视线重新回到乾清宫,这里的战事已经结束,大内纱英子一度吐舌头喘气。
朱祐樘想到又菜又爱玩的藩金铃,而今大内纱英子其实更加的不济,自己都还没有真正发力便已经投降了。
只是女人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她显得心满意足地偎依在自己的身上,宛如一个无比温顺的小猫。
朱祐樘正在闭目养神侍战,结果发现身边的女人开始不老实了,一声很酥脆的陛下开启了一个话题:“陛下,可否出兵帮我们大内氏清理海盗?”
其实大内纱英子即便不主动开口,他亦得着手解决刚才令他有些烦躁的九州岛及日本的海盗问题。
由于去年那场自然灾害加人祸的原因,导致整个九州岛和本州岛西部都陷入粮食危机,从而需要大明的米粮救济。
大明之所以如此轻松占据九州全岛,其实跟这场粮食危机脱不了干系,毕竟只有大明才能解决他们所有人的吃饭问题。
面对刚刚占据却是要补贴大量米粮的九州岛,大明内部其实存在反对意见,特别一些科道言官还上疏进行阻止。
朱祐樘自然不会理会这帮鼠目寸光的家伙,九州岛短期确实需要持续投入,但长期必定能够反哺大明财政。
他从江南直接拨出一批粮食运往九州岛,从而缓解了整个九州岛的粮食危机,拯救了很多日本底层百姓的生命。
原以为,今年开春的情况会大大好转,但偏偏战乱直接导致九州岛及本州岛西部的海盗十分猖獗。
在最新的协议中,大内氏的海上力量遭到了禁止发展,从而导致堂堂大内家遭到日本海盗的欺负。
九州岛的海盗情况其实更加的恶劣,虽然有不少原住民真心归顺大明,但亦存在奴役原住民的日本贵族,而这帮人纷纷选择沦为海盗。
他们凭借着自己多年积攒的底蕴,亦是盘踞在九州岛附近的小岛屿中,形成一股不大不小的海上力量。
“你还是大内氏吗?”朱祐樘对日本的传统自然不是真的一无所知,便淡淡地暼了她一眼道。
大内纱英子幽幽地望了一眼朱祐樘,像是下定决心般:“若是陛下肯出兵,妾今后叫朱纱英子,一心一意做陛下的女人!”
“那今晚看你的表现了!”朱祐樘露出一个坏笑,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大纳纱英子翻转身子,日本是一个极端的男权社会,而她懂的东西明显要比大明传统的女子要多得多。
朱祐樘亦是陷入于温柔乡中,面对化身妖姬般的朱纱英子,最终还是松了口。
这个时代的海鲜价值并不高,以海上贸易为例。
大明商人用一斤精米换日本的五斤鱼干,日本渔民必定是欢天喜地,在公认的价值衡量中是米贵鱼干贱。
不过现在大明需要更长远的目光,此次出兵打击活跃起来的日本海盗,既是保障九州岛的捕渔业,亦是宣扬着大明的绝对海上霸权。
现在日本海盗欺负日本的渔民,但谁都无法保证他们不打大明商船的主意,甚至将来成为大明海上霸权的威胁者。
正是如此,这一场清剿海盗行动其实是势在必行,却是不能让从九州岛流窜出来的日本海盗做大。
只是此次围剿日本海盗算是一个新战线的话,而今的大明王朝不再是双线作战,其实已经算是三线作战了。
今晚的朱祐樘不断地数着一二三,只是对手终究是太弱了,即便是三线作战或三次作战,华夏男儿终究是遇神杀神。
即便是三线作战,华夏而今亦不需要畏惧,若是大明无法做到休养生息的话,那么只能是以战养战了。
第四百八十八章 西方社会对东方财富的执念
正当大明王朝受困于周围势力的枷锁,朱祐樘大喊一二三准备露出獠牙进行三线作战之时,西方社会迎来振奋人心的消息。
受自身条件的影响,加上天主教已经占据最优质资源,所以向外探索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由上到下的需求。
原本他们亦希望从地域上冲突,但不管他们如何努力往东,却是根本看不到尽头般,用双腿似乎永远到不了那个遍地黄金的东方。
尽管他们的航海技术得到了突破,但他们梦寐以求的地方是遥远的东方,而他们的海域只能往北、往南和往西。
原本以为,他们只能通过陆地前往神秘的东方,但伟大的葡萄牙舰海家迪亚士突破重重的风暴发现了好望角,从而发现了前往神秘东方的海域。
奈何,前往东方不仅需要面对强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征税和刁难,亦得面对各种海盗的洗劫,这条航线对普通贵族仍旧是困难重重。
好在,经过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冒险,西方社会终于看到了曙光。
“哈哈……我们发现了黄金古国!”
“黄金古国的总督权怕是要落到哥伦布头上了!”
“早知道我亦派遣舰队前往,地球真的是圆的啊!”
……
随着伟大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从西边航海归来,而且还带回了东方的珍宝,整个西方贵族社会都陷入了疯狂。
整个欧洲社会都知晓哥伦布的大名,只是哥伦布早先被世人所熟知是他的贪婪,欧洲贵族都称他是贪得无厌的家伙。
哥伦布是地圆说的支持者,早在迪亚士还没有发现欧洲通往东方海域的航线之时,便早已经提出往西进入大西洋前往东方的构想。
为此,他确确实实是狠狠致敬了一把苏秦,效仿苏秦那般扯着纵横的大旗四处游说六国以求得到重用。
只是哥伦布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不仅要求航海司令的头衔,而且需要10%战利品的回报,更是要求他发现的每个国家或地区的总督权过继给他的后代。
例如,哥伦布如果发现黄金古国,即便他在东方不幸身死,那么亦得将这个神秘的东方黄金古国交给他的后代以总督的身份治理。
一个开出如此苛刻条件的航海家,最后自然很难得到重用,甚至已经被一致称为贪得无厌的家伙。
谁能想到,哥伦布竟然是时来运转。
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从小经历困苦,亦是一位天主教的虔诚的信徒,在内战耗光家底后,亦是将私房钱押到了声称能找到新航线的哥伦布身上。
哥伦布与西班牙王室签订了一份协议,赋予他“世界洋海军上将”的头衔,以及对未来所有收益的一部分。
西班牙王室向哥伦布提供三艘船:圣玛丽亚号、平塔号和尼尼亚号,另外还给予了一半资金购买物资。
哥伦布带领87名水手,其中包括翻译、秘书、稽核官和经验丰富的航运专家,由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出发,坚信向西亦是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很多欧洲贵族并不看出此次的冒险航行,甚至认为哥伦布必定葬身于大海,亦或者压根到不了遥远的东方。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哥伦布竟然从东方回来了,而且据说还带回了东方的珍宝。
“他往返东方才大半年吧?”
“敢情我们都走错方向了,往西才是捷径啊!”
“只需要往西航行数月便能到东方,这下真的发了!”
……
现在得知哥伦布从东方探险归来,而且往来的时间比他们所想象要短上很多,导致整个欧洲贵族阶层都高潮了。
即便有人相信地圆说,亦没有人敢于尝试从西方寻找新航线,毕竟这里所需要付出的冒险成本太过高昂。
只是现在情况却完全变得不同,而今哥伦布所率领的舰队仅仅花费数月的时间便到达东方,简直帮他们打开了一座宝藏。
受到这个事件的影响,各国的贵族纷纷蠢蠢欲动,亦准备募集资金打造海船和招募船员前往东方淘金。
当然,一些理智的欧洲贵族却是保持理性,即便知晓往西能够到达东方,但没有航海图其实就是自寻死路。
那个曾经被他们所瞧不起的家伙,而今简直掌握着这世间最大的财富密码。
西班牙,王宫。
虽然没有后世那座马德里王宫穷极奢华,但亦是已经有了奢华的痕迹,整个王殿颇有几分教堂的味道。
高耸的拱形窗户外,阳光洒落在精致繁复的摩尔风格花纹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让这里平添几分油彩画的格调。
得知哥伦布从东方归来,西班牙方面显得十分的激动。
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亲自进行了接见,为此还搞了一场隆重的召见仪式,亦是吸引大量西班牙贵族前来。
西班牙女王莎贝拉一世端坐在镶嵌着象牙和黄金的宝座上,她的长裙由最上等的丝绸制成,裙摆宽广如海浪,头上戴着一顶镶嵌着璀璨宝石的王冠,王冠的重量似乎让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格外庄重。
她已经年过四旬,岁月在她的眼角留下了鱼尾纹,只是眼神深邃而坚定,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女王实在太英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