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看到对方听进了自己的话,便趁热打铁地道:“天津接种官陈大人知晓此事!若老夫有半点虚言,天诛地灭!”
正是这时,身后传来了一段急促的脚步声,府中的几名护院终于持刀而来。
他们在看到蒙面刺客的时候,亦不由得一愣。
原以为刘府都已经成为伯爵府,却是没有不开眼的人敢闯进这里,不曾想竟然真的遇到了蒙面刺客。
只是看着对方手中的匕首,不由得打起退堂鼓。
啪!
一个板砖突然间飞出,正好砸在了蒙面刺客的额头上。
刘璋看到救兵已到,在摸到地面松动的板砖后,亦是将板砖砸向刺客,同时大声命令:“刺客,快杀了他!”
到了此刻,他亦不管对方是否该死,只有对方死了,这样才能换得自己的安全。
蒙面刺客没想到刘璋下手这么狠,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发现已经满手是血,当即转身朝既定的逃跑路线离开。
“哪里跑!”
几名护院原本还担心对方是亡命之徒,但看到对方脑袋被砸破,而且竟然是转身逃窜,当即便追了上去。
刘璋看到自己的护院追向那个刺客,刚想要松一口气的时候,结果发现不知何时脖子处竟然多了一把匕首。
在这一刻,他很后悔自己因何不招募更多的护院,这座伯爵府简直是公厕。
刘璋发现死亡离自己更近了,却是不敢回头地道:“本官刚刚已经说得很清楚,郑公公是因不该接种牛痘感染天花而亡,跟本官并无关系!”
身后的人似乎是叹息了一声,但说出三个字令刘璋当即色变:“苏灿呢?”
在前往美洲寻找宝种的冒险之旅中,刘璋是舰队的领军人,而郑海和苏灿则是作为副队长的身份一同前往。
只是此次从美洲大陆归来,仅仅只有刘璋一人,并不见郑海和苏灿。
虽然刘璋亦是将两人的死因汇报,但亦不可能他说什么便是什么,却是让一些人对郑海和苏灿的死因产生了怀疑。
刘璋紧张地看着离自己脖子仅仅一寸远的匕首,显得小心翼翼地道:“苏灿的家人不都是受牵连被处斩了吗?你……你为何要探查苏灿的死因?”
“我只需要答案,他的死亡真相是什么,亦或者……这个事情其实另有隐情?”背后的年轻人的匕首用力,却凑到耳边诱导般道。
刘璋听到最后一句,像想通了什么一般:“你是皇帝派来的吧?”
如果刚刚那个年轻太监是因郑海的死亡真相存疑找上自己,那么还是情有可原。只是苏灿的家人都死绝了,竟然还有人想要寻求真相,他能想到只有皇帝或皇帝所属的情报机构。
“你转过脸来吧!”背后的年轻人犹豫了一下,却是突然开口道。
刘璋慢慢地转过脸,瞳孔猛地收缩,脸上尽是震惊之色。
美洲大陆所发生的事情,像是一个谜团般,正笼罩在京城的上空。
华夏并不是真没有探索精神,只是有些人与事,一旦脱离了掌控后,谁都不晓得事情最后如何演变。
当年秦始皇嬴政亦是想要探索海外,结果徐福带着三千名童男童女前往日本岛,在那里落地生根,甚至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十三载,虽然两次被匈奴俘虏,但持汉节不失,最终经过千磨万击重返大汉。
谁都不知道,一帮人出去后,他们会像徐福那般直接“失联”,还是如同汉代张骞那般持汉节不失。
现如今,刘璋、郑海和苏灿三人率部前往新大陆,而今仅仅刘璋一人归来,此次的探险究竟都发生了什么呢?
若说郑海是真的感染天花而死,那么苏灿的死亡真相又是什么呢?
三月的夜空已经是星光璀璨,这个没有经过大气污染的星空,显得格外的迷人。
纵观整个北京城,紫禁城自然是最敞亮的地方,而皇宫的灯火主要聚中在后宫区域,而乾清宫自然是灯盏最多。
乾清宫,东暖阁。
在几十名太监和宫女的服侍下,朱祐樘经过一番洗漱,亦是换上干净的常服来到这里。
他现在已经习惯如今的生活,既有白天时的忙碌工作,亦是下班后的太液池悠闲时光,还有回到后宫的放松。
跟白天处理公务不同,夜里主要是浏览由下面情报机构呈上来的一份份密报,从而更加精准地掌控全国的动态。
朱祐樘现在最为关注北面,只是并没有北面的重要情报,亦不剌因并没有新的行动,而他们这边则是按部就班地调兵遣将。
其实没有消息,便已经算是一个好消息。
一场战事要打起来,其实并不是想打就能打,各种军粮需要提前准备,而军械和战马更要调集起来。
现在亦不剌因部没有新动作,那么便给予他们充足的调兵遣将的时间,到时寻得机会后,便可以对亦不剌因部一击毙命。
只是北方没有动静,西南却出现了波折。
在自己敲定修建明缅公路后,通过明缅公路连接印度洋,这已经成为大明王朝的一项基本国策,亦是打造直通三洋王朝的关键性一步。
黔国公沐琮已经赶回云南,正在全力推动明缅公路的建议。
白古国此次没有前来京城赴约则罢,此次黔国公沐琮回去对他们进行问罪,结果白古国似乎是一心修道,却是直接拒绝修路的提议。
如果仅仅如此则罢,他们竟然公然放话——白古跟中原并无往来,今修明缅公路乃狼子野心!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今与秦塞通人烟,今安在?
这番话是借用蜀地蚕丛和鱼凫两国的典故,原本两国一直都是封国自治,结果跟秦汉相通后,便归为了中原王朝的版图。
现在大明王朝想要修建明缅公路,在他们白古国看来便是狼子野心,所以已经撕破脸皮地反对修明缅公路。
“好个白古国,敬酒不喝喝罚酒!”朱祐樘看到由云南送来的情报顿时脸色一寒,瞬间被白古国的态度激起了满腔怒火。
牛濛濛已经长成落落大方的美人儿,虽然还是身穿一套淡红色的宫女服饰,但难掩她的好身段,还是那张漂亮的娃娃脸。
她的眼睛越发的灵动,正守着那盏灯火,只是突然感受到朱祐樘的怒气,亦是不由吐了吐可爱的舌头。
这个帝王其实无可挑剔,但就是最近容易发怒。
她发现朱祐樘朝着她望过来,先是浑身感到一阵害怕,但旋即像领悟到什么般,急忙上前帮着研磨古墨。
朱祐樘并没有因这个阻力而打算放弃明缅公路的计划,便用笔尖沾上墨汁批示:“军机处着议征讨白古国方案!”
第四百八十七章 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
原本王朝忌讳多线作战,哪怕强秦都懂得远交近攻战略。
只是现在时不我待,留给华夏的时间并不多,而他始终谨记伟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教诲。
西南方略关乎大明王朝能否直通印度洋连接西方,这个战略不能停止,所以需要即刻着手解决白古国的阻抗。
白古国的问题其实比亦不剌因要严重,西南多山林、漳气和毒虫等,偏偏白古国坐落在缅甸的南部。
大明固然屯兵二十万于云南,朝廷亦可以随时增兵云南,但云南跟白古国并不接壤,此次需要跨境作战。
且不说云南军能否击败擅于山林作战的白古军,哪怕军队的军粮运输都是一个大问题,所以这注定将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远程征战。
朱祐樘的书写显得苍劲有力,自然知道存在着种种客观的难题。
白古国如此公开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反对,若是大明不即刻作出强硬回应,那么明缅公路的阻力只会变得更大。
其实解决白古阻力的最好做法是效仿当年征讨海西女真阿勒楚喀部那般,请外援帮自己打这个小小的王国,而最合适的人选是暹罗。
暹罗坐拥肥沃的土地,而今广东那边还从暹罗引进暹罗米,这其实是中南半岛综合实力最强的农耕国家。
当然,他现在将问题转交给军机处,亦是希望军机处能够拿出更好的方略,排除阻止明缅公路大方针的白古国。
东暖阁的灯火滋滋地燃烧,这里宛如白昼一般。
一双白嫩的手轻轻捏着古墨,在砚池慢慢地研磨,力度恰到好处。墨池的颜色渐渐变深变亮,亦是散发一股淡淡的墨香。
朱祐樘将手中的笔放下,很满意地看着自己的这个批示。
不管遇到何种的阻力,不管有多少缅甸公国跳出来反对,亦不能阻止大明王朝成为君临三洋的海洋国家。
君临三洋,称霸全球,这将是他在位期间的最高追求。
或许是因为他已经决定用雷霆之势打击小小的白古国,内心的怒火慢慢消散,眼神亦是渐渐归于柔和。
原本空气中紧张至极的氛围,此时得到了缓解。
“陛下,您刚刚的眼神好可怕!”牛濛濛看到朱祐樘的脸色放松下来,便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地道。
随行伺候的两个小宫女看到朱濛濛说话如此直白,不由得担忧地望向牛濛濛,同时暗自观察这位一言决人生死的帝王。
朱祐樘先是微微一愣,显得不动声色地否认道:“有吗?”
“陛下,这是真的,刚刚吓得奴婢都不敢喘粗气呢!”牛濛濛终究还是天真灿烂的性子,露出一个标志性不骗你的表情。
朱祐樘抬头望了一眼这个耿直的漂亮宫女,对这个当年第一个站出来维护自己权威的宫女是宽容的,亦是知晓她是为数不多敢在自己面前说真话的人。
他突然发现东方道预测自己今年易于发怒,未必是因为大明王朝遭受更多的困难和挑战,而是因为自己这位帝王掌权后心态的变化。
在继位之初,因自己作为衣柜太子过于懦弱而失了威望,刚刚继位面临诸多势力的虎视眈眈,所以那时别说动不动发脾气,甚至连说话都经过几番斟酌。
只是事到如今,京城的权贵集团和文官集团遭到自己清洗,哪怕富可敌国的江南集团亦遭到自己的打击,而今全国上下对自己都是伏首听耳。
像今晚仅仅面对白古国的不敬言论,便已经是索然大怒,恨不得即刻发动将小小的西南公面抹除。
朱祐樘亦开始检讨和反思自己,但自然不可能亲口承认错误,而是故作轻松地道:“你若不做亏心事,朕还能无理责罚你不成?”
“修缓跟奴婢都说了,她没有做错事,但你每次都欺负她哭才停止!”牛濛濛其实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却是十分直白地说出来道。
站在灯火下的两名小宫女面面相觑,没有想到还有如此劲爆的料。
朱祐樘想到自己对那个日本妞确实强势且不讲理,不由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转移话题:“你教她汉语怎么样了?”
大内纱英子虽然从小十分向往大明文化,但由于生长环境的关系,她尽管能够书写汉文,偏偏汉语说得并不利索。
进了皇宫后,朱祐樘亦是注意到这一点,便让颇有语言天赋的朱濛濛白天前去教导于她,亦算是自己对她的一种关怀。
却不知是牛濛濛的亲和力太强,还是大内纱英子其实是一个管不住嘴巴的女人,连自己欺负她的事情竟然跟牛濛濛说了。
当然,这种扬华夏男儿雄风的事情,传出去亦并不丢脸。
“她现在已经说得利索了,还会唱我们大明的童谣了呢!”牛濛濛的注意力被分散,顿时十分骄傲地道。
朱祐樘看着眼前十分神气的宫女,亦是进行嘉奖道:“等你年满二十五岁离宫了,朕赐你一座大宅子!”
“好!”牛濛濛的眼睛微亮,亦是兴奋地点头。
朱祐樘看着这个满脸兴奋的宫女,却是知晓每个宫女都有着不同的追求,而牛濛濛终究还是向往外面自由的世界。
这是浏览全国情报过程中的小插曲,其实朱祐樘时常通过牛濛濛了解后宫之事,而短暂的交流过后归于平静。
大明王朝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却是不可能全国都风调雨顺。
朱祐樘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管理变差,所以接下来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亦是没有像刚刚那般瞬间被怒火所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