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独治大明_分节阅读_第448节
小说作者:余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9:08
  尹台和赵承庆等官员默默地交换一个眼色,却是没有想到陛下不嫌这帮西南使臣的贡品寒酸,而是突然揪着一个偏远的西南王国进行施压。
  不说在以前,大明王朝压根不希望这帮穷酸的西南小王前来“讨贡”,而且他们过来确实不容易。
  缅甸地区多是沼泽和原始山林等地形,即便他们前往云南都不是易事,前来一趟京城可谓是万里迢迢。
  却是没有想到,白古王国此次缺席,竟然引起皇帝的不满。
  “陛下,礼部已经按照正经流程给白古王国发出通知,然白古王国此次并未派遣使臣前来!”新任礼部尚书张升出列,顶着压力进行解释道。
  朱祐樘虽然知道位于南边的白古王国离云南颇远,但还是板着脸道:“黔国公,你可有通知到位?”
  “臣接到礼部文书之时,亦派人前往白古国告知!直至启程之日,乃不见白古国遣使而来,臣亦不晓得因何不应召!”黔国公沐琮是一个养尊处优的中年男子,显得恭恭敬敬地汇报道。
  他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世子,仅仅出生十个月,因其父黔国公沐斌去世,便早早被确定为下一代黔国公。
  因其过于年幼,所以由其叔叔沐璘代镇云南。
  沐璘的命不好,亦是英年早逝,而其去世之时,沐琮仍旧年幼,所以由沐琮的另一个叔叔代为镇守云南。
  出于人身安全的考虑,沐琮的生母担心儿子被叔叔所害,在小时便携带儿子一起前来京城居住,所以沐琮在京城生活很长一段时间。
  成化元年,沐琮已经年满十六岁,所以当即请求袭封第三代黔国公,直到成化三年方佩征南将军印还镇云南。
  若不是强大的大明王朝主持大局,若不是大明王朝对黔国公府十分信任,沐琮很难以十月孤子袭封黔国公。
  沐琮一直记着大明王朝的恩情,亦跟世代的祖辈那般效忠于大明朝廷,此次接到皇差亦算是尽心尽力。
  他觉得在镇守云南多年,隐隐能猜到白古王国因何失约。
  白古王国位于缅甸的南部,离云南的距离过远。现在他们并没有什么需要依仗大明,中间又隔着诸多王国,所以他索性不遣使前来朝拜。
  吏部尚书李裕和工部尚书贾俊看到皇帝突然揪住这个小小的王国,不由想起当年,很快便摇头否决。
  西南的土地多山多沼泽,所以根本没有经济价值。
  即便大明发兵进行征讨,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战争。此次打海西女真三卫有利于打造东北粮仓,占据九州岛有助于开采矿产,而攻打西南并没有什么经济回报。
  以皇帝精打细算的性子,绝对不会将国力浪费在这些小国身上,何况这种小国还处于极难征讨的群山之中。
  “大明皇帝陛下,白古王并非有意失约,而是他潜心修行不想理会俗事!”正是这时,一个使臣站出来维护白古国王道。
  缅甸地区受到印度佛教的影响,导致出现了很多的佛教信徒。
  现任白古王达摩悉提原为孟族佛教高,因被虔诚信佛的信修浮女王选为继承人,还俗,并娶女王之女为妻。
  达摩悉提于成化八年接任国王的位置,其统治以宽厚仁慈著称,致力振兴佛教,曾派高僧和使节赴锡兰和北印度求法。
  朱祐樘看着站出来维护白古王的使臣,显得不动声色地询问道:“你是哪位?”
  “外臣乃东吁使者那空膺!”空膺面对询问,亦是骄傲地说道。
  东吁国现任的国王明吉逾是一个雄主,在跟阿瓦王朝联姻后,又跟白古王朝结盟,成为缅甸最强的新兴势力。
  此次之所以应召前来,他们主要是探一探这个中原王朝的虚实。
  朱祐樘深深地望了一眼这个使臣,然后对着受邀的西南使臣语出惊人道:“此次朕之所以将你们传召前来京城,这是因为朕决定要修一条路!”


第四百七十八章 斥巨资五百万两的真正意图
  路?
  别说是在场的使臣,哪怕殿中的文武百官亦是当即一愣,纷纷抬头疑惑地望向殿上英明英武的帝王。
  都说蜀道难,但中原跟蜀道终究已经相通。
  反观西南的地方多山多沼泽和多原始森林,中原想要跟西南打通一条道,这简直跟开采吕宋金矿那般疯狂砸银子,这样才能重新开辟一条贯通两地的地方。
  以现在大明的财力,自然可以做成这个事情。
  只是缅甸地区有什么?花费远比开采吕宋金矿的代价,别说一座规模堪比吕宋的金矿,哪怕像样点的物产都没有。
  正是如此,在听到朱祐樘这个企图的时候,很多官员当即自我怀疑起来,都不太相信雄才大略的帝王会不计成本开发大西南。
  “不知是什么路?”阿瓦国的使臣先是一愣,而后好奇地打听道。
  朱祐樘的眼睛顿时变得锐利,便将自己最新的大计划抛出来:“一条由云南连接整个缅甸地区的道路,朕要大明跟你们的王国紧密相连!”
  这……
  在听到朱祐樘的大计划之时,在场文武百官不由得哑然失色。
  最坏的结果还是出现了,这往东和往南都可以理解,但却完全不理解为何会选择朝着西南进行发展。
  即便再不济,亦可以重走丝绸之路,朝着漠漠黄沙前往天竺不香吗?
  现在皇帝突然瞄上这山林毒虫遍布的缅甸,而且还是一帮难以教化的野夷,却是让大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朱祐樘没有理会自己臣子的震惊,便对在场的使臣抛出诱饵:“只要你们主动帮大明修出这条道路,那么朕可以册封为王,大明亦会永世庇护!”
  既然是想要利用对方帮自己修这一条明缅公路,那么自然要给他们足够的甜头。
  缅甸现在处于混乱中,而大明连实力最强大的白古国仅仅给予缅甸,并没有承认他们外藩的身份。
  只是现在,他们只要配合大明修出一条明缅公路,那么他不介意授予藩王的身份,而且还会给他们军事庇护。
  虽然统一的缅甸一度让强大的元朝都犯难,但现在面对一盘散沙的缅甸,收拾起来并不需要太过费劲。
  面对朱祐樘所抛出的诱饵,一些小型的王国顿时心动了。
  他们的情况并不容乐观,即便他们属于独立的个体,但面对周围的强国,亦得担心第二天会不会被灭掉。
  东吁使者那空膺注意到周围使臣的反应,而后十分果决地站出来道:“大明皇帝,缅甸的纷争由来已久,此事不劳天朝插手!”
  “尔等小国,竟敢如此无礼!”靖国公赵承庆看到这个小小的使者明显是要排斥大明介入,当即便怒声道。
  现在武勋集团都是充满血性的男儿,而今纷纷怒目相视,更是仗着自己身高优势俯视这个小小的使者。
  在他们一贯的认知中,而今的缅甸地区仅仅只有阿瓦和白古两个大国,东吁这种小王国简直不入流。
  东吁使者那空膺感受到周围的压力,却是嘴角微微上扬道:“小使这是就事论事!此等修路连通一事,小使完全不觉得有这个必要!”
  他虽然是使者,但亦是东吁国现在的第一谋士。
  大明皇帝突然想要修直通缅甸的路,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路一旦修成的话,那么很可能便将兵锋指向缅甸。
  虽然缅甸倒不需要害怕一个小小的大明,要知道,当年强大的元朝亦是堪堪取胜,但最后其实还是给他们打了出去。
  只是大明王朝真的进来的话,却是影响到他们东吁国的进展。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阿瓦和白古两国都已经堕落,特别白古的国王虽然是一位高僧,但压根不懂得治国强军。
  他们东吁通过联盟和联姻的方式稳住了阿瓦和白古两国,接下来只能吞并周围的小国,那么东吁便会成为缅甸的第三个大国。
  正是如此,不管是为了防止大明王朝入侵,还是预防大明王朝给那些小国提供庇护,他作为东吁使者都有理由站出来阻止。
  “若是本官所记不差,而今缅甸是各自为政!东吁若以为此计划不妥,等你们东吁统一缅甸再说,而今你只能代表你们自己!”礼部尚书张升亦是站了出来,却是将矛头直接指向东吁使者道。
  在听到礼部尚书张升的言论后,其他使者纷纷点头。
  虽然他们觉得大明修出这么一条路,恐怕是不安好心。只是东吁仅仅是缅甸其中一个小国,真要进行阻止的话,那便得经过他们的同意,而不是东吁代表他们的态度。
  有的使者深以为然,亦是进行附和地道:“若是不知情的人,还真以为咱们已经是东吁的附属国了呢!”
  东吁使者那空膺咬紧后槽牙,发现周围竟然是一帮蠢材,难道连天下没有免费午餐的道理都要人教不成?
  朱祐樘却是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而是将目光落到阿瓦国使者身上道:“阿瓦使者,你们阿瓦国怎么说?”
  现在跟云南直接接壤的是阿瓦国,一旦阿瓦国同意他所抛出的这个方案,那么大明的压力将会大大减少。
  一旦云南跟阿瓦国所修的公路完成,那么这条明缅公路便已经贯穿小半个缅甸地区,这将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大明皇帝陛下,此事关系重大,还请小使回去汇报,而后再定夺!”阿瓦国的使者是一个小老头,显得十分稳妥地道。
  其实他对大明的条件十分心动,但奈何他仅仅只是一个使者,如此大的事情自然需要自己的国王来定夺。
  朱祐樘心知吃不着热豆腐,亦是大手一挥:“好,朕给你们所有人三个月的时间进行答复!只是丑话说在前头,非我大明藩篱,乃我大明敌寇。”
  大明王朝有着自己的意志,而今这帮人想要跟大明永世通好,那么自然是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过来。
  至于自己刚刚所提的明缅公路,即便是缅甸境内的所有王国都联合起来,亦不能阻止自己修路的决心。
  殿中的文武百官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到朱祐樘表现出如此的强烈意志,顿时打起十二分精神,显得虎视眈眈地望向这帮使者。
  “臣等谨记!”东吁使者那空膺等人面对如此强势的帝王,亦是规规矩矩地行礼道。
  剩下的仪式只是简单的赏赐流程,在得到大明明显赚到的恩赐后,这帮缅甸使者亦是欢天喜地地离开了。
  至于要不要同意大明皇帝的条件,既然还有足够的思考时间,那么他们亦不需要纠结此事。何况,真正的决定权其实不在他们的手里。
  奉天殿召见国外使者的仪式结束后,而后便宣布散朝。
  其实离开的是外面的中下层官员,还是殿中不重要的官员,而有资格参加最高会议的官员都已经落了下来。
  现在大明不仅限于经济改革,而是已经开始进行政治改革。
  经历刘吉一事后,内阁的地位其实已经有所下降,起码已经不具备统领六部的声望。而今的内阁,更像是一个秘书处。
  反倒是新成立的军情阁倒是彰显出几分威望,由王越进行负责,而今全国所有的军情都是汇集到此处。
  六部的职能已经持续数千年之久,但终究无法满足现在国情的复杂性,所以新添了宣传部和农业部。
  值得一提的是,武勋的地位同样得到了提高,而今晋升为靖国公的赵承庆亦是被列入参加最高会议的人员名单上。
  只是此刻,不管他们的权势多大,却是纷纷充满敬意地仰望龙椅上的帝王。
  朱祐樘面对在场的心腹之臣,亦是主动挑起话题:“朕已经决意开发大西南,修一条能够贯通云南和缅甸两地的公路,诸位爱卿以为此策可行否?”
  “陛下,这条公路怕是消耗不少吧?”新任农业部尚书刘忠犹豫了一下,显得十分认真地询问道。
  当年大明为了开采吕宋金矿,却是不得不发行国债募集资金。现在这条公路必定更加艰苦,所付出的成本将会更高,所以这个费用不得不让人操心。
  其实以弘治现在的威望,哪怕浪费上百万两,大家亦是可以视而不见。但以明缅公路的规模,这明显不是一百万两的事情。
  工部尚书贾俊早已经知晓此事,显得十分认真地掏出工程图:“经我们工部反复计算!若明缅公路由我们大明进行修路的话,预计要投入至少五百万两!”
  在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他们早已经猜到不可能便宜,但听到这一个天文数字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用力地咽了咽吐沫。
  要知道,云南全省一年的税收贡献顶多几十万两,而且还要养二十万驻军。
  现在一直砸下去五百万两,缅甸那片土地比云南还要贫瘠,却是要到猴年马月才能收回这笔投资成本?
  兵部尚书刘宣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却是试探性地望向旁边的户部尚书何琮:“何尚书,这个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4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8/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独治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