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不仅历时数月才能横跨这茫茫的东海,而且在美洲大陆经历了种种风险,好几次都险些身死,而带去的人竟然死掉了一半。
最初他们的行程预计的时间仅仅只有半年,但如今历时整整两年,这是事先根本不可能想到的时间长度。
所幸,他们并没有死在印加帝国的王城。
他们不仅抵挡住印加帝国的大军,而且还得到了他们的臣服,而今更是带回来了玉米、土豆和红薯等高产农作物。
吕宋岛,大明城。
自从大明朝廷在这里开采金矿后,这里不仅是大明海商前往南洋的中转站点,而且还是大明新增的领土。
初时是修筑工人和探矿工人前来,但后来他们接来了家眷,而后又来了一帮广东和福建人在此谋生,城中的常住人口已经突破了一万人。
“什么?宝船回来了?”身穿四品官服的吕宋巡抚张遂得知这个消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前来汇报的千户显得郑重地点头道:“不错!刘璋大人在两年前便从这里出航,卑职当时便见过刘璋大人和那艘明远宝船!”
“巡抚大人,听闻刘璋大人回来了?”俞元赞和林远扬匆匆赶到门口遇上正要出门的张遂,亦是十分激动地求证道。
“咱们即刻前去码头相迎!”张遂不作多解释,而是郑重地道。
刘璋时隔两年再次看到大明城,顿时亦是感慨万千。
由于补给的需要,他所率的明远宝船并没有直接返回大明,而是需要前往吕宋岛的大明城进行了补给。
张遂三人在见到刘璋的第一眼,便知晓对方已然是历尽艰辛,急忙上前见礼后,便是热情地将人迎进了吕宋巡抚衙门。
得知刘璋此次顺利带回宝种,心里顿时十分的喜悦。
俞元赞跟苏灿有着不错的交情,当年苏灿便是押运黄金的船主之一,便是进行打听道:“苏灿呢?”
“他……他已经战死在新大陆了!”刘璋的眼睛飘忽,却是刻意避开俞元赞的目光道。
咦?
林元扬、俞元赞和张遂三人早已经形成了默契,而今看到刘璋竟然是这般反应,隐隐感觉此人并不一般。
只是宝种事关重大,亦是陛下当年不惜砸百万重金所想要做成的事情,亦是不好多问,次日便安排一支舰队进行航行。
第四百七十七章 弘治要在西南画一条线
时至二月,京城已经迎来一个姹紫嫣红的时节。
紫禁城,奉天殿上。
在文武百官的朝拜声浪中,身穿龙袍的朱祐樘来到大殿上的龙椅坐下,即将在这里召见来自各地的使者。
自江南归来,一切便重新回到正轨。
他是这个伟大王朝的帝王,亦是这个强盛帝国的绝对核心,现在回到紫禁城的权力中枢,一切围绕他或他的意志运转即可。
京城终究是迎来了朗朗乾坤,那一股潜伏在阴暗处的不稳定的势力被成功揪了出来,现在已经进入清算时刻。
刘吉的罪行自然不可能宽恕,此人不仅密谋助兴王夺位,而且通过钱义钱肆为贪官提供金融支持,更是沦为京城地下势力的幕后黑手。
明朝建国以来,别说大明朝廷是对首辅进行株连九族,哪怕推到断头台的首辅都不曾发生过的事情。
朝廷现如今将这位前首辅的罪行诏告于天下,对刘吉株九族的判决已经正式下达,而刘吉将成为大明王朝第一位被株九族的首辅。
朱祐樘从来都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即便天下读书人要骂自己暴君,亦不可能因这点名声而退缩,亲笔签发了株刘吉九族几百口人的政令。
兴王朱祐樘涉嫌伙同刘吉团伙一起谋反,自己自然不可能心慈手软。
朱祐樘下旨将朱祐杬削除王爵,贬为了庶民,软禁在兴王府中。由于处理兄弟的事情牵涉甚大,目前最好的做法还是先关着,后续如何处置容后再定。
至于其他涉案人员,此案已经移交三法司进行审理,争取不冤枉一个好人,亦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
当然,这些都已经属于过去式,在解决江南官绅集团和京城阴谋集团后,大明王朝亦需要将目光投向于海外。
朱祐樘知道接下来所遇到的困难,并不会比国内的阻力小,甚至还需要举国之力来扫清华夏崛起之路。
“宣各国使臣觐见!”
手持拂尘的郭镛像是一个兢兢业业的老牛般,在接收到朱祐樘的目光后,便操着特有的嗓门大声喊道。
大殿两侧是新任首辅尹台和新晋靖国公赵承庆所率领的文武百官,在经历一场大清洗后,整个朝廷都焕然一新般。
现在的大明王朝国力强盛,特别是对外战争的屡屡胜绩后,导致殿中的文武百官的腰杆都挺得笔直。
事实证明,当今天子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明君,现在只需要拥护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那么便将开创真正的盛世。
殿外阳光明媚,整座紫禁城显得金碧辉煌。
金吾卫分列台阶两侧,恭候在下面的正是各国使者,他们从下往上仰视着这一座世界最大的宫殿。
在听到奉天殿的召唤后,他们亦是随着礼部的官员拾级而上,即将面见那位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
由于今年受邀请的使臣众多,礼部安排各国的使臣分批入殿觐见。
朝鲜、马拉尼和琉球等国的使者自然是规规矩矩的,现在他们意识到大明王朝越发的强大,亦是不敢有任何的造次。
朝鲜虽然是实力最强的王国,但现在受到东北军的巨大压力,国内的兵权亦已经落入文官集团手里,而今的朝鲜王李忄隆更加迫切地紧抱大明的粗大腿。
至于马拉尼和琉球这种部落联盟首领,每年能前来朝贡便已经是天大的幸事,所以都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
海西女真四卫亦派使者前来,由于受到东北大开发的影响,亦已经开始开垦土地学习华夏的农耕文明了。
已经成年的大内义兴跟几个亲大明的日本大名使者一起进入奉天殿觐见,直到亲眼看到龙椅上的弘治皇帝,这才知晓大明皇帝不再是那个喜欢老女人的皇帝,而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年轻帝王。
原本还有诸多的不爽,但现在看到年轻又英气逼人的皇帝,却是知晓自己姐姐恐怕是找到了好归宿。
虽然自己大内氏失去北九州的领土,但能够得到大明王朝的鼎力支持,未尝不能向东进行领土扩张。
“陛下,这是各国使者的贡品清单,还请您过目!”郭镛将一份精致的清单呈上,显得小心翼翼地汇报道。
朱祐樘整个越发的成熟,眼睛显得更加深邃,接过清单便扫了几眼。
各国使臣的贡品来来回回就那么一回事,马拉尼国进贡了菲律宾鳄,而琉球送来了台湾黑熊,而朝鲜竟然送来了一批美人。
朱祐樘已经有了打造国家级动物园的想法,显得不动声色地道:“赏赐!”
现在大明的赏赐变得简单粗暴,按着他们国家的大小或亲近进行赠送弘治银元,而这些银元任由他们挥霍。
既然大明要成为真正的霸主,那么自己要打造以大明为中心的金融体系,让弘治银元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级货币。
“谢大明皇帝隆恩!”朝鲜等使臣已经领教弘治银元的购买力,还有弘治银元的便利性,自然是十分欣喜地叩谢。
在结束固定的仪式后,朱祐樘显得意兴阑珊地轻轻抬手道:“退下吧!”
吏部尚书李裕和工部尚书贾俊已经是弘治朝的老人,在看到朱祐樘这副平静的模样后,亦是默默地交换了一下眼色。
在大明一举夺下整个九州岛的时候,大家都认为雄才大略的弘治皇帝必定乘胜追击,加派重兵直取日本的本州岛。
只是事情并非如此,弘治皇帝不仅没有借助九州岛为跳板进攻,而且跟大内氏竟然修复了早前的关系。
虽然有人认为是大内家主的长公主大内纱英子的美貌所致,但他们早已经知晓好色是皇帝故意塑造的坏形象,绝对不可能因一个女人而改变战略。
在前些年的时候,相似的事情其实亦已经发生过一起。
大明收复建州和吞并海西三卫后,不少人都认为弘治皇帝会一并侵吞海西女真四卫,但至今都没有任何的动作。
他们默默地揣摩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亦是想要跟上这位计深似海帝王的心思,但结果根本无迹可寻。
大明想要扩张最好的方向是向东或向东北,但偏偏从目前的反应来看,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似乎突然丧失了所有的斗志。
结合此次江南带回江南花魁尔香,将日本第一美人大内纱英子纳入后宫同,而今朝鲜方面又送来一批美女,难道是要将精力放到皇宫了?
一众使者小心翼翼地退下去,而外面等候多时的蒙古等国的使臣入场。
朱祐樘想到昨晚北妃的那股热情劲,腰顿时感到有点酸,不由伸手掩着嘴巴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以前自己积极主动是想要求子,但现在的主动权完全改变了。
那帮女人看到皇后诞下龙凤胎,而跟随自己下江南的静妃身怀六甲,后宫的女人变得一个比一个妖艳。
连痴迷于诗词的九嫔林琪琪不再寄情山水,亦是含羞地说了一句“鸳鸯被里成双对,一树梨花压海棠”。
“西南使团觐见!”
第三批西南使团一起进殿,这里出现很多陌生面孔。
他们身穿着奇装异服,而且还有人将袈裟穿到了身上,更让人意外是有的使者摆着一副夜郎自大的嚣张模样。
当年安南黎朝敢于打大明王朝广西和贵州等地盘的主意,足以证明西南诸国拥有更强的自信心,亦有着更强大的野心。
之所以造成这种自大的心理,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
毕竟在某些国家的历史上,长江以南属于越南,而长江以北属于棒子。
单从进京的路线而论,西南使团一路北上自然无法看到江南的富庶,从而给他们一种大明地域辽阔但并不富庶的错觉。
现在这帮西南使臣多是从云南北上,即便看到了京城的繁华,但亦是难改他们已经固化的看法,仅仅认为这京城便是帝国的全部。
“外臣拜见大明皇帝,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阿瓦国等使臣不论内心怎么想,此刻显得规规矩矩地见礼道。
此次进殿的西南使团,其实是以缅甸地区王国为主。
公元13世纪末,缅甸辉煌一时的蒲甘王朝的都城被元军所破,那罗梯诃波帝由此失去王位,而缅甸地区进入大分裂时期。
缅甸北部形成掸族统治的以阿瓦城为中心的阿瓦王朝,而南部则形成孟族统治的以白古为中心的白古王朝。
从1386年到1425年,两国不断发生冲突,史称“四十年战争”。
缅甸除了分裂出来的两个大国之外,尚有东吁、木邦、孟养、孟密、阿拉干等国,其中以缅族的东吁国最强。
即便当年辉煌一时的蒲甘王朝仅仅算是中等王国,而缅甸境内四分五裂后,各王邦部落沦为一盘散沙,或臣服于明朝,或俯首于暹罗。
虽然包括阿瓦国和白古国在内的王国都曾先后向大明称臣,但文官集团把持下的王朝并不热衷于朝贡,所以双方其实已经中断了几十年的往来。
至于明太宗朱棣在西南设三宣六慰,其实已经是名存实亡。
只是弘治朝明显有所不同,不仅迅速恢复了他们藩属国的身份,而且还要求他们每年派人过来朝贡。
正是如此,大明王朝此次跟西南这帮中小型王国进行接触,大明对缅甸地区的势力演化并不是很清楚,而这帮西南使者自然体会不到弘治朝六年的巨变。
此次他们所携带的贡品十分寒酸,亦可以看出这帮西南国王并没有十分重视此次的进贡,甚至仅仅只是想走个形式。
这……
郭镛在看到西南使臣递上来的这一份寒酸礼单,简直就像是打发叫花子,显得一脸为难地望向朱祐樘。
朱祐樘接过礼单倒没有不悦,在认真地扫了几眼后,却是微微蹙起询问道:“白古王国因何不遣使前来?”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