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独治大明_分节阅读_第422节
小说作者:余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9:08
  “陛下,陛下,臣请革职山东巡抚王霄,还请您为我们洐圣公府做主啊!”洐圣公孔宏泰来到御前,便哭着鼻子叫屈道。
  谢迁站在旁边打量这个胡须花白的中年男子,不由得暗自摇了摇头。
  朱祐樘看出对方是个戏精,却是无动于衷地道:“难道是王霄冤枉你了,你们洐圣公府并没有隐田?”
  “不……不是,只是他将洐公府添上刁民册,这……这分明是想让我们洐圣公府难堪,令天下人耻笑!”洐圣公孔宏泰想到刁民册对声誉的损害,顿时恨恨地道。
  经过了解后,他才晓得刁民册的可怕。
  虽然没有刑罚,但这种不许他们子弟参加科举,却是大大削弱他们洐圣公府的影响力,声誉更是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正是如此,他此次不仅仅是要皇帝将他洐圣公府的名字从刁民册上划掉,而且还要报复想给他们难堪的山东巡抚王霄。
  朱祐樘感受到洐圣公孔宏泰的怒意,却是冷漠地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今你们洐圣公府隐田、匿田为真,自然是要按照规定上刁民册,倒是你们既是圣人之后,又因何要隐田逃税?”
  “啊?陛下,臣……臣……糊涂!”洐圣公孔宏泰没想到朱祐樘是这个态度,顿时语无伦次起来。
  朱祐樘对这种人十分的失望,便是大手一挥道:“退下去吧!”
  谢迁在旁边目睹这一切,同时正在奋笔疾书。
  他像是后世找到绝佳题材的记者般,眼前的君臣对话颇有新闻价值。经过润色后,他便可以将此次的对话通过《明》刊,将事情公之于众。
  洐圣公孔宏泰隐田逃税登上刁民册,这简直是弘治五年的十大爆炸新闻之一了。
  “臣告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洐圣公孔宏泰意识到眼前的帝王从小到大的儒学教育是白学了,显得失神落魄地告退。
  他们洐圣公府上了刁民册,不仅预示他们洐圣公府败落的开始,而且还将成为天下万民所唾弃的对象。
  最为关键的是,而今的皇帝对他们这帮圣人之后明显不感冒,偏偏还有一个明显带敌意的山东巡抚王霄。随着自身问题不断暴出来,今后他们洐圣公府的麻烦事肯定是越来越多了。
  在离京大半个月后,终于是来到了淮安。
  淮安府在明朝初年直属南京,后太祖朱棣迁都北京,淮安府改属南直隶,而漕运总督府便坐落在这里。
  现任漕运总督白昂兼任河道总督,是天顺元年进士,初授礼科给事中,于弘治二年开始治理黄河,亦是立下了丰功伟绩。
  “老臣敬请圣安!”白昂再次看到朱祐樘,却是老泪纵横地道。
  朱祐樘打量着眼前的老臣,心里显得五味杂陈地道:“朕安!白卿,这些年辛苦你了,黄河今年无恙亦是你之功!”
  “陛下,臣有愧!”白昂微微低下头,显得不敢领功道。
  朱祐樘跟白昂对一些事情已经是心知肚明,亦是开门见山地道:“白卿,朕其实一直等你解释去年漕粮遇阻一事!”
  在一年前,驸马王增等人为首的勋贵集团想要囤积大米谋利,结果漕粮迟迟无法北上,这个事情自然存在猫腻。
  那个时候正是治理黄河的关键时刻,而且通过牺牲漕运来疏通黄河,亦算是一个十分理性的选项。
  只是如何选择是一回事,但无法逃避漕运遭人故意阻塞一事,所以这个事情终究还是需要有人承担责任。
  “这是所有的涉事人员名单,臣亦请陛下治不察之罪!”白昂身在这个位置才晓得身不由己,却是将准备好的名字奉上。
  朱祐樘对涉案人员其实早已经清楚,淡淡地看了一眼名单果然有总督总兵,便交给随行的覃无双道:“抓人吧!”
  最终,弘治还是露出了獠牙,展露出属于暴君的一面。
  在临清将洐圣公孔宏泰钉在刁民册上,而在淮安则要清洗一批贪官污吏,到了江南恐怕又是腥风血雨。
  “陛下,陛下,请饶命啊!”
  “我们……我们再也不敢了!”
  “我们愿意将贪污的钱银全都交出来,请饶我们一回吧!”
  ……
  以漕运总兵戴轩为首的犯罪团伙被东厂的人缉拿,这个时候终于意识到犯了大错,却是纷纷表示悔改地道。
  只是一切都已经晚了,此次帝王南巡并不是要游山玩水,而是要斩出一条血路。至于他们这帮人,正好给朱祐樘带的刀斧手练习一下。
  时间已经来到十月,朱祐樘的南巡注定是要掀起风浪,而最先有动静的地方竟然是京城。


第四百五十三章 京城无君,妖事频生
  夜幕降临,一片乌云遮住了弯月,都察院大牢的外墙正被黑暗所笼罩,而里面仅剩下几盏昏暗的灯。
  突然,一阵轻微却急促的脚步声从外面的墙边传来,伴随着一阵铁器轻轻相碰的细微声响,他们宛如幽灵般来到了牢房外。
  此时牢房里厅亮着两盏微弱的油灯,中央的桌面上是东倒西歪的酒壶,负责看守的几个狱卒正趴在桌面上呼呼大睡。
  “咔嚓”一声轻响,一把小巧的铁锉轻松地打开了牢房的门锁。
  黑衣人迅速闪身进入里面,他们的动作轻盈而敏捷,先是小心查看几个狱卒的情况,而后摸到狱卒的钥匙打开里面的死囚区域。
  约是半炷香的工夫,两个黑衣人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从里面扶了出来。
  领头的黑衣人走到犯人面前,便拉开了蒙在脸上的黑布,而犯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随即被黑衣人示意噤声。
  就在这时,牢房外突然传来一阵动静,还有人说话的声音。
  黑衣人眼中闪过一丝冷厉,他迅速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眼睛望向牢房大门做好了随时投入战斗的准备。
  好在,突然出现的人只是经过这里,并没有发现这里的异常。
  领头的黑衣人扶着死囚犯向牢房外走去,他们的动作迅速而有序,仿佛演练了无数次,很快便消失在黑夜中。
  黑衣人前脚刚离开,察觉到异样的衙差冲了进来,但一切都已经晚了。即便他们即刻实施封锁和搜查,那帮黑衣人仿佛突然人间蒸发了一般。
  死囚被劫,这是都察院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而今在皇帝离京的这个关口出了这种事情,让很多人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虽然都察院的一名重要死囚被劫,但对整个朝堂算不得什么大事,甚至他们亦不可能掀得起什么风浪。
  尽管江南很多官绅眼里无君,但而今的京城早已经认朱祐樘为主。
  只要朱祐樘尚存一息,不管京城再如何动荡,那么权力便不可能发生更替。
  次日中午,阳光明媚。
  一辆马车朝着城门而去,马车夫坐在车前,头戴一顶斗笠,遮住了大半张脸。他紧握着马鞭,只是看到城门的守卒之时,手却在微微颤抖。
  东直门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组成,其形制与朝阳门相似,但规模略小。
  城楼面阔五间,通宽十五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5.3米,楼连台通高三十四米。瓮城为正方形,四角皆为直角,因此得名“直门”。
  正是入秋时节,东直门前显得十分的热闹。
  朝廷拨款百万银元重修京津运河,南方经海运而来的大量优质木材在到达城东码头的时候,便由这个最近的城门进入。
  因每日都有大量的木材被车子运进城中,因此北京城的老百姓称此门为“走木材车”,俗称“木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受限于审美等因素,水泥一直得不到主观建筑的认可,但凭借其低廉的成本正慢慢走进千家万户。
  城门处,门额上镶嵌的“东直门”三字清晰可见。
  守卫的士兵们正严阵以待,手持长矛,眼神锐利如鹰。虽然重点清查入城的车队,但亦是偶尔查一下出城的人员。
  “停车!接受检查!”一名大嗓门的士兵站到左侧路中央,却是抬手大声喝道。
  马车夫心中一紧,但尽量保持镇定,缓缓地停下了马车:“这位官爷,历来出城都不用检查,我家公子今日有急事要出城,还请行个方便!”
  “不行,即刻下车接受检查!”铁头注意到车身虽被尘土覆盖,但难掩其精致的雕花,却仍旧强硬地道。
  话音落下,两个护卫突然从后面拍马上来道:“放肆!咱家的公子的车亦敢阻拦,你是活腻了吗?”
  咦?
  总旗张强正带领着手下负责盘查入城人员,亦被这边的动静所吸引,却是将目光投向那两个趾高气昂的护卫身上。
  “例行抽查,这一直是咱们五城兵马司的规定!今日不管是哪家的公子,亦得下车配合调查,不然休怪我们五城兵马司不客气!”铁头搬出规章制度,亦是没有退让道。
  为首的中年护卫知道遇到了愣头青,显得蛮不讲理地叫嚣道:“小小的小旗竟敢挡我家公子的去路,速速让开!”
  “你的马车定然有问题,即刻下车检查,不然以欲行不轨论处!”铁头觉察到端倪,却是果断拨出了腰刀道。
  啊?
  刚刚准备出城的几个妇人看到铁头拔刀,吓得转身逃了回去。
  这时代的百姓都是纯朴的,而今看到门外出现冲突,又见铁头竟然拔刀相向,便是果然站在一边看热闹。
  “即刻下车接受调查,京城乃天子脚下,岂容你如此放肆!”总旗张强注意到这边的冲突后,亦是当即护牍子道。
  原本京城的权贵及其子弟都被皇帝杀怕了,所以行事一直都是规规矩矩。哪怕是侯府的世子,若是他们要求检查,通常都会接受一眼窥探。
  却不想皇帝离开不足一个月,一些公子哥嚣张的本性竟然露了出来。
  只是现在的朝堂仍旧还是弘治的天下,而今的朝堂都是一些能够真正做实事的重臣,亦不需要过分退让。
  何况,越是坚持要强闯城门的人,反而更值得进行盘算和深究,没准对方正在做着见不得光之事。
  “阿福,不得放肆!”
  正是这时,车内传来了一个年轻人的声音。
  张强和铁头感受到这个年轻公子哥的威严,隐隐觉察到里面或许没有猫腻,而是真是一位急于出城的贵公子。
  中年护卫先是恭敬地朝里面拱手请示,而后望向挡在马车前的铁头:“我家公子宽仁,请检查吧!”
  铁头并没有被眼前的阵仗吓退,没准对方唱空城计。他当即上前掀开车帘,即便里面没有不法勾当,亦是想要瞧一瞧究竟是何方神圣。
  “敢问你家公子是哪一位呢?”总旗张强现在正面临着内部提拔,显得小心谨慎地询问。
  中年护卫的下巴扬起,显得十分骄傲地道:“我家老爷乃当朝首辅,车上这位是我家老爷最疼爱的小公子刘子宗!”
  总旗张强身子一个踉跄,差点便摔倒在地。
  因本朝还没有太子,自然不存在太子监国。此次皇帝南巡,朝堂的重担实际落在首辅刘吉身上,而今刘吉的地位是水涨船高。
  现在他们微不足道的守城卒,竟然是敢拦住徐阁老小儿子出城,这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小旗铁头虽然同样感到惊讶,但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而是仍旧坚定地将车帘子拉开,朝里面望了进去。
  只见中央坐着的是二十岁出头的公子哥,虽然个子并不高,但身穿绫罗绸缎,腰间挂着一块价值不菲的美玉,显得贵气逼人。
  虽然他从来没有见过内阁首辅刘吉的小儿子,但从这个公子哥的肤色和衣着来看,这个身份显然是假不了。
  跟随铁头一起盘查的守城卒既好奇里面的徐公子长得十分模样,又不敢真朝里面张望,却是害怕会得罪这位贵公子。
  咦?
  铁头注意到车厢里面一共有三人,除了刘公子外,还有两位跪在两边的侍女,却是突然会心一笑。
  他之所以被强调“头”字,除了他的头确实铁外,头脑亦是十分的灵活。他这双眼睛的观察力十分的敏锐,总能捕捉到其他人无法看到的细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4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2/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独治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