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独治大明_分节阅读_第178节
小说作者:余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9:08
  朱祐樘想到那份宋澄的调查结果,显得苦涩地道:“正如大家所猜测的一般!安南档案是在刘大夏任上遗失,由于已经时隔多年,且当时刘大夏隐藏之时极为小心,至今没有寻找安南档案所在。朕派锦衣卫搜查刘大夏在京的宅子,却是并没有寻得安南档案!”
  “他刘大夏焉敢如此,当年竟敢做出此等有违皇令之事?”工部尚书贾俊得知真的是刘大夏隐匿或私焚,显得咬牙切齿地怒声道。
  吏部尚书李裕等官员早前听闻刘大夏隐藏安南档案并没有太大的感受,只是现在朝廷准备对安南用兵,这才意识到刘大夏是多么的可憎,亦是不明白一个小小的兵部车驾司郎中怎么能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万安和刘吉默默地交换一个眼色,其他官员或者是身在局外而不知情,但他们却是处于局中自然知道刘大夏如此嚣张的本钱所在。
  刘大夏出身官宦之家,六岁随父进京见了同乡杨溥,大学士杨溥一见到刘大夏便称“这孩子说不定将来能够达到我的位置”。
  杨博亲自为刘大夏定名大夏,更是将族中年纪相仿的女子许配给刘大夏,算是间接跟刘大夏结了亲,而刘大夏自然属于湖广朋党的核心人员。
  在原本的规则中,刘大夏是湖广乡党重点的栽培对象,甚至当作未来的乡党领袖来培养。
  只是科举一途,讲的是真才实学和机缘。
  刘大夏从小聪慧不假,亦拥有十分优越的教学资源,但天顺八年中进士的时候,年纪已经来到了二十七岁。
  虽然还算是年轻人,但像十九岁高中进士的杨廷和才是文官集团所着重培养的接班人,而刘大夏的年纪其实有点高了。
  刘大夏以庶吉士的身份进入翰林院,但看到自己老师翰林院学士彭时升任兵部尚书之时,却是主动放弃继续在翰林院熬资历的机会,转而选择进入兵部辅助自己的恩师彭时。
  虽然这个选择几乎是断送自己入阁拜相的机会,但以兵部职方主事的身份入职兵部掌握实权,更是极大地讨好了自己的恩师彭时。
  事情证明,他这一场政治投机是对的。
  成化四年,内阁首辅陈文去世,由次彭时接任首辅的位置。
  刘大夏的地位自己是水涨船高,理所当然地升任职方司员外郎,于成化九年出任正五品的车驾司郎中。
  若他当初选择留在翰林院熬资历,现在很可能像杨廷和那般在正八品的翰林检讨位置继续爬着,但现在已经成为兵部的实权人物,背后更是有着首辅老师撑腰,甚至已经进入了文官集团的核心圈层。
  正是如此,不论是刘大夏私焚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还是刘大夏隐匿张辅攻安南的档案,在很多程度离不开时任首辅彭时的撑腰。
  当然,这些事情终究是刘大夏所为,亦是他站出来对抗皇权,却是跟他的嚣张的性情脱不了关系。
  朱祐樘心里其实是痛恨刘大夏延误了华夏的发展,但脸上淡淡地道:“今安南档案关系重大,朕已经着令汪直前往刘家索取,他那时很快便会有消息!”
  按说,刘大夏烧毁郑和下西洋的宝图和隐匿安南档案,这种人是死不足惜。奈何刘大夏得到文官集团力保,不仅在官场赢得了极大的名声,而且平调到职权更重的兵部职方司郎中。
  后来,因犯事被宪宗下令逮入诏狱,只是被文官集团所推崇的怀恩极力相救,仅判杖二十后释放。
  出狱后,刘大夏害怕被宪宗下令抓回去,遂决定离开京城避风头。外放官升三级,出任福建布政使司右参政兼巡海道副使,成为福建的海上的最高军事长官。
  不过风光的日子没有过多久,很快离开了福建。倒不是他被贬了,而是因为他爹死了,所以如今在湖广老家守孝。
  现在想要找回安南档案,不管朱祐樘是何种心情,却是需要询问刘大夏当年匿藏在何处,结合张辅当年的行军来制定更科学的作战部署。
  吏部尚书李裕等官员得知朱祐樘已经安排汪直前往刘大夏家里,虽然很愤怒刘大夏当年之举,但知道现在当务之急是寻到安南档案来拟制对安南的作战方略。
  由于已经达成了作战共识,在确定派遣的军队后,又敲定一些细节的问题后,而后各自返回自己的岗位开始备战。
  在朱祐樘铁腕治国之下,宪宗当年因受阻而没能挥出的铁拳,而今由弘治来完成这代表华夏的雷霆暴击。


第二百二十二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贵
  夕阳西下,整个西苑显得金灿灿的。
  朱祐樘躺坐在软榻上,由于酷暑已经过去,而今选择品着香茗,同时悠闲地在听潮阁这片水域垂钓。
  轻风徐来,水波不兴。
  左侧是那座观景避雨的听潮阁,右侧是钓鱼长亭,中央自然是七百亩太液池,一股轻风卷起浅浅的涟漪,一切宛如置身于画卷中。
  这座原生态的湖圈养着各种各样的鱼,而今的焦点似乎是听潮阁那片水域,不断有鱼儿寻着鱼饵的味道而去。
  随着鱼标下沉,朱祐樘显得眼疾手快地抬竿,一尾极其漂亮的红鲤鱼跃出水面,十分生猛地甩着那条金灿灿的尾巴。
  朱祐樘很喜欢这种提竿上鱼的感觉,肾上腺激素瞬间飙升带来强烈的亢奋感,这是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体验。
  由于这座湖的鱼类太多故而无法判断,现在看到一尾原生态的漂亮红鲤鱼钓上来,脸上亦是不由得露出一抹笑容。
  这鲤鱼的皮色,这鲤鱼的生猛劲,还有这湖中游鱼的贪吃程度,恐怕亦是只有这个时代才能出现。
  红鲤鱼带起的几滴水珠落回湖面,一切都显得那般贴近自然。
  虽然每天处理的政务不少,但凭自己前世的眼界和学识,在弄清楚处理奏疏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后,现在早已经是得心应手。
  尽管万安在后世被人所不齿,但这一位确实是勤奋且尽责的老首辅,最关键他能够认清自己的位置。
  像这一次得知自己要对黎朝开战,他不仅没有设法阻止,而且还兢兢业业地调配粮食、兵员和武器等工作。
  朱祐樘终究背负华夏崛起的使命,却是免不得感到一种压力,唯有来到这里垂钓才能彻底放松自己。
  他扭头看到刘瑾正熟练地取鱼丢进木盆中,却是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做得挺惬意,起码比前世的福报996要强得多。
  “陛下,请用茶!”茶女拥有一双纤纤玉手,轻轻地将一杯刚刚泡好的茶水送到案几上,空气弥漫着一抹淡淡的清香。
  少女年约十七的模样,一张精致的脸蛋,那双眼睛透着几分强势,拥有一双傲人的大长腿,整个人显得十分乖巧地坐在这里泡茶。
  经过这大半天的观察,这个少女拥有跟年轻不相符的成熟,亦是一个极懂规矩的女人,起码所有举动都比前任茶女做得好。
  朱祐樘伸手端起茶盏,显得淡淡地询问道:“韩幼英?”
  “奴婢在!”韩幼英听到朱祐樘直呼自己名字,当即便恭敬地回应道。
  朱祐樘上下打量着这个满脸乖巧的女人,却是突然间正色地道:“昨日是你差点将朕的小花猫淹死?”
  单从这个女人的长相来看,还真的没有想到这个女人有如此恶毒心肠。
  由于小花猫一直粘着牛濛濛,而牛濛濛要考核剩下的五十名秀女,所以有事没事会带着小花猫往乾清宫西五所那边跑。
  事情就在昨天,小花猫跑到这个女人住处,这个女人竟然将小花猫淹到庭院中的水缸里面。幸好有人及时发现,不然那只小花猫便被她淹死了。
  “奴婢不敢!奴婢不知那只是御猫,奴婢只是帮它洗澡而已!”韩幼英的俏脸一变,当即便跪下来辩解道。
  刘瑾正在挂鱼饵,亦是到了这个时候才知道那只小花猫差点被淹死,不由得惊讶地扭头望向韩幼英。
  朱祐樘喝了一口茶水,眉头当即微微蹙起地道:“你可知欺君是什么罪?”
  “陛下,咱们是各持一词,您因何断定是奴婢撒谎,你如此处事不平!”韩幼英的眼睛透着几分倔强,显得心有不甘地道。
  “大胆,你是活腻了吗?竟敢质疑陛下不公?”刘瑾已经挂好鱼饵,当即便怒不可遏地呵斥道。
  朱祐樘轻轻地抬手,便望着韩幼英的眼睛道:“牛濛濛在朕最没权威的时候,是她站出来护了朕,你觉得朕是该信她还是该信你呢?”
  “她真这么好?”韩幼英的眼睛闪烁,显得有些意外地喃喃道。
  朱祐樘将剩下的茶水一饮而尽,便轻轻地点头道:“是,她很忠心,不然朕亦不会让她能够随意在紫禁城走动!你不用狡辩了,还是说一说怎么回事吧?”
  “陛下选秀不公,奴婢心中有怨!”韩幼英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掩饰,当即决定豁出去地道。
  朱祐樘将茶杯轻轻放下,发现这个女人跟自己的初恋还真是越来越像,显得不动声色地询问道:“此话怎说?”
  “奴婢明明已经十分努力,且做得已经极好!只是在这一轮考核中,奴婢只得了第六名,但那个姓林的明明远远不如奴婢,因何她能排到第五?”韩幼英已经洞察此次选拔的内幕,便是愤愤地说道。
  朱祐樘愣了一下,便望向旁边的刘瑾道:“哪个姓林的?”
  “陛下,您交代过的!”刘瑾的脸色显得尴尬,便轻声地提醒道。
  朱祐樘知道早在三百名秀女入宫之时,便已经保送了好几个,便假意咳嗽一声道:“一后两妃是要会看家势和出身,所以你不会是此列,但可以争一争九嫔!”
  现在三百秀女已经淘汰掉大半,只剩下最后五十人角逐一后两妃九嫔的封号,而这个女人能够排在第五名,证明有很大的机会争到九嫔的封号。
  当然,到了这一步的外貌和礼仪都已经差不了太多,所以重要还是她们的出身和家势,而书香门第一直拥有天然的优势。
  韩幼英的眼睛闪过一种仿佛与生俱来的倔强,仿佛像是要跟命运抗争般道:“奴婢没有做皇后的野心,但亦想要做贵妃,而不是努力去争一个九嫔!”
  “你不过一介茶户出身,还想做贵妃?当真是痴心妄想!”刘瑾被逗得气笑了,便忍不住进行嘲讽地道。
  韩幼英顿时红了眼,却是努力地咬着自己的下唇,显得一副很是不甘心的模样。
  “陛下,覃吉在这里已经等很久了!”刘瑾压根不将这个出身卑微的少女放在眼里,便轻声地提醒道。
  “奴婢敬请圣安!”覃吉在这里已经等候多时,当即规规矩矩地跪礼道。
  朱祐樘的脸色微沉,便轻瞥一眼道:“覃吉,皇家织布厂的日产量不降反升?”
  “陛下,最近新的厂房确实出了一点事故,但今日的日产量已经达到两百匹了!”覃吉是皇家织布厂的主要负责人,当即硬着头皮汇报道。
  朱祐樘望了一眼空着的茶杯,又望了一眼韩幼英。
  韩幼英正是红着眼睛跪在地上,在看到祐樘投来的目光之时,当即迅速收拾心情重新替朱祐樘进行泡茶。
  朱祐樘对这个数据并不满意,当即冷哼一声道:“两百匹?换而言之,一个月之后仅仅只能生产六千匹棉布,那你要拿什么来交差?”
  由于飞梭织布机诞生促使棉布的生产效率提高,加上所生产的布匹品质更加坚实耐用,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般,飞梭棉布受欢迎程度远超想象。
  皇家织布厂所生产的第一批棉布销往朝鲜,只是参治岛的情况比想象中要乐观。
  徐世英不仅跟朝鲜的布商展开交易,而且打开了参治岛牧胡和南山部落的市场,致使那一万匹棉布不仅被消化掉了,而且预订了一万匹。
  蒙古的使团前来朝贡,而使团的首领在看到皇家织布行物美价廉的飞梭布后,便通过北妃伊克锡的牵桥搭线,向皇家织布厂预订了五千匹。
  现在市场的需求已经远远超出此前的估计,不说朝鲜和蒙古的一万五千匹的交付,连早前向棉花种植户奖励的布票兑付都很是吃力了。
  虽然皇家织布厂每天都是满负荷运转,但日产量仅仅只有两百匹左右,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天不遂人愿,原本计划修建新厂房增加产能,结果不知道哪来的火,竟然将新修的厂房烧掉了一半。
  另外,覃吉在宫里管理御膳房还行,但想要完成这种商业操作,似乎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
  “陛下,奴婢后面保证能增加产量!”覃吉咽了咽吐沫,当即便打下包票地道。
  朱祐樘端起刚刚泡好的茶水,当即表示怀疑地道:“朕亦是没有记错的话,你上个月底便说过相似的话,但亦是增加了一丁点!”
  “陛下,奴婢一定尽力而为,此次保证按期生产出足够的布匹!”覃吉感受到了朱祐樘的质疑,当即便是认真地表态道。
  “不必了!朕不需要尽力做事的人,朕需要的是能将事情办好的人!”朱祐樘直接进行否决,而后直接进行安排道:“你管理的皇家织布厂按日产二百匹的产量进行生产,联合作坊那边负责四千匹,剩下的五千匹直接分包出去!”
  “何为分包?”覃吉愣了一下,显得不解地询问道。
  正在泡茶的韩幼英微微抬起头暗暗观察朱祐樘,亦是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朱祐樘将剩下杯中的茶水喝掉,便进行指导道:“你马上寻找京城所有的棉布作坊,跟他们进行合作。你给他们提供飞梭织布机,由他们负责生产棉布,但他们所生产的棉布通通都要以五钱的价格卖回给皇家织布厂!”
  原本最好的方式是扩大产能,只是现在时间已经来不及,所以只能走外包这一条路。
  所谓的分包,其实是将部分订单进行外包,借用其他织布坊的人员和场地,从而将这一批棉布缺口给赶制出来。
  由于需要生产统一规格和质量的棉布,所以他们这边还需要向作坊提供飞梭织布机。
  “陛下,咱们这样做是不是太吃亏了?”覃吉咽了咽吐沫,当即便是不舍地道。
  刘瑾发现这收购价确实是很高,特别他们这边还提供了生产的飞梭织布机,不由得困惑地扭头望向朱祐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1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8/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独治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