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独治大明_分节阅读_第160节
小说作者:余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9:08
  事情证明,他天生便是混官场的,在一大帮同年还在地方上知县苦苦挣扎的时候,仅仅几年工夫自己便已经是进入了吏部,成为掌握他们生死的吏部文选司员外郎。
  若是没有意外的话,他的仕途将会一帆风顺,亦将会成为一个今生和后代都受人们敬仰的“贤臣”。
  虽然自己作为非翰林官出身的官员,注定跟入阁拜相无缘,但弄个六部尚书无疑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只是事情终究出现了重大的变数,一切都来得那般猝不及防。
  就在他们准备一起狙击湖广总督刘忠之时,却无论如何都想不到陛下不仅没有惩罚刘忠,反而由安陆知州丘静顺藤摸瓜查到了自己的身上。
  现在自己在弘治朝的前程已经是不保了,只希望外面的人能够尽快使把劲,将自己从这个暗无天日的牢房中搭救出去。
  哗啦啦啦……
  一阵铁链被从门上抽离的声响传来,随后牢门便被人打开,一道烛火照亮了这里。
  孙交看到牢门被打开,却是知道自己这段时间的期待没有被辜负,而今外面的人真的将他解救出去了。
  在这一刻,他嗅到了自由的味道。
  虽然自己在弘治朝恐怕很难再有出头之日,但凭着自己所经营的人脉,在新朝定然还是能够东山再起。
  即便退一万步来讲,凭自己这些年所积攒的官场人脉,即便回到安陆休养,亦能够过上主宰一方的乡绅领袖生活。
  “出来吧!”牢头一副刚刚睡醒的模样,对满脸欣喜的孙交喊话道。
  孙交意识到自己此刻的形象定然是十分狼狈,当即用手扰了扰自己乱槽槽的头发和整理破烂的衣服,然后傲然地走出这个牢房。
  亦是现在这位皇帝厉害一些,若是前面的英宗或景泰帝的话,自己肯定不可能被关这么久,早已经回安陆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了。
  不过现在亦不算太差,既然自己不能在朝堂做一个贤臣,带着积攒的银子返回安陆州做一个富家翁其实亦是挺好的。
  “孙大人,你要去哪呢?”正当孙交想要朝大狱门口的方向走去的时候,一个带着几分戏谑的声音响起道。
  孙交不由得扭头望向旁边这个小小的锦衣百户,顿时十分疑惑地道:“牟斌,你不是释放本官吗?”
  “孙大人,你想什么美事呢?就凭你所犯的罪行,抄家问斩都是轻的,怎么还能想着出去?”牟斌不由得笑了,便直接泼冷水地道。
  跟随牟斌的两名锦衣卫没想到孙交竟然想着如此好事,不由得轻轻地摇了摇头。
  孙交知道牟斌是朱骥的人,当即沉下脸道:“牟百户,你休要在这里大放厥词恐吓本官!本官此前已经向杜尚书和王相交代得很清楚了,虽然本官听从徐溥的安排助其提拔亲故,但徐溥既是吾师又是上官,本官焉敢不从之理?”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他知道自己家里的那些书信便是指证自己和徐溥的有力证据,所以自己根本无法洗掉渎职的事实。
  只是现在徐溥已死,那么自己自己是要将所有的过错通通推给徐溥,而自己仅仅只是一个从犯罢了。
  一个从犯能定多大的罪?加上自己有人在暗处相助,顶多罢官免职或削籍为民。
  “呵呵……当真打得一手如意盘算,敢情是以为天下人都是傻子了!来人,我倒要看看是他的嘴硬,还是咱们北镇抚司的刑具硬,将他带到审讯室!”牟斌深深地打量了一眼孙交,便大手一挥地道。
  孙交看到两名锦衣卫朝自己走来,当即便愤愤地质问道:“牟斌,你想要做甚?难道你还敢对本官用刑?我警告你莫要自毁前程之事!”
  牟斌很不喜欢这帮文官的嚣张劲,只是这种现象却是他们锦衣卫一手造成的。
  自从朱骥当上锦衣卫指挥使后,他们北镇抚司早已经偏向文官集团,对进来北镇抚司的文官变得客客气气、礼待有加。
  他终于明白当初陛下为何会瞧不上身居要职的自己,那般软弱的锦衣卫别说陛下了,连自己都感到了恶心了。
  牟斌望着满脸嚣张的孙交,便决定透露真相地道:“孙交,你就别再心存幻想了!陛下刚刚已经下旨对你抄家,男的充军,女的入教坊司,你觉得自己还有跟我叫嚣的资格吗?”
  “你个狗腿子休在此胡言乱言,朱指挥使在哪?我要见朱指挥……!”孙交闻言色变,当即勃然大怒地道。
  噗!
  正当孙交叫喊的时候,其中一个锦衣卫朝着孙交的肚子狠狠地击出一拳,打得孙交当即宛如虾米般倒在地上。
  呸!
  另一个锦衣卫朝孙交脸上吐了一口浓痰,便是骂骂咧咧地道:“休要狂妄,一个被抄家问斩之人焉敢对我们千户大人如此不敬!”
  “千户?”孙交捂着自己吃疼的肚子,虽然仍旧不愿意相信陛下查抄自己家里,却是顾不得抹掉脸上的浓痰惊讶道。
  北镇抚司锦衣卫的升迁其实很不容易,却不是人人都像王相和王栏有一个好姑妈,而今牟斌想要爬上千户一步定然是立了大功。
  牟斌居高临下打量着满脸震惊的孙交,显得心情大好地道:“朝廷派遣刘忠到湖广清丈田亩屡番受阻,刘忠和汪直更是差点丧命,致使朝廷对湖广所有高官及世家大族都产生怀疑,甚至有人认为是楚王报复所致,但……偏偏都轻视了从开国便盘踞在安陆的孙家!”
  很多时候便是如此,明明存在很大嫌疑的安陆孙家,但偏偏都被他们忽视,一度离真相是越来越远。
  咦?
  两个锦衣卫听到这番话,亦是朝孙交投去异样的目光,却是怀疑这一个小小的吏部文选司员外郎是否有如此能耐。
  阻挠朝廷清丈田亩,先前刺杀刘忠和汪直,这可不是普通家族能够做到的事情。
  “我孙家是自开国便移居在安陆不假,但一直奉公守法,从未犯下不法之事,你休要在这里信口雌黄!”孙交心里当即一沉,当即便是愤怒地道。
  牟斌的嘴角微微上扬,显得皮笑肉不笑地道:“此次狙击汪直所率的神机营,你安陆本家可能真是无辜的,但你孙氏旁枝藏着确实够深的!若不是我做事历来较真,总是喜欢梳理各个人员间的关系,还真的发现不了这里的破绽,没准亦会像汪直那般着了圈套而不自知!”
  “你这话是何意?”孙交心里一惊,却是强装镇定地质问道。
  牟斌不再藏着掖着,索性直接摊牌地道:“孙大人,你确实是一个十分懂得投机钻营的政客,入仕短短几年便已经进入吏部中枢。当然,这些事并不一定真是你本领大,而是你遇上了两位好老师,你亦甘愿充当徐溥等人的工具人,如一直帮徐溥安排其门生故吏升迁,更是让徐溥的不少同年出任要职!我这个人做事历来全面,不仅调查安陆知州丘静这些文官非正常的升迁,亦是查了你在职期间武将的异常升迁情况。”
  此话一出,孙交骤然变色,显得惊恐地望向这个朱骥的狗腿子,终于知晓这个人为何当初能被朱骥器重了。
  牟斌将孙交的反应看在眼里,便自顾自地继续道:“经我仔细核查,虽然你本家大伯孙隆早已经担任安陆卫指挥使,但发现忠州卫千户孙鲍超升忠州卫指挥使,还发现巩昌卫和西安右卫的两位获得超迁的将领都姓孙,所以我便查一查这些姓孙之人的关系,这个关系不需要我来讲了吧?”
  讲啊,我们压根不知!
  两个锦衣卫正听得津津有味,结果牟斌突然进行留白,顿时不由得幽怨地望向这个垃圾老大。
  “你……你将这些事情都告诉了谁?”孙交知道自己的事情已经瞒不住了,便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地询问道。
  哎呀!
  两个锦衣卫的怨念似乎被牟斌所洞察,其中一个壮实的锦衣卫的身上挨了一拍。
  被拍的锦衣卫看到是牟斌所为,当即陪笑地道:“千户大人,不知小的哪里做错了,小的一定改正!”
  牟斌并没有理会自己的手下,便似笑非笑地望向孙交道:“你听到了吧?千户大人,你以为我此次是何以从百户升至千户的呢?”
  “朱麟吗?”孙交努力地咽了咽吐沫,便抱着最后一丝期待地询问道。
  两个锦衣卫其实并不知晓其中的实情,对刚刚突然被提拔为千户的牟斌亦是十分好奇,便纷纷扭头望向牟斌。
  牟斌不由得翻了一个白眼,当即便泼下冷水道:“陛下日前已经下旨核查忠州卫、巩昌卫和西安右卫,结果忠州卫有几百将士不知去向,西安右卫千户孙鲐和亲卫突然暴毙,你说巧与不巧?”
  “你……你们都知道了?”孙交最后一丝幻想破灭,顿时面如土色地道。
  安陆孙家先祖孙铭为南直隶人士,在当地已经扎根五世,兄弟六人最终选择一起加入朱元璋的军队谋前程。
  参加这种争夺天下的事情无疑是存在风险的,他们兄弟六人是幸或不幸,有三人战死,亦有三人由从龙之功而获得封赏。
  孙铭是孙家的长子,因军功被朝廷授湖广安陆卫正千户,其弟孙淮任巩昌卫百户,孙达任忠州卫百户。
  虽然分居三地,但三家的联系显得十分的紧密,特别孙虎和孙信过世选择葬于安陆州,致使安陆成为另外两个旁枝的祖地。
  孙铭过世,其子孙虎、孙信仍旧得到重用,孙虎接任湖广安陆卫千户,孙信调陕西西安右护卫任要职。
  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孙家虽然不像武勋之家那般显赫,但亦是已经成为安陆州最有势力的军政之家。
  到了这一世,由于孙交考取进士功名后,得到恩师徐溥和丘濬器重,几年工夫便进了吏部,而后出任权柄最大的文选司员外郎。
  孙交进了吏部后,不仅帮着自己大伯孙隆排除异己掌控安陆卫,而且将自己同宗的叔伯兄弟纷纷推上要职。
  正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加上跟着其他人做利益交换,从而上演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戏码。
  出来混终究还是要还的,面对朝廷突然决定在安陆推行清丈田亩,孙交的孙家肩负起阻碍朝廷政令的重任。
  正是如此,刘忠和汪直都遭到了行刺,而刘忠在安陆清丈田亩更是遭到了阻碍,甚至险些葬身于火海。
  牟斌看着失神落魂的孙交,亦是出了一口恶气地道:“原本你确实有机会以渎职罪免官归田,但你们孙氏一族犯的是谋逆的大罪,不仅是你们安陆本家,而且你们孙家的旁系通通要抄家!当然,你的儿女是要送上断头台,还是要充军,这还得看你的表现!”
  “什么表现?”孙交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生路,便是失神地道。
  牟斌将孙交的反应看到眼里,当即问出最关键的问题道:“老实交代,究竟是谁指派你谋害刘忠和汪直阻止清丈?”


第二百零四章 奸佞当除
  两个锦衣卫听到这个问话,亦是纷纷扭头望向孙交,同样想知道孙交背后站着的是哪一位朝廷大佬。
  虽然现在朝廷已经没有哪一位高官敢于公然跳出来反对皇帝,但文官历来阴险,却不知是哪位大佬在背后使绊子。
  杀吧,通通杀干净,这帮伪君子本就应该通通下地狱。
  “本官是提拔了他们不假,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哪个文选司官员不关照一下自己人?至于他们做了什么,因何要行刺刘忠和汪直,本官概不知情!”孙交听到这个问题,当即默默地闭起眼睛以示不肯招供道。
  牟斌看到孙交果然不愿意吐露实情,便皮笑肉不笑地道:“不知情吗?你可能还不知道一件事!”
  “什么事?”孙交心里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便重新睁开眼睛地询问道。
  牟斌眯起眼睛望着孙交,显得一字一句地道:“我在用刑方面是一等一的高手,这天下还没有我撬不开的嘴!”
  说到最后一个字,故意咬得特别重,无形中给孙交施加更重的心理压力。
  “牟斌,你是想要迫害忠良,不怕史笔如铁吗?”孙交深知北镇抚司刑具的可怕,当即便愤怒地质问道。
  你是忠良?呵呵……你是忠良!
  一个充满鄙夷的笑声在牢房的通道中响起,而牟斌对这位厚颜无耻的文官不再废话,当即让手下将人押上,朝着那个充满十八般刑具的审讯室大步走去。
  至于史笔如铁,他知道这些文官确确实实掌握着黑白颠倒的能力,但更相信后世人终究能够看穿虚妄直击史实。
  即便孙交等文人再如此抹黑成化昏庸,而今圣上残暴,但时代的兴衰会说明一切,而今他要做的便是助陛下撬开孙交这张嘴。
  七月中旬,棉花朵朵开。
  银光点染兆年丰,万顷星摇似雪融。
  素裹群芳谁兑暖,轻身入被蔽时空。
  ……
  在大明朝堂仍旧暗流涌动、明争暗斗的时候,京畿之地已经迎来了丰收时节。
  由于今年北直隶春夏并没有蝗灾,而棉花又是耐干旱的农作物,致使京畿种植棉花的人家的产量喜人。
  虽然绝大多数的武勋都拒绝朱祐樘种植棉花的召号,但很多底层百姓其实还是挺听话的,故而配合顺天府衙种植棉花的号召。
  其实早在明初之时,太祖朱元璋便已经注意到棉花的价值,所以十分重视棉花的种植,更是颁布了政令。
  当时朝廷下令:凡百姓在田五亩至十亩要栽桑、麻、棉花各半亩,十亩以上加倍。
  据史料记载:洪武二十年,河南彰德、卫辉、广平等七府棉布产量高达一千一百八十万三千余斤。
  永乐十七年,朝廷共征收棉布一百二十万六千八百八十七匹,丝棉二十四万六千五十七斤,棉花绒五十八万三千三百二十四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1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0/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独治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