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独治大明_分节阅读_第63节
小说作者:余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9:08
  “抄……抄家?”苟知县得知刘忠竟然是来查抄李家的钦差,顿时亦是愣住了。
  刘忠是一个急脾气,当即上前扇向苟知县的后脑勺上道:“还愣着做甚!你速速点齐县衙的人马协助,领本官前去查抄李家!”
  “是!”苟知县这才反应过来,当即便扶正自己的乌纱帽答应道。
  虽然他的心向着李家,但面对这位高高在上的钦差大人,亦是只有服从命令的份。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刚刚还觉得李家被抄是天方夜谭的事情,但眨眼间竟然已经成真。
  “即刻封住前宅子后门,谁人都不得出入!”锦衣卫百户官来到李家大宅后,当即便进行指令道。
  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查抄的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
  只是不管他们如何将李家大宅挖地三尺,依旧无法找到窑银的踪迹,而库房只剩下一大堆的木架子。
  至于很多官员都喜欢收藏古玩书画,但在这座李家大宅中,愣是一件都没有见着,甚至家里用的碗都是嗑破一个口子的。
  刘忠看着这座宅子显得十分的不甘心,却是知道李家定然已经提前得到消息,所以将家里的窑银藏了起来。
  “钦差大人,我父亲从小教导我们要勤俭持家,这家里确实只有这点财物了!”李远征穿着一套旧棉袄走过来,一副十分委屈的模样道。
  刘忠看着李远征那双白净细腻的手,显得皮笑肉不笑地道:“若真如你所说这般清廉,那么你们李家便不会置下一座如此大的宅子!”
  “钦差大人,这不是我李家人丁兴旺吗?这人多了,自然宅子便要大上一些,亦是没有办法之事!”李远征有着能说会道的好口才,当即便是大吐苦水地解释道。
  刘忠发现这个李家确实难缠,自己一路从京城不歇息赶来,结果在这座大宅子愣是查抄不到窑银。
  只是他知道谢一夔的账册已经证实这李敏便是大贪官,这李家绝对不是什么清官之家,而今赃银不过是被藏起来罢了。
  “钦差大人,这其中是不是有奸人构陷我父亲,我父亲为官数十年却是不拿一钱银子啊!”李远征同样不死心,当即替自己父亲喊冤道。
  刘忠已经意识到李远征是一个伶牙俐齿的人,却是大手一挥道:“将此人继续关押,本钦差接下来挨个审问,便不信真找不出你们家里的窑银!”
  李远征将刘忠的急躁看在眼里,特别知道这位死板的钦差从不用大刑,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既然给这位钦差一百年,定然是找不到自家的藏银之地。
  夜幕降临,襄城县衙的签押房还亮着灯火。
  苟知县的眼睛视力不好,正在灯下努力地看着状子,却是发现最近状告李家的案子明显增多,不由得暗叹了一声。
  他最近的日子亦是难熬,原以为自己抱上粗大腿便能官运亨通,但哪想到李敏不仅轰然倒台,而且还被朝廷抄家。
  现在李家完了,那么他仕途亦算是毁了。
  苟知县不是没有想过出卖李家,只是他在襄城三年难免会伸手拿一点,若自己敢出卖李家,那么李家定然是拉着自己一起陪葬。
  都说他们县太爷是百里侯,但这大明王朝的知县压根就是某位大人物的看家犬罢了,真正的大爷始终是朝堂的大佬们。
  苟知县看到刘忠突然黑着脸走进来,当即吓得站起来陪笑道:“钦差大人,您怎么还不睡呀?”
  “传陛下口谕!”刘忠并不喜欢眼前这个满脸谄媚的举人知县,却是板着脸道。
  苟知县听到是陛下口谕,顿时激动得语无伦次地跪迎道:“臣……臣襄……襄城知县苟有忠恭请圣安!”
  “圣躬安!陛下口谕,闻李敏经年贪墨甚巨,襄城知县苟有忠助钦差查李敏一族窝藏赃银,昔日有过可免,有功当赏,钦此!”
  “臣……臣领旨!”苟知县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举人知县竟然有闻得到陛下的口谕,当即激动得眼泪都涌出来道。
  刘忠没想到这个举人知县竟然哭了,便是例行询问道:“苟知县,你可知李家的藏银之地?”
  “知道!”苟知县抹掉眼泪,当即便认真地点头道。
  刘忠的眼睛一瞪,显得不可思议地道:“你……你知道?这怎么可能?”


第一百章 文臣真容,王越杀王
  “下官真知道,但找不到!”苟知县迎着刘忠震惊的目光,显得无比认真地道。
  刘忠原本就不相信苟知县知道李家的藏银地点,现在听到这个莫名其妙的答案,当即被绕得晕头转向。
  知道,还找不到,这都是什么鬼嘛?
  正当刘忠和苟知县还在为李家所藏匿的窑银而犯愁的时候,京城宛如是正在经受暴风雨洗礼的巨舰般。
  紫禁城,乾清宫。
  自上次罢朝事件后,大明王朝的君臣关系出现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大明不可一日无忠直之臣,忠直之臣不可蒙冤,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一刘敏何也?”
  ……
  朱祐樘原以为离朝便能让这帮咄咄逼人的文臣有所收敛,结果在刚从南京到任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马文升带领下,科道言官上疏替刘敏辩护的言辞更显激烈。
  罢朝!
  罢朝!
  罢朝!
  朱祐樘面对科道言官的攻势,却是选择最舒服的方式,不想将精力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争论上,故而选择舒舒服服地继续睡觉。
  其实这帮文臣此次反应这般激烈,恰恰说明文臣其实已经心虚了。
  由于前世喜欢看历史小说,加上朱祐樘是一个喜欢从不同维度看待历史的人,所以对明朝的历史还算比较了解。
  尽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朝的官员有很多奉公守法的清官贤臣,甚至坐拥二十四万亩良田的徐阶都因除掉严嵩而被称为贤相。
  只是文官真的这么清廉如水吗?
  在没有揭开的历史面纱中,确确实实所有的官员都像是清廉如水的好官,翻阅任何一个官员的生平都是“清廉”、“刚正”和“爱民”等好词。
  在已经被揭开神秘面纱的历史真相面前,文臣的丑陋还是能够看到一点。
  不说弘治这种掌控力弱的帝王,即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主政中期,亦是发生了赫赫有名的郭桓案。
  洪武十八年,御史余敏、丁廷举告户部侍郎郭桓利用职权,勾结北平承宣布政使李彧和提刑按察使等人贪污太平府、镇江府等府赋税,私吞浙西秋粮约二百万石等。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严查,此案牵连到十二个布政司,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和工部侍郎麦至德等高官,一共追赃七百万石。
  在朱元璋时期的文官集团都敢如此联手贪墨七百万石米粮,而今的文臣的势力早已经增长无数倍,自然不可能真的能做到清廉如水。
  最大的可能性是大明自从失去那位铁腕太祖皇帝后,便没有出现有能力扯下文官面具的帝王,直到明末闯王李自成进了北京城从文臣等蛀虫家里抄得七千万两,这样才能窥得一丝真容。
  虽然成化后期西厂的名头响亮,但厂督汪直已经被逐到南京,而西厂亦是烟消云散,文臣行事同样可以无所忌惮。
  朱祐樘现在手握十二营,而今揪出了谢一夔,更是要刀砍向原户部尚书李敏,这让整个文官集团都害怕了。
  若是继续这般深挖下去,难免拔出萝卜带出泥来,到时恐怕整个文官集团都要遭殃。
  正是如此,文官集团表面上看是一起拯救已经下狱的原户部尚书李敏,但实质是想要阻止朱祐樘清查朝官的贪墨案子。
  “陛下,谢一夔账本的字体今难辩真假,而账本来自于民间钱肆,恐是奸人故制伪账构陷朝臣!今贸然将李敏逮入狱中籍没家财,此非圣明所为,故恳请陛下三思!”身穿蟒袍的万安来到东暖阁中,亦是向朱祐樘求情地道。
  朱祐樘坐在书桌前,看着跪在地上的万安道:“万阁老,你安分替朕办事,朕不是刻薄寡恩之人,这个事情你就别掺和进行了!”
  “老臣遵旨!”万安感受到朱祐樘的关怀,亦是进行谢礼道。
  倒不是他想要站到弘治的对立面,但他心里亦是有苦衷。毕竟再这么查下去,其他官员难以自保,而他万安同样难以保全。
  他可以无条件支持陛下改革盐政,只是陛下真要一直揪着官员贪污的话,那么他恐怕是真要好好考虑家里老小的安危了。
  朱祐樘对万安还是有好感的,当即不容置疑地道:“下去吧!”
  “老臣告退!”万安是一个懂得分寸的人,便是起身道。
  李敏的案子其实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系到整个文官集团的信誉问题。
  一直以来,在大众的观念中,太监是最贪财的人,外戚是乱国的祸根,武勋则是一帮不懂领兵打仗的草包,而文臣才是国之栋梁。
  特别在德行方向,文官集团一直以道德模范来标榜自己,亦是顺应着一种有德者居高位的主流观念。
  只是朱祐樘一改往朝的风格,在手握兵权后,并没有急于改革,而是将屠刀直接斩向了他们文官集团。
  李敏和谢一夔在朝野的名声都不错,一旦真查出这两个人都是大明的大贪官,那么对文官集团的信誉无疑是一种重创。
  朱祐樘面对百官纷纷替李敏求情,却是不打算进行妥协。
  若是刘忠派不成自己这个差事,那么他便再派其他人过去,他还真就不相信揪不出这个大明的蛀虫。
  “皇上,该用午膳了!”覃从贵由膳房那边过来,显得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朱祐樘没有想到已经中午了,却是头亦不抬地道:“撤了,朕今日没有胃口!”
  “遵命!”覃从贵知道眼前这位已经不是那位优柔寡断的太子爷,当即便恭敬地回应道。
  一旁的刘瑾倒是担心朱祐樘,但嘴巴动了动,却是不敢吱声。陛下做的决定,却是轮不到他来劝阻,似乎现在亦是无人敢劝阻。
  至于那位太皇太后,自从陛下那日没有当场同意赦免庆云侯后,却是没有再踏进乾清宫一步。
  午后时分,工部尚书贾俊到来。
  作为大明有吏以来第一位举人尚书,贾俊的外形条件还是不错的,浓眉大眼搭配着标准国子脸,给人一种正派的感觉。
  只是他的眼神明显有些活跃,总给朱祐樘一直大奸似忠的感觉。
  贾俊来到圣前,当即行礼道:“臣工部尚书贾俊恭请圣安!”
  “朕躬甚安!”朱祐樘今天的心绪不佳,显得敷衍地道。
  贾俊从地上起来,对朱祐樘直接询问道:“陛下,不知召臣过来所为何事呢?”
  “刚刚得报,神盾营的营地因何至今都还没有破土?”朱祐樘的脸色微沉,当即开门见山地质问道。
  出于京师安全和更大限度地发挥神盾营抵御蒙古的考虑,新营地选在离北京城北面约十里地的一处小山坡上,却是要在那里建一个土堡和营地大校场。
  只是事情已经过了几日,虽然他已经着令十二监从十二营中挑出三千精锐,但所选的营地仍旧迟迟没有动静。
  贾俊似乎早已经猜到朱祐樘召见的意图,当即便从专业的角度回答道:“回禀陛下,新营地设在北郊,离京师北门有近郊十里之远。只是想要按陛下所定规模,不仅要征役数千人,且还得筹备物料,加上要携带工人的伙食,另外还有诸多事项要准备,请陛下再给臣三日筹备,三日后保证破土动工!”
  这……
  刘瑾扭头望向侃侃而谈的贾俊,尽管自己对这种建筑上的事情是一窍不通,但总觉得这位工部尚书故意夸大其词。
  “按如今的速度,何时能完工?”朱祐樘感觉自己听了一堆的废话,便直截了当地询问道。
  贾俊思索片刻,却是轻轻地摇头道:“陛下,您所要的工程太大,今已是入冬时节,加之春节很快到来,很多材料恐有短缺,工人难保思乡心切,故臣不能无法给出定数!”
  “别扯这些有的没有,即刻给朕一个准数,否则让工部左侍郎陈政过来!”朱祐樘如何不知道这些都是推辞之词,当即便沉声道。
  贾俊发现这个事情已经无法打马虎眼,当即便报一个日期道:“陛下,若真要日期的话,明年开春三月保证完工!”
  “明年三月?”朱祐樘听到这个日期,不由得笑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独治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