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独治大明_分节阅读_第56节
小说作者:余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9:08
  “徐学士无个人荣辱,真大夫也!”
  “吾辈当效仿徐学士,祖宗成例岂可改之!”
  ……
  在得知徐溥拒绝陛下的升迁中旨后,唯恐天下不乱的清流官员纷纷称赞徐溥的做法,甚至有官员呼吁大家联合起来逼迫陛下将人事权还给九卿,廷用英宗朝定下的廷推人事制度。


第九十一章 终是陌途,波云诡谲
  乾清宫,檀香袅袅而起。
  李裕在徐宅碰到软钉子后,便第一时间回来复命。
  或许是担心朱祐樘会暴怒,原本是打算前来谢恩的张升亦跟随一起进来。
  事情倒是凑巧,锦衣卫千户王相在审讯完谢柯过来汇报,亦跟着李裕和张升规规矩矩地跪到这里。
  自从昨日秋香事件后,今天呆在东暖阁的宫女明显更加懂规矩了,在三个官员进来的时候,都是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刘瑾现在被重点培养,正手持佛尘规规矩矩地站在朱祐樘身旁,从窗户映射进来的光线落在他华丽的太监服饰上。
  在这里的四人显得大气不敢粗喘,明显已经感受到帝王的怒意。
  手握京军十二营,大明正统皇帝,拥有智谋和手腕的少年天子,而今竟然还有臣子敢公然唱起反调触怒这位帝王。
  “拒恩?很好,当真是好极了!”
  朱祐樘原本正要翻看湖广巡按御史姜洪弹劾王越的奏疏,此时听到李裕的回报,亦是气得青筋直冒地道。
  或许是感受到了帝王的怒气,李裕和张升将头埋得更低。
  “你们都起来议一议吧!徐溥拒绝皇恩授职,此事该如何应对?”朱祐樘压下熊熊燃烧的怒火,便淡淡地开口询问道。
  李裕和张升发现弘治比想象中要稳重,不由得暗暗吐了一口浊气,便起身谢恩。
  王相是典型的年轻人心态,当即忍不住表态道:“陛下,既然徐溥如此不识抬举,这简直公然跟陛下作对,微臣以为当将其撤职处置!”
  “李卿、张师,你们觉得当如何呢?”朱祐樘其实并不是要问王相的建议,便直接锁定李裕和张升道。
  刚刚升任翰林侍讲学士的张升看着李裕似乎没有想好,便率先开口道:“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不宜动静过大,可由刑部尚书杜铭接任礼部尚书,迅速平息由此事所引起的非议!杜铭承蒙隆恩,定不敢行拒旨之事!”
  “若是不处置徐溥,朝臣怕是以为朕怕他徐时用了!”朱祐樘将手中的奏疏重重放下,显得咽不下这口气道。
  其实现在不仅仅是生了恶气,徐溥现在摆明是要求他废掉“皇命提拔”,而是改为英宗时期的九卿廷推制。
  这帮文臣口口声声都在说忠君,结果千方百计从朱家这里偷钱偷权,如今还有脸亮出一个八岁皇帝时期立下的九卿廷推制度。
  在这一刻,他发现周烈造反的案子还真得尽快落实,没有人头滚滚来震慑这些宵小,还真以为自己是善男信女。
  王相对朱祐樘的反应是感同身受,当即便再度表态道:“陛下,徐溥这种忤逆的臣子用不得,微臣以为当勒令致仕,微臣亦请求清查徐溥查其贪墨之举!”
  “陛下,臣以为现今不宜即刻处置徐溥!徐溥此次挑起的是皇命授职和九卿廷推之争,然皇命授职在前,九卿廷推在后。若陛下即刻处置徐溥,反倒会让世人认为陛下心虚,倒不如辩上一辩,如此才好重归大祖定制!”李裕深吸了一口气,当即便站出来表态道。
  朱祐樘自然意识到其中的玄机,但心里始终还有着一口恶气道:“朕要的是反制手断!”
  “陛下,臣以为可暂让礼部尚书位置空悬,一则自然是留白用于皇命授职和九卿廷推之争,二则臣以为陛下其实早已挖好坑了!”李裕瞟了一眼朱祐樘,显得话中有话地道。
  咦?
  张升和王相都不明白李裕打什么哑迷,不由得纷纷疑惑地望向弘治。
  “朕挖了什么坑?”朱祐樘显得不动声色地反问道。
  “若徐溥今日接受皇恩受职,那么翰林侍读学士程敏政接任翰林学士、谢迁超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吏部左侍郎举行廷推。然徐溥今日不受职,后面两人的授职则无法进行,徐溥已经挡了这两个人的道!官场有云:挡人升迁者,宛如杀人父母!”李裕进行剖析道。
  王相的眼睛微微一亮,不由得脱口而出地道:“果真是如此!若让礼部尚书位置空悬,程敏政和谢迁等人岂不是恨透徐溥了!”
  “若是进行廷推吏部左侍郎的话,现任吏部右侍郎刘宣是景泰二年的庶吉士,定然是可以递进。今徐溥不肯受职,同样挡了刘宣的道!陛下,现在即刻下旨勒令徐溥致仕,反倒成就徐溥史名,亦有损皇命授职之正法,故请曾时忍让,让礼部尚书一职空悬!”李裕观察着朱祐樘的反应,当即便趁热打铁地提议道。
  这……
  张升突然意识到由自己接了刘健的翰林侍讲学士而由谢迁接程敏政的翰林侍读学士确实有点反常,似乎真像是早就算好的一般,不由得震惊地望向这个深不可测的学生。
  “李卿,你以为徐溥拒受皇恩的真正动机是什么?”朱祐樘的脸色微缓,却是想要听取李裕的看法道。
  李裕略作沉思,便缓缓地摇头道:“臣亦说不准!只是徐溥现在的处境,一个礼部尚书确实比不上吏部左侍郎!”
  “朕这点容人之量还是有的!今徐溥既然以一己私心拒皇恩,朕为大局可以不惩治,然朕望三位今后助朕除奸佞,还大明以大治!”朱祐樘不再深究徐溥的真正动机,当即进行决断道。
  李裕、张升和王相当即一起表态道:“臣誓死为陛下效忠!”
  刘瑾若有所思地望了一眼朱祐樘,隐隐感觉这位帝王已经生了杀心。
  徐溥此次恐怕是真的犯了糊涂,即便贪恋权势想要留在吏部左侍郎的位置上,那么选择婉拒便是,偏偏还整这么一出,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王相,你怎么走了?”朱祐樘看到李裕等人告退,对转身准备跟着离开的王相忍不住出言道。
  “啊?瞧微臣这个记性!”王相显得后知后觉的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当即进行汇报道:“微臣方才亲审谢柯,谢柯并未透露账本的下落!只是他说陛下如果能停止查抄他们谢家老宅,便愿意将账本默写出来,其中便有徐溥的贪墨罪证!”
  “默写?这能有可信度吗?徐溥亦不可能行贿谢一夔,更不可能行事如此不小心!”朱祐樘发现这位谢公子蠢得有些可爱,当即便讥笑地道。
  “臣亦是这般觉得!”王相其实亦是看出这点,不过如实汇报是他的职责,却是认真地道:“臣今日已经用了刑,但不知谢柯是嘴巴硬还是确不知情,却是始终不肯开口,只是……”
  “只是什么?”朱祐樘已经重新拿起奏疏,显得不动声色地道。
  王相稍作犹豫,便如实汇报道:“他倒是招了一事:他说谢一夔让他记下一个数字,说是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三!”
  “这是什么意思?”朱祐樘显得一头雾水地道。
  王相看着聪慧的朱祐樘都不知晓,便是苦涩地摇头道:“微臣亦是百思不得其解,微臣无能,还请陛下责罚!”
  “谢柯大概亦不是知情人,你替朕再办一件事!”朱祐樘顺手写下这个数字,却是突然生起一个念头道。
  王相的脸色顿时一正,当即便拱手道:“请陛下明示!”
  “听闻徐家四公子徐元概深得徐溥宠爱,时常流连于烟花之地,查一查他银两的来处!”朱祐樘心里有了一个决断,便淡淡地命令道。
  王相知道朱祐樘是在泄愤亦是考察于他,当即便是拱手道:“遵命!”
  北镇抚司,大狱之中。
  “开饭了!”
  谢柯迷迷糊糊醒过来,此时肚子已经是饥肠辘辘,看到原先不屑一顾的狗食就在栅栏边上,当即便两眼放光地扑上去,然后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只是吃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感到腹中一阵绞痛。


第九十二章 践行共谋,宋澄负恩
  夜幕降临,小时雍坊的灯火璀璨。
  随着近期朝堂的人事变动和纷争越来越多,官员间的往来频频,而作为清流领袖的徐溥成为了众官员串门的对象。
  今晚的主角却是属于原户部尚书李敏,这位户部的原尚书似乎放下了所有的心结,此时眉头已经舒展开来。
  这里整整三个大圆桌,除了户部尚书李嗣等部堂级高官外,主要是六部各个要紧部门的郎中或员外郎,之后则是位卑权重的几位给事中。
  官职最低的其实是正八品的翰林检讨杨廷和,杨廷和的父亲杨春是徐溥的门生,而他跟年纪相仿的徐元概很玩得来,故而此次是受徐元概的邀请前来蹭饭。
  李敏显得红光满面地举起手中的酒杯,对在场的官员道:“今晚借徐宅宴请诸位!诸位肯赏脸前来参加本官这场饯行宴,本官感激不尽,同饮此杯!”
  “祝李尚书一路顺风、衣锦还乡!”众官员纷纷端起酒杯,亦是一起回应道。
  尽管李敏是不被皇帝所喜而辞官,但在他们文官集团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文官的退休待遇同样十分优渥,毅然是回去做土皇帝。
  李敏喝了一口酒后,整张脸显得红彤彤抬手道:“这些都是京城各家酒楼的头牌菜,还有江南而来的鲥鱼,今晚大家一定要吃好喝好!”
  众官员早已经注意到今晚这一顿花费可不小,每道菜都显得颇为讲究。
  杨廷和出身于四川官宦之家,在国子监读书时得到时任国子监丞黄明善引为婿,这些年在京城可谓是见多识广,但看着这一桌才意识到这位原户部尚书是真的内藏万金。
  尽管美食在前,但有人仍是食不知味。
  谢迁昔日受李敏的关照,至今还欠着李敏的银两,此次受邀参加这场饯行宴自然不好拒绝。只是看着鲥鱼,只恨刺太多。
  从左庶子超迁到翰林侍读学士,这将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事情,但偏偏被桌上的某人给毁了,而自己还得陪着笑脸。
  跟谢迁有相似遭遇的是翰林侍读学士程敏政,原本都已经眼看着翰林学士的位置就要到时,哪想到徐溥这个老匹夫竟然玩了这么一出。
  只是他跟徐溥是同乡,这一路又得到徐溥的提携和照拂,自然是不好摆脸色给徐溥瞧了,故而同样得陪着一张假笑脸。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徐溥从来都不是一个只图享乐之人,在看到气氛差不多之时,便是朝着户部左侍郎叶淇轻轻地咳嗽一声。
  叶淇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便对同桌的李敏道:“李尚书,你便住在谢一夔隔壁,据说朝廷从谢宅查抄搜出了不少财物,此事可真?”
  此言一出,在场的官员纷纷放下酒杯,好奇地朝着这边望过来。
  “这完全就是有人故意造谣污蔑我们清流,别人我还不知道,但谢一夔是清廉如水的好官,焉能有贪墨之举?虽然锦衣卫是运了十余车重物到东厂,但老夫在锦衣卫有人,里面全都是从后院湖中挖的石头!”李敏当即不屑地朗声道。
  湖石?
  在场的官员听到竟然是这么一回事,在感到震惊之余,眼睛亦是夹带着一丝兴奋。
  “真是假的,运的全是湖石?”
  “李尚书历来神通广大,此事还能有假?”
  “若是如此的话,咱们便一道上疏好好说道说道!”
  ……
  众官员初时有人还有些不敢置信,但李敏的消息历来靠谱,且亦符合朝廷这些天的反应,心思当即便重新活跃起来了。
  他们早前便揪着司礼监秉笔太监陈准贪墨五十万两的案子大做文章,只是弘治帝突然查抄谢一夔才迫不得已偃旗息鼓,而今得知陛下玩了一出空城计,那么他们自然是要再度发难了。
  特别在谢一夔的案子上没有抄出大量贪墨银,那么他们完全可以继续标榜自己是清廉如水的文臣,从而迫使皇帝弃宦官而重用他们文臣。
  户部左侍郎叶淇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当即便再添一把火道:“我可是听说了,陛下已经有意培养十三位宦官出京总镇十三省!”
  “如此重用宦官当真是亘古未闻,大明别说开创盛世,怕是要百年基业要废于一旦!咱们作为大明的臣子,断然不能让陛下如此胡来!”兵部左侍郎何琮当即便强烈表态道。
  在场的官员纷纷附和,在得知锦衣卫从谢宅运出来都是湖石外,底气亦是瞬间变强,当即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谢迁和杨廷和都是聪明人,谢迁是了解自己老师是无利不早起,而杨廷和是一个颇有慧根的政客,却是纷纷若有所思地望向端坐在首座却一言不吭的徐溥。
  最聪明的政客无疑是自己什么都没有说,但下面的人早已经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都给办了,而他徐溥想要正式扛起对抗皇权的大旗。
  “明日便一道上疏直谏陛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独治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