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箱子里的大明_分节阅读_第416节
小说作者:三十二变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6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6:24
  张凤仪点了点头:“多谢天尊派人细心教导,我的兵学得还不错。现在只是有点担心,咱们石柱万寿山土地贫瘠,山体多石,泥土层薄,不知道能不能……唉……”
  李道玄:“放心好了,我有三种农作物,要推荐给你。很适合万寿山的种植条件哦。”
  张凤仪大喜:“哦?哪三种?”
  李道玄伸出手来,手上拿着一个土豆,一个红薯,一个玉米棒子。
  这三种农作物,都是后世石柱土家族大批量种植的。
  在万寿山那薄薄的土壤层里也能长得很好。
  后世的人跑去万寿山旅游的时候,还能吃到当地的特色土家族洋芋饭、苞谷饭、红苕饭呢。
  总之一句话,很适合白杆兵种植就对了。
  张凤仪:“这三种……我倒也不是没见过,但种植它们的经验,是完全没有。”
  “放心好了。”李道玄对着赵胜吆喝了一声:“赵先生,麻烦你了,还要教白杆兵们种玉米、红薯、土豆哦。”
  赵胜笑:“天尊放心,属下本来就打算教他们。只是现在还没上到这一课。”
  李道玄:“哈哈,好的好的,你按自己的课程来,不要乱了步骤,别让我这外行指挥内行人。”
  赵胜大笑:“天尊就爱说笑,您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中间还知道五百年,天下就没有您不会的事,怎么可能是外行?”
  “喂,好的不学,学会乱拍马屁啦。”李道玄笑骂:“好好上你的课。”
  赵胜埋头下去,继续给白杆兵们上起课来。
  白杆兵们学得贼认真!
  李道玄转过头,对张凤仪道:“张将军,现在贼军又闹到河北去了。你短时间内就别再去追击贼军了,先回一趟万寿山。让你的兵赶紧把这些新的种植技术用起来,解决粮食危机,让土家族老百姓都能吃得饱,这是比什么都要优先的。”
  张凤仪抱拳:“多谢!我也打算先回去一趟了。现在贼军日益强悍,我只率一千白杆兵,实在难与贼寇争锋,得把拙夫叫上一起才行。”
  “嗯!”李道玄也不多说废话了。
  三天之后,一千名白杆兵努力学习了新的科学种植技术之后,又带了几车化肥作为样品,返回四川。
  高家村又送粮食又送化肥还送技术,甚至还送了土豆、玉米、红薯这三种新式农作物的种子。
  此等大恩大德,张凤仪连谢都说不出口了,只好说了一句“异日必报”,然后就率军走了。
  ……
  崇祯六年,二月。
  流寇在河北闹腾,连陷赵州、西山、顺德、真定等。又于邢台摩天岭西下,至武安,败左良玉军;守备曹鸣、主簿吴应科等皆战死。
  流寇大军在河北势力大震。
  可惜,开心得不了的流寇大军,马上就遭遇猛男的袭击。
  卢象升率领的天雄军出现了,先是于西山痛击流寇。
  接下来卢象升在滑县挑选精兵,埋伏于莽林之中,待流寇大军到来之时,立即跳出来予以痛击。
  接下来卢象升又驰援临洺县,在摩天岭下暴打流寇。
  流寇只好逃回西山,把游击董维坤围困在冷水村。卢象升在石城南部设下埋伏,大败流寇。又追至青龙冈继续大败流寇,流寇被迫退到武安。
  武安不是卢象升辖境,流寇们终于逃出生天。
  此时摆在流寇面前的是一个很困难的局面。
  山西西南部有邢红狼、老南风、石坚、王小花这四个怪物,河北北部有卢象升这个怪物,河南东北部有白鸢、陈元波这两个怪物。
  流寇们的生存空间,被极大地压缩了。
  还留在山西境内的流寇,只好向北,先进入晋西北地区,然后渡过黄河,重新回到陕西。
  而已经进入河北的流寇们,则群聚在了武安商量前途。
  “紫金梁大哥,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紫金梁知道个屁!
  只好拿眼光扫向自己的一众手下们。
  一个一个看过去,一个一个都眼光闪烁,躲着他。
  直到他看到了闯将。
  闯将的眼光没有躲,反而炯炯有神:“大哥,我有一计。”
  紫金梁:“哦?说来听听。”
  闯将:“为今之计,我们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向南渡过黄河……”
  紫金梁摇头:“黄河渡不得啊,白鸢那家伙……”
  “不用担心。”闯将道:“我们上次渡河,选择了孟津,正巧怼在了小浪底,才会被白鸢拦截。但这一次,我们已经进入了河北,渡河的位置就可以选在开封府附近了。”
  紫金梁:“咦?”
  闯将道:“开封距离小浪底极远,那白鸢不会来挡我们,我们渡河之后也不要向洛阳去,而是绕着洛阳向东南方向前进,挺进湖广。”


第716章 幸亏老子没文化
  陕西延安府。
  延绥巡抚陈奇瑜,坐镇于延安府中。
  陈奇瑜是崇祯五年六月才上任的新巡抚,来到延安府的时间,也就半年。
  他接手的,也是一个烂摊子。
  虽然流寇大军已经大部份渡过黄河,跑去山西那边祸祸去了,但是陕西境内依旧残着着几部流寇。
  其中最有名的三人,分别叫:薛红旗、一座城、一字王。
  陈奇瑜上任这半年来,缺钱、缺粮、缺兵,还要收拾三大流寇,这搁谁身上不头疼?一个脑袋差点变成两个大。
  唯一能让他欣慰的事情,就是昔日的贼窝黄龙山,现在在陕西巡抚王顺行、陕西巡按御史吴甡、澄城县令梁世贤这三个人的“共同治理”下,已经不再是贼窝。
  这多多少少让他减轻了些许压力。
  这天傍晚,陈奇瑜就如往日一般,翻看着各县城发来的消息,突然,一个部下跑进来,飞快地报告道:“巡抚大人,从澄城县过来的大型运粮队,成功地穿越黄龙山,抵达咱们延安府了。”
  陈奇瑜乍一听,一个粮队来了,这有啥好报告的。
  等等,抓住重点,在这个报告里有两个重要的字眼儿,“大型运粮队”、“穿越黄龙山”。
  陈奇瑜抬起头来:“大型运粮队车马必多,应该是走西安到延安的官道过来吧?这支粮队为何穿越黄龙山?黄龙山这种险峻奇要的地带,是大型运输队该走的路?”
  部下眉飞色舞地报告道:“澄城县令梁世贤修建了一条非常漂亮的道路,取名叫黄延公路,穿过黄龙山,直达到了咱们延安府的西南城郊。”
  “啥?”陈奇瑜一听这话,不淡定了:“这么厉害?有没有搞错?我记得……西南城郊有一个古怪的高峰,名字叫大墩梁,横戈于野,极难翻越,他们的路是怎么翻过大墩梁的?”
  部下的表情瞬间变了,变成了那种,在说一个自己都不太相信的江湖传言的那种表情:“梁世贤的人在大墩梁的山腹中钻了一个大洞,把山打穿了,路就从这个洞里穿过来。”
  “什么?”陈奇瑜手上的笔“啪”的一掉了下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小子好的不学,学会谎报了。”
  部下:“属下绝不敢在这种事情上谎报,巡抚大人只要去城郊看一眼,就知道真相。这么容易被揭穿的谎话,属下岂敢胡言?”
  这话倒是在理!
  陈奇瑜刷地一下跳了起来:“备马,我要去看看。”
  两个多时辰之后,陈奇瑜带着大批手下,来到了大墩梁下。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那险峻高耸的大墩梁,现在真的被人在肚子上挖了一个大洞,一条灰色的水泥道路,从这个大洞里穿过来……
  洞口上方居然还挂着一个横匾,上面用标准的宋体字写着:“黄秋台隧道”。
  陈奇瑜整个人都看傻了,是那种傻得不行的傻法,嘴巴张得大大的,下巴都合不拢来的那种,只差流点口水,看起来就像个白痴。
  还好他不会随便乱流口水!
  陈奇瑜飞也似地跑到了隧道口,对着对面看……
  隧道贼长贼长,三里多长呢,里面还黑漆漆的,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对面洞口透出来的一丁点儿天光。
  “点火把!”
  随从们把火把点了起来,一行人走进了隧道中。
  里面虽然很黑,却很干净整洁,地面又是坚实的水泥路,洞壁圆滚滚的,不知道是什么奇怪的材质,也不用担心有石块崩落滑下。
  一行人就这样小心翼翼,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穿过了黄秋台隧道,走到了隧道的南洞口来。
  这一番穿梭,仿佛梦幻。
  穿到洞这一边,看到的是巍巍的黄龙山脉,在眼前连绵不绝地展开,灰色的水泥路从他们的脚下一直延伸出去,在黄龙山里弯弯绕绕,仿佛通天大道。
  陈奇瑜:“这……这……”
  他想说几句感叹的话,却发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
  但他的部下们倒是可以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叹:“卧槽!”
  幸亏老子没文化,一句卧槽行天下。
  看,有文化的巡抚大人,现在连话都说不出来。
  在这一瞬间,没文化的人大获全胜!
  陈奇瑜处于石化状态……
  幸亏,前方的公路上,出现了一个商队,解除了陈奇瑜的石化,他的精神猛地一振:“啊,又来商队了,这个是运什么的?”
  这是个运书的商队!
  高家村小人书,文化输出大队。
  李道玄的视野快到延安府了,再加上黄延公路的开通,高家村当然要开始图谋延安了,因此,第一个商队是大型运粮队,第二个商队就是小人书部队了。
  物质和精神双输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嘛。
  商队到了陈奇瑜面前,陈奇瑜定睛一看,这车上运的全是书,顿时就心生喜欢,读书人嘛,谁不爱书呢?
  “这支商队的头儿是谁?巡抚大人要找你问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6页  当前第4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6/8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箱子里的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