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574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50
  “怎么会是火坑呢?”朱桢一听就急了:“火炕还差不多。”
  “你省着点劲儿,好好哄哄老丈人吧。”朱棣说完,拉着他就朝徐达走去。
  “你可一定得把他老人家哄好,不然妙清嫁过去也不痛快,我两口子回北平也没好日子过。”
  “大将军可不是跋扈之人,”朱桢不解问道:“岂能跟咱堂堂亲王甩脸子?”
  “是,大将军不跟咱甩脸子,可是会跟闺女甩脸子啊,他闺女心情不好了,咱能有好日子过?”朱棣理所当然道。
  “那是你太怕我四嫂……”老六忍不住吐槽道。
  “是爱,是爱呀!”朱棣大摇其头道:“你这种招三引四的,一辈子也不懂什么叫做爱。”
  “胡说,没有人比我更懂。”老六瞪大眼道:“我有很多好老师你知道吗?”
  “那你就拿出本事来,把老丈人哄好先……”来到徐达面前,老四一推他的后背,满脸堆笑道:“岳父,我给你把那孽障带来了。”
  徐达还是那样的英俊迷人,气度非凡,只是看上去又老了一些。
  而且他的表情过于客气,没有往日的亲切。徐达叹了口气,朝老六抱拳道:“末将拜见殿下。”
  “大……”老六刚要叫大将军,又被老四在背后拧了一把,只好苦笑着改口道:“岳父大人。”
  “当不得。”徐达赶忙摆摆手道:“别说皇上还没正式册封妙清,就算册封了也当不得这称呼。两位殿下以后莫要再用这种称呼了。”
  “我都叫了那么多年了……”老四郁闷的嘟囔道:“这下被你小子连累了。”
  “老泰山……”老六只好改口。
  “同样当不得。”徐达摇头道:“叫我徐达就好了。”
  “好吧,徐大……将军。”朱桢可不像老四似的,对徐达有恋父情结。他连老朱都敢怼,何况徐达?
  “说什么呢,没大没小!”可惜四哥醋钵大的拳头随时会招呼上来。
  朱桢也叹口气道:“大将军借一步说话。”
  “可以。”徐达便跟老六翻身上马,远远的甩开了队伍。老四想要跟上,也被老六撵回去了。
  “有什么话,殿下请讲吧。”徐达还是那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我知道,大将军在生本王的气。”朱桢便叹口气道:“但我也没有办法,刘璃跟我青梅竹马,妙清是我梦中情人,润儿与我是上辈子的夫妻,哪一个我也舍不得放弃,也舍不得伤害。咱们都是男人,大将军肯定明白。”
  “身为男人我明白殿下,但身为父亲,我不能原谅殿下。”没了旁人,徐达也坦诚道:“妙清是个傻姑娘,不知道自己将面对什么局面。”
  “什么局面?”朱桢一愣。
  “孙刘联盟。”徐达咬牙切齿道。


第一零零五章 开个价吧
  “噗……”朱桢闻言差点绷不住,赶忙摆手连连道:“不至于不至于。她们是三荆同株,不是三国演义。”
  “……”徐达在开国勋贵里,那也是最有文化的。知道‘三荆同株’的典故是说兄弟三个分家,别的财产都分好了,只剩堂前一棵紫荆树,便决定将其破成三片分之。
  谁知第二天还没动手,树就枯死了,树身就像被火烧过一样。老大看到大惊,对两个弟弟说:“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
  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也不再分家了,一直和和睦睦住在一起。陆机有诗云:‘三荆欢同株。’就是说的这个典故。
  朱桢用这个典故说事,意思再明白不过。徐达冷笑道:“她们又不是同根生的,怎么还分不得?”
  “我就是她们的根呀。”老六便慨然答道。
  “噗……”这下轮到徐达绷不住了,他上下打量着老六,饶是徐达将军见多识广,也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岳父,事已至此,再纠缠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老六趁势紧逼道:“咱们还是像男人一样,理智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吧。”
  “放心,老夫这一生,从来不会违背皇上的旨意。皇上怎么定,我都会照办的。”徐达认命的轻叹一声。
  “我知道岳父不会抗旨,但是希望岳父能高兴一点。”朱桢却提出更高的要求。
  “那做不到。”徐达断然摇头道:“老夫遵照旨意就够了,至于高不高兴,那是老夫自己的事,就是皇上也管不着。”
  朱桢叹气道:“那样妙清出嫁时会难过的,岳父大人能忍心吗?再说何止妙清,岳父不高兴,谁心里也不会好受。”
  “唉……”徐达叹了口气道:“殿下抱歉,老朽是军人,不是窑姐儿,不会强颜欢笑。”
  “好吧,那我就让你高兴高兴。”朱桢吐出长长一口浊气,换个话题问道:“岳父在北平十几年了吧?”
  “洪武元年,攻入元大都后,除了北伐和回京述职,基本上就没离开过。”徐达喟叹一声道:“今年是第十五个年头了。”
  “十五年了,岳父也算功德圆满了吧?”朱桢故意问道。
  “怎么会呢?”徐达却毫不犹豫的摇头道:“洪武五年的岭北之败,是老夫平生仅有的一次败绩,十年了,都没有彻底洗刷掉这份耻辱。”
  说着他郁郁一叹道:“也不知今生还有没有机会了……”
  “这事怎么才能掀篇?”老六问道。
  “当然是彻底击败王保保了,可惜他已经死了。”徐达遗憾的苦笑一声,接着道:“要是能找到北元王廷,将其一网打尽,也足以慰藉平生了。”
  “明白了,如果我能帮岳父实现这个心愿,你就可以笑一个了吧?”朱桢点点头,看着徐达。
  “哦,你有办法?”徐达闻言猛地抬头,目光明显炽烈起来道:“你要真有办法,别说给你笑一个了,就是天天给殿下笑又如何?”
  “本王只希望岳父高兴。”朱桢轻声道。
  “高兴高兴,当然高兴……”徐达连声道:“只要殿下能帮老夫找到北元王廷的行踪,你说什么是什么,想怎样都行。”
  说着迫不及待催促老六道:“快快道来!”
  “我确实有办法,但没法立竿见影,需得下些水磨功夫才行。”朱桢便道。
  “那是自然。”徐达颔首道:“北元政权也深知,他们经不起失去王廷的打击,因此极度小心的隐藏行踪。非但远遁漠北,而且还四时变换驻地。”
  顿一下,他叹气道:“根据归顺的北元臣子说,西起阿尔泰山,东至大兴安岭,都是北元王廷活动的范围,而且每次的驻地都不一样,又恢复了他们老祖宗那一套,逐水草而居,走到哪算哪。”
  “那地方可大了去了,找寻区区十几万人的北元王廷,根本就是大海捞针。”老六轻声道:“除非有内应带路。”
  “殿下说得对。”徐达深以为然道:“这些年老夫一直不遗余力招降蒙古各部,就是指望着他们能提供有用的线索,甚至带我们找到北元王廷。可惜一般的部族,根本接触不到王廷。而那些有资格跟王廷保持联系的,比如今年来降的乃儿不花,一旦归顺,元廷马上就会知晓,然后逃之夭夭,根本不给我们机会。”
  “还有很麻烦的一点,一旦大军深入草原,所有遇到的蒙古牧民,都是北元王廷的耳目,替他们远远的盯着我们的动向,所以北元王廷总能提前得知我军的动向。他们又一门心思逃跑,我们怎么能抓的住?”徐达说完有些悲观的看着老六道:
  “殿下真的有办法?”
  “有。”朱桢肯定的点点头,也不卖关子道:“开边互市!”
  “开边互市?”徐达闻言微微皱眉道:“两国乃是死敌,朝廷对蒙古人严格禁运还来不及,怎么能开放边市和他们做生意呢?这不是资敌行为吗?”
  “大将军此言差矣,贸易是大明仅次于军事的强大武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岂能只是一味禁运了之?”朱桢却微笑摇头道:“而且据说蒙元王廷中,还有当初元顺帝北逃时,从大都带走的上万名工匠。这些人虽然因为条件简陋,生产不出什么像样的玩意儿,但勉强能供给王廷日用。还能挤出一些,让北元皇帝赏赐各部落,以笼络人心。”
  “是。”徐达点点头,沉声道:“所以必须要捣毁北元王廷。”
  “也就是说,在北元王廷存在时,贸易禁运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会帮北元王廷巩固地位,对吧?”朱桢看着徐达问道。
  “可以这么说……”徐达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那我们就应该放开互市,用廉价且精美的商品,冲垮北元的手工业!”朱桢提高声调道:“还有茶叶呀,粮食啦,布匹呀之类,各种北元不能提供的生活必需品,蒙古各部一定会趋之若鹜的!”


第一零零六章 纳采问名
  “那是当然。”徐达点点头:“宣大那边每年都能抓到偷偷走私的山西商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穿越边境交易,还不就是因为蒙古人奇缺各种物资,会用十倍的价格抢购他们的商品?”
  “如果我们开边互市,岳父觉得,蒙古人里谁会欢迎,谁会反对?”朱桢沉声问道。
  “大部分蒙古人都会欢迎的,他们各种物资都奇缺,还没有手工业,只能捏着鼻子,高价买北元王廷提供的一点劣质货,要是有机会开边互市,肯定求之不得。”徐达道:
  “也许只有北元王廷会反对吧?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引为支柱的手工业就完蛋了,而且开边互市之后,会有更多的蒙古人南迁甚至内附的。”
  说着他眼前一亮道:“我有点明白殿下的意思了。这招‘开边互市’可以使北元王廷与蒙古各部产生裂隙,乃至分裂!”
  “正是如此!”朱桢抚掌笑道:“对任何人来说,生存都是第一要务,然后是更好的活下去,所以艰难困苦的蒙古各部,肯定会被开边互市所吸引的,这样我们手里就凭空多了一张能拿捏他们的好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筛选允许互市的部落,分配贸易份额等各种方法,在蒙古各部中培植亲明派。”
  “另一方面,蒙古王廷一定会不遗余力的阻挠互市,打压甚至迫害那些获准互市的部落。”朱桢接着道:“这样一来,敌人就不再是铁板一块。当蒙古人内部有越来越多的部族,对北元王廷心怀恨意时,形势不就好起来了吗?”
  “有道理。”徐达不得不点头道:“如果有人源源不断为我们通风报信,为我们紧盯住北元王廷的动向,帮我们隐瞒行踪,何愁找不到王廷所在?”
  “就是这个意思。”朱桢颔首道:“岳父同时还可以辅以和尚、喇嘛,对蒙古人进行传教。他们在国家灭亡,退回草原面对生死无常之后,特别容易信教。相信我,开边互市和传教这两样绝对功不唐捐,能从根本上解决蒙古人的威胁。”
  “嗯。”徐达缓缓点头,觉得老六说的很有道理。“老夫这些年也一直在想,怎样才能永远解除来自草原的威胁,不让蒙古人或者女真人、契丹人、匈奴人之类的草原蛮族,再次威胁到中原的安危。但我思来想去也没有办法,殿下这思路确实值得一试。”
  “那还得等南无加特林菩萨降世。”朱桢轻叹一声道:“眼下可做不到。”
  “加特林菩萨?老夫怎么没听说过还有这个尊号?”徐达一愣。
  “那是未来降世的菩萨,大将军听过才怪。”朱桢笑笑,打住这个话头。“我们先做好自己能干的事就足够了。”
  “也对。”徐达点点头道:“老夫这辈子只要能干掉北元就足矣了,以后的事情就是你们年轻人的了。”
  “单单此事的话,用我说的两个法子,还是可以办到的。”朱桢笑道。
  “但愿吧。”徐达点点头,沉思良久,忽然抬头,朝老六咧嘴一笑。
  “哈哈哈,岳父真是一笑倾城啊!”朱桢高兴的手舞足蹈,拨马回头去跟四哥四嫂报喜。
  不一会儿,朱棣和徐妙云也激动的跑过来。夫妻俩在徐达面前站定,小心翼翼问道:“爹,真不生气了?”
  “唉……”徐达长长叹了口气,认命了。
  “太好了,女儿这阵子简直难过死了。”徐妙云高兴的直抹泪。
  “俺也难过死了。”朱棣赶忙掏出帕子给王妃擦泪。
  “唉。”徐达又叹了口气,对徐妙云道:“希望你是对的吧。”
  “女儿肯定是对的,老六对妙清那是真爱,就跟他四哥对女儿似的。”徐妙云强忍着羞意举例道。
  “对对对。”朱棣点头不迭。
  “但愿吧。”徐达缓缓道。
  ……
  安抚好了老丈人,老六就安心等着大婚了。
  接下来的日子,他白天被叫去武英殿,陪着父皇处理政务。晚上则跟哥哥们饮酒作乐,通宵达旦,仿佛回到了几年前的快活日子。
  其实婚礼诸般仪式,早已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只是暂时还用不着他而已。
  五月初二,遣官祭告天地、宗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5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4/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