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571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50
  幸亏锦衣卫提前得到消息,将他父子俩藏在煤车里,瞒天过海运进宫去。
  再后来,老百姓又听说楚王殿下去了贵州,开始为平定云南奔忙了……听到这消息,他们都有点责怪皇上了,这也太不拿自己儿子当人了,就是自家的牲口也不能这么使唤啊。
  不像他们,他们只会心疼殿下。
  所以今天的京城的老少爷们,大姑娘小媳妇,大都是来看老六的。他和太子乘车所到之处,无不掀起整天的声浪,人们跟着玉辂挤过来拥过去,高喊着楚王殿下的名字,如痴如狂如醉。
  朱桢却是一阵阵头大,心说洪七那帮家伙真是没数,老子又不选总统,给我造这么大名声,不是给本王招祸吗?
  “别想那些有的没的。”大哥却一眼就看出他的担心,目不斜视的淡淡笑道:“这是你应得的,也让那些整天诋毁你的人看看,我六弟在百姓心里的分量!”
  “臣弟其实更喜欢当反派。”朱桢讪讪笑道:“当然,这看大哥需要了。”
  “我只需要你做你自己。”太子微笑道:“这些年,你为了大明,为了这个家,实在太辛苦了。大哥不会再给你增加一丝负担了。”
  “多谢大哥……”
  “但父皇就不好说了。”朱桢话没说完,太子又叹了口气。
  “我知道……”朱桢也苦笑一声,老贼是不会让他闲着的。


第九九九章 午门献俘
  待到献俘队伍来到午门前,文武百官便在引礼官引导下东西序立。
  天武将军将露布从旗杆上取下来,跪呈太子。
  太子手捧露布,放置于黄案之上,退回就位。
  之后锦衣卫押着三百名重要俘虏来到端门外,令其整齐跪好,一律噤声。
  待准备妥当,鸿胪寺卿便快步入内,恭请皇上升坐。
  不一时,五凤楼上奏响礼乐,洪武皇帝朱元璋便登上五凤楼。
  待皇上在午门楼上升坐后,乐声止,太监鸣静鞭,全场肃穆。
  百官面向午门行四拜礼,礼乐再次奏响,平身后乐止。
  接着担任赞礼官的礼部尚书高信赞唱道:“进露布!”
  礼乐声又起,执事官员小心抬着黄案,端正放置于午门前中道,乐止。
  赞礼官再赞唱:“宣露布!”
  担任宣展官员的曹国公和宋国公便来到案前,前者取露布,后者跪宣露布,宣读完毕后放置于案,退回就位。
  这时礼乐再起,群臣恭贺皇帝,光复云南,金瓯一统!
  四拜兴,乐止。
  执事官将大案抬起,重新安置于御道之东。
  赞礼官又赞唱:“献俘!”
  端门缓缓敞开,身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的锦衣卫,便押着三百名俘虏,雄赳赳的来到午门前,令其跪于天子脚下。
  然后刑部尚书开济来到午门前,跪奏此番接到征南大军所获俘虏三千余名,其中有故元威顺王之子伯伯、梁王之弟达山、大理段氏世子段苴仁、段苴义等重要人物三百名。听凭皇上处置。
  朱元璋便按计划,展示胜利者的仁慈,当场赦免了这些战俘。
  承制官员便赞唱曰:“有恩旨,所获俘囚,咸赦死罪。”
  俘虏们听懂之后,赶忙叩头谢恩,不少人痛哭失声,提心吊胆了一路,这下终于保住命了。
  当然他们这辈子也不可能再回云南去了,大都会被送往耽罗岛安置。在那里他们将重操祖宗的旧业,为大明皇帝养马。
  ……
  仪式结束,朱桢第一时间入宫,探望母后和母妃。
  在坤宁宫里,他还惊喜的看到了妙清、刘璃和王润儿……
  “呀,你们都在啊!”朱桢喜出望外,这么长时间不见,真的十分想念。
  三个女孩子也褪去了少女的青涩,全部长成大姑娘了。一个个红着眼圈看着殿下,只是碍着皇后和贵妃在跟前,都不好放肆,只能痴痴看着他。
  “我就说吧,有了媳妇忘了娘。”见小儿女只顾着眉目传情,胡贵妃便调笑道:“臭小子回来之后不先问问两个娘,眼里就光看着仨媳妇了。”
  “老太太有啥好看的?”马皇后却笑着给老六解围道:“孩子们多久没见了,咱们可不能当恶婆婆。”
  “儿臣拜见母后。”老六这才回过神来,赶紧来给母后磕头,顿一下才朝胡贵妃扮个鬼脸道:“还有母妃。”
  “都快娶媳妇的人了,还一副猴样。”马皇后笑着瞪他一眼,却见胡贵妃也跟儿子在那里扮鬼脸,直接无语了。
  “你也是快当婆婆的人了……”
  待那娘俩都老实了,马皇后让老六上前,拉着他的手,仰头看着他道:“好家伙,快赶上你二哥高了。”
  “少吃点吧,再长就顶房梁上了。”胡贵妃便哂笑道。
  “你少喝点才对。”老六反唇相讥。
  “你俩都给我住口。”马皇后哭笑不得道:“当着媳妇们的面,还有点当婆婆的样吗?”
  给这不着调的娘俩禁言后,马皇后才正色对满宫的嫔妃道:“老六本来早就该成婚的,但为了国事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今天,说什么不能再拖下去了。咱们宫里接下来啥也不干,先集中全力给他把婚礼给办了。”
  “皇后娘娘不用着急,咱们都给这么多殿下办过婚礼了,还不是轻车熟路?”达定妃便笑道。
  “老六这回不一样的。他要同时娶三个王妃,而且还都是正妃。”马皇后悍然宣布道。
  坤宁殿中一片哗然,众嫔妃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她们当然知道老六有三个小相好……好像还不止三个,不过那位产科圣手女真人,应该不会成为殿下的妃子。所以她们私底下讨论未来谁做楚王妃时,通常只限于在场的这三个女娃。
  其实正妃的人选,根本不用讨论,横看竖看都非徐妙清莫属,开国第一功臣的女儿,怎么可能做小呢?
  只是诚意侯的女儿就能做小吗?那可是刘伯温的孙女啊!多少公卿之家求之不得的明珠啊。
  就连王弼的女儿做小也很不合适,她爹是侯爷,舅舅也是侯爷,这身份同样当个正妃绰绰有余。
  便有那见不得人好的女人,比如达氏,私底下没少幸灾乐祸,说什么当初皇上让卫国公的女儿给亲王当侧妃,结果人家宁肯自焚也不答应。皇上还不接受教训,这回要么让诚意伯和定远侯颜面丧尽,要么又要逼死两个花季少女。
  旁人虽然不敢附和她,心里却颇以为然,暗道老六老躲在外头不回来,八成就是逃避这个解不开的难题。
  这回老六从云南凯旋,皇后还把他三个相好的姑娘都叫到宫里来。这下就算不当场宣布婚约,也会给三女明确位分了,嫔妃们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全都跑过来瞧好戏呢。
  谁知道皇后居然说三个都是正妃,天底下哪有这种便宜事?!
  “皇后,王妃册封岂是儿戏?哪有都是正妃的道理?”达定妃忍不住质问道:
  “恁就是再宠老六,也得有个限度。不能乱了纲常……之前宁河王的闺女,也没捞着这待遇啊。”
  “等本宫把话说完!”马皇后没好气的白她一眼。
  “是。”达定妃赶紧住口。
  “老六的情况跟老二不一样,他本就有两个亲王的封号,皇上还要再封他一个滇王,他就是我大明独一无二的三亲王了。”便听马皇后沉声道:“一个亲王的封号就能对应封一个王妃,三个亲王自然三个王妃了。”
  “可是……”达定妃又忍不住了。
  管理员马皇后直接抬手给她禁了言,接着道:“当初老六立了大功,皇上问该如何赏他,他说要自己决定结婚的人选。皇上就答应了。”
  “虽然皇上也没想到,他的人选还不止一个,而且不忍心让任何一个当侧妃,但君无戏言,只能下不为例了。”马皇后威严的目光扫过众嫔妃,淡淡道:
  “但皇上也没便宜他,让他征倭平滇,捉拿那行刺皇上的怀良亲王,消灭不服王化的梁王和大理段氏,把这些事情一一做到了,才让他回来成婚。你们那些眼红想攀伴儿的,先掂量掂量自己儿子有没有这个本事再说吧。”
  “是……”众嫔妃这下全都老实了。
  三个女孩子却感动的热泪盈眶,瞬间把马皇后当成了亲娘,只有亲娘才会这么护着她们。


第一零零零章 父子奏对
  老六同时娶三个正妃,这仪式该怎么办,洞房怎么设置,是三个一起还是分开洞房?都得好好推敲,重定仪注,才好分头去准备、演练。
  不过有马皇后操持,肯定能面面俱到,也用不着老六操心,到时候当个木偶听指挥就行了。
  见过了母后母妃,他又跟大哥去武英殿见老贼。
  出来坤宁宫,太子一脸同情的看着老六:“往后你家东汉末年分三国,你可不要成了汉献帝啊。”
  “不至于,不至于。”老六用袖子擦擦汗道:“哪个哥哥不是嫔妃成群?”
  “但人家只有一个正妃啊。”太子叹了口气道:“算了,也许我多虑了。以你的本事,还摆不平几个小娘子?”
  “臣弟现在想的是怎么摆平老头子。”老六苦笑道。
  “你不先去看父皇,指定要吃一顿排揎。”太子莞尔道:“别顶嘴,好汉不吃眼前亏。”
  “我先见父皇,天黑都不一定能出来,会害母后她们等太久。”朱桢叹气道:“放心吧,我已经长大了,不会跟父皇顶嘴的。”
  “那就好。”朱标将信将疑的点点头。
  ……
  果不其然,两人一进武英殿,便见朱老板拉着个驴脸,看都不看老六一眼。
  “父皇。”两人只好先行礼。
  “通禀了吗就进来?”朱元璋没好气道。
  “老六也可以径直入殿,不必通禀的。”太子提醒朱老板。
  “过期了。”朱元璋哼一声。
  “啥时候过期的?”太子问道。
  “刚刚。”朱元璋翻了翻白眼,一拍手中的奏章,瞪一眼一副乖巧模样的巨型儿子。“臭小子心里就没有你爹,在外头每天的奏报敷衍了事。好容易回来了,不先来看看你爹,先跑到后头去看媳妇。像话吗?”
  “爹呀。”老六叫起了撞天屈:“是恁说奏章要写的简明,不许废话,浪费你时间。”
  “你那也太简明了吧?”朱元璋怒道:“没事就四个字,有事也不超过两句,能交代清楚个啥?害的咱还得去看傅友德的奏章!”
  “儿臣就是知道颍川侯很啰……哦不,很细。所以才给父皇省一遍功夫啊。”老六赔笑道:“你老年纪大了,每天还得看那么多奏章,当儿臣不心疼呢?”
  “……”太子差点噗嗤笑出声来,忙绷住了嘴角,偷偷朝老六挑个大拇指。
  可朱老板就吃他这一套,马脸圆了不少道:“横竖一天看到晚,还差多看你这几个字?再说,等你当了爹就知道,儿行千里不光母担忧……”
  “是,儿臣知道错了。”朱桢赶忙认错道:“下次一定。”
  “哼,权且信你一次。”朱元璋这才笑道:“快把去云南的经过……不,从去日本开始细细道来,你懒得写也就罢了,总不至于也懒得说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5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1/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