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247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50
  同时放下防止攀爬的铁蒺藜网,准备防火的沙袋、麻搭……
  一切有条不紊,训练有素,更看不到一丝慌乱。他们可是无敌的巢湖水师啊!
  当将士们做好迎敌准备时,敌船也已经接近到一里之外了。
  “巽位十二条两千料大船,三十六条快船,都是广船。”廖定国披挂整齐,出现在南安侯身边。听后者语气凝重道:“坤位十二条两千料大船,四十条快船,都是福船。”
  “好大的阵势啊。”廖定国倒吸口冷气。他们这十条都是千料海船,不光船比人家小,还少之又少。“他们得多少人?”
  “当是各路好汉联起手来,要让咱们知道知道厉害。”俞通源沉声道:“而且我看他们行进时,船距一直保持的很完美,显然不是乌合之众啊。”
  “嗯,一看就是。”廖定国点点头道:“这两边应该原来都是正规操练过的水师,只是不知道是方国珍,还是陈有定的老部下。”
  “这规模看,弄不好都来了。”俞通源发涩道:“一场苦战在所难免啊。”
  “那就来吧,我们什么场面没见过。”廖定国此时依旧信心满满。
  ……
  随着双方进入火炮射程,船艏的大炮开始轰鸣。
  那些海盗船上,非但也装配了火炮。十二条广船上居然还安装了回回炮——一种小型投石机。
  回回炮投射的是鸡蛋大小的霰弹,一发二三十枚,用牛皮纸包裹。发射到半空中,纸破石散,能攻击好大一片。一旦落在船上,会对船帆和人员,造成很大伤害。
  这让市舶船队无法像从前那样,保持距离发挥火炮优势。只好硬着头皮贴近敌舰——虽然敌舰的船舷远高于己方,但这样至少可以免遭回回炮的攻击。
  可俞通源和廖定国没想到,这正中了贼军的下怀。
  只见高高的贼船上,贼兵纷纷张弓搭箭,将一支支箭头燃烧的火箭,射向了他们!
  “他们要烧掉我们的船帆!”廖定国看到那些火箭,集中朝着己方的船帆射来,不禁焦急道:“操他妈的,赶紧靠上去啊!”
  “他们船舷这么高,怎么跳帮?”俞通源却拦住他道。
  “怕个球,甩钩索往上爬就是,又不是没爬过!”廖定国红着眼吼道。
  “硬往上爬,损失太重了……”俞通源不同意。
  “那也不能输,我们还没输过呢!”廖定国咆哮道。
  “不行,我们的船太小,不能以卵击石!”俞通源从小跟他父兄,经历海战无数,太清楚大船打小船,有多大的优势了。
  “鸣金!”然后他当机立断,下达了撤退命令。
  是的,他一开始就没打算硬拼。但上来就逃会给远处敌舰足够时间和空间,来调整方向进行拦截。
  现在双方相距不过百步,船头对着船头,而且市舶船队可是在上风口!
  各船从锣声的节奏中,听出了主帅的命令,立即升起满帆,让船只迎着敌船冲上去!
  海盗惊呼怒骂声中,舵手小心的掌舵,操纵着市舶海船与敌舰交错而过……
  两边交错时,都能看清对方的脸了。
  自然顾不上欣赏对方的尊容,都拼命用弓弩朝对方招呼。
  不同在于,市舶舰队的水手,射击的目标是海盗本身。而海盗们的目标,却依然是市舶舰队的船帆。
  帆船操纵起来十分笨重,不可能精确控制航迹,结果有几条市舶船与海盗船过于接近了……
  看到双方距离这么近,海盗们干脆从火盆中抽出烧了半截的木柴,直接丢向那几条船的船帆。
  原本就到处着火冒烟的船帆,彻底熊熊燃烧起来。
  待到双方脱离接触时,那几条船上的桅杆,已经烧成了火把。
  水手们拼命的砍断缆绳和着火的桅杆,避免把整条船都烧着了。
  那些船帆没着火的船上,水手们也开足马力,毫不吝惜的丢弃所有货物、火炮、备用帆缆……把能丢的全都丢到海里,以尽量提高航速!
  水手们丢完了能丢的东西,这才顾得上回头看去,只见那四艘砍断了桅杆的船,已经落在了后头。
  而敌船,正在拼命调头。
  那些好调头的快船,已经快要完成转向了。
  “不要管他们,不然一个也走不了!”俞通源再次否决了廖定国要调头回去接人的提议,坚决下达了全速前进的命令。
  都是巢湖水师的老班底,自然令行禁止,将士们只能含泪看着那四条船,离自己越来越远,离敌船越来越近,最终被团团围住……
  ……
  “那些海盗也没放过我们,跟在后头穷追不舍,一直追到长江口才罢休……”说到这时,俞通源已是泣不成声,跪地请罪道:“造成这么大损失,都是属下的罪过,请殿下严惩不贷!”
  说着抽出腰间宝剑,双手举过头顶。“属下愿一死,以谢那四条船上的弟兄,还有汪先生、通江……”
  朱桢看了看已经出包浆的剑柄,还是伸手接过了宝剑,搭在了俞通源的肩上。
  目光却越过他,望向站在船头张望的那些水手,高声问道:“南安侯要以死谢罪,你们同意吗?!”
  “不同意!”水手们七嘴八舌嚷嚷道:“殿下有所不知,敌船太大了,我们的船不行,硬拼只会全军覆没的!”
  “是啊殿下,当时那四条船已经没了桅杆,走不掉了。我们要救人就得调头,逆风回去,那不是送死么?”将士们纷纷嚷嚷道。
  “那你们,还愿意接受他的统帅么?”朱桢沉声问道。
  “愿意!”将士们齐声答道。
  朱桢这才低头看向俞通源道:“听到了没有?你已经辜负了一帮兄弟,还准备再辜负另一帮么?”


第四零五章 灰太狼精神
  “听,听到了……”俞通源这个四十来岁,八尺高的汉子,在楚王殿下面前,哭成了个一百六十斤的孩子。
  “那就拿回你的剑去!”朱桢把俞通源的宝剑,递到他的面前。“带领你的弟兄们重装出发!洗刷败退的耻辱!铸造市舶舰队的荣光!”
  “遵命!”俞通源按捺着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双手接过宝剑,却没有收回鞘中。而是右手用力一攥。锋利的剑刃立时划破手心,鲜血汩汩流出。
  然后他命亲兵拿来一床白色被单,用自己的血,在上头写下一个大大的‘耻’字。“挂到我的船头上,什么时候一雪前耻了,什么时候才取下来!”
  “是!”亲兵双手捧着被单去了。
  朱桢一直不动声色看着这一幕。怎么说呢,虽然有些中二,但效果是很不错的。
  将丢下同袍败退的耻辱,化为卧薪尝胆、报仇雪恨的动力。将士们低迷的士气,肉眼可见的高涨起来……
  ……
  见气氛到这儿了,朱桢便让南安侯马上集合主要军官,召开现场检讨会。
  目的是总结教训,研究日后如何反败为胜。
  巢湖水师从没打过败仗,结果易帜第一仗就破了金身,真是丢老人了。军官们早就憋了一肚子话。待殿下让他们畅所欲言后,马上打开了话匣子。
  “殿下,末将几个复盘过,侯爷的指挥自始至终没毛病。”一个千户开口道:“各条船也没有放松戒备,第一时间发现敌船,备战交战也保持了水准。”
  “硬挑毛病的话,就是我们离开三佛齐国后,没有进行欺骗航行,而是直航国内,才被海贼在福瑶列岛外海堵了个正着。”
  “是,我们一定是在三佛齐被盯上的。”众人纷纷点头。
  “嗯。”其实朱桢也是同样的看法。这次败局,确实跟俞通源和将士们关系不大。
  其实多亏了俞通源当机立断,指挥得当,还有将士们训练有素,令行禁止,这才保住了大半的船队。
  这就是朱桢不处罚俞通源的原因。要是把俞通源撤了,将士们都会替他委屈的。加上他们之间打断骨头连着筋,刚组建的市舶船队,甚至有分崩离析的可能。
  所以还得留用俞通源。既然留用,当然要把事儿办的漂亮点儿了。
  ……
  “那再说说,咱们为什么会输吧?”待他们总结完了,老六便宣布下一个问题。
  “敌众我寡。”
  “他们的船大,我们的船小,接舷战劣势太大。”
  “而且他们以有心算无心,准备十分充分。反观我们,处处受制,十分被动,焉有不败之理?”廖定国长叹一声,又对殿下解释道:
  “海战跟陆战不一样,不是光有勇气就行的。如果一方被敌方完克,可能用尽办法,依然连敌人的毛都摸不到。”
  “嗯。”朱桢点点头,表示理解,又问道:“那你们觉得,现在最急需改进的地方在哪?”
  “造舰!”军官们异口同声道:“要造两千料以上的大舰,只要双方船舷一样高,我们就有信心用接舷战冲死他们!”
  他们当然不是吹牛的,当年鄱阳湖水战,巢湖水师就是靠接舷战赢下来的。
  “是啊殿下。”南安侯很不好意思道:“别的我们都能克服。我们也可以安回回炮,我们也可以用火攻……就是兵力,我们也不比他们少!”
  巢湖水师几经拆散,还有两万多兵力,参加首次远航的不过十分之一,还有九成兵力在淮安没调过来呢。
  “确实,兵力、武器都不是问题,唯独造舰……两千料的大船,已经不是一般造船厂能生产了。而且就算能造,建造时间也以年计。等造好了,黄花菜都凉了。”廖定国也苦着脸道。
  “这事儿你们放心,本王来解决!”朱桢却好似很有信心的一摆手道:“本王明日回京,你们这边赶紧重整旗鼓,等我的好消息!”
  “是!”见楚王殿下信心十足,俞通源等人也倍感振奋。他们坚信,只要船不吃亏,自己就一定能赢!
  ……
  回到市舶司衙门,朱桢洗去风尘,这才召韩宜可来,陪自己一起用膳。
  “怎么样师兄,上任半年,还习惯么?”楚王殿下笑容可掬的问道。
  “千头万绪,忙的要死。”韩宜可苦笑一声道:“不过比起在凤阳来,那又不值一提了。”
  “哈哈哈,那是。”朱桢放声笑道:“不过市舶司现在几乎是在空转,等将来做大做强了,全江南的大户都要求着你,有你头疼的时候。”
  “殿下还信心十足?”韩宜可夹一筷子小银鱼,送入口中细细品尝道:“也对,殿下在苏州城呼风唤雨,威名从镇江一直传到浙江,又岂会被这点小小挫折吓倒?”
  “你就挖苦本王吧。”朱桢笑骂道:“怎么,跟苏州大户共情了?哦对了,你家本来就是浙江大户。”
  “我家只是普通家庭!”韩宜可先大声强调,然后低声道:“不是我对殿下和晋王有意见,我让凤阳的狗大户都折腾掉了半条命,怎么可能同情苏州的狗大户?只是得提醒殿下,你们对苏州大户的蛮横折腾,已经引起不少人的不安了。只不过,弹劾你俩的弹章,都被太子殿下压下了。”
  说着他不禁笑道:“哦对了,殿下还不清楚吧??皇上新设了通政使司,所有奏章包括弹章,都要先送通政使司,然后由该司进呈御览。并且皇上还强调,一律不得关白中书省。”
  “听说了。”朱桢心说,多新鲜啊,皇上是我爹,太子是我大哥,他们干啥事儿,本王还能不如个外人清楚?
  “结果就方便了皇上,不想让大臣看的奏章,通通留中,中书省,御史台,都只能干瞪眼。”韩宜可不禁失笑,然后收起笑容问道:
  “好吧,说正事儿,殿下要造舰,而且是两千料的大舰,起码二十艘……造船钱从哪来?”
  “好问题。”朱桢却云淡风轻道:“募捐,苏州有的是愿意慷慨解囊的热心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2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7/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