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217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50
  这首词对罗贯中来说也是绝杀,因为它就像在诉说他的平生一般。至少罗老师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他对下半阙的渴望,可想而知。
  ……
  “下面呢?”见他无动于衷,罗贯中催促道。
  “下面啊,好像忘了。”朱桢却搁下了毛笔,欣赏着自己的字,该说不说,长进太多。
  “艹……”罗老师爆了粗口。
  “先生要是跟我多讲讲你知道那些事儿,我肯定能想起来。”朱桢笑眯眯道:“你也知道,灵感需要碰撞的嘛。”
  “你真……”罗贯中气不打一处来,但还是抵挡不住下面的诱惑,无奈道:
  “好吧,我说。其实市舶司在元朝就已经不行了,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元朝的行政能力太差,根本没法监管走私。上上下下的官员又贪污成性,丝毫不把国家利益放在心上。海商们发现只要把官员买住,找好保护伞,就可以肆无忌惮的走私,还交税?叫个屁!”
  “嗯。”朱桢点点头道:“这跟我了解到的差不多。然后呢?”
  “后来张四九占了江南,他更是什么都不管,海商们自然都很支持他,希望他一直统治下去。”罗贯中接着道:
  “张四九能以一州之地抵抗那么久,离不开海商不断给他运送补给。后来张四九败了,那些海商自知留下没有好下场,便与张四九的残部退居海岛,一面继续跟朝廷对抗,一面继续垄断海上贸易。”
  “这么说,垄断海面的,还是原先那些人?”老六就很会抓重点。
  “差不多吧。这些年肯定死了好多,但总体来说,还是那伙人。”罗贯中点头道。
  “乖乖。可是的他们不能上岸,该找谁进货,又该找谁出货呢?”朱桢追问道:“人员补充、物资补充有靠谁呢?”
  “呵呵。”罗贯中轻笑一声道:“我只能这么告诉殿下,从宋朝开始到现在两三百年间,整个江南,都已经是海上贸易的形状了。各行各业,各家各户,全都直接或间接的仰赖海贸。豪右之家以之牟取暴利。平民百姓则赖以为生。殿下觉着,你提的这些问题,海商们需要发愁么?”
  “不需要。”朱桢嘴角泛起一丝苦笑道:“整个江南都是他们的人。”
  顿一下,老六又道:“所以本朝的市舶司也开不起来?”
  “没错。整个江南都在走私,根本不过市舶司,朝廷如何分一杯羹?”罗贯中淡淡道。
  “这些问题,为什么从来没人跟朝廷禀报?就算江南人都参与走私,那些地方官呢,他们可是外地来的流官,为何也视而不见?难道都同流合污了?”老六匪夷所思的问道。
  “外地的流官,不是被你爹杀了么……”罗贯中揶揄道。
  “罗老师,别这样说。我家老头子杀了魏观就后悔了。”朱桢苦笑道:“再说,那么多官员,总有人会禀报吧?”
  “是啊,那么多官员,总有人会禀报吧?”罗贯中阴阳怪气的重复一句,又幽幽问道:“那为什么你父皇不知道呢?”
  这话就说的太明白了——天下所有奏章,都要先递送中书省,中书省给朱老板什么,朱老板才能看什么。中书省不给的,朱老板自然就看不到了。
  “你是说……”朱桢咽口唾沫道:“都被中书省压下了。这么大胆的么?”
  “不然嘞。”罗贯中皮笑肉不笑道:“能听信某些人的鬼话,轻易关掉各处市舶司,就说明这么多年你爷们都被蒙在鼓里。”
  “艹……”老六忍不住也爆了句粗口。
  其实他也早就有所猜测了,不然以父皇恨不得雁过拔毛的缺钱劲儿,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市舶司这棵摇钱树呢?
  他忽然又想到一层道:“这么明目张胆的大规模走私,怕是瞒不过崇明岛上那位备倭总兵官吧?还有各处沿海卫所的指挥使们,不把这些人收买住,怎么能愉快的走私?”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也不好乱说。”罗贯中淡淡道:“只是以前朝旧事来看,不买通了官兵,确实不便走私。”
  “嗯。”朱桢再也坐不住,起身来回踱步道:“管他们是不是了,料敌从宽总没错。”
  “也就是说,整个江南都上了他们的贼船,从地方到朝廷,从官府到军队,都有他们的保护伞,整个体系已经十分完备,针插不进、水泼不入了。”他面现苦笑道:
  “所以先生说,重开市舶司,没戏。”
  “正是。”罗贯中颔首道:“这个体系有极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到了大明它也很快重生。谁要想虎口夺食,就要面临整个体系的反扑。等闲钦差,肯定落个粉身碎骨。当然殿下身为亲王,不至于,最多就是头破血流。”
  “先生未免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朱桢却站住脚,两道粗眉一挑,瞪起圆圆的眼睛道:
  “说破天,就是帮见不得光的走私犯!最多再加上几柄保护伞!就像天下无敌了?怎么可能?本王就不信这个邪!”
  说着他对罗贯中道:“我已经让人,将江南所有的大户,都请到了镇江。等回去就跟他们会一会!”
  “是么?”罗贯中不禁心下一惊,要是殿下没忽悠自己,那说明他早就认识到症结所在,而且真打算把这个难题解决掉。
  “倒是没人敢不给本王这个面子,该来的都来了。”朱桢笑道:“到时候,还得先生这个老熟人作陪啊。”
  “唉,好吧。”罗贯中无奈点头。这下不知多少旧相识,要戳自己脊梁骨了。
  “要是他们不给本王加双筷子,那海贸这碗饭,就都别吃了!”朱桢一拳砸在桌子上,斩钉截铁道。


第三五零章 师兄你好
  哥几个紧赶慢赶,终于在冬至前一天,抵达了凤阳,好歹没耽误了祭祖。
  按照皇陵祭祀的制度,每年冬至、正旦祭以太牢,清明、中元、孟冬三节祭以少牢,由署官行礼;每月朔望各祭以少牢,由中都留守司官员行礼。
  所谓太牢,就是牛羊豕,即三牲全备。少牢则是只有羊和猪,没有牛。
  祭祀的流程与去岁大差不差,不必赘述。
  离开皇陵后,几位哥哥按照旨意去巡视中都皇宫……虽然中都城已经停止营建,但已经早好的皇宫,也不能拔掉吧?本着浪费可耻的原则,朱老板让儿子再去看看,能不能用来干点啥。
  朱桢没跟着一起去,而是在罗贯中陪同下,去找韩宜可。
  昔日的临淮韩知县,一年多前被朱元璋委任为钦差凤阳巡按御史,至今仍在任上。
  朱桢和罗贯中本以为这位代天子接受百姓告状,审录罪囚,吊刷案卷的青天大老爷,肯定忙得不可开交,然而当两人来到巡按衙门时,却惊奇的发现这里门可罗雀。
  老六带着疑惑,让门子通禀一声,说楚王殿下驾到。
  他虽然眉毛粗粗、眼睛圆圆、年纪也不大,但配上身上的衮龙袍,顿时王者之气侧漏,唬得门子赶紧跑进去通报,守门的差役也麻利的敞开中门。
  “哎呀,真是楚王殿下。”韩宜可从里面急匆匆跑出来,看到这个庞大的少年,赶紧一脸吃惊的下拜。“下官拜见殿下。”
  其实他更奇怪的是,贯中先生怎么跟楚王殿下混一块了。他不是一直以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况么?
  “不必多礼,本王随兄长来凤阳祭祖,想到曾多蒙韩知县关照,顺道过来看望一下。”楚王殿下摆摆手,脸上写满了和蔼。
  韩宜可赶紧起身,一面引着殿下往后堂奉茶,一面心虚的辩解道:“当初实在是皇命难违,对几位殿下多有怠慢,万望恕罪啊。”
  “只怠慢那么简单么?”朱桢笑容逐渐变态道:“也不知是谁扮成强盗,把我哥几个最后的口粮抢走了?”
  “不是我,绝对不是下官。”韩宜可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赶忙矢口否认。开玩笑,这种事儿打死也不能承认的。
  “你说不是你就完了么?知道害得我们有多惨吗?害得我们出去卖,知道么?”朱桢瞪着韩宜可,粗声粗气道:“本来我哥哥们要来找你算账的,亏着本王看在同门师兄弟的份上,帮你拦下了。”
  “多谢殿下回护之恩。”韩宜可三九隆冬擦擦汗,心说你还记得我是你师兄啊。
  “不客气,不客气,师父常常教导本王,要多罩着点儿师兄。”楚王殿下摇头晃脑道。
  “承蒙殿下厚爱,下官感激不尽。”韩宜可忙感激笑道。
  却没看到身后的罗贯中,在那直翻白眼……
  ……
  宾主在后堂坐定奉茶后,朱桢笑问道:“没想到师兄衙门好生清闲,看来父皇交代的任务都完成了?”
  “呵呵,平日里还是忙的,告状的队伍排老长。”韩宜可讪讪笑道:“可能因为几位殿下驾到,所以今天才没人告状吧。”
  “那耽误师兄的正事儿了。”朱桢端起茶盏呷一口。
  “没有的事。”韩宜可摆摆手,苦笑道:“实话实说吧,平日外头确实排着长队不假,但排队的全都是老头老太、残疾人、叫花子之类。所告的,也是什么家里丢了一只鸡,两口子打架,儿媳妇不给洗裤衩,被人抢了乞讨的地盘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啊?”朱桢奇怪道:“这是巡按衙门该管的事儿么?”
  “不是,可谁让当初公布的圣旨上说——本按代天子接受百姓告状呢?”韩宜可一脸吃了大便的表情道:
  “我敢把他们撵出去么?回头不就让人把我告了?”
  罗贯中听明白了,对朱桢道:“他去年得罪人太多了,那些人鸡蛋里还要挑他的骨头呢。再说这种事好说不好听,皇上最爱护小民,要是听说韩巡按不问民间疾苦,肯定要发飙的。”
  “还真是……”朱桢不禁点头,他太了解老贼那冲动易怒的操行了,弄不好就直接让人取韩宜可狗头来见了。
  “这是那些勋贵之家想出来的损招?”
  “还能是谁?”韩宜可郁闷道:“把我的时间都占满,不就没工夫寻他们晦气了?”
  “真是太嚣张了!”朱桢一挑粗眉道:“谁给他们的勇气?”
  “还能有谁?韩国公呗。”韩宜可难抑怨怼道:“皇上明明赐了天子剑,要我一查到底,说好不管是谁,不管他官位多高,只要查实就严惩不贷。本来一切都好好的,下官借着天威,把中都的勋贵收拾的服服帖帖,正在按部就班的查问。
  “可谁承想,去年年根下,一纸上谕下来,命韩国公给燕王主婚,气氛一下子就变了。那些勋贵子弟又重新支棱起来,说风头过去了。”
  “瞎说,我父皇那是故意麻痹韩国公的。”朱桢道:“没看转过年来,就掀起了空印案么?”
  “可皇上又转头跟韩国公结亲家啦。”韩宜可强忍着骂娘的冲动道:“再说空印案办的都是文官……连下官都因为去年曾任临淮知县,被按察司的人审问了两个月。这里外里下来,那些勋贵子弟,豪势之家哪里还会把本官放在眼里?要不是我有天子剑,信不信他们能打上门来?!”
  “唉,真是苦了师兄了……”朱桢同情的叹口气道。
  “殿下要是真把下官当师兄,就帮帮忙,跟皇上说一声。”韩宜可起身拱手,央求连连道:“这个凤阳巡按的差事,我实在干不来了,还请皇上另请高明吧。”
  “师兄别急,你的难处本王已经了解,但你也得体谅我父皇啊。朝局太复杂了,我父皇要削弱韩国公,又不能把他一帮子打死了。得让他保持个半死不活,既死且活的状态,才是最有利的。”朱桢便安抚他道:
  “这样吧,你要是实在不想干了,就跟我干吧。”


第三五一章 我失去的一定要拿回来
  “跟殿下干?”韩宜可问道:“改任王府官么?”
  “当然不是,本王现在连个王府都没有,让你当王府官不是坑你么?”老六摇头笑道。
  “……”这话罗贯中就不爱听了,感情是在坑我喽?
  “那是?”
  “父皇让我重开市舶司,全权负责一应事宜。”朱桢便目光炯炯的望着韩宜可道:“市舶司提举,有兴趣么?”
  “市舶司提举么?”韩宜可摸着修剪整齐的唇须,陷入了沉思。
  他是浙江绍兴人,跟宁波是临府,对市舶司并不陌生,知道这是个干什么的衙门,也知道它为什么开不下去。
  “看来师兄不是外行啊。”见他一脸便秘状,朱桢赞一句,不容分说道:“这个市舶司提举,非你莫属了!”
  “我还没答应呢……”韩宜可哭笑不得道:“殿下的好意下官心领了,只是这市舶司的差事,实在超出了下官的能力,我干不来,真干不来,殿下还是另请高明吧。”
  “哎,你还没干呢,怎么能说自己不行呢?”朱桢可没那么好说话。
  “人贵有自知之明,有些事儿,不用干也知道自己不行。”韩宜可就很无语道:“好比我不用试,也知道自己没法生孩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2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7/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