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164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50
  “你小声点儿,吓死老夫了。”刘伯温心脏本来就不好,让老六这个喷嚏,差点犯了心脏病。
  “嘿嘿师父,这谁能控制得了?”朱桢擤擤鼻涕,不能说没有一点不好意思,实在半点不好意思都没有。
  为了不让师父再絮叨,楚王殿下赶紧岔开话题道:“这会儿散朝了吧?”
  “你这一上午心不在焉的,课也讲得乱七八糟,老夫到现在还没听懂,这苹果为啥往牛子头上掉?”刘伯温郁闷道:“这么关心那边的结果,你直接上朝不就得了。”
  “我还小,不掺合大人的事儿。”朱桢憨憨笑道:“还是给师父讲牛子吧。”
  “少骗鬼。”刘伯温翻翻白眼道:“你不是不想出风头,你是不想招人记恨。”
  “嗨嗨。”老六被戳穿了心思,依旧没羞没臊道:“老师,那可是跟百官为敌啊,我胳膊腿太细了,没那本事。”
  “就让你三哥顶雷?”老刘鄙夷道。
  “我三哥爱出风头啊,他不怕的。”老六不要脸的笑道:“他最爱说的是,不招人恨是庸才。招人记恨才说明他是天才呀。”
  “你这只双标小狗。”刘伯温啐一口道:“这不要脸的劲儿,跟你爹真像。”
  “我以为是随师父呢。”老六嘿嘿笑道。
  “我以前不这样!”刘伯温郁闷道。
  “知道知道……”老六露出了然的神情。
  “打住!”刘伯温瞪他一眼。
  “哎。师父,你真觉得,我三哥有出风头的机会?”楚王这才收起笑容,关切问道。
  “肯定有机会的。”刘伯温呷一口茶水道:“文官们最厉害的一招,叫——颠倒是非。就是任何时候,都能让自己像一朵纯洁无瑕的白莲花。对的永远是自己,错的永远是别人,不听他们话的就是昏君,还敢收拾他们的就是暴君。两者加起来,就是亡国之君了。
  “掌握话语权是这个样子的。”朱桢点点头。
  “所以他们一定会拼命强词夺理的,你父皇一张嘴,怎么跟一百个伶牙俐齿斗?”刘伯温顿一下道:
  “而且这回,我估计胡惟庸会替他们出头。”
  “不能吧?”朱桢不大信道:“不是他举报,哪来的空印案?他好意思舔着个伯夷脸,再调回头来装好人?”
  “他必须这么干,这是丞相的天职,这时候不能替百官出头,顶住来自皇帝的压力,他算什么百官之师?也没脸再当这个丞相了。”刘伯温淡淡道:
  “再说,这次的人情可太大了。他要是能把犯事儿的都保下来,天下的官员的心都得归他。他立马就能成为货真价实的百官领袖!”
  “明白了,李善长没干成的事儿,他干成了。他的威信自然超过李善长,以后就再也不用给李善长当孙子了。”老六恍然点头。
  “而且这次的空印案,是因李善长而起的。要不是他想跟皇上掰掰手腕,怎么会有后来这些破事儿?那些地方官还可以继续作威作福,哪会像现在这样,命都要保不住了。”刘伯温教导他的弟子道:“肯定都恨死韩国公了。”
  “所以胡惟庸是在给李善长擦屁股,要是擦成了,就说明老李已经生活不能自理,只会给大家添乱了。”朱桢接话道:“而胡惟庸既然给韩国公擦屁股,自然就有能力给所有人擦屁股,大家当然认他当老大了。”
  “呃,是这个理儿。”刘伯温咂咂嘴道:“可这话从你嘴里出来,怎么就这么大味儿呢?”
  “俺是个喜欢说脏话的王爷。”老六理直气壮道,然后又问:“那我三哥能骂得过胡惟庸吗?”
  “有你教他那些话,足矣。”刘伯温笑道:“其实说不说又如何?皇上已经打定主意要杀人了,佛祖来了也没用。”


第二五六章 省没了
  武英殿中。
  听了老三的讲述,老朱和老大露出恍然的神情。
  “原来这些话,都是老六教你说的啊。”
  至于老六为什么能说出这番话,那不是理所当然吗?也不看看他师父是谁?
  “是。”晋王也不贪功,点点头道:“他今天要去上学,没法跟我一起上朝。就跟我说,前日跟刘先生聊过此事,刘先生提醒他,文官最会狡辩,把死的说成活的,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吓,今天早朝发生的事儿,刘先生都预料到了?”朱老板张大嘴巴道。
  “是,老六说,他们最可能用‘不知者不罪’来辩护,便告诉我那两句话,说肯定能让他们乖乖闭嘴。”晋王说道。
  “不愧是神机妙算刘伯温啊!”朱元璋顿时觉得,让老六去跟刘伯温学习,实在是最正确的决定。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些话是老六自己想到的?”太子忽然道。
  “怎么可能?”朱元璋和老三却不假思索的齐声道:
  “咱都没想到,就他?”
  “我都没想到,六弟还不如我呢……”
  “好吧。”太子点点头,也觉得不太可能道。“不过老六将来,未必不能青出于蓝胜于蓝。”
  “那当然,也不看是谁的儿子!”朱老板哈哈大笑,得意了一阵,又阴下脸道:
  “他妈的,胡惟庸,差点让咱下不来台。”
  “是啊,也不知谁给他的胆子,敢当场跟父皇顶撞?”老三忙点头道。
  “他胆子确实不小……”太子点点头,今天的事情,让他对胡惟庸的感观差极了。
  “谁给他的胆子?他的丞相之位呗。”朱元璋冷笑一声道:
  “看到丞相之位的魔力了吧,老大?不光是你李伯伯,就连胡惟庸坐上那个位子,都会跟咱爷们对着干的。”
  “正常,丞相掌丞天子、燮理阴阳,哪能一味顺从?”朱标笑笑道。
  “这又是那帮文官故意灌输给你的,让你觉得本该如此。”朱元璋却摇头道:“他们说是为了你,为了社稷,但其实是为了驯化你,其心可诛!”
  “呵呵……”太子笑笑,父皇对文官本来就没好感,总觉得读书人居心叵测。这次空印案之后,怕是更要变本加厉了。
  “咱已经下定决心,限制中书省的权力,决不能让这次的事情再重演。”朱元璋也不跟他再商量,直接乾纲独断道:
  “待空印案审结之后,便下诏裁撤中书省平章政事、参知政事,以及御史台侍御史、治书、殿中侍御史等官,日后亦不复设置。”
  “哦?”朱标和朱木冈都吃惊不小。
  这中书省的平章政事,参知政事,是丞相、左右丞之下的高级属官。
  御史台的侍御史、治书、殿中侍御史等官,亦是御史大夫、中丞之下的属官。
  父皇这一手看似对中书省和御史台都进行了裁撤,但实际上大有不同。
  因为御史台何德何能,竟可以跟中书省相提并论?父皇故意将两者并列,明显是在抬举御史台!
  而且那些侍御史等官,其实跟监察御史没什么区别,都负有监察弹劾之责,只是品级高低不同。去掉他们并不影响御史台的运转,反而会让权力集中于御史大夫,提高御史大夫的地位,便于其对中书省进行监督。
  反观平章政事、参知政事之职,都是为中书省之下的行中书省所设!
  说白了,就是从中书省派出到各省去当封疆大吏的。
  父皇要把这两个官职裁撤,各行省就都不设高官了……
  “那全国十二个行省,谁来管?”太子想到了这个问题。
  “简单,没有行省了,不就不需要一省之长了吗?”朱元璋却早已成竹在胸道:
  “‘行省’这个破名字,咱早就看它不顺眼了。一个,它是元朝的叫法,汉唐哪有这破名字?二个,它全称行中书省,跟中书省联系太紧密了。他奶奶的,咱收拾不了中书省,还收拾不了你个行中书省?”
  “哦,是改名啊。”太子松口气,他以为父皇要取消省这一级区划呢。
  “嗯,名字咱都想好了。”朱元璋说着,走到御案前,提笔写下一行字。
  哥俩在一旁边看边念。
  “承、宣、布、政、使、司?”
  “对,承宣布政使司!”朱元璋得意非凡,自己又创造了历史。
  “啥意思?”太子和老三却懵圈了。这么长的名儿么?
  这感觉就跟朱老板给孙子,起了六个字的名字一样奇怪。
  “意思是‘负责承接朝廷德泽政令,并负责向辖区内宣播的衙门’。”朱元璋一脸‘快夸我呀’的表情,解释道:
  “简称——承宣布政使司。譬如原先的山东行省,往后就叫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了。北平行省,就叫北平承宣布政使司了。是不是比原先有文化多了?”
  “呵呵,是啊……”哥俩强笑着鼓掌,心说这不脱裤子放屁吗?
  还真不是。
  便听制度设计狂魔朱老板接着道:
  “但承宣布政使司不是行中书省。它只是省里的一个负责政事的衙门。与负责一省刑名的按察使司,负责一省军事的都指挥使司,这三司平级,互不统属,互相监督!
  “这样原来行中书省的职权便一分为三,中书省丞相再想控制行省,就困难多了!”
  太子和晋王都听傻了,这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全新版本。
  “不过这样一来,各省……呃,各承宣布政使司也没了能做主的。会不会三个和尚没水吃啊?”太子敏锐的预见到了此中弊端。
  “两害相权取其轻吧。”朱元璋却不以为意道:“再说天下基本平定,设置承宣布政使司的地方,也不会有什么大敌,需要有人专权决断。有什么事三司商量着来,咱看比政出一门好。至少不会出土皇帝。”
  “明白了。”太子点点头,不再说什么。
  “事不宜迟,不等空印案结束了。老四大婚后,你就立即督办此事,要抓紧机会,在这段阻力最小的时候,完成改制!”朱元璋沉声下令道。
  “是,父皇。”太子忙沉声应下。
  他甚至觉得,父皇掀起空印案的目的,就是为了废除行省,让中书省没法再像以前那样一手遮天。


第二五七章 嫂子的厨艺
  放学后,朱桢骑牛回宫,被太子逮个正着,叫他一起去春和宫吃饭。
  太子妃常氏还亲自下厨,给他做了一大桌菜,就是看上去略有些废土风。
  “六弟尝尝嫂子的手艺。”常氏满面笑容的端上一盘黑乎乎,像是糊了锅的米饭似的。
  “这是?”老六一脸迷茫。
  “这是咱们老家的鱼煮饭啊!”常氏把盘子往桌上一搁,很是得意道:“把米饭和鱼肉掺在一起煮,饭里头有鱼肉的香、鱼肉的鲜还有鱼肉的软,我跟母后学了好久呢。”
  “哦,是鱼煮饭啊……”朱桢恍然,心道,你不说我还看不出来呢。
  ‘而且这手艺不像是跟母后学的,倒像是印度老厨师教的啊!’楚王殿下心中疯狂吐槽道。
  大嫂这位将门虎女亲自盛了一碗‘鱼煮饭’,然后加一块糊掉的黑黄色锅巴道:“最精华的就是这层焦黄透亮、入口酥香的锅巴,六弟尝尝看。”
  “唉好,多谢大嫂。”朱桢强笑着接过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1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