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的四子昔里吉便是如此。
本来蒙哥觉得这样也挺好,正好让昔里吉留在朝廷中枢,多和重臣互动互动,也能攒些实力班底,为未来的忽里台大会平添几分胜算。
但现在问题大了。
自己的身体情况甚是不妙,昔里吉远在上都和林,相距千里万里,忽必烈却近在咫尺,眼看就有不臣之心,甚至上都还有个四弟阿里不哥同样在虎视眈眈。
最糟糕的是,吕布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本来按照他的计划,吕布要成为蒙古帝国的最高军事领袖,兵马大元帅,才能成为昔里吉最合理的臂助。
现在这个情况,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哪哪都漏水。
该怎么办呢?
蒙哥毕竟是一代雄主,还真就被他一通冥思苦想,在绝境中找出了一条希望之路。
那就是彻底掀翻棋局,咱不玩了!
以前都要召开忽里台大会才能当大汗,现在不开了,直接称帝!朕就是要下遗诏立幼子为帝,你不服咋滴,有本事就来干一仗啊!
这样做的坏处就是,如果继承者能力不够、声望不足,平乱又不够迅速,就会让整个蒙古帝国陷入分崩离析。
别的不说,西征的旭烈兀、钦察汗国的首领、还有其他一些地方的诸王,心中肯定不服吧?
但好处也是巨大的。
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将所有反抗力量扫平,新帝的威望将会达到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定鼎四海,垂拱六合,整个大蒙古帝国版图之内无人不归心,他也注定要带领帝国走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从此,忽里台大会也将不复存在,帝系只在蒙哥这一脉中往下传承。
昔里吉的能力确实非常不错,是蒙哥诸子中最优秀的一个,后来曾多次击败忽必烈,更是杀入中枢,掳走宰相安童、忽必烈之子阔阔出等一干重要人物。
可惜,他的军事才华比起蒙哥本人,以及吕布,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如果在太平盛世,不失为一个守成之主,即便放在需要征伐、向外开疆拓土的年代,他的实力也是够用的。
唯独处于眼下这个自蒙古帝国创建以来,从未有过的惊天变局当中,昔里吉显得十分捉襟见肘。
所以,蒙哥暂时没有指望他,而是将大部分希望寄托在了吕布身上。即便是他自己,也不能说自己在战场上可以稳胜吕布,这个人选是绝对没问题的。
吾儿受累些许,开始你南征北战、平乱救火的高光生涯吧!
这江山毕竟有一部分是你打下来的,你也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他!
当然,为了彻底将吕布和昔里吉绑死,牢牢束缚在他这一系上,蒙哥也准备动用一些特别手段。
蒙哥一面急召吕布回归,受他遗命,进行身后事的嘱托安排,一面派心腹火速北上,告知昔里吉做好即位准备,丧讯一发,即刻登基。
吕布到的时候,就看见他这位英武不凡的义父卧在病榻上,面容深陷,形体枯槁,唯有一双眼眸依旧如同搏击高空的苍蝇,明亮而锐利。
蒙哥终于等到他来,显而易见地松了口气,拿出手边准备多时的遗诏:
“吾儿奉先,当就大元帅之位,晋封漠北王,掌管护国大军,为帝国而征战!”
吕布:???
他还啥都没做,天上就掉下来一个异姓王位?
【作者有话说】
一个迟到的节日祝福!大家今天都吃月饼了吗?我分了一个和脸一样大的蛋黄莲蓉月饼,好震惊,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
第79章
吕布目瞪口呆。
他来的这一路上已经和陈宫交流过, 蒙哥这么紧急地召他回来,必然是要予以重用。
但没想到是这种程度的重用啊,他们的估计还是太保守了。
兵马大元帅!异姓王!托孤之臣!
这每一个头衔都重如千钧, 合在一起更是了不得,仿佛整片江山的重量都沉甸甸地压在了肩头。
天幕前的观众们:“……”
啊这。
真的很想向吕温侯请教一下认义父的技巧,我们也不想努力了!
一时间, 诸天万朝不知有多少人纷纷动了歪心思, 特别是那些权倾朝野、位高权重者,无论男女老少, 都颇受青睐。
东晋位面的大司马桓温, 连日以来,已经收到了七八张来自各大世家门阀的拜帖, 俱是在明里暗里打听他有没有意向认一个儿子/女儿的。
众所周知,桓大司马有篡逆之心,诸子又极不成器,现在乘势赌一把,指不定就是未来的社稷之主呢。
琅琊王氏之人最是荒谬, 甚至连族中刚出生没几天的小婴儿都带了过来, 说是可能会合大司马的眼缘。
桓温:“……”
滚呐,莫挨老子!
类似遭遇的, 还有晋明帝位面的江州刺史、少女将军荀灌。
江洲是整个东晋最重要、也是最繁华昌盛的一块地盘, 担负着守卫疆土,保护国都,抵御北方胡族入侵的重任。
荀灌从崖山海战副本征战归来后,平定了王敦之乱, 就当上了这个至关重要、隐然是朝廷军政一把手的高位。
自此, 每日前来提亲的人便踏破了门槛, 尽是芝兰玉树的世家子弟,蜂拥而至,甚至个个争着要投笔从戎,加入江州军,以一睹荀刺史的风采。
荀灌烦不胜烦,干脆效仿汉时冠军侯旧事,向四方广而告之:五胡未灭,天下不统,何以家为?
这样一来,众人敬重她志向,皆觉得自己配不上这千古第一等奇女子,前来提亲的人确实少了。
然而吕布这一茬出来,世家们心思又纷纷活络了起来,提着家中适龄的小朋友就准备上门,给荀刺史认认亲!
最离谱的是,居然还有小姑娘当场叫“义母”的,听得荀灌直接绷不住,落荒而逃。
淦,她自己还只是个宝宝好吗!
小团子谢道韫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神色委屈极了,为什么不可以认亲啊,她也想要跟着荀刺史一起习剑!
一旁,陈郡谢氏的大家长们笑眯眯地看着小团子在地上爬来爬去,翻了个跟头,戳了戳手指,笑容满面地表示,道韫莫要灰心,你荀家姐姐只是害羞了,你下次再来,坚持不懈总能水滴石穿的。
小团子谢道韫:哎嘿,好的!
…….
此刻,蒙哥对吕布招了招手:“吾儿过来坐。”
老皇帝即便是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依旧紧握着弓刀,眸中的锋芒也如同这把刀一般锐利雄壮,仿佛高原天穹下的猎鹰甲士,飞奔如风,斩断了万里苍穹。
吕布看了他一眼,在他身边坐下,忽而感觉到了一股奇妙的悲怆叹息之意。
一位英雄就这样走向了陌路。
蒙哥已经到了弥留之时,鬓发蓬乱,犹如一只蜷缩而卧的病虎。
看着一位英雄就这样走向了陌路,任生前有多少伟业,人死后也都如灯灭,空空如也,什么都带不走,谁能不心生感慨。
蒙哥沉声道:“吾儿且来看看朕的遗诏。”
吕布展开诏书细细观看,陈宫也在视频那头同步阅读,结果越看,越是神情微妙。
好家伙。
蒙哥是真的一点都没质疑过吕布这个义子的衷心啊。
这本遗诏一式两份,一份给吕布,一份给昔里吉,上面赋予吕布调动除了昔里吉自身的近卫怯薛军之外,帝国一切军队的权利。
鉴于昔里吉的怯薛军统共只有不到一万人,纵然全员精锐,真正面对大战也就是送菜的。
也就是说,吕布在理论上,很快就将拥有轻易能够颠覆整个帝国的力量。
如此的晋升速度根本不合常理,不过三年多,就从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一跃成为最高军事掌权者。
但这又是老皇帝蒙哥如今的唯一选择。
因为老元帅兀良合台前不久病殁,蒙哥本人这里又出了问题,等于说,现在攻宋的三路军只剩下吕布一支主力还在活动。
吕布长期以来,一直将忽必烈从前的东路军和他自己练出来的亲兵作打散处理,一视同仁,消除隔阂,力图从根源上瓦解忽必烈势力,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这只是从基层的情况来说,对于高层的汉人世侯和蒙古朝中,忽必烈依旧拥有着极强的影响力。
蒙哥活着尚可以压制住他,蒙哥一死,他很快就会重新出来活动,甚至大可以逃回关中封地,利用当地的雄关险地,富庶资源,众多人口,从容地部署迎战之策。
南方已经有了陆秀夫、张世杰的汉军,李庭芝的武锐军,临安的宋廷,文天祥的江西军,吕文德的荆襄军,等众多割据的藩镇势力。
忽必烈一旦和其中某些人达成合作,情形将会变得无比棘手。
有一些愚昧不堪的人,譬如吕文德,到现在还觉得扶持忽必烈,一个非正统继承人的二王爷上位,十分有利可图,搞不好还能进行一通政治谋划,让对方成为他的傀儡天子,进而控制蒙古全国。
这算盘珠子响得,整个中原地区都听见了,有识之士无不嗤之以鼻。
忽必烈本人在幽禁中,自有亲信传递外地的消息,知道这一点后惊叹不已,心想这吕文德究竟是何等大才,以后等登基了纳入朝中,也算是给全体朝臣增添一抹物种多样性了。
蒙哥自然要将一切变故的苗头都掐死在萌芽之中,所以当机立断,让吕布总领全军,立即灭宋。
这等操作看起来十分反常识,本应该让吕布立即回和林,护送昔里吉即位才对。
毕竟吕布抽调大军尽数南下,致使上都和林空虚,只恐会发生变故。阿里不哥还在那里虎视眈眈,时刻图谋着篡位,昔里吉势单力薄怎么可能斗得过他,指不定一个不慎,就被偷家了呢。
但蒙哥在此处,确实颇有一番苦心。
蒙哥毕竟是蒙古帝国的皇帝,而且帝国疆域在他手中达到了最为鼎盛,傲视当世,千秋未有。
他虽然渴望让昔里吉即位,但这种渴望终究是有限度的,不可能以让蒙古帝国陷入分裂困境为代价。
蒙哥考虑到如果派吕布班师回京,立刻就会陷入蒙古精锐的内战(就像后世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争位),完全是一种无意义的内耗折损,因此果断决定将内战转为对外动兵征伐。
同时让阿里不哥等人也纷纷出兵南下,统一归吕布调配,整个哈拉和林的城市将处于一个守备空白的状态,仅有昔里吉和一万怯薛军,以及其他一些北方边缘部落守军,火速完成登基即位事宜。
吕布看完了遗诏内容,又听陈宫给他把背后的思路细细分析了一通,当真是满心骇然。
好一场抛开一切的生死豪赌!
这里面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是满盘皆输,譬如阿里不哥等人拒绝动兵南下,直接作乱,又或者西方的旭烈兀、钦察汗国等人听闻上都空虚,直接杀了个直捣黄龙。
介时蒙古大军还在江南与宋廷鏖战,远隔千里万里,便是想回师救援,也已经来不及了。
他忍不住问:“义父这么做,会不会太冒险了?”
对此,蒙哥只回应了四个字:“秘不发丧。”
吕布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他在说啥,陈宫倒是很快反应了过来,解释道:“他想让阿里不哥等人认为他还活着,下天子诏,若抗旨便视同谋逆。”